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20〕13號)精神,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我市營商環境,市政府決定對應取消行政許可事項16項,承接國務院下放的行政許可事項3項,下放各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政府行政許可事項1項。現將上述取消、承接和下放的20項行政許可事項目錄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各區縣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做好落實和銜接工作。要制定事中事后監管措施,采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信用監管、“互聯網+監管”等方式,確保放得開、接得住、管得好,防止出現監管真空。要加強信息公開,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事項事中事后監管細則,相應調整網上行政許可事項及辦事指南,動態管理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對取消的行政許可事項,不得擅自轉交下屬事業單位、協會繼續審批,不得通過拆分、合并或重組等方式以新的名義、條目替代審批,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變相審批;對承接的行政許可事項要細化承接措施,確保平穩有序過渡;對下放到區縣政府的行政許可事項要加強對承接單位的培訓和指導。
附件:1.取消的行政許可事項目錄
2.承接的行政許可事項目錄
3.下放的行政許可事項目錄
重慶市人民政府
2020年10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1
取消的行政許可事項目錄
序號 | 事項名稱 | 設定依據 | 審批 部門 | 處理 決定 |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措施 |
1 | 鉻化合物生產建設項目審批 |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2008〕72號) 《國務院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國發〔2015〕11號) | 市經濟信息委 | 取消 | 取消許可后,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嚴格執行鉻化合物生產的產業政策,發現鉻化合物生產建設項目屬于禁止或者限制類項目的,要按照規定及時處置。2.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77號)規定,對位于城鎮人口密集區的鉻化合物生產企業嚴格評估安全和衛生防護距離,評估不達標的企業要進行搬遷改造。3.支持和鼓勵鉻渣資源綜合利用,制定相關產品標準,推動鋼鐵企業消納鉻渣。 |
2 | 典當業特種行業許可證核發 |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 | 區縣公安部門 | 取消 | 取消許可后,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市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將辦理“設立典當行及分支機構審批”(含設立、變更、注銷)的信息在作出審批決定后5個工作日內推送至市級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據此將典當行及分支機構納入監管范圍,依法實施監管。2.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等方式,加強對典當行的治安管理,及時化解風險隱患,發現違法犯罪活動要依法查處。 |
3 | 通航建筑物設計文件和施工方案審批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 | 市交通局 | 取消 | 取消許可后,交通運輸部門、航道管理機構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要求通航建筑物建設單位完成通航建筑物設計后報請有關交通運輸部門辦理“水運工程建設項目設計文件審批”。2.加強對水運工程建設市場的監管,督促建設單位嚴格落實經審批同意的水運工程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3.依法實施信用監管,如實記錄違法失信行為,實施差異化監管等措施。 |
4 | 七類肥料(含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農用氯化鉀鎂、農用硫酸鉀鎂、復混肥料、摻混肥料)登記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 | 市農業農村委 | 取消 | 取消許可,改為備案。農業農村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建立健全部分肥料產品備案制度,建立網上備案平臺,對不按要求備案的要依法設定并追究法律責任。2.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對市場流通的七類肥料產品開展抽檢,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3.依法實施信用監管,如實記錄違法失信行為,實施差異化監管等措施。 |
5 | 鄉村獸醫登記許可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鄉村獸醫管理辦法》(原農業部令第17號) | 區縣農業農村部門 | 取消 | 取消許可,改為備案。農業農村(獸醫)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建立健全鄉村獸醫服務人員備案制度,對不按要求備案的要依法設定并追究法律責任。要向社會公開備案情況,方便查詢、就醫,并發揮社會監督作用。2.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3.依法實施信用監管,如實記錄違法失信行為,實施差異化監管等措施。 |
6 | 石油成品油批發、倉儲經營資格審批 |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 | 市商務委 | 取消
| 取消許可后,商務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商務部門嚴格落實石油成品油流通行業監管職責。要求石油成品油批發、倉儲企業建立購銷和出入庫臺賬制度,完善油品來源、銷售去向、檢驗報告、檢查記錄等憑證材料檔案。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檢查企業臺賬制度建立執行情況,發現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處理或者提請有關部門予以查處。結合企業誠信經營和風險狀況依法實施差異化監管。支持行業協會發揮行業自律作用。2.地方政府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職責。建立跨部門聯合監管機制,按照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精神,統籌配置行政處罰職能和執法資源,加強協同監管。建立投訴舉報制度,定期組織開展對石油成品油批發、倉儲企業的專項檢查,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由各有關部門按職責依法依規查處。建立企業信用記錄并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對違法失信企業依法實施失信懲戒。 |
6 | 石油成品油批發、倉儲經營資格審批 |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 | 市商務委 | 取消
| 3.相關部門嚴格落實專項監管職責。從事石油成品油批發、倉儲經營活動的企業必須符合自然資源、規劃、建設、質量計量、環保、安全生產、消防、治安反恐、商務、稅務、交通運輸、氣象等方面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依法依規開展經營。公安、規劃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商務、應急管理、稅務、市場監管、能源等部門按職責依法依規加強監管,承擔安全生產監管責任的部門切實履行監管責任、守牢安全底線。4.加強石油成品油批發、倉儲行業監管信息共享運用。市場監管部門要及時將新登記經營范圍涉及石油成品油批發、倉儲的企業信息推送至有關主管部門。商務部門要將改革前已取得相應許可的石油成品油批發、倉儲企業信息,以及行業監管中發現的超經營范圍經營企業信息或者無照經營信息及時推送至有關主管部門。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充分運用共享的監管信息,有針對性地加強監管執法。 |
7 | 部分醫療機構(除三級醫院、三級婦幼保健院、急救中心、急救站、臨床檢驗中心、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港澳臺獨資醫療機構外)《設置醫療機構批準書》核發 |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 市衛生健 康委、 區縣衛生健康部門 | 取消 | 取消許可后,衛生健康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完善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方式,對社會辦醫療機構實行指導性規劃。加強對社會資本投資醫療機構的服務,同時注意防止以服務之名行審批之實。2.嚴格實施“醫療機構執業登記”,并將審批結果向社會公開。3.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等,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依法處理醫患糾紛和醫療事故,加大對醫療機構的監督檢查力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4.依法實施信用監管,如實記錄違法失信行為,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對嚴重違法的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實行行業禁入。 |
8 |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丙級資質認可 |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50號) | 區縣衛生健康部門 | 取消 | 取消許可,整合至“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乙級資質認可”。衛生健康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適當降低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乙級資質條件要求,完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標準。引導現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丙級機構換領新的乙級資質證書,拓寬業務范圍和業務地域范圍。2.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3.對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企業,依法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監督檢查。發現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出具虛假報告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4.依法實施信用監管,如實記錄違法失信行為,實施差異化監管等措施。 |
9 | 企業銀行賬戶開戶許可證核發 |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 | 人行重慶營管部 | 取消 | 取消許可后,人民銀行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壓實商業銀行賬戶管理主體責任,督促商業銀行在線核驗企業登記注冊、相關人員、納稅等信息,并按要求向人民銀行及時、全面、準確推送企業銀行賬戶信息。2.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等方式,加大對商業銀行的執法檢查力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發現相關企業和個人買賣企業銀行賬戶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要實施禁止新開戶、暫停非柜面業務等懲戒措施,提高違法成本。3.健全跨部門信息共享機制,探索運用高科技手段,提升事中事后監管效能。 |
10 | 林木種子質量檢驗機構資質認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 市林業局 | 取消 | 取消許可后,林草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新增或續期的林木種子質量檢驗機構直接向市場監管部門申請辦理有關許可,市場監管部門審批時應征求同級林草部門意見。2.市場監管部門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信用監管等方式,對檢驗檢測機構實施日常管理,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涉及林木種子質量檢驗機構的還要及時推送至同級林草部門。3.林草部門依法委托有關檢驗檢測機構從事檢驗檢測活動,并對檢驗檢測活動進行監管,指導有關檢驗檢測機構提升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及時通報有關市場監管部門,有關市場監管部門應當依法查處。 |
11 | 草種質量檢驗機構資質認定 |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 市林業局 | 取消 | 取消許可后,林草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新增草種質量檢驗機構直接向市場監管部門申請辦理有關許可,市場監管部門審批時應征求同級林草部門意見。2.市場監管部門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信用監管等方式,對檢驗檢測機構實施日常管理,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涉及草種質量檢驗機構的還要及時推送至同級林草部門。3.林草部門依法委托有關檢驗檢測機構從事檢驗檢測活動,并對檢驗檢測活動進行監管,指導有關檢驗檢測機構提升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及時通報有關市場監管部門,有關市場監管部門應當依法查處。 |
12 | 草種進出口經營許可證審核(初審) |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 市林業局 | 取消 | 取消初審后,林草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督促草種進出口企業落實標簽、檔案、質量管理等制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2.依法實施信用監管,如實記錄違法失信行為,實施差異化監管等措施。 |
13 | 外國人進入國家級環境保護自然保護區審批 |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 市林業局 | 取消 | 取消許可后,林草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加強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日常監管,指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對進入保護區的外國人加強管理。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發現涉嫌犯罪活動要及時移交有關機關處理。2.嚴格實施獵捕野生動物、采伐或采集野生植物、出口野生動植物及其產品等方面的許可管理,防止資源流失。 |
14 | 外國人進入國家級漁業自然保護區審批 |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 市林業局 | 取消 | 取消許可后,林草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加強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日常監管,指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對進入保護區的外國人加強管理。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發現涉嫌犯罪活動要及時移交有關機關處理。2.嚴格實施獵捕野生動物、采伐或采集野生植物、出口野生動植物及其產品等方面的許可管理,防止資源流失。 |
15 | 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機構和修筑設施初審 | 《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修筑設施審批管理暫行辦法》(原國家林業局令第50號) | 市林業局 | 取消 | 取消初審后,林草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林草部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加大抽查、巡查力度,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 |
16 | 經營境內郵政通信業務審批 |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 | 市郵政管理局 | 取消 | 取消許可后,郵政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完善郵政企業委托第三方提供服務的管理制度,督促郵政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明確業務委托范圍,保障郵件安全。2.對郵政企業委托的第三方企業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3.依法實施信用監管,如實記錄違法失信行為,發現嚴重違法行為要依法對有關企業和人員實行行業禁入。4.如將來需要批準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以外的企業經營境內郵政通信業務,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辦理。 |
附件2
承接的行政許可事項目錄
序號 | 項目名稱 | 設定依據 | 國家審批 部門 | 我市承接 部門 |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措施 |
1 | 出口國家重點保護的農業野生植物或進出口中國參加的國際公約限制進出口的農業野生植物審批 |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 | 農業農村部 | 市農業農村委 | 承接后,取消市農業農村委負責實施的初審。農業農村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市農業農村委嚴格實施許可,加強對出口國家重點保護的農業野生植物和進出口我國參加的國際公約限制進出口的農業野生植物的監管。2.加強跨部門、跨層級的信息共享,市農業農村委要及時將許可信息推送至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機構)、海關等部門。3.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等方式加大執法監督力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 |
2 | 縣級廣播電臺、電視臺變更臺名、節目設置范圍或節目套數審批 |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 廣電總局 | 市文化旅游委 | 承接后,文化旅游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事中事后監管:1.市文化旅游委在規定時限內將審批情況推送至廣電總局,并向社會公示轄區內縣級廣播電臺、電視臺頻道開辦情況。2.完善技術監管措施,對廣播電臺、電視臺節目播出情況進行實時監管,制定應急預案并及時處理突發事件。3.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等方式,加大執法監督力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查處并向社會公開結果。 |
3 | 設區的市、縣級地方新聞單位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核發 |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 | 廣電總局 | 市文化旅游委 | 承接后,文化旅游部門要通過以下措施加強事中事后監管:1.建立健全審批情況信息共享、節目報備和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將設區的市、縣級地方新聞單位播出的網絡視聽節目納入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系統。2.指導督促新聞單位建立健全總編輯負責、節目播前審查、重要節目播出管理等制度。將有關節目納入各級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監測監管平臺,加強內容監管。發現違反規定造成重大事故的要嚴肅處理。 |
附件3
下放的行政許可事項目錄
序號 | 項目名稱 | 設定依據 | 現審批 部門 | 下放后審批 部門 |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措施 |
1 | 成品油零售經營資格審批 |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 | 市商務委 | 區縣商務部門 | 下放后,區縣商務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通過以下措施加強監管:1.區縣商務部門嚴格落實成品油流通行業監管職責。要求成品油零售企業建立購銷臺賬制度,完善油品來源、檢驗報告、檢查記錄等憑證材料檔案。指定部門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檢查企業臺賬制度建立執行情況,發現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處理或者提請有關部門予以查處。結合企業誠信經營和風險狀況依法實施差異化監管。支持行業協會發揮行業自律作用。2.區縣政府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職責。要建立跨部門聯合監管機制,按照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精神,統籌配置行政處罰職能和執法資源,加強協同監管。建立投訴舉報制度,定期組織開展對成品油零售企業的專項檢查,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由各有關部門按職責依法依規查處。建立企業信用記錄并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對違法失信企業依法實施失信懲戒。3.相關部門嚴格落實專項監管職責。從事成品油零售經營活動的企業必須符合自然資源、規劃、建設、質量計量、環保、安全生產、消防、治安反恐、商務、稅務、交通運輸、氣象等方面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依法依規開展經營。公安、規劃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商務、應急管理、稅務、市場監管、能源等部門按職責依法依規加強監管,承擔安全生產監管責任的部門切實履行監管責任、守牢安全底線。4.加強成品油零售行業監管信息共享運用。市場監管部門要及時將新登記經營范圍涉及成品油零售的企業信息推送至有關主管部門。商務部門要將改革前已取得相應許可的成品油零售企業信息推送至有關主管部門。指定部門要將行業監管中發現的超經營范圍經營企業信息或者無照經營信息及時推送至有關主管部門。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充分運用共享的監管信息,有針對性地加強監管執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