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重大決策部署,持續深化我省“放管服”改革,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在市場監管領域的全覆蓋,根據《國務院關于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意見》(國發〔2019〕5號),結合我省實際,現就推進全省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市場監管領域切實轉變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方式,適應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落實抽查任務清單管理,避免多頭執法重復檢查,規范執法行為,提高監管效能,減輕企業負擔,強化信用支撐。在市場監管領域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切實做到監管到位、執法必嚴,使守法守信者暢行天下、失信違法者寸步難行,進一步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二)基本原則。
堅持全面覆蓋。將“雙隨機、一公開”作為市場監管的基本手段和普遍方式,除特殊重點領域外,原則上所有行政檢查事項都應通過雙隨機抽查的方式進行,取代日常監管原有的“巡查制”和隨意檢查,形成常態化管理機制。對抽查中發現的問題線索一查到底、嚴厲處罰,并將處罰結果記于市場主體名下,形成對違法失信行為的長效制約。
堅持規范透明。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落實市場監管責任,形成科學規范、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機制。除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外,抽查事項、抽查計劃、抽查結果都要及時、準確、規范向社會公開,確保“陽光監管”,杜絕“任性執法”。
堅持問題導向。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監管,針對突出問題和風險開展雙隨機抽查,提高監管精準性。在按照抽查計劃做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同時,對投訴舉報、轉辦交辦、數據監測等指向的具體問題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線索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堅持協同推進。落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主體責任,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部門間雙隨機抽查結果的共享交換和互認互用機制。
(三)工作目標。
到2019年底,在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管理的領域完成雙隨機抽查全流程整合,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常態化。到2020年底,實現全省市場監管領域相關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相關部門在市場監管領域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力爭3年內,基本確立市場監管領域新型監管機制,實現綜合監管、智慧監管。
二、重點任務
(一)統籌建設監管工作平臺。
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甘肅),將已建成的甘肅省部門協同監管平臺(以下簡稱“協同監管平臺”)作為全省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平臺,為各有關部門開展本系統隨機抽查提供支撐。各地各有關部門已經建設并使用的工作平臺要與協同監管平臺整合對接,相關監管信息要與協同監管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滿足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需求和協同監管,避免數據重復錄入、多頭報送。各有關部門要著力規范計劃制定、名單抽取、結果公示、數據歸檔等抽查檢查各項工作程序,做到抽查全程留痕、責任可追溯。
(二)實行抽查事項清單管理。
各有關部門要依照相關規章,調整完善現有抽查事項清單,明確抽查依據、抽查主體、抽查內容、抽查方式等。省市場監管局要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及相關部委制定的聯合抽查事項清單、標準和實施辦法,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全省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標準和相關工作制度。
隨機抽查事項分為“一般檢查事項”和“重點檢查事項”。“重點檢查事項”針對涉及安全、質量、公共利益等重要領域,抽查比例不設上限;抽查比例大的,可以通過隨機抽取的方式確定檢查批次順序。“一般檢查事項”針對一般監管領域,抽查比例應根據監管實際情況設置上限。嚴格控制“重點檢查事項”的數量和“一般檢查事項”的抽查比例。隨機抽查事項清單要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立改廢釋和工作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并及時通過對外網站和相關平臺向社會公開。
(三)建立健全隨機抽查“兩庫”。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依據法律法規和部門職責分工,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通過分類標注、批量導入等方式,在協同監管平臺分別建立或調整與部門職責相對應的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制定相應的抽查工作細則(或工作指引),對抽查的工作程序、檢查項目、檢查方法等作出明確規定,方便基層檢查人員操作,提高抽查檢查規范化程度,避免“監管空檔”,實現協同監管平臺上下貫通、橫向聯通,形成全省系統“一單兩庫一細則”的完整體系。檢查對象名錄庫既可以包含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也可以包含產品、項目、行為等客體。
檢查人員名錄庫應包括所有行政執法公務員、具有行政執法資格的工作人員和從事日常監管工作的人員,并按照執法資質、業務專長進行分類標注,提高抽查檢查專業性。對特定領域的抽查,可在滿足執法檢查人數要求的基礎上,吸收檢測機構、科研院所、專家學者等進入檢查隊伍,通過提供專家咨詢意見等方式輔助執法,滿足專業性抽查的需要。要根據監管對象和執法檢查人員變動情況,對“兩庫”進行動態管理。
(四)統籌安排抽查計劃。
各市州、縣市區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及行業主管部門的抽查要求,統籌制定本轄區年度抽查工作計劃,包含“一般檢查事項”和“重點檢查事項”,明確檢查任務和參與部門。年度抽查工作計劃可根據工作實際動態調整。堅持節約高效的原則,創新探索部門聯合監管模式,科學確定部門聯合抽查的事項和發起、參與部門,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可以采取不定向方式確定檢查對象,根據其經營范圍確定參與部門和抽查事項;可以根據對市場監管風險的研判,確定聯合抽查的范圍,并明確參與部門及所需抽查事項;可以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將相關部門納入聯合抽查范圍,在特定領域開展聯合抽查;可以將聯合抽查的比例和頻次與抽查對象的信用分類狀況或等級掛鉤,適當增加高風險市場主體的抽查比例和頻次。要按照法律法規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及監管領域、執法隊伍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風險等級、信用水平的檢查對象采取差異化分類監管措施,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頻次和被抽查概率,既保證必要的抽查覆蓋面和監管效果,又防止檢查過多和執法擾民。各有關部門要圍繞本部門抽查事項清單,合理安排本級統一抽查和指導下級部門開展抽查,并于當年12月底前統籌制定來年本級年度抽查工作計劃(含本系統抽查計劃和部門聯合抽查計劃),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和本級牽頭部門備案。
(五)科學實施抽查檢查。
各市州、縣市區政府要著力構建政府主導、各部門參與、密切配合、共同實施、務實高效的聯合抽查工作常態化機制。聯合抽查的牽頭部門根據抽查工作計劃,按照抽查涉及的對象范圍和參與部門,通過公開、公正的方式從檢查對象名錄庫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并充分考慮客觀實際隨機匹配執法檢查人員。抽查可以采取實地核查、書面檢查、網絡監測等方式;涉及專業領域的,可以委托有資質的機構開展檢驗檢測、財務審計、調查咨詢等工作,或依法采用相關機構作出的鑒定結論。鼓勵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問題發現能力。
(六)強化抽查檢查結果公示運用。
加快推動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甘肅)與甘肅政務服務網、甘肅省部門協同監管平臺、信用甘肅等網站及各級信用門戶網站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數據標準的整合,實現政府部門間抽查檢查結果互認,形成統一的數據共享機制。按照“誰檢查、誰錄入、誰公開”的原則,將抽查檢查結果通過以上網站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各相關部門要將相關抽查監管信息嵌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各領域、各環節,充分發揮信用監管的基礎性作用,對抽查發現的違法失信市場主體,要納入部門聯合懲戒的范圍,各有關部門可根據本部門職責、相關法律法規和《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規定,在各自領域依法依規予以限制或禁止,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讓雙隨機抽查真正起到震懾違法行為的作用,增強市場主體守法的自覺性。對抽查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加大懲處力度,對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
(七)做好個案處理和專項檢查工作。
對通過投訴舉報、轉辦交辦、數據監測等獲知的違法違規個案線索,立即實施檢查、處置;需要立案查處的,要按照行政處罰程序規定進行調查處理。要堅持問題導向,對通過上述渠道反映的普遍性問題和市場秩序存在的突出風險,要通過雙隨機抽查的方式,針對所涉抽查事項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檢查,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抽查比例,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要將涉企抽查檢查結果歸集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等平臺,為開展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創造條件。對無證無照經營的查處,有關部門應當按照《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執行。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省政府建立由分管副省長為召集人、分管副秘書長和省市場監管局局長為副召集人、有關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要統一思想認識,轉變監管理念,優化頂層設計,切實加強對本系統“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指導、督促。省市場監管局要發揮好牽頭作用,會同各相關部門共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深入開展。各市州也要建立相應機制,統籌協調推進本地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有序開展。要合理配置、統籌使用監管執法資源,提高裝備水平,完善檔案管理,確保有效監管。要將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經費保障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將各相關職能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實施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加強督查督導。
(二)嚴格責任落實。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對忠于職守、履職盡責的,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對未履行、不當履行、違法履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職責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有關國家機關依法處理。同時,按照“盡職照單免責,失職照單問責”原則,對嚴格依據抽查事項清單和相關工作要求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市場主體出現問題的,應結合執法人員工作態度、程序方法、客觀條件等進行綜合分析,對該免責的依法依規免予追究相關責任。各地各有關部門可以結合實際,細化追責免責相關標準,明確政策標準和評判界線,既嚴格問責追責,又有效保護基層執法人員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要做好信息報送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于每年5月31日前、11月31日前將本地區、本部門半年、年終工作情況和抽查數據信息報省級聯席會議牽頭部門。
(三)營造良好環境。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做好相關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立改廢釋工作,推進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法治化進程。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結合機構改革,調整充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力量,強化監管執法業務培訓,提升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能力水平。鼓勵各地各有關部門結合實際大膽探索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新模式,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多種渠道,加大對“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宣傳力度,弘揚市場主體守法誠信經營行為,曝光違法失信等不良行為,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社會影響力和公眾知曉度,加快形成政府公正監管、企業誠信自律、社會公眾監督的社會共識和良好氛圍。
附件:1.甘肅省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聯席會議組成
2.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工作計劃表
3.“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息統計表
4.甘肅省行政區劃代碼表
5.雙隨機抽查計劃編號規則
甘肅省人民政府
2019年4月23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1
甘肅省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聯席會議組成
召 集 人:張世珍 副省長
副召集人:賈 寧 省政府副秘書長
王忠習 省市場監管局局長
成 員:汪尚學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王光亞 省教育廳副廳長
李 明 省公安廳副廳長
位志榮 省人社廳副廳長
徐延文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
劉 寧 省住建廳副廳長
劉建勛 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
周邦貴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
李書敏 省商務廳副廳長
田學功 省文旅廳副廳長
李勇紅 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
楊漢杰 省應急廳副廳長
侯中甲 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
向 宇 省稅務局副局長
劉光華 省統計局副局長
張 珂 蘭州海關副關長
聯席會議成員如有變動,報經聯席會議備案后,由成員單位接任工作的同志替補,不另行文。
附件2
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工作計劃表
單位: 年度:
序號 | 抽查計 劃編號 | 抽查計 劃名稱 | 抽查任 務編號 | 抽查任 務名稱 | 抽查類型 (定向或不定向) | 抽查事項類別(一般檢查或重點檢查) | 部門聯合 抽查事項 | 抽查 依據 | 抽查對 象范圍 | 檢查 主體 | 計劃抽 取日期 | 完成 時限 |
備注:1.各有關部門本系統雙隨機抽查工作計劃可參照此表制定和實施。
2.一個計劃中可包含多項抽查任務。抽查計劃既可按抽查事項清單中的大類區分,又可按領域、行業、產品、項目、行為等區分,抽查任務則根據抽查事項清單“大類”(或按領域、行業、產品、項目、行為)中的分項或全項區分。
附件3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息統計表
( 年度)
填報單位(蓋章): 填報時間: 年 月 日
區分 | 類別 | 抽查批次 | 抽查數量 (戶) | 抽查結果公示數量(戶) | 雙隨機抽 查案件數(件) | 案件處 罰金額 (萬元) | ||
公示 系統 | 專業 系統 | 部門 網站 | ||||||
系 統 內 雙 隨 機 抽 查 | 省政府有關部門本級開展抽查信息 | |||||||
市州政府有關部門開展系統抽查信息 | ||||||||
部 門 聯 合 抽 查 | 省政府有關部門本級開展聯合抽查信息 | |||||||
市州轄區內開展部門聯合抽查信息 | ||||||||
備 注 | 1.為防止重復統計,抽查批次、抽查數量和公示數量由聯合抽查發起部門統計,案件數、罰沒金額由參與部門分別統計。 2.涉及市場主體的抽查檢查結果必須歸集至公示系統,其他抽查檢查結果可通過專業抽查系統或部門網站等渠道進行公示。 3.市州政府統計既含本級有關部門雙隨機抽查信息,也含所屬縣區政府有關部門雙隨機抽查信息。 |
經辦人(簽字): 聯系電話:
附件4
甘肅省行政區劃代碼表
行政區劃代碼 | 行政區劃 中文示意 | 行政區 劃代碼 | 行政區劃中文示意 | 行政區 劃代碼 | 行政區劃中文示意 | 行政區 劃代碼 | 行政區劃中文示意 | 行政區 劃代碼 | 行政區劃中文示意 | 行政區 劃代碼 | 行政區劃中文示意 |
620000 | 甘肅省 | 620404 |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 620623 | 天祝縣 | 620921 | 金塔縣 | 621122 | 隴西縣 | 622922 | 康樂縣 |
620100 | 蘭州市 | 620700 | 張掖市 | 620922 | 瓜州縣 | 621123 | 渭源縣 | 622923 | 永靖縣 | ||
620102 | 城關區 | 620421 | 靖遠縣 | 620702 | 甘州區 | 620923 | 肅北縣 | 621124 | 臨洮縣 | 622924 | 廣河縣 |
620103 | 七里河區 | 620422 | 會寧縣 | 620721 | 肅南縣 | 620924 | 阿克塞縣 | 621125 | 漳縣 | 622925 | 和政縣 |
620104 | 西固區 | 620423 | 景泰縣 | 620722 | 民樂縣 | 620981 | 玉門市 | 621126 | 岷縣 | 622926 | 東鄉縣 |
620105 | 安寧區 | 620500 | 天水市 | 620723 | 臨澤縣 | 620982 | 敦煌市 | 621200 | 隴南市 | 622927 | 積石山縣 |
620111 | 紅古區 | 620502 | 秦州區 | 620724 | 高臺縣 | 621000 | 慶陽市 | 621202 | 武都區 | 623000 | 甘南州 |
620121 | 永登縣 | 620503 | 麥積區 | 620725 | 山丹縣 | 621002 | 西峰區 | 621221 | 成縣 | 623001 | 合作市 |
620122 | 皋蘭縣 | 620504 | 經濟開發區 | 620800 | 平涼市 | 621021 | 慶城縣 | 621222 | 文縣 | 623021 | 臨潭縣 |
620123 | 榆中縣 | 620521 | 清水縣 | 620802 | 崆峒區 | 621022 | 環縣 | 621223 | 宕昌縣 | 623022 | 卓尼縣 |
620124 | 蘭州新區 | 620522 | 秦安縣 | 620821 | 涇川縣 | 621023 | 華池縣 | 621224 | 康縣 | 623023 | 舟曲縣 |
620200 | 嘉峪關市 | 620523 | 甘谷縣 | 620822 | 靈臺縣 | 621024 | 合水縣 | 621225 | 西和縣 | 623024 | 迭部縣 |
620300 | 金昌市 | 620524 | 武山縣 | 620823 | 崇信縣 | 621025 | 正寧縣 | 621226 | 禮縣 | 623025 | 瑪曲縣 |
620302 | 金川區 | 620525 | 張家川縣 | 620824 | 華亭市 | 621026 | 寧縣 | 621227 | 徽縣 | 623026 | 碌曲縣 |
620321 | 永昌縣 | 620600 | 武威市 | 620825 | 莊浪縣 | 621027 | 鎮原縣 | 621228 | 兩當縣 | 623027 | 夏河縣 |
620400 | 白銀市 | 620602 | 涼州區 | 620826 | 靜寧縣 | 621100 | 定西市 | 622900 | 臨夏州 | 623100 | 甘肅礦區 |
620402 | 白銀區 | 620621 | 民勤縣 | 620900 | 酒泉市 | 621102 | 安定區 | 622901 | 臨夏市 | 623200 | 東風場區 |
620403 | 平川區 | 620622 | 古浪縣 | 620902 | 肅州區 | 621121 | 通渭縣 | 622921 | 臨夏縣 |
雙隨機抽查計劃編號規則
編碼方法:采用組合碼,共分為4部分,從左至右分別如下:
1)采用行政區劃代碼(用6位數字表示),見CA01,如甘肅的行政區劃代碼為620000.
2)錄入年度(用4位數字表示),采用“YYYY”的格式表示,如2019年的代碼為“2019”。
3)區分雙隨機抽查和其它類型的檢查(用1位數字表示),1代表雙隨機抽查,2代表其它檢查。
4)順序碼,采用3位數字表示(從“000”到“999”),如當年第1個錄入的計劃的流水號為“001”,依次類推。
具體編碼結構如下:
XXXXXX XXXX X XXX
| | | |—————————————順序碼(3位數字)
| | |—————————————檢查區分位(1位數字)
| |—————————————————錄入年度(4位數字)
|————————————————————行政區劃代碼(6位數字)
雙隨機抽查任務編號規則
編碼方法:采用組合碼,共分為4部分,從左至右分別為:
1)采用行政區劃代碼(用6位數字表示),見CA01,如甘肅的行政區劃代碼為620000.
2)錄入日期(用8位數字表示),采用“YYYYMMDD”的格式表示,如2019年1月1日的代碼為“20190101”。
3)區分雙隨機抽查和其它類型的檢查(用1位數字表示),1代表雙隨機抽查,2代表其它檢查。
4)順序碼,采用3位數字表示(從“000”到“999”),如當日第5個錄入的任務的流水號為“005”,依次類推。
具體編碼結構如下
XXXXXX XXXXXXXX X XXX
| | | |
| | | |———————————————順序碼(3位數字)
| | |————————————檢查區分位(1位數字)
| |————————————錄入日期(8位數字)
|———————————行政區劃代碼(6位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