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
《重慶市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方案》已經市知識產權局2020年度第9次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2020年7月9日
重慶市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對綠色技術的支撐作用,強化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與服務,根據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重慶市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實施方案》和市市場監管局《貫徹落實〈重慶市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有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指示要求,進一步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職責,扎實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充分發揮知識產權職能,強化綠色技術研發、示范、推廣、應用、產業化各環節知識產權保護,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綠色技術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
深入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建立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與服務機構協同創新機制,在綠色技術關鍵材料、儀器設備、核心工藝、工業控制裝置等核心環節布局一批高價值核心專利(組合)。強化企業、高校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高效益運用、高標準保護、高水平管理能力建設,培育一批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和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
(二)完善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系。
依托市區(縣)兩級知識產權執法協作聯動機制,加強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的統籌協調、監督指導和法制保障,指導區縣開展所屬轄區的綠色技術知識產權行政執法。促進知識產權、環境保護和市場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聯合會商,對侵犯綠色技術知識產權的重大線索,在立案調查、決定公示、請示答復等各個環節,協調處理行政執法中的普遍性問題和熱點難點問題,協商解決有關管理、技術和法律適用問題。建立綠色技術侵權行為信息記錄,開展知識產權失信聯合懲戒。
(三)實施綠色技術創新專利導航。
圍繞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保護與修復、城鄉綠色基礎設施、城市綠色發展、生態農業等領域,依托產業專利導航中心、知識產權聯盟等開展綠色技術專利信息資源利用和產業專利分析,繪制技術路線圖譜,解析產業發展態勢,為綠色技術招商引資提供決策參考。
(四)加強地理標志專用標志規范管理。
開展地理標志精準扶貧和商標品牌富農工作,加強農產品商標、地理標志培育和保護,提升農產品加工企業品牌美譽度。深入挖掘地理標志資源,規范登記保護,做好全市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更換工作,促進跨區域地理標志保護清單互換。
(五)推動綠色技術知識產權運用。
鼓勵綠色技術創新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貫標。舉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銀企對接活動,引導專利商標混合質押,加大對綠色技術創新企業運用知識產權開展質押融資、信用貸款的支持力度。
(六)加強對綠色技術知識產權工作的宣傳。
通過“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等活動加強對綠色技術知識產權工作的宣傳,引導各類媒體加大對綠色產品的宣傳力度,營造綠色技術創新文化氛圍,積極引導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區縣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結合本地實際,執行保護方案,加強督導檢查,切實保障各項任務落實到位。要加強執法人員培訓,著力提升辦案能力,全面做好綠色技術知識產權違法案件的查處。
(二)創新工作方式。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與創造、運用、服務的銜接,加強知識產權執法與產品質量、消費者權益保護、反不正當競爭等執法的銜接,加強“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執法辦案的銜接,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構建嚴密的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網絡。
(三)加強信息報送。
各區縣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要建立綠色技術知識產權數據統計和信息報送制度,及時準確地統計報送執法行動次數、查處案件數以及重大案件基本情況等信息,并在12月15日前上報年度實施情況的總結報告。
《重慶市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方案》已經市知識產權局2020年度第9次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2020年7月9日
重慶市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對綠色技術的支撐作用,強化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與服務,根據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重慶市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實施方案》和市市場監管局《貫徹落實〈重慶市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有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指示要求,進一步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職責,扎實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充分發揮知識產權職能,強化綠色技術研發、示范、推廣、應用、產業化各環節知識產權保護,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綠色技術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
深入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建立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與服務機構協同創新機制,在綠色技術關鍵材料、儀器設備、核心工藝、工業控制裝置等核心環節布局一批高價值核心專利(組合)。強化企業、高校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高效益運用、高標準保護、高水平管理能力建設,培育一批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和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
(二)完善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系。
依托市區(縣)兩級知識產權執法協作聯動機制,加強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的統籌協調、監督指導和法制保障,指導區縣開展所屬轄區的綠色技術知識產權行政執法。促進知識產權、環境保護和市場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聯合會商,對侵犯綠色技術知識產權的重大線索,在立案調查、決定公示、請示答復等各個環節,協調處理行政執法中的普遍性問題和熱點難點問題,協商解決有關管理、技術和法律適用問題。建立綠色技術侵權行為信息記錄,開展知識產權失信聯合懲戒。
(三)實施綠色技術創新專利導航。
圍繞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保護與修復、城鄉綠色基礎設施、城市綠色發展、生態農業等領域,依托產業專利導航中心、知識產權聯盟等開展綠色技術專利信息資源利用和產業專利分析,繪制技術路線圖譜,解析產業發展態勢,為綠色技術招商引資提供決策參考。
(四)加強地理標志專用標志規范管理。
開展地理標志精準扶貧和商標品牌富農工作,加強農產品商標、地理標志培育和保護,提升農產品加工企業品牌美譽度。深入挖掘地理標志資源,規范登記保護,做好全市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更換工作,促進跨區域地理標志保護清單互換。
(五)推動綠色技術知識產權運用。
鼓勵綠色技術創新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貫標。舉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銀企對接活動,引導專利商標混合質押,加大對綠色技術創新企業運用知識產權開展質押融資、信用貸款的支持力度。
(六)加強對綠色技術知識產權工作的宣傳。
通過“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等活動加強對綠色技術知識產權工作的宣傳,引導各類媒體加大對綠色產品的宣傳力度,營造綠色技術創新文化氛圍,積極引導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區縣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結合本地實際,執行保護方案,加強督導檢查,切實保障各項任務落實到位。要加強執法人員培訓,著力提升辦案能力,全面做好綠色技術知識產權違法案件的查處。
(二)創新工作方式。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與創造、運用、服務的銜接,加強知識產權執法與產品質量、消費者權益保護、反不正當競爭等執法的銜接,加強“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執法辦案的銜接,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構建嚴密的綠色技術知識產權保護網絡。
(三)加強信息報送。
各區縣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要建立綠色技術知識產權數據統計和信息報送制度,及時準確地統計報送執法行動次數、查處案件數以及重大案件基本情況等信息,并在12月15日前上報年度實施情況的總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