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農墾局,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 各直屬機構:
《廣西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作為《廣 西壯族自治區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決定的行動計劃
(2012-2015 年)》的配套文件,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12 年 10 月 26 日
廣西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
一、現狀及存在問題
全區現有食品檢驗檢測機構 229 家,隸屬于農業、衛生、工 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獸醫、出入境檢驗檢疫、糧 食等部門,已初步形成了“從農田到餐桌”食物鏈中覆蓋產地環境 評價和食用農產品、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餐飲服務等環節的檢 驗檢測體系。但仍存在投入不足,基礎薄弱等問題。一是檢驗檢 測機構不健全,儀器設備配備不足。自治區級檢驗檢測機構不同 程度存在儀器設備不足,部分市級檢驗檢測機構儀器設備與監督 抽驗和風險監測的需要不相適應,縣級檢驗檢測機構不健全,且 設備缺口大、陳舊老化等問題。二是各級檢驗檢測機構普遍存在 增職責不增人現象,專業技術人員缺乏和結構不合理的問題突出。 三是多數食品檢驗機構未獲得資質認定,出具的檢驗報告不具備 法律效力。四是由于經費投入不足等原因,監測樣本量少覆蓋面 窄,難以對全區食品安全狀況進行全面分析評價。五是缺乏統籌 協調技術機構,檢驗檢測數據未能有效利用。
二、目標及原則
?。ㄒ唬┠繕?。
依托現有檢驗檢測機構,建設功能完善、結構合理、更具權威的自治區、市、縣級綜合性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建設專業突出、特色明顯、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國家、自治區、市、縣級專業 性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加快鄉鎮速測快檢能力建設。形成以自治 區、市、縣級綜合性檢驗檢測機構為骨干,各專業性檢驗檢測機 構為重點,鄉鎮速測快檢為基礎,企業自檢為補充,覆蓋全區城 鄉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
?。ǘ┗驹瓌t。
1. 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對全區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進行 總體部署,統籌不同區域、不同環節、不同層級的食品檢驗檢測 能力建設,合理布局食品檢驗檢測資源,提高全區檢驗檢測和風 險監測能力。
2.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突出解決檢驗檢測薄弱環節,提高 裝備技術能力,滿足當前依法監管技術支撐需要,跟進全國先進 水平。
3. 優勢互補、運轉高效。明確定位各級各類食品安全檢驗檢 測機構職能,發揮各機構專業特點,加強組織協調,實現檢驗資 源共享、體系運轉高效協調。
三、規劃布局
根據全區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分布狀況和形勢需要,按照 “發揮優勢,各有側重”的原則,加強自治區、市、縣食品安全檢 驗檢測機構和鄉鎮速檢快測能力建設。
?。ㄒ唬┘訌娮灾螀^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建設。依托自治區食品藥品檢驗所、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建設 3 個自治區級綜合性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具 備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的全項目確證檢驗能力和一定的研 發能力,承擔檢驗技術指導工作,負責全區食品安全仲裁檢驗, 解決重大技術疑難問題。
根據各環節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的特點,按照“專業突出、特 色明顯、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原則,加強隸屬于自治區農業、 水產畜牧獸醫、糧食和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的專業性食品安全 檢驗檢測機構建設,使之具備較高的食品安全檢驗分析能力。自 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側重種植環節食品安全檢驗檢測, 自治區畜牧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側重養殖環節食品安全檢驗檢 測,自治區糧油質量監督檢驗站側重收購環節及各級儲備糧油質 量安全檢驗檢測,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側重進出口環 節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充分發揮設在我區的國家食糖及加工食品 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海洋珍珠與海洋加工食品質檢中心等國 家級檢驗檢測機構及重點實驗室和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自治 區分析測試研究中心等檢驗檢測機構的技術優勢和作用。提升設 在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的國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質檢中 心食品安全科學研究與開發能力,技術能力由 B 級標準提升到 A 級標準。
牽頭部門為自治區食品安全辦,協同部門為自治區編制、發 展改革、科技、財政、農業、環保、衛生、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獸醫、糧食和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
?。ǘ┘訌娛屑壥称钒踩珯z驗檢測機構建設。由所在市人民 政府根據食品產業結構和消費習慣特點,加強對農業、衛生、質 監、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獸醫、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檢驗 檢測機構建設,使之基本具備按食品安全檢驗方法標準開展檢驗 的能力,具備對當地主要食品種類、重要食品質量安全項目的實 驗室檢驗能力及快檢能力。積極推進檢驗資源整合,優化資源配 置,創新運行機制,依托綜合技術能力強的檢驗檢測機構,建設 各具強項檢驗能力的市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使之能承擔本 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技術指導和重大事件應急監測任務,解決疑 難檢驗檢測問題,并具有輻射周邊的優勢檢驗能力。
責任單位:各市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 牽頭部門為自治區食品安全辦,協同部門為自治區發展改革、財政,農業、衛生、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獸醫 和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
?。ㄈ┘訌娍h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建設。由所在縣人民 政府結合本地食品安全監管的需要,提升現有檢驗檢測機構能力 水平,統籌強化檢驗能力,使之具備對常見食品微生物、重金屬、 理化指標的實驗室檢驗能力及現場定性速測能力。積極穩妥推進 縣級檢驗檢測資源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創新運行機制,鼓勵和 支持各縣人民政府依托本行政區域綜合技術能力強的檢驗檢測機 構,建設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探索食品安全檢驗優化整合的有效模式。
責任單位:各市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 牽頭部門為自治區食品安全辦,協同部門為自治區發展改革、
財政,農業、衛生、工商、質監、水產畜牧獸醫等部門。
?。ㄋ模┘訌娻l鎮速測快檢能力建設。賦予鄉鎮食品安全相關 工作機構速測快檢工作職責,落實工作人員,重點裝備其食品安 全速測快檢裝備和必要的交通工具,承擔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任務, 切實提高食品安全源頭防控能力。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 協同部門為自治區農業、工商、水產畜牧獸醫、財政等部門。
(五)授予食品安全監測機構牌子。鼓勵支持相關食品安全 檢驗檢測機構提高檢驗檢測能力,對具備食品檢驗資質認定、取 得國家認證機構認可資格等條件,承擔自治區食品安全監測計劃 任務的檢驗檢測機構,可向自治區食品安全辦申請授予自治區食 品安全監測機構牌子。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 牽頭部門為自治區食品安全辦,協同部門為自治區農業、衛
生、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獸醫、糧食、教育、 科技和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
四、工作任務
?。ㄒ唬┘訌姍C構隊伍建設。
1. 合理配備和充實技術人員。本著“權責一致、人事相宜、保障履職”的原則,合理設置機構,配備相應專業技術人員。
2. 加大人才引進和培訓力度。加大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和 引進力度,加強學科帶頭人隊伍建設,通過各種形式培訓專業人 才隊伍,優化學歷、職稱、專業和年齡結構,逐步建成結構合理、 專業齊備、業務精通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人才梯隊。
責任單位: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 協同部門為自治區農業、衛生、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獸醫、糧食、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廣西出入境檢 驗檢疫局等部門。
(二)提高技術裝備水平。
1.自治區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 自治區食品藥品檢驗所。重點配置電感耦合等離子體串聯質譜儀、三重四級桿串聯液相質譜聯用儀、微生物檢定系統、全自 動基因測序儀、飛行時間質譜微生物鑒定系統等儀器設備。著力 提升食品及相關產品的重金屬、添加劑、農獸藥殘留、有毒有害 化學物、真菌毒素、不明有害物質及微生物污染物的檢驗檢測技 術和研究開發能力。
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重點配置電感耦合等離子體串聯 質譜儀、三重四級桿串聯液相質譜聯用儀、氣相質譜聯用儀、微 生物檢定系統、病毒檢測相關設備、食品毒理學檢驗設備、樣品 前處理小型儀器設備,提升食品中化學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食源 性致病菌、食源性疾病(含食物中毒)和放射性污染物監測能力。
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重點配置電感耦合等離子體串聯質譜儀、三重四級桿串聯液相質譜聯用儀、氣相質譜聯用 儀、微生物檢定系統、樣品前處理小型儀器設備。同時,積極爭 取國家項目資金的支持,裝備國家食糖及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 中心的大型精密儀器設備。重點提升生產加工環節 28 大類食品全 項檢驗能力。
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重點配置電感耦合等離子 體串聯質譜儀、三重四級桿串聯液相質譜聯用儀、氣相質譜聯用 儀、樣品前處理小型儀器設備,著力提升農產品農藥殘留、重金 屬檢測等技術能力。
自治區畜牧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重點配置液相色譜飛行 時間質譜聯用儀、三重四級桿串聯液相質譜聯用儀、多平行旋轉 蒸發儀、多柱固相萃取儀、樣品前處理小型儀器設備,重點提升 違禁藥物、獸藥殘留、重金屬檢驗檢測技術能力。
自治區糧油質量監督檢驗站。重點配置電感耦合等離子體串 聯質譜儀、三重四級桿串聯液相質譜聯用儀、氣相質譜聯用儀、 微生物檢測相關設備、樣品前處理小型儀器設備,重點提升糧油 中真菌毒素、重金屬和有害化學物質的檢驗檢測技術能力。
牽頭部門為自治區食品安全辦,協同部門為自治區發展改革、 財政,農業、衛生、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獸醫、糧食 和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
2. 市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市級食品安全專業檢驗檢測機構配備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微生物檢測等儀器設備。市級檢驗檢測中心應增加配備有電感耦合等 離子體質譜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質譜聯用儀及微生物 檢測等儀器設備。
責任單位:各市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 牽頭部門為自治區食品安全辦,協同部門為自治區發展改革、財政,農業、衛生、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
3.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h級專業檢驗檢測機構應根 據各監管環節的需要配備相應常規檢驗檢測儀器設備。縣級檢驗 檢測中心應增加配備有原子吸收光譜儀、原子熒光光譜儀、微生 物相關設備、樣品前處理設備及輔助設備等。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 協同部門為自治區農業、衛生、工商、質監、水產畜牧獸醫、財政等部門。
4.鄉鎮快檢工作機構。為鄉鎮農業部門配備快檢裝備和必要 的交通工具。全區鄉鎮裝備配備覆蓋率 2013、2014、2015 年分別 達 30%、60%、100%。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 協同部門為自治區農業、財政等部門。
?。ㄈ┘訌娂夹g交流合作。積極同國內外,尤其是發達地區 和國家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同類機構開展學術交流與技術合作, 學習借鑒先進的檢驗檢測技術和方法,推動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的多邊、雙邊認證或互認,為我區食品進入國際市場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 責任單位:各市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 牽頭部門為自治區食品安全辦,協同部門為自治區農業、衛生、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水產畜牧獸醫、糧食、人力資 源社會保障、科技、財政和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
五、工作進度
全區檢驗檢測能力提升工程由機構人員配置、儀器設備裝備、 人員培訓等三大部分構成,分 3 年實施。
?。ㄒ唬┱{研編制階段(2012 年 8 月至 10 月)。自治區食品安 全辦組織相關部門、機構對全區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現狀進行 調查,全面了解儀器裝備、人員結構、資質能力等情況,在此基 礎上,編制全區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報自 治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自治區人民政府審定。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2 年 11 月至 2015 年 10 月)。按照 方案要求,明確各級檢驗檢測機構職責,合理配置人員。開展儀 器設備招投標采購、安裝調試、儀器使用培訓等工作。
(三)總結階段(2015 年 11 月至 12 月)。組織有關部門及 相關領域專家對儀器設備裝備運行情況、能力提升效果進行考核 評價,形成總結報告。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自治區食品安全檢驗能力提升工程由自治區食品安全委員會牽頭組織協調,自治區食品安全辦承擔日常工作。自治區負責本級檢驗檢測機構、區域中心能力建設,支 持市縣檢驗檢測機構和鄉鎮速測快檢能力建設。各級政府安排資 金改善基層檢驗檢測機構辦公業務用房和現場快速檢測設備、執 法交通工具等裝備。
?。ǘ┘哟笸度肓Χ?。自治區財政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并向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傾斜。各有關部門要主動做好與國家 部委的銜接匯報,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的支持。各市、縣(市、 區)人民政府要調整財政預算支出的結構,將各項檢驗監測工作 經費和儀器設備購置等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ㄈ┘訌姸綄z查。自治區食品安全辦要加強對各地各相 關部門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加強項目和資金的監督管理, 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確保我區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提升工程順 利實施。
附件: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主要儀器設備配置表(官網附件無法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