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隴南行署,省直各部門:
為了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抓好糧食生產做好糧食市場供應工作的緊急通知》(國發〔2004〕9號)精神,調動和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全省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確保糧食市場穩定和安全供應,現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以下貫徹意見。
一、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努力增加全省糧食生產
今年以來,中央和省上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門必須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加大落實工作的力度,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一)盡快把中央和省上已確定的支持糧食生產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各級政府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組織干部深入基層,宣講中央1號文件和省委8號文件及促進糧食生產的政策。新聞媒體要積極進行宣傳報導,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省財政廳要盡快將全省農業稅稅率降低一個百分點和取消除煙葉以外的農林特產稅及農區取消牧業稅、牧區取消農業稅等政策落實到戶,并于4月中下旬將直補種糧農民的1億元糧食風險基金兌付落實到戶。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要盡快研究制定國有土地出讓金純收益的一半用于農業土地開發,實施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程的具體辦法。金融機構要加強和改進對種糧農戶和糧食主產區農民的金融服務,落實擴大農戶小額貸款等支持農業生產的措施。
(二)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各地要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堅決制止占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等行為的緊急通知》(國發明電〔2004〕1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盡快恢復撂荒耕地生產的緊急通知》(國辦發明電〔2004〕15號)精神,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基本農田保護區落實到村組、農戶和地塊。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嚴肅清理整頓各類開發區,堅決制止占用基本農田植樹造林等行為,嚴格控制各類建設占用基本農田。對已經違法違規占用和破壞的基本農田及撂荒的耕地,要盡快采取措施恢復耕種,確保耕地占補平衡。
(三)積極開展免征農業稅改革試點。為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省上決定,今年在嘉峪關市、金昌市和蘭州市的近郊區進行免征農業稅改革試點。其他有條件的市、縣(區),也可視地方財力情況進行免征農業稅或更多降低農業稅稅率的試點。
(四)開展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良法推廣試點。省上決定,今年由省財政從農業科技推廣專項資金中安排500萬元,啟動我省小麥、玉米兩大主要糧食作物的良種良法推廣試點。具體辦法由省農牧廳和省財政廳盡快研究制定。
(五)切實穩定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要認真落實國家支持化肥生產的稅收和價格優惠政策,保證化肥生產企業的能源、原材料供應。物價部門要加強對化肥出廠價和流通環節進銷差率、批零差率的監督管理,嚴格控制流通環節的加價幅度和化肥最終零售價格,真正讓利于農民。工商、質監、農業等部門要繼續大力整頓農資市場,加強市場監管和群眾監督,對違反規定隨意抬高價格的行為要嚴肅查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業生產資料的行為。
二、加強調控,保證供應,進一步穩定糧食市場價格
加強糧食市場調控和管理,是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各地要密切跟蹤市場形勢變化,搞好購銷銜接和調運,管好用好糧食儲備,規范糧食經營行為,穩定糧食市場和價格。
(一)摸清糧食庫存狀況。省發改委、省糧食局要盡快對全省糧食庫存的品種、數量、布局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調查摸底,特別要搞清全省大米的年需求量和目前的庫存量,主動銜接好與產區間的大米購銷和調運,穩定大米儲備、供給和價格。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林業廳、省糧食局要落實好退耕還林的糧補政策,原則上缺糧的地方補糧,有糧的地方補錢。各地都要對糧食庫存數量、品種、分布和糧食安全目標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制定糧食應急預案,調劑儲備品種,做到市場供應充足,防止大米市場斷檔脫銷和糧價過度上漲。
(二)做好糧食的調運供給。鐵路、交通部門要優先安排好糧食運輸。要加強對鐵路、交通運輸收費的檢查監督,嚴肅查處利用運力緊張之機亂漲價、亂收費的行為。國有糧食企業要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積極做好糧食收購工作,帶頭執行國家糧食政策,努力掌握糧源,增加市場供應,絕不允許逆向操作。農業發展銀行要保證國有糧食企業收購糧食的貸款。要加強對社會糧商的管理和服務,充分發揮社會糧商在搞活流通、保證市場供應方面的重要作用,確保城鎮市場供應不斷檔、糧價不暴漲。蘭州市要進一步加強糧食市場、成品糧加工、放心糧連鎖店、市級糧食儲備建設,確保省會城市糧食的供應和市場穩定。要認真做好軍隊及城鎮低收入群體、大中專院校學生和農村貧困人口的糧油供應,確保糧食質量。
(三)完善糧食應急保障預案。各地要認真分析糧食市場供應的薄弱環節,特別注意在夏糧和秋糧上市前可能出現的市場供應脫節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完善省市(州、地)兩級糧食應急保障預案,在發生糧價較大波動或出現糧食供應不足時,及時啟動應急預案。要根據市場發展變化的情況,及早做好動用省級儲備糧平抑局部市場波動的準備,切實做到銷售不斷檔,防止價格暴漲。
(四)加強糧食市場監管。各級物價、糧食和工商管理部門要切實加強對糧食市場的動態監控,及時提供供求和價格信息,高度關注糧食價格上漲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要及時組織庫存“老糧”的順價銷售,主產區要加快銷售,幫助銷區補充庫存。要適當增加成品糧加工數量,保持一定規模的成品糧庫存。要加強糧油市場和價格檢查監督,研究制定應急預案。堅決打擊制售偽劣、有毒糧油及囤積居奇、牟取暴利、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的不法行為。要嚴格市場準入制度,既要堅持多渠道經營,又要嚴格資質標準,引導糧食經營者依法經營,服從政府調控。對于違反國家糧食政策、坑害農民和消費者的不法經營者,要嚴肅查處。
三、認清形勢,加強領導,認真落實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
糧食問題始終是關系全省經濟和社會全局的重大問題,糧食安全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各級政府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始終把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抓緊抓好。
(一)要正確處理調整農業結構與發展糧食生產的關系。各地、各部門一定要把糧食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把保證糧食生產、提高種糧農民收入作為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的一項重要任務。決不能以調整結構為名,削弱和放松糧食生產。要充分運用補貼優良品種、促進農業技術推廣、穩定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建立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制度、發布價格信息等經濟手段,降低糧食生產成本,增加種糧農民收入,縮小糧食生產與經濟作物的收入差距。
(二)完善和落實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實行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是黨中央、國務院在糧食工作實踐中總結出的一項行之有效的制度。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要正確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的關系,積極承擔起搞好糧食生產、維護市場穩定的責任,對本地區保護基本農田、發展糧食生產、搞好糧食總量平衡、保證市場供應、穩定市場糧價負全責。要把耕地面積、播種面積、糧食產量、糧食儲備等作為行政首長責任制的主要內容,完善考核辦法,加大考核檢查力度。
(三)重視做好社會穩定工作。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社會穩定工作,密切關注糧食等基本食品價格上漲情況,適時調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確保城鎮低收入居民和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要妥善解決受災地區群眾的缺糧問題,保證群眾安全渡過“春荒”。要辦好學生食堂,穩定飯菜價格。要加強輿論引導,穩定居民消費心理,維護社會穩定。
四、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努力抓好當前糧食生產各項工作
今年我省糧食生產的目標是完成播種面積3800萬畝,總產量力爭達到160億斤。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各地一定要認清形勢,精心部署,制定規劃,狠抓落實,確保全面完成今年糧食生產任務。
(一)千方百計穩定糧食面積。經過各地的努力,全省去年秋播糧食作物面積大幅減少的勢頭雖然得到遏制,但秋播糧食面積仍比上年減少20?5萬畝。為確保今年糧食面積穩中有增,一是要抓好春播糧食作物,促進糧食主產區和主要糧食作物面積的增加。各地要抓住春播這個關鍵環節,采取有效措施,指導農民種足種好糧食,做到不撂荒、不閑置。商品糧基地和糧食生產大縣更要樹立全局觀念,廣泛動員群眾,盡量擴大面積,提高種植水平。確保全省春播糧食作物面積比上年增加50萬畝以上。二是要抓好復種作物,提高復種指數。各地要搶抓農時,大力推廣間作套種技術,擴大復種面積,力爭今年全省復種糧食面積比上年增加20萬畝以上。
(二)進一步優化糧食生產布局結構,建設優質專用糧食產業帶。各地要突出當地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制定主要糧食作物區域布局規劃,進一步優化糧食生產布局。河西、沿黃地區重點發展優質專用春小麥、優質專用玉米;隴東地區重點發展優質專用冬小麥、優質小雜糧;中部地區發展優質專用馬鈴薯和小雜糧;臨夏、甘南等高寒陰濕地區重點發展高原特色豆類,盡快形成全省糧食生產區域化格局。通過大力發展優質專用糧食生產,逐步形成河西、沿黃和隴東優質專用小麥、優質玉米糧食產業帶,定西專用馬鈴薯產業帶,中東部優質小雜糧、優質豆類產業帶。
(三)加大技術推廣力度。要以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為目標,以提高糧食單產和效益為突破口,把各項先進實用技術與優質糧食作物新品種組裝配套,努力提高糧食生產的科技含量。一是加快優良品種的推廣步伐。要在加強玉米雜交制種基地建設的同時,努力提高小麥等常規良種生產、加工和包衣統供能力。二是加大技術推廣力度。重點推廣先進實用、增產增效的栽培技術、管理技術、地力培肥技術、機械化耕作技術和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切實提高糧食生產技術的普及率和到位率。三是抓好科技下鄉活動。要動員和組織廣大農業科研、教學、推廣單位的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開展送技術、送信息、送服務下鄉活動。省農牧廳、省科技廳等單位要周密安排,組織實施好“全省萬名科技人員下鄉服務月”活動,確保實效。
(四)抓好春耕生產。各級政府要加強領導,精心指揮,打好春耕生產第一仗。一是加強越冬作物田間管理,搞好重大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和綜合防控,為夏糧豐收奠定基礎。二是千方百計落實好春播糧食計劃,力爭使春播糧食面積有所增加。三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農資價格上漲,整頓和規范農資市場,做好農資調劑、調運、供應工作。四是立足抗大旱、防大災,加強防災救災工作。受旱地區要抓緊制定和完善抗旱應急預案,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調度,努力增加抗旱水源,積極調整作物種植結構,推廣節水技術,發展旱作農業,抗旱保春耕。
二○○四年四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