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浙江省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落實全省市場監管系統食品安全重點領域專項整治部署會要求,3月20日下午,衢州市召開市場監管系統食品安全工作會議。會議以“衢味食安”為總牽引,聚焦“菜籃子安全守護”、校園食品、網絡銷售食品、連鎖餐飲企業食品、農村和集市食品、肉制品、食品添加劑等八大領域部署專項整治工作,推進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
深化“菜籃子安全守護”微改革
1
完善工作鏈條
落實落細“六項機制”和“四個指南”,優化“六項流程+一本手冊+一個方案”,全市完成監管快檢1.5萬批次以上,至2025年底改革覆蓋90%以上農貿(批)市場,生鮮門店納管率達到95%以上。
2
提升問題發現率
加強分析預警,強化基層所、市場管理方和批發配送企業快檢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監督抽檢靶向性和市場自檢陽性檢出率。
3
落實熔斷機制
對問題源頭供應商,依法上鏈公示,構建源頭供應商通報和督促整改工作機制,層層壓實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鞏固提升校園食品安全
1
持續開展整治
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縱深推進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壓緊壓實各方責任。
2
辦好民生實事
升級30家中小學校食堂,中小學校食品安全量化等級A級達到60%以上。
3
持續補齊短板
加大對民辦學校、技工學校、餐飲管理公司食材采購等重點薄弱環節的監管,規范提升校園食材“陽光配送”企業8家以上。
強化網絡銷售食品安全治理
1
壓實平臺責任
引導入網銷售食品主體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并結合舉報投訴和輿情等及時處置風險。
2
創新網絡抽檢模式
聚焦食品網絡銷售、社區團購、直播帶貨等新興業態,針對性地開展食品網絡抽檢。
3
強化部門協同
強化網絡銷售食品的監督抽檢和風險研判,加強多部門協同配合,加大假冒偽劣、違法添加等行為的打擊力度。
強化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治理
1
強化合規監管
嚴格合規審查,全面清理線上線下“一店多開”、取餐與證照地址不一致等情形,加大商家線下食品安全經營狀況和“外賣封簽”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
2
強化問題閉環處置
實施“清單+回訪+閉環”處置流程,針對不同問題分類采取教育警示、責令改正、立案處罰、責任約談等措施,發現一家、整改一家、規范一家,確保問題隱患整改閉環。
3
推動社會監督
廣泛宣傳“陽光廚房”,引導消費者“點外賣看后廚、取外賣看封簽”;在官網、公眾號等平臺公示網絡餐飲“紅黑榜”,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
強化連鎖餐飲企業食品安全治理
1
全量排查建檔
建立轄區內連鎖餐飲企業總部和門店清單,落實連鎖餐飲企業總部許可制度。
2
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連鎖餐飲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壓緊壓實連鎖餐飲企業總部和分支機構的食品安全責任。
3
落實門店責任
對照法律法規、操作規范等要求規范經營行為,鼓勵導入色標管理、5S等現場管理方法,通過“一店一碼”公示食品安全信息。
強化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和
集市食品安全治理
1
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
聚焦農村和城鄉結合部,指導督促中小生產經營者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推動“浙食鏈”落地應用。
2
加強集市食品管理
健全事前報告核查、事中巡查指導、事后閉環處置的工作機制,加強展銷會、廟會等有舉辦方的集市的監管,指導監督舉辦方履行事先備案、審核審查和經營管理等主體責任。
3
嚴打違法行為
結合“亮劍”以及節假日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嚴肅查處假冒、侵權、山寨、三無、劣質、超過保質期等六類違法情形,消除突出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深化肉制品質量安全專項治理
1
壓實企業責任
督促肉制品企業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嚴格落實“日、周、月”自查制度,提升精準識別、防控風險的能力。
2
嚴格監督檢查
加大對肉制品企業及其外租廠房、倉庫等場所的檢查力度,持續強化肉制品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對發現的問題線索要上查源頭、下追流向、全鏈打擊、形成閉環。
3
推動規范提升
結合“三衢好食品”培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企業開展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引導全市肉制品行業升級標準體系、改進工藝水平、提升質量水平。
強化“兩超一非”問題專項治理
1
嚴格食品添加劑生產
以復配食品添加劑為重點,規范許可準入門檻,督促企業落實原輔料進貨查驗制度,加強生產過程監督檢查,嚴禁企業違規添加,確保企業生產條件持續符合法定要求。
2
規范食品添加劑使用
督促指導企業落實新版《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要求,規范食品添加劑使用和標簽標注,嚴禁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3
嚴厲打擊非法添加行為
加大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對問題線索進行全要素排查、全環節檢查、全鏈條查處,嚴肅查處在食品中非法添加藥品、非食用物質等違法行為。
來源:食品協調處
日期:2025-03-24
深化“菜籃子安全守護”微改革
1
完善工作鏈條
落實落細“六項機制”和“四個指南”,優化“六項流程+一本手冊+一個方案”,全市完成監管快檢1.5萬批次以上,至2025年底改革覆蓋90%以上農貿(批)市場,生鮮門店納管率達到95%以上。
2
提升問題發現率
加強分析預警,強化基層所、市場管理方和批發配送企業快檢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監督抽檢靶向性和市場自檢陽性檢出率。
3
落實熔斷機制
對問題源頭供應商,依法上鏈公示,構建源頭供應商通報和督促整改工作機制,層層壓實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鞏固提升校園食品安全
1
持續開展整治
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縱深推進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壓緊壓實各方責任。
2
辦好民生實事
升級30家中小學校食堂,中小學校食品安全量化等級A級達到60%以上。
3
持續補齊短板
加大對民辦學校、技工學校、餐飲管理公司食材采購等重點薄弱環節的監管,規范提升校園食材“陽光配送”企業8家以上。
強化網絡銷售食品安全治理
1
壓實平臺責任
引導入網銷售食品主體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并結合舉報投訴和輿情等及時處置風險。
2
創新網絡抽檢模式
聚焦食品網絡銷售、社區團購、直播帶貨等新興業態,針對性地開展食品網絡抽檢。
3
強化部門協同
強化網絡銷售食品的監督抽檢和風險研判,加強多部門協同配合,加大假冒偽劣、違法添加等行為的打擊力度。
強化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治理
1
強化合規監管
嚴格合規審查,全面清理線上線下“一店多開”、取餐與證照地址不一致等情形,加大商家線下食品安全經營狀況和“外賣封簽”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
2
強化問題閉環處置
實施“清單+回訪+閉環”處置流程,針對不同問題分類采取教育警示、責令改正、立案處罰、責任約談等措施,發現一家、整改一家、規范一家,確保問題隱患整改閉環。
3
推動社會監督
廣泛宣傳“陽光廚房”,引導消費者“點外賣看后廚、取外賣看封簽”;在官網、公眾號等平臺公示網絡餐飲“紅黑榜”,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
強化連鎖餐飲企業食品安全治理
1
全量排查建檔
建立轄區內連鎖餐飲企業總部和門店清單,落實連鎖餐飲企業總部許可制度。
2
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連鎖餐飲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壓緊壓實連鎖餐飲企業總部和分支機構的食品安全責任。
3
落實門店責任
對照法律法規、操作規范等要求規范經營行為,鼓勵導入色標管理、5S等現場管理方法,通過“一店一碼”公示食品安全信息。
強化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和
集市食品安全治理
1
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
聚焦農村和城鄉結合部,指導督促中小生產經營者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推動“浙食鏈”落地應用。
2
加強集市食品管理
健全事前報告核查、事中巡查指導、事后閉環處置的工作機制,加強展銷會、廟會等有舉辦方的集市的監管,指導監督舉辦方履行事先備案、審核審查和經營管理等主體責任。
3
嚴打違法行為
結合“亮劍”以及節假日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嚴肅查處假冒、侵權、山寨、三無、劣質、超過保質期等六類違法情形,消除突出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深化肉制品質量安全專項治理
1
壓實企業責任
督促肉制品企業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嚴格落實“日、周、月”自查制度,提升精準識別、防控風險的能力。
2
嚴格監督檢查
加大對肉制品企業及其外租廠房、倉庫等場所的檢查力度,持續強化肉制品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對發現的問題線索要上查源頭、下追流向、全鏈打擊、形成閉環。
3
推動規范提升
結合“三衢好食品”培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企業開展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引導全市肉制品行業升級標準體系、改進工藝水平、提升質量水平。
強化“兩超一非”問題專項治理
1
嚴格食品添加劑生產
以復配食品添加劑為重點,規范許可準入門檻,督促企業落實原輔料進貨查驗制度,加強生產過程監督檢查,嚴禁企業違規添加,確保企業生產條件持續符合法定要求。
2
規范食品添加劑使用
督促指導企業落實新版《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要求,規范食品添加劑使用和標簽標注,嚴禁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3
嚴厲打擊非法添加行為
加大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對問題線索進行全要素排查、全環節檢查、全鏈條查處,嚴肅查處在食品中非法添加藥品、非食用物質等違法行為。
來源:食品協調處
日期: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