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團隊創新性構建了內分泌干擾物(EDCs)聯合毒性評估模型,從受體介導信號通路角度揭示了低劑量EDCs聯合毒性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
農產品中多種內分泌干擾物(EDCs)低劑量共暴露造成的混合污染問題成為近年來一個國際研究熱點。但EDCs具有雙劑量效應、低濃度暴露即可發揮生物效應等問題,如何評價聯合毒性效應并解析作用機制成為制約評價農產品中EDCs安全的關鍵問題。
團隊在前期研究基礎上,創新性構建了基于濃度加和算法的聯合效應評估模型,基于該評估模型可以直觀展現二元混合的聯合效應類型,研究發現全氟辛酸(PFOA)和4'-羥基二苯甲酮(4-HBP)組合隨濃度增高,呈現出相加效應到協同效應的轉變。進一步通過多組學及分子生物學技術分析發現,PFOA和4-HBP混合暴露后通過增強mTORC1介導的嘌呤代謝、能量循環、內質網蛋白質合成等通路發揮聯合效應。該研究為農產品中混合污染風險評估提供了新思路,對農產品中混合污染物風險監管具有重要意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envint.2024.108778
日期:2024-06-04
農產品中多種內分泌干擾物(EDCs)低劑量共暴露造成的混合污染問題成為近年來一個國際研究熱點。但EDCs具有雙劑量效應、低濃度暴露即可發揮生物效應等問題,如何評價聯合毒性效應并解析作用機制成為制約評價農產品中EDCs安全的關鍵問題。
團隊在前期研究基礎上,創新性構建了基于濃度加和算法的聯合效應評估模型,基于該評估模型可以直觀展現二元混合的聯合效應類型,研究發現全氟辛酸(PFOA)和4'-羥基二苯甲酮(4-HBP)組合隨濃度增高,呈現出相加效應到協同效應的轉變。進一步通過多組學及分子生物學技術分析發現,PFOA和4-HBP混合暴露后通過增強mTORC1介導的嘌呤代謝、能量循環、內質網蛋白質合成等通路發揮聯合效應。該研究為農產品中混合污染風險評估提供了新思路,對農產品中混合污染物風險監管具有重要意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envint.2024.108778
日期: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