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蔬加工制造與營養健康創新團隊闡明了不同提取方式對果膠精細結構和腸道酵解特性的影響

   2024-02-18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易建勇389
核心提示: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制造與營養健康創新團隊闡明了不同提取方式對果膠精細結構及其腸道微生物酵解特性的影響。……(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制造與營養健康創新團隊闡明了不同提取方式對果膠精細結構及其腸道微生物酵解特性的影響。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中科院1區期刊,IF:8.2)。加工所2018級博士生趙圓圓為論文第一作者,畢金峰研究員與易建勇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創新工程院所重點任務(CAAS-ASTIP-2023-IFST-04)等項目的支持。
 
  果膠廣泛存在于各種水果蔬菜細胞壁中,經人體胃和小腸消化后結構通常較為穩定,其腸道益生作用與其在腸道中的微生物發酵過程關系密切?,F有研究已經證明了果膠精細結構特征顯著影響其腸道發酵特性,但相關作用機制目前仍不明晰。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提取方式對果膠精細結構的影響,篩選決定果膠腸道酵解特性的關鍵結構特征,從而揭示果膠結構與其腸道菌群酵解特性的構效關系。科研人員系統比較了不同提取方式制備的果膠精細結構和體外發酵特性。結果表明,堿提果膠的產量最高,鼠李糖半乳糖醛酸-I結構域比例較大,分子形態呈現高分支度且緊密的絲狀結構。果膠體外模擬腸道發酵24 h后,短鏈脂肪酸含量顯著升高,表現出更好的腸道發酵特性。研究證實,不同提取方法可能誘導果膠結構域的分布發生變化,通過改變果膠分子鏈的構象進而影響腸道菌群利用果膠產生短鏈脂肪酸。
 
  該研究深入解析了果膠關鍵結構特征與其腸道酵解特性的構效關系,為進一步闡明果膠結構調控其腸道酵解特性的作用機制提供理論依據。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3.127515



日期:2024-02-18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