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高氯酸鹽——一種食品中的“新型污染物”

   2024-01-27 陜西疾控微信號844
核心提示:雖然高氯酸鹽是普遍存在的污染物,但其在食品及生活飲用水中含量很低,公眾沒必要過于擔憂。相關監測結果表明,除一些煙花爆竹工廠等特殊地區外,國內大部分地區的食品、飲用水中的高氯酸鹽含量均處在安全限值內。……(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一、什么是高氯酸鹽?它有什么危害?
 
  高氯酸鹽是一種無機污染物,具有很高的可溶性,在環境中不易分解,可以競爭性結合鈉/碘轉運體(NIS)從而影響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阻礙人體生長發育。對于成年人來說,機體持續攝入高氯酸鹽可能會誘發骨髓造血細胞再生障礙,對于嬰幼兒來說,高氯酸鹽競爭性地抑制碘攝取可損害甲狀腺功能,導致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出現問題。一旦嬰幼兒體內的高氯酸鹽過量,會出現智商偏低、學習障礙、發育遲緩、多動癥、注意力分散甚至弱智等癥狀。
 
  二、高氯酸鹽污染從哪兒來?它如何參與生態循環?
 
  環境中高氯酸鹽的污染主要來源于人類的大量生產和使用,如火箭與導彈的固體推進劑、煙花爆竹、航天器材、軍火、紡織物固定劑、電池等產品的生產。高氯酸鹽具有很高的溶解性,在環境中擴散速度快、穩定性高、難降解,在灌溉過程中可能遷移到水或土壤中,植物可以對水或土壤中的高氯酸鹽進行吸收和富集,文獻報道在萵苣、菠菜、油菜、胡蘿卜、西紅柿等果蔬和一些糧食作物、乳制品中均檢測到高氯酸鹽。土壤、地下水等環境中天然產生的高氯酸鹽以及人類生產活動排放到環境中的高氯酸鹽廣泛參與生態循環,通過飲水、呼吸或經食物鏈以不同途徑進入人體,飲食是人體攝入高氯酸鹽的主要途徑,皮膚接觸和呼吸途徑的高氯酸鹽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三、高氯酸鹽的主要膳食暴露途徑
 
  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發布的高氯酸鹽在各食品類別上的暴露水平顯示,人群主要是通過蔬菜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和水果及其制品攝入高氯酸鹽,EFSA設定高氯酸鹽的每日容許攝入量( TDI) 為0.3 μg/(kg·bw)。2022年,我國頒布實施了《GB5749-2022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生活飲用水中高氯酸鹽的限值為0.07mg/L,蔬菜及水果中高氯酸鹽殘留限量值以及針對不同食品基質的高氯酸鹽檢測標準有待完善。
 
  四、結語
 
  雖然高氯酸鹽是普遍存在的污染物,但其在食品及生活飲用水中含量很低,公眾沒必要過于擔憂。相關監測結果表明,除一些煙花爆竹工廠等特殊地區外,國內大部分地區的食品、飲用水中的高氯酸鹽含量均處在安全限值內。
 
  稿件來源:理化所



日期:2024-01-27
 
行業: 飲料 食品檢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