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4.3-4.9)

   2023-04-10 食品伙伴網文雯713
核心提示:4月3日-4月9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發霉乳酸菌當原料?企業、官方回應;300一杯天價檸檬茶商家因虛假宣傳被罰20萬;外賣平臺回應過度收取包裝費;“竹筒奶茶”爆紅 相關話題上熱搜;“赤腳踩的茶葉”引關注;顧客買奶茶喝出疑似塑料袋硬物。……(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4月3日-4月9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發霉乳酸菌當原料?企業、官方回應;300一杯天價檸檬茶商家因虛假宣傳被罰20萬;外賣平臺回應過度收取包裝費;“竹筒奶茶”爆紅 相關話題上熱搜;“赤腳踩的茶葉”引關注;顧客買奶茶喝出疑似塑料袋硬物。

  發霉乳酸菌當原料?企業、官方回應
 
  近日,據媒體報道,有杭州吾尚食品有限公司員工爆料,稱該企業生產乳酸菌飲料和鈣奶過程中,存在臨期商品回收后篡改生產日期再銷售,臨期商品及殘次品拆除包裝后作為原料再加工的行為。多段據稱是內部員工拍攝的視頻中,顯示了車間內多名工人擦去生產日期和回收殘次品的過程。
 
  隨后,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涉事企業均做出回應。
 
  4月3日,桐廬市場監督管理官微通報稱,2023年3月19日,根據線索,桐廬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桐廬縣公安局對杭州吾尚食品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經初步核查,發現該企業涉嫌存在將保質期尚未到期的產品拆除包裝后作為原料再加工生產的情況。2023年3月20日,桐廬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舉報,反映杭州吾尚食品有限公司存在臨期商品篡改生產日期再銷售等違法行為,并提供了相關視頻資料。對于舉報人反映的情況及提供的視頻,桐廬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在調查核實中。
 
  4月3日、4日,涉事企業連續兩天發布聲明回應,聲明稱,媒體報道中引用的多段視頻內容,與事實有出入。其中關于“篡改保質期”的內容,真實情況是:由于噴碼機電眼感應或噴頭堵塞產生生產日期噴印不良品,公司在生產過程中就會及時返工并進行重新噴印處理,或在產成品檢驗中發現噴碼有問題的,也會返回車間進行返工處理。以上行為均屬于對生產過程中的不合格品進行合規性處理作業,并非“篡改產期再銷售”。報道中關于“發霉變質的殘次品變身‘回料’再加工”的內容,是人為惡意剪輯所為,有明顯拼接、剪輯痕跡,視頻畫面也有明顯的后期制作現象,并也無法證明有“殘次品變身‘回料’再加工”的情況。此外,報道中“使用回料‘成品率’超100%”的表述與事實不符。成品率因公司在配方設計中會對蛋白質含量等國家標準要求的項目進行加嚴要求,實際配方高于國家標準。同時在生產操作中每罐定容量需人員檢查,因罐體高大,可能出現定容量略偏高的情況,但因配方設計本就高出國家標準,所以在生產無異常的情況下,成品率出現略偏高的情況屬于正常,成品符合國家標準,并非殘次品回收導致。
 
  300一杯天價檸檬茶商家因虛假宣傳被罰20萬
 
  近日,上海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因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被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萬元。
 
  處罰詳情顯示,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線索要求對“****”飲品店銷售天價魚子醬拇指檸檬茶飲品進行核查,執法人員現場查見當事人店鋪價目表中有“魚子醬拇指檸檬茶 ?300RMB”的飲品。當事人在其商業宣傳活動中均發布含有“用800一斤澳洲魚子醬檸檬做的茶”等內容,經核實,上述檸檬茶原料為黑皮魚子醬拇指檸檬與粉皮魚子醬拇指檸檬,進價分別為150元/斤及60元/斤,兩種原料檸檬價格均遠低于其宣稱的“800一斤”。當事人關于原料價格的宣傳與實際進貨價格不符。
 
  外賣平臺回應過度收取包裝費
 
  4月6日,“博主曝光外賣包裝費刺客”“原來外賣的包裝費還可以退”等話題引發網友熱議。
 
  據悉,上海知名美食博主實測點外賣時包裝亂收費,點單時博主點兩個茶葉蛋,收取了兩份包裝費,而點榨菜也收取了相應的包裝費。但收到外賣后,收到了兩份雞蛋是在同一個包裝袋內,而榨菜則是原本的真空包裝。博主在查詢外賣榴蓮和網購榴蓮時發現,同樣的包裝,外賣中則多收0.5元的包裝費。隨后博主則直接將商家多收取的包裝費申請退款。
 
  對此,有不少網友稱,點外賣沒有關注到包裝費,多付了不少錢,直言外賣打包費現在已經成了“包裝刺客”。
 
  隨后,餓了么客服表示,遇到過度收取包裝費時,消費者可以和商家進行協商退款,或者平臺同商家協商后再給消費者退款。美團外賣客服稱,平臺禁止商戶對消費者設置不合理的打包費。如果核實商戶確實存在類似的行為,會根據違規程度對商戶進行扣分,甚至是下線等處罰。
 
  “竹筒奶茶”爆紅 相關話題上熱搜
 
  4月10日,“蘇州新晉網紅竹筒奶茶”、“30元一杯的竹筒奶茶是智商稅嗎”等相關話題上微博熱搜。
 
  最近,“竹筒奶茶”成了奶茶界的新網紅,在全國多地爆紅,從上海、蘇州、杭州、廈門、長沙等城市的街頭,再到各大社交平臺,竹筒奶茶無處不在。綠色竹筒做的杯子,貼上城市字樣標簽,里面是各種不同口味的奶茶,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竹筒奶茶似乎一夜之間成了旅游打卡的標配。而且這種奶茶售價不低,一般一杯在30元左右,最便宜的也要20元以上。有網友吐槽竹筒奶茶就是將奶茶換個容器裝,價格卻翻了一倍,直呼智商稅。
 
  “赤腳踩的茶葉”引關注
 
  4月8日,一位短視頻博主發布的一段視頻引起網友熱烈討論。視頻顯示,湖南一村民扶著凳子,赤著雙腳反復踩捻茶葉。網友看后表示這樣的茶葉不敢喝。
 
  據悉,這是湖南部分地區一直保留的傳統制茶工藝。平江當地茶農陳先生稱,因為使用一芽兩葉或一芽三葉的鮮葉原料制作“煙茶”,所以才產生了用腳揉制的方法。即使到現在,大部分平江人保留著喝“煙茶”的習慣,特別是老人家,認為用腳揉捻出的茶葉才是正宗的。按照傳統,制茶前要燒香拜茶神,而且制茶人還要用香灰洗腳,保證腳的干凈。
 
  顧客買奶茶喝出疑似塑料袋硬物


  4月1日,廣東深圳,男子在奈雪的茶通過微信小程序下單,點了一杯霸氣生酪草莓和一杯芋泥奶茶。當事人表示,喝完后開蓋發現一個被芋泥包裹的硬物,當即詢問店員,店員將硬物取出清洗后發現是塑料袋一角,并表示該單可以退款同時贈送一張優惠券。店家最開始說:是剛入職的工作人員不小心掉入,后來店長改口稱:可能是供應商供的食品里有異物,愿意十倍賠償。自己不同意,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法賠償1000元。4月3日,店家工作人員稱,是新入職的員工不小心掉入的。目前,事件仍在協調處理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