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雞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對以北京油雞兩個獨立保種群體和肌內脂肪選擇系為研究對象,通過基因組ROH檢測與分析,系統評價了北京油雞保種效果,為我國地方雞種資源保護提供新策略。相關成果發表在《家禽科學(Poultry Science)》和《動物遺傳學(Animal Genetics)》上。
據趙桂蘋研究員介紹,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等單位已有30多年的北京油雞保種經驗,保種工作成效顯著,但尚未形成系統的保種效果評價體系。研究人員基于基因組重測序技術,對北京油雞保種群體和選擇系群體基因組ROH進行檢測和分析,縱向評估了10年來隨機保種群體的保種情況,橫向比較了隨機留種群體與家系等量留種群體的保種效果。此外,通過高肌內脂肪選擇系鑒定了高頻ROH區域,篩選出與北京油雞品種特性相關候選基因,如與指端發育相關的GPR161和與免疫相關的DNAJB6、CCR10、BECN1等。該研究對優化地方雞的保種技術和策略,精準評估和動態預警我國保種群的瀕危程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技術手段。
該研究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等資助。
原文鏈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54128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470032/
日期:2023-03-27
據趙桂蘋研究員介紹,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等單位已有30多年的北京油雞保種經驗,保種工作成效顯著,但尚未形成系統的保種效果評價體系。研究人員基于基因組重測序技術,對北京油雞保種群體和選擇系群體基因組ROH進行檢測和分析,縱向評估了10年來隨機保種群體的保種情況,橫向比較了隨機留種群體與家系等量留種群體的保種效果。此外,通過高肌內脂肪選擇系鑒定了高頻ROH區域,篩選出與北京油雞品種特性相關候選基因,如與指端發育相關的GPR161和與免疫相關的DNAJB6、CCR10、BECN1等。該研究對優化地方雞的保種技術和策略,精準評估和動態預警我國保種群的瀕危程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技術手段。
該研究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等資助。
原文鏈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54128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470032/
日期: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