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22 年蛋雞產業發展情況、未來發展趨勢及建議

   2023-03-17 中國畜牧雜志微信號孫從佼,楊寧861
核心提示: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偉大艱巨的基礎工程。我國蛋雞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全面實現鄉村振興中承擔著重要作用。當前,我國蛋雞市場供需相對平穩,產業鏈上下游繼續優化,智能化、集團化、數字化加速,新零售、新消費主體不斷崛起。2023年國際禽流感疫情對蛋雞產業仍有影、“雙碳”目標在擠壓畜禽養殖業發展空間的同時也成為產業轉型的重要驅動,技術協同下的蛋雞產業升級仍將不斷深化。本文從2022年國內外蛋雞產業生產與貿易概況、產業技術研發進展、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未來發展趨勢及政策建議等方面做一綜述,以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偉大艱巨的基礎工程。我國蛋雞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全面實現鄉村振興中承擔著重要作用。當前,我國蛋雞市場供需相對平穩,產業鏈上下游繼續優化,智能化、集團化、數字化加速,新零售、新消費主體不斷崛起。2023年國際禽流感疫情對蛋雞產業仍有影、“雙碳”目標在擠壓畜禽養殖業發展空間的同時也成為產業轉型的重要驅動,技術協同下的蛋雞產業升級仍將不斷深化。本文從2022年國內外蛋雞產業生產與貿易概況、產業技術研發進展、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未來發展趨勢及政策建議等方面做一綜述,以期為蛋雞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對策借鑒。 
  1  2022 年蛋雞產業生產與貿易概況


  1.1 國際方面


  1.1.1 生產
 
  美國:蛋雞存欄量、雞蛋產量略有下降,產蛋率小幅增長;飼料成本仍呈現上漲趨勢;雞蛋價格大幅上漲,創下歷史新高。受禽流感疫情影響,2022年美國蛋雞存欄量、雞蛋產量略有下降。美國農業部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蛋雞存欄量同比下降約5.5%;2022年12月美國雞蛋產量6.52億打,同比下降6.6%。美國蛋雞飼料成本持續上漲,2022年12月蛋雞飼料成本同比上漲17.23%。2022年美國雞蛋價格大幅上漲,創下歷史新高。2022年12月A級雞蛋批發均價每打502.95美分,同比上升207.9%,環比增長26.4%。
 
  歐盟:歐盟蛋雞存欄量小幅下降,雞蛋產量小幅增長,雞蛋價格大幅上漲。歐盟委員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歐盟蛋雞存欄量約為15.3億只,同比下降8.38%,其中德國存欄量1.74億只,波蘭1.53億只,法國1.44億只,西班牙1.41億只。預計2023 年歐盟雞蛋產量為646萬t,同比增長2.41%。雞蛋自給率達到104%。受禽流感影響,2022年歐盟A級雞蛋平均價格大幅上漲,截至12月雞蛋批發價格每100 kg達255.63 美元,同比上漲69.18%。
 
  日本:蛋雞存欄量和養殖戶數量小幅減少,戶均存欄量逐年增加;蛋雞配合飼料價格大幅上漲;雞蛋價格小幅上漲。受禽流感疫情影響,2022年日本蛋雞存欄量13 729萬只,同比減少2.4%,蛋雞養殖戶1810戶,同比減少3.7%,戶均存欄量7.59萬只,同比增加1.47%。日本蛋雞產業養殖規模不斷擴大,中小規模蛋雞養殖戶逐漸減少。2022年1—9月蛋雞配合飼料出貨量424.5萬t,同比增長1.24%;配合飼料價格受供需結構性矛盾影響大幅上漲,1—9月月均98.6 日元/kg,同比增長17.94%。受禽流感影響,2022年9月以后雞蛋價格持續上漲,12月雞蛋市場批發價格達284日元/kg,同比上漲35.23%,為29年來最高價格。
 
  1.1.2 貿易
 
  美國:蛋品出口量大幅下降,進口量大幅增長;出口主要面向加拿大、墨西哥、韓國、日本、中國香港,進口主要來自加拿大、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出口方面,2022年11月美國雞蛋和蛋制品(按帶殼鮮蛋等量計)出口量達到1 802萬打,同比下降29.5%。其中, 帶殼鮮蛋出口量達到1 109 萬打,占比61.54%。2022 年前3季度雞蛋及蛋制品出口總量為1.72億打,同比下降44.0%。進口方面,2022年11月美國雞蛋和蛋制品進口量達301.6萬打,同比增長87.91%。
 
  歐盟:受禽流感疫情影響,歐盟蛋品出口下降,進口總量大幅提升,主要進口國為烏克蘭、阿根廷和印度。出口方面,2022年1—11月歐盟雞蛋和蛋制品出口總量為24.4萬t,同比下降14.6%。日本為歐盟最大雞蛋和蛋制品出口國。進口方面,2022年1—11月歐盟雞蛋和蛋制品進口總量為3.5萬t,同比增長94.4%。烏克蘭、阿根廷和印度是主要進口國。
 
  日本:少量帶殼鮮蛋用于出口,主要供應中國香港地區、臺灣地區和新加坡,增幅較大;蛋制品進口量小幅增長,主要為業務加工原料用蛋粉。出口方面,2022年1—9月日本帶殼雞蛋出口量22 229 t,同比增長39%。進口方面,2022年1—10月日本雞蛋和蛋制品進口量約9 896 t,同比增長7.9%,主要進口國為荷蘭、意大利、德國和美國等國家。
 
  1.2 國內方面


  1.2.1 生產
 
  ①蛋雞存欄情況。一是祖代蛋種雞存欄增加,對進口種雞的依賴性繼續下降。二是在產蛋雞存欄量緩慢增加,整體水平依然較低。2022年雞蛋價格趨于高位,且持續保持上升勢頭,蛋雞養殖盈利良好,養殖單位增加存欄量的需求上升,在產蛋雞存欄量小幅增加。三是蛋雞主產區分布無顯著變化,集中在華東、華中地區。四是蛋雞養殖規模集中,中大型規模化蛋雞養殖企業迅速崛起,預計2022年蛋雞養殖規模化率約為82.2%。
 
  ②蛋雞產蛋率與雞蛋產量。一是蛋雞產蛋率繼續下降,全年產蛋率最高值出現在1—3月,達到92%,最低值出現在6月,僅有87.5%。二是雞蛋產量略微提升,市場供需趨于平衡。2022年產量約為1 884萬t,較上年增長約0.86%。
 
  ③蛋雞飼料產量、養殖成本和養殖利潤。一是蛋雞飼料產量下降,全年產量約3 099萬t,同比減少約4.90%。二是蛋雞飼料成本和飼養成本繼續上升。2022年蛋雞飼養成本為169.18元/只,同比增長14.49%,蛋雞苗成本降低18.88%,蛋雞飼料成本增長16.27%。2022年蛋雞飼料成本占蛋雞飼養成本總額的93.62%,同比增長22.16元/只。三是蛋雞養殖利潤波動較大,整體較前2年有所提升。月度變化趨勢與其他年份大致相同,春節前、勞動節期間和國慶節期間價格處于較高水平。
 
  1.2.2 貿易
 
  雞蛋出口量與出口額大幅上漲,出口價格小幅增長。2022年雞蛋月均出口8 932.11 t,同比增長56.89%,月均出口額為1 612.31萬美元,同比增長63.08%。2022年雞蛋出口價格呈“U”型走勢,在年末達到最高點,總體在1.70~1.87美元/kg區間內波動,但月均出口價格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干蛋黃出口量和出口額均上漲,出口均價小幅增長,無進口。2022年干蛋黃出口總量為653.81 t,同比增長4.47%;干蛋黃出口總額為703.76萬美元,同比上漲8.41%。蛋清粉出口大幅增加,進口大幅下降。
 
  2  2022年蛋雞產業技術重要研發進展


  2.1 遺傳改良技術


  2.1.1 開發蛋雞重要性狀選育的分子模塊
 
  分子模塊構建是將多個不處于連鎖狀態的分子標記,如SNP、CNV、SV等,組合起來形成分子模塊,不同分子模塊間的產蛋數、蛋重和蛋殼重等性狀表型差異巨大,可以在育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1.2 應用機器學習算法優化蛋雞基因組選擇模型
 
  采用一種集成的機器學習模型stacking擬合基因型與表型的關聯,對具有完整且準確的表型記錄信息的洛島紅純系蛋雞群體共4 190只母雞開展選育發現,該算法相比其他算法誤差是最小的,具有非常顯著的優勢。并且基于多種算法的集成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基因組預測的準確性。
 
  2.1.3 雞卵泡發育的遺傳調控機制研究
 
  產蛋數性狀與卵泡發育密不可分,circEML1可通過miR-449a/IGF2BP3軸調控蛋雞卵泡顆粒細胞類固醇激素合成和分泌,內分泌因子組織間通訊分析揭示肝臟特異性分泌因子通過調節性腺軸調控雞的產蛋性能,即APOA4的過表達上調了雞群繁殖激素(FSH,LH,E2,PROG)的分泌,增加了22周齡雞群卵巢重量,縮短了雞群的開產日齡,增加了25周等級前卵泡的數量。下丘腦CNR1基因可抑制下丘腦GnRH基因的表達和GnRH激素的合成,從而影響排卵與產蛋。
 
  2.2 營養與飼料技術


  2.2.1 能量和蛋白質飼料資源開發與高效利用
 
  一是開發了美藤果粕、美藤果油飼料資源,開展了高粱、小麥、葵花籽粕、低酚棉籽蛋白的精準營養價值評定。二是研究了育雛至產蛋飼養全程日糧中添加棉籽粕與復合雜粕對產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育雛育成期分別用棉粕和復合雜粕(棉粕、菜籽粕、花生粕)代替20%和30%的豆粕蛋白,產蛋期用棉粕和復合雜粕代替30%的豆粕蛋白,發現飼喂雜粕組明顯降低了生產后期蛋雞死淘率,而且表現出較好的生產性能及羽毛質量評分;三是研究了緩釋型氨基酸在低蛋白日糧中的應用效果,發現與低蛋白日糧+晶體氨基酸相比,低蛋白日糧+ 緩釋氨基酸技術可以提高蛋白質利用率,降低糞氮日排泄量16.7%。
 
  2.2.2 節糧增效型綠色飼料添加劑開發與評價
 
  主要集中于膽汁酸、丁酸梭菌活化菌液、霉菌毒素降解菌、應用效果評價及作用機制研究。發現膽汁酸可以促進脂肪酶的消化能力,提高脂溶性維生素A、D和E的釋放率;日糧中添加60 mg/kg豬源膽汁酸(BAs)可顯著增加產蛋率和飼料轉化率,添加60 mg/kg 和90 mg/kg BAs可降低腹部脂肪率和蛋雞體重。在飼糧中添加β-胡蘿卜素后可在雞蛋蛋黃中沉積,改善蛋黃色澤,并未對蛋雞生產造成任何負面影響,還可在蛋雞體內發揮抗氧化功能,改善雞只健康狀況與繁殖性能;同時部分β-胡蘿卜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后進一步發揮功能。添加不同劑量的迷迭香精油可顯著提高雞蛋蛋重及蛋殼強度等蛋品質指標。
 
  2.3 疾病防控技術
 
  新型疫苗研究取得新的進展:研制了重組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和禽流感(H9 亞型)三聯滅活疫苗以及雞新城疫、禽流感(H9 亞型)、傳染性法氏囊病、禽腺病毒病(I 群4 型)四聯滅活疫苗,目前已完成新獸藥注冊申報工作;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活疫苗(LDL-T株)臨床試驗于2022 年2 月啟動,臨床試驗初步結果表明LDL-T 株疫苗安全性好,保護率顯著優于已有的商品化疫苗,具備優異的實際應用價值。在新疫苗的使用下,新城疫等蛋雞重大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2022年6月農業農村部將新城疫由一類動物疫病調整為二類動物疫病(農業農村部公告第573 號),表明新城疫的防控取得了顯著成效。
 
  2.4 生產與環境控制技術


  2.4.1 蛋雞健康養殖裝備研發與優化
 
  針對蛋雞養殖裝備與動物生理和生產不配套等問題,優化了新型蛋雞福利化棲架立體散養系統及配套福利化設施設備;研發了蛋雞種蛋孵化環境調控關鍵裝備,實現了胚胎發育過程中光照、二氧化碳精準調控,有效提高了雛雞孵化質量;研制了蛋雞舍環境精準控制器樣機,提出了灰色預測模糊系統控制養殖環境的預測調控新方法,實現了蛋雞舍熱環境精準調控;研發了蛋雞疊層籠養巡檢機器人,實現了雞舍環境及雞只福利狀態實時巡檢,顯著提升了雞舍福利化、智能化管控水平。
 
  2.4.2 改善層疊籠養蛋雞產蛋高峰期的產蛋性能和機體健康的養殖工藝
 
  通過改造籠具提升籠養蛋雞相對活動空間對產蛋中后期產蛋性能和脂質代謝有重要影響。在保持相同只雞籠底面積(540 cm2)、不增加籠位成本條件下,優化八層層疊籠養蛋雞籠為:特大籠(H,25只/籠,籠底面積1.35 m2/籠)組、大籠(L,15只/籠,籠底面積0.81 m2/籠)組、中籠(M,10只/籠,籠底面積0.54 m2/籠)組和小籠(S,5只/籠,籠底面積0.27m2/籠)組,通過比較發現中籠(長1.20 m×寬0.45 m)組飼養與其余組相比,更有利于蛋雞產蛋高峰期產蛋性能發揮,且具有促進脂質代謝、緩解環境應激和改善腸道黏膜結構的作用。
 
  2.5 蛋品質量控制及加工技術


  2.5.1 溫泉蛋放置過程中蛋清稀化機制的探究
 
  針對溫泉蛋貯藏過程中蛋清稀化問題,通過多種光譜手段、粒徑/電位、水分分布、蛋白質含量與組成等指標揭示了溫泉蛋在不同貯藏時間下的蛋清稀化機制。隨著儲藏期的延長,外層蛋清凝膠脫落成絮狀蛋白,透明液體不斷增多,蛋黃逐漸暴露,品質劣化。新鮮溫泉蛋的微觀結構呈現出有序的凝膠網絡結構,當儲藏期達到10 d和20 d時,樣品表面開始出現一些孔洞,當儲藏期達到30 d時,溫泉蛋蛋清凝膠的微觀結構逐漸出現多孔結構,孔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孔徑較大,凝膠結構崩塌,凝膠內水分逐漸流失。隨著儲藏期的延長,蛋清凝膠結合水、不易流動水的比例不斷下降,與蛋白質凝膠的結合能力下降,水結合能力下降,自由水的比例提高。
 
  2.5.2 冰蛋黃凝膠化形成機制及關鍵因子解析
 
  冰蛋黃在冷凍過程中發生凝膠化,破壞了蛋黃原本優良的乳化性,嚴重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應用。選用蛋白酶作為抗凍保護劑對蛋黃液進行酶解,蛋黃冷凍7 d,其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33%,濁度增大了8.53 倍,乳化活性下降了16.4%。酶改性蛋黃冷凍31 d 后,乳化活性提高了1.63 倍,分子柔性提升了22.6 倍,說明蛋白酶對冰蛋黃凝膠化起到了抑制作用,可作為抗凍劑來改善冰蛋黃的抗凍特性。
 
  3  2022 年我國蛋雞產業存在問題


  3.1 行業面臨成本壓力,影響蛋雞養殖主體經營利潤
 
  2022 年蛋雞養殖成本較高,飼料價格、勞動力價格處于上漲趨勢,養殖利潤有較強波動。第1季度蛋雞養殖整體處于虧損狀態,平均盈利在-0.24元/kg。第2季度隨著飼料原料價格整體下降,雞蛋價格上漲,蛋雞養殖開始盈利,但盈利水平有限,整體盈利約0.14 元/kg。第3季度處于補欄季節性旺季,氣溫降低,養殖戶補欄意愿有所增加,但2022 年飼料成本相對較高,雞苗銷售量增幅不高。隨著第4 季度雞蛋價格不斷上漲,雖然養殖成本增長,但是養殖利潤與上個季度相比有所改觀,帶動了蛋雞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
 
  3.2 疫病防控形勢較為嚴峻,防疫體系有待繼續改善
 
  禽流感疫病是影響我國蛋雞產業可持續發展和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近幾年蛋雞疫病病原體不斷變異進化,細菌感染和寄生蟲病不斷出現,混合感染成為疾病發生的主流,引起免疫抑制,使蛋雞群頻繁發病。同時,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持續多發、多種病毒共存,境外禽流感疫病傳入風險較大。然而,我國蛋雞飼養場(舍)布局弊端較多,尤其是在中小規模的家庭農場、青年雞場等養殖主體中,進雞、用料、污物處理、免疫制度等缺乏統一的行業管理,綜合保健意識有待加強,防疫體系有待改善。
 
  3.3 雞蛋增產存在制約因素,蛋雞生產性能潛力有待挖掘
 
  雞蛋增產的制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一是蛋雞養殖環控難。我國普遍存在的冷熱應激和養殖場空氣質量問題是影響蛋雞免疫力、引起疾病的重要根源,不利于蛋雞生產性能的穩定。二是蛋雞營養保障難。營養與飼料的技術參數與不同品種蛋雞、不同生長階段、不同生長環境、不同飼養目的、不同雞蛋品質不匹配的問題短期內難以轉變。三是我國蛋雞飼料加工方式還比較落后,自配料方式占主導,飼料質量安全和營養品質難以充分保障,制約了蛋雞生產性能潛力的挖掘。
 
  3.4 雞蛋質量安全管控難度大,尚未健全可追溯技術系統
 
  保障雞蛋產品安全需要嚴格的生產管控作為基礎,但是當前安全管控難度大,蛋雞產業在質量管控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目前尚未健全雞蛋產品可追溯網絡平臺技術系統。更為重要的,我國雞蛋安全管控存在諸多難題,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散戶、小戶生產仍占有較大比重,養殖生產點分散,加重了監管難度;二是基層檢測設備落后,經費缺乏,不能適應形勢需要;三是缺乏專業的飼料、獸藥營銷人員與養殖戶直接對接,造成部分養殖戶盲目、過度用藥。
 
  4  2023 年蛋雞產業發展趨勢


  4.1 雞蛋供給總體平穩,雞蛋需求呈現波動增長趨勢
 
  雞蛋供給主要取決于在產蛋雞存欄量,而存欄量受到新開產蛋雞數量以及淘汰量的影響。2023 年上半年的新開產蛋雞數量主要為2022 年第3、4 季度的補欄雞苗,由于天氣轉冷降低育雛難度,養殖戶補欄意愿有所增加;同時2023 年上半年有元旦、春節、端午等節日,節前老雞可能集中淘汰,淘汰量增加。因此新開產蛋雞數量與淘汰雞出欄量同時增加,預計2023年上半年蛋雞存欄與雞蛋供給總體平穩。需求端仍存在季節性波動,節日期間需求上升,夏季尤其是暑假期間高溫氣候影響與學校供應商要貨量減少,需求減弱。受“618”“雙十一”“雙十二”等節日推動,電商、商超進貨量將提升。
 
  4.2 國內雞蛋價格優勢明顯,蛋品出口具有利好支撐
 
  國際上,部分國家暴發禽流感疫情導致全球雞蛋供應面臨緊張局面,多個國家雞蛋供需失衡,國際雞蛋價格大幅上漲,國內雞蛋價格優勢逐漸明顯。作為我國雞蛋主要出口方的中國香港及澳門地區,為保障公眾食品安全,限制了從美國等其他國家進口家禽類,對國內需求明顯增加,助推我國鮮雞蛋出口量的增加。同時,全球國際形勢的緊張及生產成本上升對于全球雞蛋供應端有著巨大的影響,我國蛋制品出口仍有較大上升空間。
 
  4.3 蛋雞養殖模式逐步向精細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前進
 
  精細化程度方面,以科學調控為主要發展方向,實現養雞場環境的科學調控,改變傳統養雞全憑經驗的不足。數字化方面,通過無線傳感器等感知設備,在線采集養雞場環境參數并進行反向智能調控。智能化方面,基于物聯網技術發展智能養殖監控系統,配合物聯網管理云平臺,接入高清網絡攝像頭,可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地查看實時、歷史數據,對養殖方案的調整、規劃等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4.4 可生食、無菌蛋等概念更受消費者歡迎,蛋品消費需求向高品質傾向發展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與消費結構升級,消費者選購雞蛋更注重產品品質和品牌知名度要求,雞蛋消費向高品質趨勢發展。新一代消費主力對于雞蛋消費場景有更多新鮮的偏好,可生食雞蛋、無菌蛋等將更符合多樣化飲食的雞蛋品質要求。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也促使人們更加關注自身健康與飲食安全,有良好品質保障、能提供優質營養的雞蛋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購買選擇。
 
  4.5 雞蛋品牌效應明顯,電商平臺成為蛋品銷售的重要渠道
 
  品牌化仍是未來我國雞蛋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目前國內大型蛋雞及雞蛋生產企業在品牌塑造和品牌經營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加,品牌戰略、品牌經營理念以及品牌化產品逐漸得到市場認可,已逐漸凸顯出較為清晰的品牌雞蛋企業競爭格局。同時,蛋品銷售拓展營銷渠道,從傳統的線下銷售模式逐步向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社群營銷等新型銷售模式轉變。
 
  5  2023 年蛋雞產業發展建議


  5.1 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職能,鼓勵不同規模養殖主體多元競合
 
  明確政府財政補貼的方向和重點,同時對行業生產總量進行監測與控制,保證供求均衡。盡快出臺蛋雞保險政策,落實畜禽養殖保險業務,降低行業風險,確保養殖生產平穩進行。建立全行業從業者統一的檔案數據庫系統,實現全國蛋雞生產資料價格的跟蹤、報告和管理,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產品行情預報。針對不同規模的蛋雞養殖企業,出臺相應的融資扶持政策,針對不同規模和需求制定具體扶持措施,通過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與辦法,擴大受益面。
 
  5.2 加大技術創新水平,著力解決蛋雞產業“卡脖子”難題
 
  加強飼料創新研發,推動“飼料糧減量替代”,充分利用農副產物和糧油果蔬薯加工副產物生產生物飼料,提升飼料糧安全。抓住國外禽流感疫情沖擊引種的契機,強化家禽遺傳資源保護,盡快推動我國蛋種雞資源自主研發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快蛋種雞制種技術集成、熟化和產業化應用,在蛋種雞制種環節上通過技術手段提高雛雞生產質量和效率。
 
  5.3 加強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實現蛋雞健康養殖
 
  加強不同養殖階段的免疫程序設計,鼓勵對不同規模的雞舍采取不同的免疫程序,減少應激因素產生對蛋雞的危害。明確蛋雞主要傳染病類型,制定科學方案,遵循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加強對疫病的有效防控,科學編制防控方案。引導建設適應市場需求的第三方防疫服務,組織積極引導和鼓勵各區鎮動物醫院組建適應于市場需求的第三方防疫服務組織。同時,加強進口檢疫,防止禽流感病毒輸入。
 
  5.4 改善養殖空間環境,促進蛋雞產業綠色高效轉型
 
  “雙碳”背景下應加快轉變蛋雞產業發展方式,改善養殖環境,走綠色、高效、優質的現代蛋雞產業發展之路。需完善資源化利用系統,推動提高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裝備水平,加快培育糞肥還田社會化服務組織,把更多養殖戶納入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支持范圍,促進畜禽糞污循環利用,有效改善資源環境。健全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強化常規的監督檢查和抽檢監測。推進機械化和智能化應用,推進蛋雞產業綠色高效轉型。
 
  5.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蛋品加工產業發展
 
  以推動我國現代蛋品加工業起步為目標,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充實、完善我國雞蛋及蛋制品加工標準體系。逐步提高消費者對現代雞蛋加工品的認知度和接受度,為擴大我國雞蛋加工品的需求規模創造積極的環境。推動我國雞蛋加工產品的檢測標準與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接軌,在國際供需缺口擴大的背景下,嚴格把控食品安全,積極探索東盟、俄羅斯、南亞、中東、北美、歐洲等新興市場。以投資、補貼、信貸等政策工具,引導和加快推動我國雞蛋加工企業的發展。
 
  5.6 基于消費者需求發力品牌建設,實現電商賦能
 
  洞察消費者需求,挖掘品牌潛力,注重雞蛋產品組合與蛋品溢價能力。發揮電商賦能作用,降低電商進入門檻,整合相關政策性補貼項目,適度建立具備特色的標準掛鉤、產品掛鉤和服務掛鉤的支持體系。注重加強行業發展引導,對于擬進入電商平臺的養殖企業,給予及時的行業形勢分析、政策解讀和經驗分享。研判電商平臺運作的風險點及規避措施,引導相關蛋雞養殖企業結合線上線下市場,穩步推進市場布局。



日期:2023-03-17
 
行業: 畜禽肉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