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學院唐湘如教授團隊在施肥技術調控香稻產量和香氣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并在農林科學權威期刊發表了學術論文。
農學院22屆碩士生桂潤飛為第一作者,在農林科學領域TOP期刊FIELD CROPS RESEARCH(農林科學一區,影響因子6.145)上發表了題為“Deep placement of liquid fertilizer at tillering stage influences grain quality, 2-acetyl-1-pyrroline synthesis, and antioxidant response of fragrant rice”的研究論文。(論文在線網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429022002878)。論文圍繞施肥技術如何影響香稻米品質及其生理基礎,研究探討側深施肥技術對香稻整精米產量、香氣特征物質2-乙酰基-1-吡咯啉(簡稱2AP)含量和抗氧化生理指標的影響。研究探明了香稻高效益和高品質的施肥方案,試驗中的側深施肥方案(T3)增加了整精米產量,提高了稻米外觀品質;提高了2AP積累,增加了脯氨酸和△1-吡咯啉-5-羧酸的積累,提高了脯氨酸脫氫酶活性;影響了香稻葉片的抗氧化響應。
相關的研究成果還在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項目期刊《中國農業科學》(https://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8.005)和國際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https://doi.org/10.3389/fpls.2022.907231)上發表。唐湘如教授團隊青年教師莫釗文博士為論文的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2019B0202210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971843)和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2020KJ105)等的資助。
文圖/農學院
日期:2022-11-01
農學院22屆碩士生桂潤飛為第一作者,在農林科學領域TOP期刊FIELD CROPS RESEARCH(農林科學一區,影響因子6.145)上發表了題為“Deep placement of liquid fertilizer at tillering stage influences grain quality, 2-acetyl-1-pyrroline synthesis, and antioxidant response of fragrant rice”的研究論文。(論文在線網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429022002878)。論文圍繞施肥技術如何影響香稻米品質及其生理基礎,研究探討側深施肥技術對香稻整精米產量、香氣特征物質2-乙酰基-1-吡咯啉(簡稱2AP)含量和抗氧化生理指標的影響。研究探明了香稻高效益和高品質的施肥方案,試驗中的側深施肥方案(T3)增加了整精米產量,提高了稻米外觀品質;提高了2AP積累,增加了脯氨酸和△1-吡咯啉-5-羧酸的積累,提高了脯氨酸脫氫酶活性;影響了香稻葉片的抗氧化響應。
相關的研究成果還在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項目期刊《中國農業科學》(https://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08.005)和國際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https://doi.org/10.3389/fpls.2022.907231)上發表。唐湘如教授團隊青年教師莫釗文博士為論文的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2019B0202210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971843)和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2020KJ105)等的資助。
文圖/農學院
日期: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