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內蒙古大學陳貴林課題組在黃芪生態種植及連作障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21-04-09 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585
核心提示:連作障礙常導致中藥材的品質下降及產量降低,而輪作能夠有效地緩解連作障礙,目前關于中藥材輪作的研究較少。隨著黃芪種植面積的
連作障礙常導致中藥材的品質下降及產量降低,而輪作能夠有效地緩解連作障礙,目前關于中藥材輪作的研究較少。隨著黃芪種植面積的擴大,其連作障礙已經成為影響黃芪產量及品質的嚴峻問題,在黃芪的道地產區內蒙古、甘肅和山西等存在嚴重的根腐病患病情況,因此,研究黃芪連作障礙起因以及消減方法勢在必行。
 
  近日,國際土壤學知名期刊Applied Soil Ecology(SCI二區)在線發表了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貴林團隊的題為“Different crop rotation systems change the 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的研究論文(http://doi.org/10.1016/j.apsoil.2021.104003)。該研究結合Illumina MiSeq高通量測序技術及生物信息學,確定了黃芪-燕麥輪作是有效緩解黃芪連作障礙的最佳輪作方式,為黃芪規范化生態種植及根腐病防治提供了理論基礎及應用前景。
 
  該研究于2014年開始,在蒙古黃芪主產區武川縣進行為期6年的大田試驗,同步進行溫室盆栽實驗,探索蒙古黃芪與不同作物(油菜、土豆、燕麥、黃芩)輪作后黃芪根腐病發病情況、土壤養分含量及根際微生物多樣性變化,發現黃芪與燕麥輪作后,黃芪植株生長情況健康且產量較高,與燕麥輪作后土壤養分含量(有機質、總氮、速效磷、速效鉀等)含量均顯著上升,土壤養分充足,同時與燕麥輪作后提高了黃芪根際土中Clostridia、Rubrobacterales和Micromonosporales等有益菌的數量,有利于黃芪生長及品質提升。即黃芪與燕麥輪作是一種緩解黃芪連作障礙的合理輪作措施,本研究結果可為黃芪生態種植及規范化生產提供技術支持,并為其他中藥材連作障礙的解決提供參考和借鑒。

  2019級博士研究生李冰圳為論文的第一作者,陳貴林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內蒙古科技廳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項目支持,同時也得到牧草與特色作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自主課題的支持。





日期:2021-04-09
 
地區: 內蒙古
標簽: 生物 黃芪 燕麥
行業: 糧油 保健食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