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南京農業大學資環學院徐國華教授團隊揭示氮素調控開花和氮利用效率的協同機制

   2020-12-14 南京農業大學280
核心提示:12月5日凌晨,南京農業大學徐國華課題組在Current Biology 發表了題為Nitrogen mediates flowering time and nitrogen use effic
12月5日凌晨,南京農業大學徐國華課題組在Current Biology 發表了題為“Nitrogen mediates flowering time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via floral regulators in rice”的長篇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氮素對水稻抽穗開花的影響十分復雜,是谷氨酰胺(Gln)而不是無機銨(NH4+)直接誘導水稻的開花,氮素過少和過多均會抑制開花。通過對水稻花器官形成部位的轉錄組分析,結合遺傳分析,該研究鑒定到一個受Gln影響并能調控開花時間的轉錄因子,將其命名為“首個氮素介導的抽穗開花因子” (N-mediated heading date-1,Nhd1)。


  氮肥是農作物高產優質的重要保障,但是氮肥的大量生產和施用不僅增加能源消耗和生產成本,加劇土壤酸化、水體富營養化和溫室氣體排放等資源生態環境問題,而且導致作物開花延遲和貪青晚熟,病蟲害增加,降低產量和氮肥利用效率。開花時間早晚是衡量作物生育期的關鍵指標之一,是氮肥及多種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作物產量和品質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究氮素(N)調控開花的網絡通路對于明晰植物營養與環境互作,培育花期適宜、高產-穩產-氮肥高效品種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然而,至今為止,對氮素調控植物開花的分子遺傳機制所知甚少。


  該研究發現,Nhd1通過正向調控,直接激活開花基因Hd3a,從而調控水稻的開花時間。無論是缺失Nhd1還是Hd3a,在不同日照條件下,水稻開花時間均往后推遲,失去開花對氮肥的響應,增加氮的累積吸收量。與此同時,Nhd1通過負向調控,抑制氮素同化基因Fd-GOGAT,降低其酶的活性和改變谷氨酰胺含量。因此,缺失Nhd1增強氮的同化效率,同時提高產量和氮素利用效率。此外,從水稻核心種質資源中,發現了分別為高氮促進開花、不影響開花的不同材料,Nhd1啟動子區的自然變異與其受氮素介導的表達調控和花期關聯。這些結果表明,在不同供氮和日照條件下,Nhd1具有平衡水稻生育期和氮素效率的功能。


  該研究由徐國華教授課題組完成,張抒南博士生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徐國華教授為通訊作者。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ub.2020.10.095



日期:2020-12-14
 
地區: 江蘇 南京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