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轉發縣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清豐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清政辦〔2006〕34號)

   2011-03-28 657
核心提示: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制定的《清豐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同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制定的《清豐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六年九月二十三日
 
  清豐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
 
 ?。h質量技術監督局  二00六年九月二十日)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河南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決定的意見》(豫政〔2005〕5號),切實從生產加工源頭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按照市政府統一安排部署,縣政府決定在全縣開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全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豫政辦明電〔2006〕168號)、全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濮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濮陽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濮政辦〔2006〕63號),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立足以人為本,著眼長治久安,以服務經濟、促進發展為宗旨,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尤其是小企業小作坊為重點,落實食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責,提高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質量安全水平,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促進全縣食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一)全面完成全縣食品(含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容器和器具)生產加工企業的普查摸底、登記建檔工作,查清我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數量、產品類別及質量狀況,建立健全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檔案,為逐步實現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礎。
 
 ?。ǘ┙鉀Q區域性、行業性存在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切實加強小企業小作坊的監管和整頓治理,探索適合我縣小企業小作坊規范提高的做法及經驗。
 
 ?。ㄈ娀髽I法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逐步增強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質量安全自律意識。
 
 ?。ㄋ模┞鋵嵤称钒踩珔^域監管責任制,初步建立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安全的長效監管機制,努力使食品生產加工秩序得到明顯好轉,生產加工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眾的食品消費安全得到保障。
 
 ?。ㄎ澹┓龀忠慌鷥炐闫髽I和優質產品、優良品牌,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幫助一批規模雖小但有益于社會的企業,使其逐步規范;關閉取締一批不符合食品安全衛生條件的企業,將其淘汰出局;嚴厲打擊一批食品制假售假的犯罪分子,逐步規范食品生產加工秩序,全面提升我縣食品生產加工業生產水平。
 
  三、職責分工
 
  為落實責任,確保這次專項整治取得明顯成效,各鄉鎮政府及縣政府有關部門具體分工如下:
 
  (一)各鄉鎮政府負責組織各行政轄區內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普查工作。
 
  (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各鄉鎮政府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普查和督導工作。
 
  (三)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分等定級和檔案建立、錄入及綜合管理工作;負責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普查、專項整治的技術指導、信息匯總和后續監管工作。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提供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已辦理營業執照的情況信息,以及對未能達到辦理營業執照條件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牽頭調查和取締工作。
 
 ?。ㄎ澹┬l生監管部門負責提供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已辦理衛生許可證的情況信息,以及對未能達到辦理衛生許可證條件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牽頭調查和取締工作。
 
 ?。┕?、監察、企業服務局等部門在各自職權內配合做好工作。
 
  四、時間安排和方法步驟
 
  全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自2006年9月20日開始至2007年8月10日結束。按照宣傳發動、普查建檔、分類指導、治理整頓、總結驗收五個階段進行。
 
 ?。ㄒ唬┬麄靼l動階段(2006年9月26日前)
 
  各鄉鎮政府、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和省、市政府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組建企業普查及專項整治工作機構,對工作人員進行必要的業務培訓。還要組織食品生產加工業的經營者和從業人員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提高他們的誠信守法意識和自查自糾的自覺性。
 
  (二)普查建檔階段(2006年9月27日至2006年10月31日)
 
  各鄉鎮企業普查及專項整治工作機構要切實加強領導,將普查建檔、落實政府領導責任列為重要工作內容,要與村委會、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層層簽定責任狀,摸清轄區內的食品企業基本情況并認真填寫調查表。
 
  1. 普查工作職責:各鄉鎮政府、村委會具體承擔調查摸底工作,質監部門負責技術保障。普查結果首先由村委會簽字確認,在此基礎上,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對轄區內行政村普查情況進一步簽字確認,然后將普查情況以書面材料報縣質量技術監督局??h質量技術監督局具體負責分等定級和檔案建立工作。
 
  2. 普查范圍:普查對象包括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齊全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證照不全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作坊類食品生產加工點;不明示企業名稱的食品加工點;季節性生產的食品加工點等。凡是進行食品生產加工的企業,無論證照是否齊全,均應納入普查范圍。
 
  3. 普查內容:按照調查表要求逐項進行普查,掌握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數量、產品類別和質量安全狀況,做到企業數量、證照情況、產品類別、質量狀況、人員素質、生產設備、檢驗能力、產品流向“八清楚”。
 
  4. 普查方法:通過“進村、入戶、入企”的辦法,對轄區內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及食品加工小作坊逐戶進行全面排查。普查情況要一戶一表填寫清楚,不得缺項漏項。
 
  5. 確定企業質量安全等級:在普查的基礎上,由質量技術監督局對納入食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的28類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按照食品生產許可證現場審查結論,確定質量安全等級;對28類之外的其他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參照審查通則和相關產品審查細則,并結合平時掌握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生產條件、管理水平、人員素質和遵紀守法等情況,綜合判定企業是否具有較強、一般、較弱或不具備食品質量安全控制能力。據此將轄區內的所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由高到低劃分為A、B、C、D四個質量安全等級。
 
  6. 建立企業質量信息檔案:各鄉鎮普查信息由質量技術監督局逐項錄入《河南省食品質量安全動態監管系統》,要保證錄入信息的準確、及時,建立詳實的企業質量信息檔案。
 
 ?。ㄈ┓诸愔笇щA段(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2月20日)
 
  在對企業實行分類的基礎上,采取不同的措施區別對待。對A類企業,督促其持續保持完善質量管理體系,采取措施支持其進一步上規模、上水平。對B類企業,督促其針對存在的問題查漏補缺,同時督促和幫助其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穩定性。對C類企業,進一步完善生產條件、衛生條件,給予一定的整改期,并落實重點監管的措施;對經整改后生產條件、衛生條件仍不合格的,轉為D類企業,對D類企業采取堅決果斷措施實施關停并轉;對其中無證無照、屬黑窩點的的D類企業,依法堅決予以取締。質量技術監督局要根據企業不同的質量安全等級,制定并實施不同的監管方式和確定不同的監督檢查頻次。
 
  (四)治理整頓階段(2007年2月21日至6月31日)
 
  1. 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區分無證無照、證照不全企業,對能夠完善提高達到必備生產條件的,督促其盡快申辦相關證照。對根本不具備必備生產條件的,由縣政府組織取締。
 
  2. 按照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和無證查處的要求,以嬰幼兒乳粉、白酒、小麥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醬油、食醋、肉制品、乳制品、飲料等食品為重點,加大對無證生產行為的查處力度,對在城區及其周邊的無證生產企業,堅決停止生產,不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不得恢復生產;對小城鎮及周邊地區,暫時不能停止生產又達不到準入條件的企業,縣質量技術監督局要商縣政府,確定企業名單,確定整改要求及期限,到期仍達不到要求的企業,一律報請地方政府取締。
 
  3. 對有證有照但生產條件較差、達不到市場準入要求,而當地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離不開,且正規企業產品不能正常供應,地處偏遠地區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在縣政府允許的前提下,有條件地允許其在一定期限內存在,但必須采取專項監管措施,進行嚴密監管。各鄉鎮要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列明企業名單及產品種類,經縣政府批準后,報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
 
  4. 各鄉鎮要結合實際情況,對生產條件較差、未達到準入要求的企業,通過區域整治、集中生產、股份合作、龍頭帶動、協會推動、專業合作等多種模式,引導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聯手做大、整合作強、規范發展。要促使市場準入產品目錄內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基本達到市場準入條件;市場準入產品目錄以外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在工藝、技術、原輔料、產品檢驗等方面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得以基本解決,努力使我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質量安全控制能力明顯增強,食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
 
  5. 限期整改和地處偏遠、允許有條件存在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要達到國家質監總局確定的基本條件,并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明確承諾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不生產加工假冒偽劣食品,不以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不濫用食品添加劑,不偽造食品標識標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食品質量安全責任。要明確承諾其產品銷售地域范圍。原則上,其產品只能在本鄉鎮、本村及周邊地區銷售。承諾書要在生產加工場所的顯著位置張貼,并報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和鄉鎮留存。
 
  6. 對季節性、臨時性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實施開業歇業申報制度。在其開業或歇業時,應向協管員或監管員報告,協管員和監管員要及時向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和鄉鎮政府報告。小企業小作坊開業前,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應組織技術人員、協管員和監管員對其衛生狀況、生產條件和質量安全控制措施進行核查,符合要求的方可準許開業。
 
  (五)總結驗收階段(2007年7月1日至8月10日)
 
  根據市政府組織制定的驗收方案,縣政府將組織督查組對各鄉鎮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建檔及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督查,以迎接市政府驗收。對市政府驗收不合格的單位,將進行通報批評。對企業普查建檔不合格的單位除通報批評外要重新普查建檔。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按照“各級政府對當地食品安全負總責,統一領導、協調本地食品安全監管和整治工作”的總體要求,要落實地方政府責任,落實監管部門責任,落實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各鄉鎮政府要成立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切實履行責任,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周密部署,組織實施當地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鄉級由一名鄉鎮政府分管副職擔任本地的質量監督協管員,村級由一名村副主任擔任本村信息員,企業分管質量的負責人為聯絡員,切實實施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全面監管。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涉及質監、食品藥品、衛生、工商、企業服務局、監察、公安等多個部門。各職能部門要加強與各鄉(鎮)政府基層行政組織聯系,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建立工作聯系制度,及時通報情況。要建立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妨礙或干擾普查建檔及專項整治工作的,要給予批評教育;對嚴重阻礙普查建檔及專項整治工作的違法違紀行為,公安、監察機關要依法依紀嚴肅查處。
 
  本次專項整治工作,各鄉鎮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轄區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出現區域性食品安全問題被國家、省、市新聞媒體曝光,對轄區內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隱瞞庇護并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責任人的責任。對失職、失查,亂作為、不作為的,要依法依紀嚴肅查處。要通過以案追責,問責到底,哪個環節監管責任得不到有效落實,就堅決追究哪個部門和有關人員的責任。
 
 ?。ǘ┤嬲{查,摸清底數。各部門要通力合作,切實摸清全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特別是小作坊企業數量、規模、從業人員情況、產品類別、生產狀況、衛生環境等;建立健全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檔案;衛生、工商等部門應將已辦理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名單及基本情況匯總通報質量技術監督局,質量技術監督局要將所有普查數據信息全部錄入《河南省食品質量安全動態監管系統》,建立我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信息庫,為逐步實現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礎。
 
 ?。ㄈ┟鞔_重點,分類監管。本次專項整治的重點是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特別是開展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百千萬工程”確定的食品安全問題或隱患比較突出的城鄉結合部和邊遠鄉村。各鄉(鎮)要嚴格按照本方案要求,將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超范圍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生產“三無”食品和生產環境臟亂差做為此次專項整治的重點內容,開展治理整頓。同時要根據對企業確定的質量安全等級,分別采取針對性的監管措施。對已經獲得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和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要嚴格按照市場準入制度進行監管;對有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但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但生產已納入準入制度管理產品的企業,要幫助企業盡快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對無證生產的,要依法查處。
 
 ?。ㄋ模﹪绤柌樘?,依法取締。要組織幾次具有一定規模和聲勢的聯合執法行動,著力打擊城鄉結合部、農村等監管薄弱地帶長期存在的食品制假售假行為,堅決取締城鎮周邊無營業執照、無衛生許可證、無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和小作坊,嚴厲查處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沒有基本質量控制措施,產品不符合國家標準,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濫用添加劑生產加工食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在食品中摻雜摻假以及產品質量低劣等行為。特別要對有不良生產經營記錄及產品質量不穩定的小企業小作坊實行重點監管。對無證、無照且不具備基本生產條件、衛生環境惡劣的小企業小作坊,縣政府要按照國務院《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堅決予以取締,為守法生產、誠信經營的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五)建章立制,著眼長效。要從健全制度和完善機制著手,切實加大治本力度,鞏固和深化整治工作成效。要以維護食品質量安全為目標,以建立食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為方向,以強化區域監管責任制為保障,以落實市場準入等各項監管制度為手段,堅持扶優與治劣、監督與服務相結合,促進政府監管、市場調節、企業自律三方面作用的發揮,建立完善食品質量安全預警機制、快速反應機制。加強食品生產加工領域質量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建設,促使我縣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走向規范發展的軌道,促進全縣食品產業經濟的健康發展,不斷提升食品質量安全總體水平。
 
 ?。┒讲槎睫k,總結提高??h政府將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在不同工作階段組織對各鄉鎮普查建檔及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督查。各鄉鎮在整治中要注意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探索適合我縣小企業小作坊規范提高的做法及經驗。
 
  六、材料上報
 
  各鄉鎮每個專項整治階段都要向縣質監局上報工作小結,上報時間為該階段結束后2日內。有條件存在的限期整改企業名單匯總報表請于2006年10月29日前報送縣質監局。
 
  整治工作結束后,于2007年6月20日前報全面工作總結,總結應包括專項整治工作部署情況、小企業小作坊整治工作經驗、重點區域及重點食品整治效果、突出事例等工作情況,上報材料含書面材料和電子版本。全縣食品加工企業專項整治工作情況由縣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匯總,向縣政府報告。


 
地區: 河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