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實施意見 (蘇政辦發〔2018〕93號)

   2018-12-05 518
核心提示: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產業,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產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和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戰略性產業。近年來,我省積極推進現代奶業建設,取得良好成效。到2017年底,全省奶牛存欄13.9萬頭、存欄100頭以上的大中型規模養殖比重95%;生鮮乳年產量59.9萬噸,規模以上乳品企業乳制品總產量161.2萬噸。但也存在產品供需結構不平衡、產業競爭力不強、消費培育不足等問題。為加快推動奶業振興,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國辦發〔2018〕43號)精神,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優質安全、綠色發展為目標,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降成本、優結構、提質量、創品牌、增活力為著力點,強化標準規范、科技創新、政策扶持、執法監督和消費培育,加快構建現代奶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質量安全體系,不斷提高奶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大力推進奶業現代化,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到2020年,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成效,奶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奶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3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達85%以上,奶源自給率保持穩定。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乳制品供給和消費需求更加契合。乳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產品監督抽檢合格率99%以上,消費信心顯著增強。奶業生產與生態協同發展,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75%以上。到2025年,奶源基地、產品加工、乳品質量和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奶業基本實現現代化。
 
    二、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
 
    (三)推動產業布局優化和標準化養殖。突出重點,鞏固發展徐淮宿、沿海奶牛產區,鼓勵大型乳品企業在周邊省份建立奶源基地,提高奶源自給率。積極開展省級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創建和部級標準化示范創建,支持規模奶牛養殖場改擴建和家庭牧場發展,引導適度規模養殖;推廣應用奶牛場物聯網和智能化設施設備,提升奶牛養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配套完善廢棄物處理設施,推進奶牛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強奶牛口蹄疫防控和布病、結核病監測凈化工作,做好奶牛常見病防治。(責任部門: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
 
    (四)加強良種繁育及推廣。加強奶牛生產性能測定中心建設,擴大奶牛生產性能測定范圍。大力引進和繁育良種奶牛,打造高產奶牛核心育種群,遴選大型奶牛養殖場申報國家核心育種場,力爭用3-5年時間建設1-3個奶牛國家核心育種場。開展奶牛選配選育,構建奶牛良種數據平臺。加大良種推廣力度,提升良種化水平,提高奶牛單產量。(責任部門: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
 
    (五)促進優質飼草料生產。因地制宜發展青貯玉米、燕麥草、苜蓿等優質飼草種植,為奶牛養殖提供優質飼草料保障。推進飼草料種植和奶牛養殖配套銜接,鼓勵奶牛規模養殖場戶通過流轉土地自種或與種植戶簽訂訂單等方式,擴大優質飼草料種植,就地就近保障飼草料供應,全面提升種植收益、奶牛生產效率和養殖效益,實現農牧循環發展。(責任部門:省農業農村廳、省生態環境廳)
 
    三、提升乳制品加工和流通水平
 
    (六)優化乳制品產品結構。統籌發展液態乳制品和干乳制品。因地制宜發展滅菌乳、巴氏殺菌乳、發酵乳等液態乳制品,支持發展乳粉、奶酪等乳制品。鼓勵使用生鮮乳生產滅菌乳、發酵乳和調制乳等乳制品。(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
 
    (七)提高乳品企業競爭力。引導乳品企業與奶源基地布局匹配、生產協調。依法淘汰技術、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不達標的產能,做強做優乳制品加工業。支持企業開展產品創新研發,優化加工工藝,完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增強運營管理能力,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和效益。支持奶業全產業鏈建設,促進產業鏈各環節分工合作、有機銜接,有效控制風險。(責任部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
 
    (八)健全現代乳制品流通體系。發展智慧物流配送,鼓勵建設乳制品配送信息化平臺,支持整合末端配送網點,降低配送成本。促進乳品企業、流通企業和電商企業對接融合,推動線上線下互動發展,促進乳制品流通便捷化。鼓勵開拓“互聯網+”、體驗消費等新型乳制品營銷模式,減少流通成本,提高企業效益。支持低溫乳制品冷鏈儲運設施建設,嚴格實施低溫乳制品儲運規范,確保產品安全與品質。(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
 
    (九)密切養殖加工利益聯結。培育壯大奶農專業合作組織,支持有條件的合作社、養殖場(戶)入股、參股建設加工廠,提高抵御市場風險能力。支持乳品企業自建、收購養殖場,提高自有奶源比例,促進養殖加工一體化發展。建立由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引導,乳品企業、奶農和行業協會參與的生鮮乳價格協商機制,乳品企業與奶農雙方應簽訂長期穩定的購銷合同,形成穩固的購銷關系。開展生鮮乳質量第三方檢測試點,建立公平合理的生鮮乳購銷秩序。規范生鮮乳購銷行為,依法查處和公布不履行生鮮乳購銷合同以及憑借購銷關系強推強賣獸藥、飼料和養殖設備等行為。(責任部門: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
 
    四、保障乳品質量安全
 
    (十)加強乳品生產全程管控。落實乳品企業質量安全第一責任,監督指導企業按標依規生產,建立健全養殖、加工、流通等全過程乳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加強源頭管理,嚴格奶牛養殖環節飼料、獸藥等投入品使用和監管,鼓勵養殖企業參與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試點。引導奶牛養殖散戶將生鮮乳交售到合法的生鮮乳收購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加工生鮮乳對外銷售。實施乳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嚴厲打擊非法收購生鮮乳行為以及各類違法添加行為。對生鮮乳收購站、運輸車、乳品企業實行精準化、全時段管理,依法查處不合格生產經營主體。健全乳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及時發現并消除風險隱患。(責任部門: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
 
    (十一)加大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管力度。嚴格執行嬰幼兒配方乳粉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強化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應當實施良好生產規范、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等食品安全質量管理制度,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和問題報告制度。按照“雙隨機、一公開”要求,持續開展食品安全生產規范體系檢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從嚴處理。嚴厲打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涂改標簽標識以及在標簽中標注虛假、夸大內容等違法行為。嚴禁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責任部門:省市場監管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南京海關)
 
    (十二)健全行業誠信體系。構建奶業誠信平臺,支持乳品企業開展質量安全承諾活動和誠信文化建設,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充分運用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推動稅務、工信和市場監管等部門實現乳品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建立乳品企業失信“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形成市場性、行業性、社會性約束和懲戒。(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稅務局)
 
    五、完善支持保障措施
 
    (十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養殖環節,重點支持奶牛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標準化規模養殖、奶牛場疫病凈化、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生鮮乳收購運輸監管體系建設;在加工環節,重點支持乳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要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奶畜養殖用地。鼓勵社會資本按照市場化原則設立奶業產業基金,放大資金支持效應。強化金融保險支持,鼓勵金融機構開展奶畜活體抵押貸款和養殖場抵押貸款等信貸產品創新,推進奶業保險擴面、提標,合理厘定保險費率,探索開展生鮮乳目標價格保險試點。(責任部門: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江蘇銀保監局籌備組)
 
    (十四)加強奶業市場調控。完善奶業生產市場信息體系,開展產銷動態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引導生產和消費。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引導各類經營主體自覺維護和規范市場競爭秩序。順應奶業國際化趨勢,實行“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鼓勵進口優質乳制品,支持大型乳品企業赴境外建設生產基地,促進資本、資源和技術等優勢互補,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責任部門:省農業農村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南京海關、省市場監管局)
 
    (十五)強化乳制品消費引導。積極宣傳奶牛養殖、乳制品加工和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的成效,定期發布乳品質量安全抽檢監測信息,展示江蘇乳制品良好品質。實施奶業品牌戰略,激發企業積極性和創造性,培育優質品牌,引領奶業發展。大力推廣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增加產品種類,保障質量安全,擴大覆蓋范圍。開展乳品質量和營養知識的公益宣傳普及,倡導科學消費,培育中小城鎮和農村居民乳品消費習慣。加強輿情監測,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責任部門:省衛生健康委、省商務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教育廳、省市場監管局)
 
    (十六)提高科技支撐能力。開展奶業競爭力提升科技行動,推動奶業科技創新,在奶畜養殖、奶牛熱應激、乳制品加工和質量檢測等方面開展技術攻關,提高先進工藝、先進技術和智能裝備應用水平。加強乳制品新產品研發,滿足消費多元化需求。完善奶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大技術推廣和人才培訓力度,增強從業者素質,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水平。(責任部門: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實施意見精神,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研究制定貫徹落實措施。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協同配合,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省農業農村廳要會同省有關部門對本實施意見落實情況加強檢查指導,并向省政府報告。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11月16日


 
地區: 江蘇
標簽: 品質 奶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