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漁業的意見(濟政辦發〔2010〕85號)

   2011-01-17 831
核心提示: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為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科學利用水域資源,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滿足人民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為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科學利用水域資源,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滿足人民群眾對水產品多樣化的需求,經市政府同意,現就加快發展現代漁業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明確發展現代漁業的總體要求和目標原則
 
  (一)總體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城鄉經濟發展,以服務城鄉、提升水平、富裕農民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支撐和機制創新為動力,以質量效益為核心,加快漁業增長方式轉變,深化漁業結構調整,大力提升漁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水平,全面提高漁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推進全市漁業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工作目標。在確保水產品面積、產量穩步增加的前提下,不斷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水產品有效供給。到2015年,全市漁業生產面積達到10.5萬畝,水產品產量達到5.5萬噸。努力實現漁業產業的法制化、規范化管理,漁業科技水平得到明顯提升,漁業環境得到全面監控和改造改善,漁業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漁業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產品結構更加合理,基本建成現代漁業發展格局。
 
  (三)基本原則。堅持市場化發展方向,通過機制創新,不斷提高漁業發展活力;堅持“以養為主”方針,不斷優化漁業產業結構,拓寬漁業發展空間;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養護的關系;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加強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提高產業發展能力;堅持政策支持保護,不斷改善基礎設施和生產條件,促進現代漁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明確發展定位,科學規劃布局
 
  根據資源條件和市場需求,按照加快發展、注重質量、保障供應和資源保護統籌兼顧的原則,圍繞都市型和城郊型農業發展,把我市漁業發展納入全市現代農業發展體系,科學制定規劃,努力探索具有省會特色現代漁業發展路子。根據我市漁業發展定位,堅持把漁業作為主導產業之一,不斷完善現代漁業的市場保障、農民增收和休閑觀光功能,突出抓好良種引繁、基地建設、市場布局、加工增值、規范管理和科技服務等關鍵環節,努力打造高效漁業、休閑漁業、生態漁業。“十二五”期間,全市要著力建設槐蔭美里湖、歷城唐王和章丘白云湖等三大現代漁業規模片區;著力建設遠郊名優水產養殖、近郊休閑漁業、沿黃生態漁業和環城設施漁業等四大漁業生產帶;著力建設濟南海鮮大市場、維爾康冷凍水產品市場、千佛山水產品市場、老屯淡水魚批發市場及柏寧觀賞魚市場等五大水產品市場;著力建設市淡水養殖科研所、歷城唐王漁場、章丘白云湖、槐蔭黃河灣生態園、槐蔭水生科技園、臥虎山休閑垂釣園等六大休閑漁業觀光園。
 
  三、突出工作重點,加快現代漁業發展
 
  (一)培植特色產業,建立現代漁業產業體系。按照漁業產業發展的總體布局,堅持以實施特色品牌戰略為抓手,不斷調整優化漁業產業結構,推進產業化經營,加快形成完整高效的漁業產業體系。大力推進工廠化生產、大棚養殖等設施漁業的發展,不斷提高集約化養殖水平。充分挖掘漁業發展特色和潛力,加快建設以漁為主,功能多元化的綜合產業園區。進一步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優化力度,擴大甲魚、淡水石斑魚等特色水產品的養殖規模。圍繞優勢特色品種,建設一批有品牌、有組織、有制度、有認證的高標準名優水產品生產基地,培育一批在國內外市場知名度廣、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切實加大品牌宣傳、市場開拓和誠信體系建設力度,增強我市水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加大對水產品精深加工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深度開發各類水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和資源利用率。
 
  (二)強化科技支撐,全面提高漁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切實加大對水產良種繁育體系的扶持力度,加快建設適應現代漁業發展需要的新型漁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在水產品種培育、漁病預警防控、水產品質量檢測等重點領域取得新突破。以市場為導向,重視和加強水產良種的引進、選育和繁育,不斷提高水產良種覆蓋率。進一步創新漁業技術推廣的有效形式和運行機制,促進成果轉化,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三)加強綜合管理,進一步提高漁業產業競爭力。逐步建立健全水產品質量標準、檢驗檢測、漁病預警防控和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加快建立水產品質量安全長效機制。深入推進水產品標準化工作,加強產地監管和質量安全監測。進一步落實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農業、衛生、質監、工商等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明確生產、加工、銷售等各環節的責任,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努力維護良好的水產品市場秩序。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牢固樹立安全生產意識,進一步加強漁業漁政管理,努力提高漁業安全生產水平。切實強化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堅持專項檢查和不定期執法相結合,獨立執法及多部門聯合執法相結合,不斷開創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新局面。堅定不移地抓好漁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對漁業水域污染、破壞魚類資源環境等案件,要依法嚴肅查處。要積極構建漁用飼料、漁用藥物管理新模式,推動漁業健康發展。
 
  (四)提升服務水平,積極營造漁業發展良好環境。漁業主管部門要把維護水產養殖戶的合法權益作為重要職責,切實穩定和完善漁業基本經營制度,建立健全漁業水域灘涂占用補償制度,推動建立政策性漁業保險制度,切實減輕水產養殖戶負擔。積極推進漁業專業合作社發展,加快建立一批帶動力強、機制完善、運營規范的漁業專業合作組織,切實解決養殖戶生產與市場對接問題,提高水產養殖組織化程度。積極推進漁業龍頭企業發展,不斷增強自身經濟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完善水產品市場布局、設施、服務功能,建立健全市場法規和信息網絡,規范交易行為,提高水產品流通效率。
 
  四、切實加強發展現代漁業的組織領導
 
  (一)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各縣(市)區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強化措施,加強對發展現代漁業的組織領導,及時研究解決現代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促進現代漁業持續健康發展。各級農業、發改、財政、科技、國土資源、水利、商務、工商、環保、質監、衛生等部門要緊密配合,共同推動現代漁業發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將現代漁業發展作為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要認真落實整車合法裝載鮮活農產品車輛免收通行費政策,確保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暢通。要加強水產養殖區保護,提高生產用地征占補償水平。水產養殖用水用電價格,要嚴格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加大對水產良種體系、水產品質量體系、病害防治體系、科技推廣體系投入力度,提升現代漁業發展水平。市財政要安排現代漁業發展扶持資金,主要用于名優水產良種繁育、漁業標準化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要把漁業生產納入農業產業化、“菜籃子”工程等扶持范圍并給予重點傾斜。各級金融機構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支持現代漁業產業發展。要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現代漁業開發,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的現代漁業發展新機制。
 
  (三)加強漁業工作隊伍建設。各縣(市)、區要進一步加強漁業技術推廣體系及漁政執法體系建設,并按照《農業技術推廣法》要求,穩定漁業工作隊伍。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強化對漁業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轉變觀念和作風,全面提升漁業行政綜合能力和水平。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O一O年十一月三日


 
地區: 山東
標簽: 農業 漁業 水產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