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漯河市人民政府關于蔬菜產業發展的意見(漯政[2008]60號)

   2011-04-19 607
核心提示:各縣區人民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直屬及駐漯各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菜籃子工作兩個確保的要求,


各縣區人民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直屬及駐漯各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菜籃子”工作“兩個確保”的要求,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我市蔬菜產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國務院“菜籃子”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全面規劃、突出重點、注重特色、擴大規模、提高效益、保證供給”的總體要求,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通過政策引導、規范管理和資金支持,全面提升我市蔬菜生產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水平,促進全市蔬菜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二、重點發展目標

  (一)著重發展塑料大棚反季節蔬菜。根據我市氣候特點和生產實際,重點發展塑料大棚反季節高效蔬菜生產。從2008年起,臨潁縣、舞陽縣、源匯區、郾城區、召陵區每年各新發展高標準蔬菜塑料大棚300畝以上,經濟開發區每年新發展高標準塑料大棚50畝以上。

  (二)積極發展城郊型蔬菜。為搞好城市蔬菜副食品供應,改善市區空氣環境,圍繞漯河市區周邊的北環路、東環路、南環路、107國道、新鐵路客運線、高速引道等主要公路兩側,重點發展多品種、多元化的城供蔬菜和外向型蔬菜。從2008年起,源匯區、郾城區、召陵區每年新發展城郊型蔬菜1000畝以上,經濟開發區每年新發展城郊型蔬菜200畝以上。

  (三)突出抓好標準化優質蔬菜。圍繞中國食品名城和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市建設,各縣區在每年完成新發展1萬畝省級認定無公害蔬菜基地的同時,積極發展綠色蔬菜和有機蔬菜,力爭用3至5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在省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綠色有機蔬菜生產基地和出口外銷基地。

  (四)持續抓好優勢產業蔬菜。各縣區對已經形成規模化生產的大蒜、辣椒、番茄、大蔥、小白瓜、夏陽白菜等蔬菜,采取進一步擴大規模、積極注冊商標、努力爭創品牌、搞好產品外銷等措施,做大做強我市的品牌蔬菜和名牌蔬菜。每個縣區每年完成1-3個蔬菜品牌注冊任務和創優任務。

  三、重點發展區域

  1.為便于技術指導和促進產品外銷,在條件許可情況下,盡可能在主要公路干線兩側進行重點發展。

  2.針對近年來城市近郊存在菜田面積減少、不耐貯運蔬菜價高量少問題以及市區周邊鄉村焚燒秸稈污染市區空氣環境的現象,著重在環市周邊郊區進行重點發展。

  3.在目前已初具規模,種菜基礎較好,容易做大做強品牌蔬菜和名牌蔬菜的鄉(鎮)、村進行重點發展。

  4.在組織能力強,發展積極性較高的鄉(鎮)、村進行發展。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蔬菜產業發展在促進農民增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性,把蔬菜產業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對蔬菜產業發展的領導,科學制訂規劃,出臺扶持政策,加強技術指導,確保我市蔬菜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強化質量管理。一是抓好蔬菜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加強對農藥、化肥、激素等蔬菜投入品的監管,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二是嚴格市場準入,確保上市蔬菜質量。認真落實市政府《關于實行無公害蔬菜市場準入制度的通告》的要求,切實抓好市區、臨潁縣、舞陽縣縣城城區蔬菜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等蔬菜銷售場所的日常監測和管理,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無公害蔬菜市場準入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督查,堵塞漏洞,嚴格檢測,堅決銷毀不合格蔬菜,建立無公害蔬菜市場準入的長效機制。

  (三)切實搞好服務。各縣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在生產、技術、資金等方面搞好全方位服務。一是搞好蔬菜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保證蔬菜基地路通、水通、電通,為群眾發展蔬菜生產提供便利條件;二是建立健全市、縣(區)、鄉(鎮)、村、示范戶五級技術服務網絡,堅持技術指導長期化、經常化、市場化、效益化,及時解決蔬菜生產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三是積極研發和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蔬菜生產水平,增加菜農收入;四是抓好蔬菜科技培訓,提高菜農素質,為蔬菜生產提供穩定可靠的技術支持。

  (四)搞活流通,促進外銷。一是認真抓好漯河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搬遷改造工作,在高標準建設市區中心批發市場的同時,抓好產地批發市場建設;二是積極發展蔬菜產銷協會和蔬菜購銷合作社等合作經濟組織,不斷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強市場應變能力,搞好小生產和大市場的對接;三是不斷發展壯大蔬菜經紀人隊伍,充分發揮蔬菜經紀人外銷主力軍作用,加強與外地市場的聯結,拓寬銷售渠道,搞活蔬菜流通,促進蔬菜外銷。

  (五)做好對主要蔬菜生產項目規范化管理的考核評定工作。各縣區政府及有關單位要加強對蔬菜生產規范化管理工作,認真研究落實蔬菜生產規范化管理的項目內容,制定優惠政策,嚴格做好主要蔬菜生產項目規范化管理的考核評定工作,促進蔬菜產業健康發展。全市主要蔬菜生產項目規范化管理的考核評定工作由市政府菜籃子工作辦公室聯合市政府督察室組織實施(評定辦法見附件),考核結果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公布。

  附件:蔬菜生產規范化管理考核評定辦法

  二○○八年六月十日

  附 件

  蔬菜生產規范化管理考核評定辦法

  一、縣區政府重視程度(30分)。

  1.出臺并落實扶持蔬菜發展優惠政策的,得20分;

  2.有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蔬菜生產管理、指導和協調服務的,得10分;

  二、完成新發展高標準蔬菜塑料大棚任務的,得30分;超額完成或未完成目標任務者,按完成比例加減分。

  三、完成新發展城郊型蔬菜任務的,得20分;

  四、完成1萬畝省級新認定無公害蔬菜基地任務的,得20分;

  五、獎勵分

  1.每發展一個村級以上蔬菜產銷合作社,并培養有30名以上蔬菜經紀人的,獎1分。

  2.為促進優勢產業蔬菜發展,每注冊一個蔬菜商標,獎1分;每獲得一個省級名牌蔬菜,獎10分;每獲得一個中國名牌蔬菜,獎30分。

  3.獲得國家有關機構認證的綠色蔬菜或有機蔬菜,每500畝獎10分。

  備注:

  1.高標準蔬菜塑料大棚是指每村新連片發展20畝以上,單棚種植面積達到1畝以上,邊柱高1.3米以上,寬度10米以上的塑料大棚。

  2.對出臺有發展高標準蔬菜塑料大棚,每畝扶持資金達到1000元以上標準,并且確實落實到位的縣區,市里每畝配套扶持400元。

  3.品牌認定以國家認證機構頒發的證書為準,蔬菜產銷合作社以工商局注冊的營業執照為準,基地認定以上報省級認定機構的申報材料為準。

  4.對新發展的高標準蔬菜塑料大棚分三次進行考核認定,第一次為發展地塊的建設前登記,第二次為施工建設期間發展地塊初次確認,第三次為建成后考核驗收認定。

  5.對各縣區、各鄉鎮的蔬菜發展情況,每年進行一次排序公布。

  6.考核認定截止時間為當年的12月31日。



 
地區: 河南
標簽: 蔬菜 菜籃子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