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健委宣布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并明確提出“健康體重是全民健康的核心指標”。在這一背景下,白蕓豆提取物因其天然抑制淀粉吸收的特性,迅速成為體重管理領域的熱門食品原料。為幫助企業更好了解這一原料,食品伙伴網將從白蕓豆提取物是什么、相關標法制修訂情況、在食品配料表中標示,以及在主流國家的批準使用情況進行介紹,僅供參考。
白蕓豆提取物是什么
白蕓豆提取物是以普通食品白蕓豆為原料,經85℃水浸泡2小時后再研磨、水提取、噴霧干燥制成的提取物。(《白蕓豆提取物(衛食新進申字(2009)第0016號)的行政許可申請》)
據研究表明,白蕓豆提取物核心成分是α-淀粉酶抑制劑,可抑制腸道內淀粉酶的活性,延遲或阻斷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淀粉消化率,被稱為“淀粉阻斷劑”。
相關標法制修訂情況
目前,白蕓豆提取物標準主要為《植物提取物 白蕓豆提取物》(T/CCCMHPIE 1.26—2018)、《白蕓豆提取物》(T/CNLIC 0164-2024)等團體標準,尚未出臺正式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2025年,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委員會發布通知,正式啟動行業標準《白蕓豆提取物》的籌建工作,標志著白蕓豆提取物標準化進入新階段。
在配料表中標示
由于白蕓豆提取物終止審查后被認定為普通食品原料,因此在食品配料表中可直接標示為“白蕓豆提取物”。
主流國家的批準及使用情況
2011年,我國原衛生部發布《白蕓豆提取物(衛食新進申字(2009)第0016號)的行政許可申請》,評審結果顯示:專家對白蕓豆提取物作出“終止審批”意見,即白蕓豆提取物在我國可按照普通食品原料管理。
在歐盟,依據(EC) No 1924/2006《食品營養和健康聲稱》中關于減輕體重健康聲稱的規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認為目前所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食用白蕓豆提取物與減肥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在美國,白蕓豆提取物已于2014年獲得GRAS認證,并規定每人每天食用量不得超過10g。
在澳新,依據《澳新食品標準法典—新食品原料》(Standard 1.5.1)規定,澳新食品標準局已批準白蕓豆提取物作為新食品原料,允許其用于食品。但也提示了與白蕓豆提取物相關的安全風險,特別是其減輕體重作用可能帶來的潛在健康問題。
小結
綜上可知,中國、美國和澳新均已批準白蕓豆提取物用于普通食品,但歐盟仍對其應用進行限制,并認為現有證據不足以支持其與減肥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此外,由于各國制備方法及使用標準存在差異,將該原料用于食品時,應注意其合規性,確保食品安全。
本文為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編輯整理,轉載請與我們聯系。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咨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注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簽審核及合規咨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