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級畜牧業管理部門,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
近日,某省發生有限空間作業人員中毒安全事件,造成人員死傷。為深刻汲取外省事故教訓,提級警示我省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責任,有效防范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省局制作了“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崗位安全操作手冊”(見附件)警示教育材料?,F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學習,抓好落實。
附件: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崗位安全操作手冊
吉林省畜牧業管理局
2024年10月15日
附件: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
有限空間作業崗位安全操作手冊
(一)適用范圍。
本手冊規定了有限空間(是指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的有限空間,下同)作業崗位所遵守的工藝要求,包括基本要求、施工條件、有限空間作業過程技術要求、安全注意事項等。
本手冊適用于有限空間作業者,也可用于管理者對作業者的質量檢驗。
(二)崗位責任。
①嚴格遵守本公司的相關安全政策和程序,保證本職工作在所分配的時間內完成,確保工作質量和安全要求。
②負責有限空間作業前的檢查和準備工作,包括檢查進入有限空間的所有工具和設備是否完好,檢查空氣質量和通風系統是否正常運轉,確保能夠盡可能地保證員工的安全。
③實施有限空間作業,能夠按照相關規定完成已分配的任務,確保在有限空間內的安全要求達標。
④負責維護有限空間作業的設備和設施,包括維護通風風機、氧氣傳感器和其他設備等。當有需要時,應該及時向相關人員報告設備的故障或者損壞,確保機器的正常運轉。
⑤實施有限空間逃生計劃,在出現緊急情況時保持清醒并做出正確的反應,確保自身以及他人的安全。
⑥應當對通風、檢測和必要的隔斷、清除、置換等風險管控措施逐項進行檢查,確認防護用品能夠正常使用且作業現場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確保各項作業條件符合安全要求。
⑦監護人員應當全程進行監護,與作業人員保持實時聯絡,不得離開作業現場或者進入有限空間參與作業。
⑧監護人員應當全程進行監護,與作業人員保持實時聯絡,不得離開作業現場或者進入有限空間參與作業。發現異常情況時,立即組織作業人員撤離現場。
⑨接受組織的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知識和技能專題安全培訓。
(三)主要風險。
有限空間可能存在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氣體,還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氧含量不足風險,引發中毒和窒息、其他爆炸等事故傷害;電氣、設備設施、防護用品不良易引發觸電、高處墜落、其他傷害等。
(四)嚴禁事項。
①必須嚴格實行作業審批制度,嚴禁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②必須做到“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嚴禁通風、檢測不合格作業。
③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嚴禁無資格(資質)、教育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
④必須配備個人防中毒窒息等防護裝備,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嚴禁無防護措施作業。
⑤必須制定現場應急預案,完善應急措施,配備應急裝備,嚴禁盲目施救。
⑥必須落實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在場監督,嚴禁無監護下作業。
(五)操作要求。
①有限空間作業應當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要求。在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安全防護設備和個體防護用品等符合要求后,方可許可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②作業人員、監護人員應當具備有限空間作業相適應的安全知識和應急處置能力,能夠正確使用氣體檢測、機械通風、呼吸防護、應急救援等用品、裝備
③作業人員使用踏步、安全梯進入有限空間的,作業前應檢查其牢固性和安全性,確保進出安全。
④作業人員應嚴格執行作業方案,正確使用安全防護設備和個體防護用品作業過程中與監護人員保持有效的信息溝通。
⑤傳遞物料時應穩妥、可靠,防止滑脫;起吊物料所用繩索、吊桶等必須牢固、可靠,避免吊物時突然損壞、物料掉落。
⑥應通過輪換作業等方式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避免人員長時間在有限空間工作。
⑦除實時監測外,作業過程中還應持續進行通風。
⑧監護人員應在有限空間外全程持續監護,不得擅離職守,主要做好兩方面工作:跟蹤作業人員的作業過程,與其保持信息溝通,發現有限空間氣體環境發生不良變化、安全防護措施失效和其他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向作業人員發出撤離警報,并采取措施協助作業人員撤離;防止未經許可的人員進入作業區域。
⑨發生異常情況,作業人員應立即中斷作業,撤離有限空間。
(六)緊急情況及應急措施。
當作業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時,作業人員在還具有自主意識的情況下,應采取積極主動的自救措施。作業人員可使用隔絕式緊急逃生呼吸器等救援逃生設備,提高自救成功效率。如果作業人員自救逃生失敗,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非進入式救援或進入式救援方式。
(七)注意事項。
發生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監護人員應及時向本單位報告事故情況,在分析事發有限空間環境危害控制情況、應急救援裝備配置情況以及現場救援能力等因素的基礎上,判斷可否采取自主救援以及采取何種救援方式。
若現場具備自主救援條件,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非進入式或進入式救援,并確保救援人員人身安全。若現場不具備自主救援條件,應及時撥打119和120,依靠專業救援力量開展救援工作,決不允許強行施救。受困人員脫離有限空間后,應迅速轉移至安全、空氣新鮮處,進行正確、有效的現場救護,以挽救人員生命,減輕傷害。嚴禁未做好安全措施盲目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