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市食品生產過程致敏物質管理實施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出臺,食品生產企業在保障公眾健康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指南》的制定,不僅對標國際標準,更結合了上海市的實際情況,為食品生產中的致敏物質管理提供了明確的指導。
《指南》首先明確了適用范圍,即本市食品生產企業生產過程中的致敏物質管理。它要求企業全面識別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致敏物質,包括但不限于麩質谷物、甲殼綱類動物、魚類、蛋類、花生、大豆、乳及乳制品和堅果等。這一全面識別過程涵蓋了配方原料、生產過程交叉接觸、清洗殘留和貯存、運輸等多個環節。
在致敏物質防控方面,《指南》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包括原料管理、生產過程管理、標簽管理和運輸管理。特別強調了供應商管理的重要性,要求供應商建立致敏物質變更即時通報機制,以確保原料標簽的準確性。同時,企業應采取有效措施,如繪制致敏物質地圖、標記專用器具、設立專門生產場所等,以減少生產過程中的交叉接觸。
《指南》還強調了標簽管理的重要性,要求企業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在預包裝食品的標簽上準確標示所有食品配料中含有的致敏物質信息。這不僅有助于消費者了解食品成分,更能避免因誤食致敏物質而引起的健康風險。
此外,《指南》也提出了保障措施,包括建立管理制度、落實責任、技術支持、材料歸檔和日常培訓等。這些措施的落實,將有助于企業建立起一套科學、規范的致敏物質管理體系,從而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總而言之,《指南》的發布是上海市在食品安全領域的一項重要舉措。它不僅為食品生產企業提供了操作性強的指導,更為廣大消費者的飲食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通過這一《指南》的實施,我們期待能夠進一步降低食品致敏物質對公眾健康的影響,共同營造一個更加安全的餐飲環境。
本文為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編輯整理,轉載請與我們聯系。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咨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注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簽審核及合規咨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