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江西省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加強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 (贛安〔2024〕9號)

   2024-06-21 875
核心提示:近年來,我省農業、工業、市政等領域有限空間作業中毒、窒息事故多發頻發,且因盲目施救或施救不當造成事故擴大問題突出。為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全面加強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制定如下指導意見。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和贛江新區管委會,省安委會各成員單位,中央駐贛企業和省屬集團公司:

近年來,我省農業、工業、市政等領域有限空間作業中毒、窒息事故多發頻發,且因盲目施救或施救不當造成事故擴大問題突出。為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全面加強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制定如下指導意見。

一、全面認識有限空間作業及其安全風險

(一)科學界定有限空間。有限空間又稱受限空間,是指封閉或者部分封閉、進出口受限但人員可進入,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間,可分為地下有限空間、地上有限空間和密閉設備等3類。

(二)準確認定有限空間作業。有限空間作業是指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實施的作業,主要有:①清除、清理等作業,比如,對污水井、化糞池進行疏通、清掏,進入發酵池進行清理等;②設備設施安裝、更換、維修等作業,比如,進入地下管溝敷設線纜、進入污水調節池更換設備等;③涂裝、防腐、防水、焊接等作業,比如,在儲罐內進行防腐作業、在船艙內進行焊接作業等;④巡查、檢修等作業,比如,市政領域的水、電、氣等施工、運維、巡檢。

(三)深刻認識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風險。有限空間由于環境特殊、通風不良,易聚集硫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存在中毒、缺氧窒息、燃爆等多類安全風險。一旦發生事故,如救援人員未正確穿戴安全防護裝備,盲目進入施救,極易造成事故擴大,引發更多傷亡。

二、嚴格落實有限空間作業的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

(四)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針對性制定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明確安全培訓、作業審批、防護用品、應急救援裝備和應急處置等方面的要求,并認真抓好落實與執行。

(五)嚴格落實5類人員安全職責。

1.主要負責人。主要負責人是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負總責。負責組織制定并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明確有限空間作業審批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的職責,以及安全培訓、作業審批、防護用品、應急救援裝備和應急處置等方面的要求,保障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條件。

2.作業審批人。按照審批權限,負責對作業方案進行審查,對《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單》中有關安全作業的條件進行審核,決定是否批準作業,必要時對安全作業條件進行現場抽查核驗,發現異常情況應采取措施處置、消除隱患或要求停止作業。

3.作業監護人員。應具備監督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知識和應急處置能力,能夠正確使用氣體檢測、機械通風、呼吸防護、應急救援等用品、裝備。負責組織開展現場安全交底,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組織再次辨識,核查作業現場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督促作業人員、救援人員遵守操作規程、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對作業中發生的險情、突發事件及時報告,組織人員疏散或應急救援。

4.作業人員。應充分了解有限空間作業方案,熟知有限空間作業的危險有害因素,具備相應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落實安全管控措施,正確穿戴、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服從作業現場負責人指揮。

5.應急救援人員。應定期開展有限空間作業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演練,熟悉應急處置預案和救援工作要點,掌握事故現場有限空間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熟練使用防護用品和救援設備設施,服從指揮調遣。

(六)全面辨識管控風險。按照全行業、全領域、全廠區,逐車間、逐設備、逐設施的原則,組織全面排查辨識有限空間場所并建立管理臺賬,明確有限空間數量、位置、名稱、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可能導致的事故及后果、防護要求、作業主體等情況,并及時更新;在有限空間出入口等醒目位置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或風險告知牌。可能產生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質的有限空間,應采取上鎖、隔離欄、防護網或者其他物理隔離措施,防止人員未經審批進入;鼓勵有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結合實際安裝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在線監測報警裝置。

(七)正確配備安全防護用品與應急救援裝備。根據有限空間危險有害因素,結合實際配備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氣體檢測報警儀器、機械通風設備、呼吸防護用品、照明設備、通訊設備、全身式安全帶等防護用品和應急救援裝備,并對相關用品、裝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確保能夠正常使用。在易燃易爆空間作業,應配備防靜電工作服、鞋和防爆燈具、工具;在垂直區域作業,應配備救生繩、救援三腳架;在排污管道、隧道、涵洞、電纜溝等場所內作業,應配備符合國家標準的隔離式空氣呼吸防護用品等。

(八)規范開展安全培訓與警示教育。每年至少組織1次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知識和技能專題安全培訓,審批、監護、作業和應急救援等人員未經培訓并考核合格不得參與有限空間作業,相關培訓、考核應如實記錄并存檔;定期開展有限空間作業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提升相關人員安全作業意識。

(九)扎實開展應急處置演練。針對性制定有限空間作業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或現場處置方案,明確救援工作職責分工和應急處置程序;做到有限空間作業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每年至少演練1次、現場處置方案每半年至少演練1次;每次演練結束后應對效果進行評估,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修訂或完善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措施)的意見。應急處置演練方案和評估報告等資料應如實記錄并存檔。

(十)加強有限空間作業外包安全管理。自身不具備條件開展有限空間作業的,嚴禁盲目組織開展作業。將有限空間作業發包給具備相應條件和能力的單位實施的,發包單位仍承擔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發包單位應與承包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并對承包單位作業統一協調管理,對作業方案、作業票證等進行審核并加強監管,發現問題隱患應及時督促整改。

(十一)切實提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質量。行業領域已制定有限空間作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的,要嚴格對照進行全面排查治理;尚未制定相關判定標準的,可參考《危險化學品企業特殊作業安全規范》《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等標準規范開展自查整改。自查發現的問題隱患,應建立管理臺賬,按照隱患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時限、預案“五落實”要求規范整改。

(十二)嚴格落實作業前審核把關。嚴格執行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作業前應全面辨識安全風險,明確作業地點、時間、人員、風險因素和安全措施等要素,交由相應審批權限人員審批,未經批準不得實施作業。嚴格遵循“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安全管理要求,保證充足通風,及時檢測氧氣、有毒有害氣體、易燃易爆物質(可燃性氣體、爆炸性粉塵)濃度,未經檢測或檢測不合格,嚴禁進入有限空間。嚴格落實安全交底,確認防護用品及設備、應急救援裝備、風險管控措施符合要求。作業監護人員應對上述要求進行確認。

(十三)密切關注作業過程安全管控。監護人員應對作業全程監護,與作業人員保持實時聯絡,不得離開作業現場或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作業過程中應持續通風并進行氣體濃度監測,定期記錄氣體濃度檢測數據,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并撤離作業人員。作業過程中斷,作業人員再次進入有限空間前,應經通風、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作業結束后,要對作業現場進行清理,確保不遺留焊渣等異物,清點作業人員、工具設施等無誤后方可撤離。

(十四)科學處置突發情況。作業現場應配備應急救援裝備,確保及時有效處置突發情況。作業過程中,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應保持高度警覺,一旦發現身體不適或安全防護用品及設備失效、氣體檢測報警儀報警等危及人身安全的異常情況,應立即中止作業并組織人員迅速撤離現場。一旦發生有限空間作業事故,作業現場負責人應及時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立即按照現場處置方案進行應急處置,組織科學救援。監護人員應制止任何人未做好安全措施即進入有限空間盲目施救的行為,堅決防止事故擴大。

三、扎實履行行業部門安全監督指導職責

(十五)加強宣傳培訓。各級有關部門應結合年度安全生產工作部署,把本行業、本領域的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知識納入培訓內容,組織相關單位人員進行教育培訓。應廣泛利用各類宣傳媒體和平臺,采取播放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發放宣傳冊、組織宣講團等方式,廣泛開展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知識公益宣傳和進手機、進企業、進園區、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活動,提高全民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知識和風險防范意識。

(十六)加強指導幫扶。各級有關部門應按照“三管三必須”和“誰主管誰牽頭、誰為主誰牽頭、誰靠近誰牽頭”的原則,把本行業、本領域的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范工作,作為監督管理和指導幫扶的重點內容,督導生產經營單位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規定要求。通過組織單位自查、上門督導、購買專家服務等方式,指導幫助存在一氧化碳、硫化氫等中毒窒息、易燃易爆風險的有限空間重點單位,全面辨識安全風險,并建立健全本行業領域有限空間重點單位基礎臺賬。

(十七)強化監督管理。各級有關部門應將涉及中毒窒息、易燃易爆有限空間的生產經營單位,納入年度執法檢查和重點管理范疇,聚焦有限空間辨識、監護人員配備和履職、作業審批、防護用品及救援裝備配備等事項,加強督導檢查、專項執法、聯合執法,對主體責任不落實、安全隱患尤其是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嚴肅查處或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十八)強化考核引領。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要持續加強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范工作的部署推動和督查考核,充分利用安全生產督導、巡查、考核等措施,推動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職責;督促有關部門指導鄉鎮(街道)、社區(村組)加強漚肥池、沼氣池等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風險警示與安全知識宣傳,提升全社會人員對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防范能力。對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到位的,視情進行約談通報;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附件:

1.常見有限空間目錄

2.有限空間作業主要風險

3.有限空間作業常見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判定限值

4.相關法規標準和文件目錄

5.有限空間作業全過程安全管理對照表(參考)

6.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單(參考)

江西省安全生產委員會

2024年6月18日




 
地區: 江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