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市場監管局、經委(商務委、科經委),各行業協會、集團公司,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上海實施方案》部署要求,引導全市產學研用加強質量協同,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進一步提高上海市制造業質量競爭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現就本市開展產業質量攻關活動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圍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聚焦產業鏈質量薄弱環節、堵點問題,聚焦產業鏈質量共性技術難題,聚焦鏈上中小微企業質量提升,大力開展質量攻關活動,全方位推動產業鏈質量升級,以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推進質量強市建設。
(二)工作原則
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產業鏈質量共性問題、明顯短板和發展瓶頸,精準發力,集中攻堅,打通一批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堵點,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質量難點,加快產業基礎高級化進程,推動產業全鏈條優化升級。
堅持突出重點。突出新質生產力培育方向,突出本市“(2+2)+(3+6)+(4+5)”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重點,突出產業鏈“鏈主”企業引領作用,突出各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質檢中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支撐作用,突出產學研協作,系統推進質量提升行動。
堅持分類施策。立足產業鏈發展階段特征,把握產業鏈質量發展趨勢,積極探索適配的質量提升路徑,因鏈施策、激發質量創新活力,推動形成產業鏈質量競爭比較優勢。
(三)工作目標
1.每年開展5個以上產業質量提升標志性項目。
2.每年開展10個以上標準、計量、檢測、認證等方面的共性質量技術攻關項目。
3.每年開展150個以上重點產品質量攻關項目,其中60%以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二、工作任務
(一)開展產業鏈質量牽手行動
發揮“鏈主”企業尤其是各級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在技術、市場、標準、質量、品牌等方面的帶動作用,推動先進質量理念和質量管理模式向全產業鏈延伸。加強全面質量管理,開展產品質量幫扶行動、中小企業計量伙伴行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檢驗檢測賦能產業升級行動,著力提升關鍵環節、關鍵領域質量管控水平。大力推行質量管理數字化升級,推動傳統質量工具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構建數字化、智能化質量管控模式。
(二)開展質量技術突破行動
聚焦產業鏈質量共性技術難題,推動建立政產學研檢聯盟,針對“測不準”“檢不了”“少標準”等問題,協同開展質量技術創新,突破一批重大標志性質量技術和裝備。支持“鏈主”“鏈長”企業牽頭組織鏈上骨干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質量技術機構和行業協會等建立質量技術創新聯合體,吸引各類專精特新企業積極參與。
(三)開展工業產品質量提升行動
鼓勵企業以國內外先進標準和優質產品為目標,開展標準比對、技術驗證、比較試驗等,構建技術、專利、標準聯動創新體系,不斷提高質量創新能力。聚焦關鍵基礎材料,運用質量工程技術,縮短研發、工程化、產業化周期,提升制造質量水平。聚焦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依靠技術進步、管理創新、標準完善,提升精確性、耐久性、通用性。聚焦重點消費品,改進產品設計和標準,加強創新創意設計,推動升級迭代和品牌化發展。聚焦重大技術裝備,提高關鍵產品供給能力和質量性能,推動品質性能升級和新產品規模化應用。加強重點領域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
(四)開展質量基礎設施聯通行動
鼓勵鏈上大中企業、科研院所、技術機構等開放共享質量基礎設施和應用場景,優化資源配置,進一步活躍產業鏈質量提升生態。打造一批優質高效的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項目,提供覆蓋全產業鏈、全企業生命周期、全產品生產過程的綜合服務。針對個性化定制生產、設備聯網監控、遠程診斷監控和維保管理協同、機器視覺質量檢測、柔性化工廠運營、智能化供應鏈管理等特定領域應用場景,推動質量基礎設施服務要素重構,打通產業鏈上下游質量信息鏈。
三、工作機制
構建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及各區市場監管局、經委(商務委、科經委)、各集團公司、行業協會、各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質檢中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以下統稱“推進部門”)共同參與、協同推進的產業質量攻關活動工作機制。
(一)培育指導
各推進部門聚焦“(2+2)+(3+6)+(4+5)”現代產業體系,開展政策宣貫解讀;結合區域產業布局,對未來2—3年將開展產業質量攻關的企業和項目進行摸底調研;發揮本市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作用,加強對項目實施的指導幫扶。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建立重點培育項目庫,組織遴選一批標志性項目并指導實施。
(二)申請推薦
產業質量攻關項目分為產業鏈協同質量提升、共性質量技術突破、產品關鍵質量性能提升等3個類別,由項目實施單位對照項目實際情況自愿申報。鼓勵“鏈主”及上下游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各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質檢中心和標準創新組織等產學研多元主體聯合申報。各推進部門對申報項目的完成情況、實際效果、領先程度開展審核后擇優向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委推薦,可以對項目進行聯合推薦。
(三)評價認定
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委編制評價指南,組織熟悉行業發展、質量管理的專家開展評價。對顯著提升產業整體質量水平,具有較好經濟社會效益的項目,認定為產業質量攻關成果。
(四)通報表揚
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委對年度產業質量攻關成果予以通報表揚。各區質量攻關活動開展成效情況納入年度區政府質量和標準化發展水平考核指標。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單位要充分認識開展產業質量攻關活動對支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作用,落實專人專責抓好培育、推薦等工作;要依托市、區兩級質量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加強部門協同,構建質量攻關活動交流合作平臺。各區市場監管局、經委(商務委、科經委)要主動圍繞本區產業發展重點領域,開展區級質量攻關活動,加強對重點培育項目的前期調研和跟蹤指導。各集團公司要加強對下屬企業開展質量攻關活動的組織和激勵。各行業協會、各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質檢中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要加強對所在行業項目的協作和幫扶。
(二)加強激勵引導
擴大對認定成果的政策激勵疊加效應,對成果承擔單位或主要攻關人員,在市、區政府質量獎勵評審、上海市“質量標桿”遴選等工作中,同等條件下予以傾斜支持;成果實施企業屬于中小企業的,在創建“專精特新”企業評審時予以傾斜支持;符合條件的成果,優先推薦納入本市創新產品推薦目錄、中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檢定公告名單;支持攻關過程中形成的高水平標準參加“上海標準”培育及評價、申請標準化專項資金,支持高水平項目申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探索將成果納入質量融資增信指標體系。鼓勵各區在原重點產品質量攻關扶持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激勵力度。
(三)加強宣傳推廣
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化委組織開展經驗交流活動,總結提煉產業質量攻關活動的優秀經驗,挖掘典型案例,優先推薦為市場監管總局或工信部組織的全國范圍的各類優秀選樹項目。各推進部門要積極創新宣傳方式,擴大產業質量攻關活動的社會影響,號召更多企業追求卓越、以質取勝,營造“質量第一、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2024年5月17日
(此件公開發布)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開展產業質量攻關活動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