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宣傳部、省委金融辦,省生態環境廳、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藥監局、省大數據發展中心、海南國際經發局,省高院、海南國際仲裁院,省農業科學院、海南大學,博鰲樂城先行區管理局、陵水黎安試驗區管理局、文昌航天城管理局,各市、縣、自治縣發展改革委、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農業農村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商務主管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國資主管部門、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
現將《促進品牌建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 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海南省商務廳 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海南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海南省知識產權局
2025年5月9日
(此件主動公開)
促進品牌建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
為深入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高水平質量建設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建設,拓展重點領域品牌,持續擴大品牌消費,營造品牌發展良好環境,高質量推進品牌建設工作,助力構建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整體謀劃、系統推進,立足實際、突出特色”基本原則,統籌整合四大主導產業、三大未來產業、消費回流“三篇文章”等領域品牌資源,力爭通過3年努力顯著提高海南省品牌建設水平,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品牌、區域品牌體系初步形成,品牌建設促進機制和支撐體系更加健全,培育一批彰顯海南特色和優勢的海南名品、中國精品、世界臻品。
二、主要任務
(一)行業品牌提升行動
工作目標:到2027年,品牌建設工作提檔進位效果明顯,具有特色和優勢的海南行業品牌形象成型起勢。增強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競爭力,打造消費領域區域公共品牌。完善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品牌體系,壯大先進制造業品牌,做強做優旅游服務品牌,培育培優生產性服務品牌,升級提質生活性服務品牌,振興老字號品牌。
重點任務:
1.完善農產品品牌體系。完善農產品品牌目錄制度,規范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管理。支持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積極打造海南水產種苗、石斑魚、“海南鯛”等區域公用品牌。持續開展“海南鮮品”和市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及應用,推動形成“市縣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協同發展格局。深入實施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制定發布一批農產品全產業鏈地方標準,加快構建全產業鏈農業標準體系。進一步加大文昌雞品牌推介力度,強化“文昌雞”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管理,鼓勵“文昌雞”地理標志用標主體實施產品溯源管理,推動文昌雞全產業鏈發展。促進南藥(黎藥)品牌化發展,推動完成15個以上南藥(黎藥)道地藥材標準認定,實施“海南十大南藥”品牌建設工程。加強科技創新、質量管理和市場營銷,打造一批產品優、信譽好、產業帶動性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共享農莊品牌、森林康養品牌、合作社品牌、家庭農場品牌、生態農場品牌和農業領軍企業品牌等。深入開展脫貧鞏固地區農業品牌幫扶工作,聚焦特色產業支持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農業科學院、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衛生健康委、省市場監管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藥監局、省知識產權局、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各市縣按職責分工負責)
2.壯大先進制造業品牌。圍繞數字經濟、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石化新材料、海洋裝備制造、清潔能源、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熱帶食品精深加工業、生物制造、工業設計等具備特色和優勢的產業,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全國一流的高價值品牌。深入開展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種子企業、瞪羚企業、領軍企業等品牌培育認定工作。鼓勵開展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支持開展先進制造業品牌培育試點示范工作,持續培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構建與海南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相適應的制造業品牌體系。打造“海南商發”“海南衛星超級工廠”等特色商業航天品牌。積極組織“中國消費名品”培育活動,營造品質至上、特色鮮明、產文融合的消費品良好氛圍。完善產業生態,加快吸引先進制造業企業落戶海南自貿港產業園區。(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管局、海南國際經發局、各市縣、有關園區管理機構按職責分工負責)
3.做強做優旅游服務品牌。持續擦亮“陽光海南 度假天堂”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豐富海南島歡樂節品牌核心內涵,探索打造“清涼海島”旅游新名片。支持會展旅游品牌煥新,高質量打造一批國際性節慶賽事會展品牌,大力提升博鰲亞洲論壇、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等品牌溢出帶動效應。提升體育旅游品質,高水平舉辦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國際旅游島帆板大獎賽、海南(三亞)馬拉松賽、海南高爾夫球公開賽等彰顯海南特色和優勢的體育賽事,支持打造村BA、村VA、武術、龍舟等群眾體育品牌。深耕海南東坡文化旅游商品品牌,推動具有海南特色的東坡文化廣泛傳播。積極推進“演藝海南”品牌建設,引進國內外頂級演藝項目,加大海南本土演藝品牌培育力度,重點支持海口打造“國際演藝之都”。依托文昌航天發射場和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獨特優勢資源,圍繞發射觀摩、太空體驗、研學旅行、工業旅游、國際會展、文化創意等推動航天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以航天IP為中心的旅游生態產業鏈,支持文昌打造“航天旅游之都”,提升海南航天旅游品牌影響力。(責任單位: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商務廳、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各市縣按職責分工負責)
4.培育培優生產性服務品牌。鼓勵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創建自主品牌,建立生產性服務業品牌培育梯隊,推動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品牌價值評價機制,打造一批“海南服務”品牌。扎實推動設計服務、外向型金融服務、科技研發服務、信息技術服務、來數加工服務、現代物流服務、檢驗檢測服務、低碳環保服務等重點領域品牌建設。穩步推進海南國際設計島和海南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建設,著力打造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示范標桿。加快國際衛星數據交易服務平臺建設,打造海南全球衛星應用核心樞紐。聚焦“五向圖強”培育壯大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生產性服務品牌。(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委金融辦、省交通運輸廳、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各市縣按職責分工負責)
5.升級提質生活性服務品牌。強化“康養海南”品牌建設,培育一批國家級、省級醫養結合試點示范縣(市、區),擦亮博鰲樂城醫療旅游品牌,建設10個以上醫療康養品牌項目,打造10條以上特色康養旅游線路,培育10個以上“專病專康”服務包和“到海南暢呼吸”“到海南睡好覺”等“健康島”特色康養品牌,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南康養品牌矩陣。著力打響海南美食品牌,支持建設海口國際美食之都、三亞旅游美食名城,實施名館、名廚、名菜工程,持續打造“百道海南菜”品牌,引進知名餐飲品牌30個以上。落實家政服務國家及行業標準,引導家政企業開展相關管理認證,鼓勵家政企業、家政培訓機構引導從業人員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培樹特色勞務品牌,持續挖掘有產業基礎、市場需求和培育價值的新品牌,每年新增培育“椰字號”勞務品牌不少于2個。培育一批勞務品牌龍頭企業,引導勞務品牌產業化集群式發展。強化“留學海南”品牌培育,深入推進海南大學“雙一流”和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等建設。(責任單位:省衛生健康委、省民政廳、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博鰲樂城先行區管理局、陵水黎安試驗區管理局、海南大學、各市縣按職責分工負責)
6.大力振興老字號品牌。完善老字號認定辦法與標準,做好海南老字號認定。依托老字號傳統工藝傳承人,鼓勵校企合作開展工匠教學基地、工匠傳承工作室和瓊崖特色技能大師工作站建設。鼓勵老字號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老字號核心資產證券化、企業整合重組,培育一批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品牌影響力大的龍頭骨干企業。持續開展老字號嘉年華等活動,做好消博會老字號專區策展工作及配套活動。深入挖掘老字號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內涵,積極推動中華文化元素融入品牌,推進海南特色文化融入品牌建設。(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委金融辦、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海南大學、各市縣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品牌強基固本行動
工作目標:到2027年,主導或參與制定一批國家、行業、地方和團體標準。
重點任務:支持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引導企業建立以質量為核心的品牌成長機制,深化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鼓勵企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推進產品設計、文化創意、技術創新與品牌建設融合發展。夯實計量基礎,服務企業檢測需求。培育一批質量重點實驗室、品牌研究工程中心、企業品牌技術中心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支持企業參與或承擔國家級、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加強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研制和推廣。提高標準有效供給,推動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等專業技術機構加強基礎共性和關鍵技術標準研發,主導或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鼓勵行業協會、產業聯盟根據產品應用環境等差異,研究制定分類分級團體(聯盟)標準,主導或參與制定一批國家、行業、地方和團體標準。積極開展團體(聯盟)標準培育交流活動,提升企業對團體(聯盟)標準的推廣應用率。鼓勵龍頭企業與中小微企業建立配套產業戰略聯盟,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標準管理能力提升。支持企業實施品牌人才提升計劃,加強品牌適用人才培訓。鼓勵企業和專業機構、職業學校開展品牌管理職業培訓。弘揚工匠精神,培養造就一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知識產權局、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各市縣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品牌宣傳推廣行動
工作目標:到2027年,加快形成部門高效協同的品牌宣傳推廣機制,推進品牌宣傳推廣平臺建設,積極實施品牌價值提升工程,全面增強海南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顯示度,講好海南品牌故事。
重點任務:鼓勵品牌宣傳和品牌消費,支持品牌企業開展海南品牌海外展示專題活動,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提高品牌國際化運營能力。構建海南品牌對外宣傳推廣體系,開展品牌宣傳推廣活動,全面傳播品牌知識、展示品牌魅力、創建品牌榜樣,講好海南品牌故事。以質量品牌為重點,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推進品牌故事“走基層、入民心”,引導消費者認可、信任優質品牌。實施品牌文化推廣工程,加快營造品牌文化,增強全民品牌意識,引導全社會形成重視品牌、關注品牌、愛護品牌、享受品牌的社會氛圍。辦好中國品牌日海南展館活動,通過線下展示、直播帶貨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海南品牌。塑造彰顯海南特色和優勢的企業品牌形象,做好企業品牌故事征集,積極推薦企業品牌亮相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中國品牌日等活動。(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市場監管局、省發展改革委、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國資委、各市縣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品牌成長護航行動
工作目標:到2027年,品牌評價體系持續完善,品牌保護機制不斷健全,品牌利用機制創新優化,努力營造企業爭創品牌、大眾信賴品牌、社會推動品牌的濃厚氛圍。
重點任務:推動建立涵蓋品牌資產價值、品牌競爭力和消費者感知等多維度品牌評價體系,制定或出臺多維度品牌評價所需政策及標準。統籌推進品牌保護工作,加強行政與司法相銜接,強化商標注冊布局,預防商標搶注導致的品牌發展風險,提高品牌維權和爭端解決效率。積極推進品牌與真實世界資產結合,充分借助數字化、金融化、區塊鏈等多元技術拓寬企業品牌、專利及資產證券化流通能力,提高市場要素配置路徑,支持探索品牌估值貨幣化機制。鼓勵企業建立品牌管理體系,提升企業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重點支持以企業信用評價應用和ESG評價應用等展示品牌價值。支持具有競爭力的品牌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發展品牌導向的外向型經濟。加強品牌建設咨詢服務,為企業提供品牌價值評定、培育咨詢、形象宣傳、產品推廣等服務。(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省知識產權局、省委金融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大數據發展中心、省高院、海南國際仲裁院、各市縣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質量強省領導小組機制統籌領導下,充分發揮省品牌建設專項小組綜合協調作用,健全重點工作推進機制和品牌建設促進機制,加強發展改革、市場監督管理、商務、工業和信息化、農業農村、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國資等部門合作。整合行業協會、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消費者組織、新聞媒體等力量,凝聚品牌建設合力,確保品牌建設穩步有序推進。
(二)強化政策支持。完善品牌建設法規政策和標準規范體系建設,加大自主品牌發展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市場化運作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及市場要素支持品牌建設。各有關部門、各市縣要加強促進品牌建設的精準引導,加大要素支持力度,做好品牌建設推廣應用。
(三)抓好典型示范。省品牌建設專項小組統籌推進構建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品牌體系,研究制定品牌培育方案,定期跟蹤調度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及時總結推出一批品牌建設典型案例,加強宣傳報道,充分發揮品牌導向和示范帶動作用,為品牌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四)精準保護管理。省品牌建設專項小組統籌指導各行業主管部門加強“海南鮮品”等行業和區域公用品牌的保護和管理制度,修訂更為嚴格的授權使用規則,明確退出機制,建立針對濫用和冒用情形的有效保護和處罰措施,準備問題應對和危機公關預案,為品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