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各有關部門,各設區市、贛江新區市場監管局,各省直管縣(市)市場監管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營商環境等重要舉措,持續推進江西省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根據《關于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意見》(國發〔2019〕5號)、《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通知》(國市監信〔2019〕38號)等文件要求,現將持續推進2024年江西省“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法治為根本、以信用為基礎、以智慧為手段,進一步完善基礎性制度、構建常態化機制、優化信息化平臺,持續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權威性、公正性,提高雙隨機抽查的科學化水平,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二、工作任務
(一)調整完善檢查實施清單。
各地各有關部門應依托江西省“互聯網+監管”系統,比照行政權力清單調整變化情況,每年對監管事項目錄清單進行動態調整,建立本部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嚴格落實清單之外無檢查。除重點監管外,全面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更深層次的全覆蓋。各地聯席會議辦公室要統籌建立本轄區統一的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隨機抽查事項清單。
隨機抽查事項分為重點檢查事項和一般檢查事項。重點檢查事項針對涉及安全、質量、公共利益等領域,抽查比例不設上限;抽查比例高的,可以通過隨機抽取的方式確定檢查批次順序。一般檢查事項針對一般監管領域,抽查比例應根據監管實際情況設置上限。
(二)動態管理隨機抽查“兩庫”。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動態管理覆蓋本轄區與抽查事項相對應的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統稱“兩庫”)。對檢查對象名錄庫進行分級、分類、分領域管理,既可以包括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也可以包括產品、項目、行為等。對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應按照執法資質、業務專長進行分類標注,提高抽查檢查專業性。對特定領域的抽查,可在滿足執法檢查人數要求的基礎上,吸收檢測機構、科研院所和專家學者等參與,通過提供專家咨詢意見等方式輔助抽查,滿足專業性抽查需要。要根據檢查對象和執法檢查人員變動情況,對“兩庫”進行動態管理。
(三)統籌制定年度抽查工作計劃。
各地聯席會議辦公室應于每年3月底前,結合本地實際及行業主管部門的抽查要求,統籌制定本轄區年度部門聯合隨機抽查工作計劃,涵蓋一般檢查事項和重點檢查事項,明確工作任務和參與部門,年度抽查工作計劃可根據工作實際動態調整。要科學確定部門聯合抽查的事項和發起、參與部門,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各地各有關部門應建立本部門“雙隨機、一公開”年度檢查計劃,按照司法部門的要求,通過江西省“雙隨機、一公開”行政執法監督平臺報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機關審核。
(四)科學實施抽查檢查。
各地聯席會議辦公室根據年度抽查工作計劃,組織領導本轄區內的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根據抽查涉及的對象范圍和參與部門,通過公開、公正的方式從檢查對象名錄庫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并根據實際情況隨機匹配執法檢查人員。抽查可以采取實地核查、書面檢查、網絡監測等方式;涉及專業領域的,可以委托有資質的機構開展檢驗檢測、財務審計、調查咨詢等工作,或依法采用相關機構作出的鑒定結論。
鼓勵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問題發現能力,實現全過程留痕。推行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方式,推動雙隨機監管向移動端延伸,進一步推進雙隨機移動監管APP的運用,2024年底,各地各有關部門雙隨機移動監管APP應用率應進一步提升,實現“指尖管”“掌上查”,為基層執法人員減負賦能。
各地各有關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完善隨機抽查工作細則和工作指引,進一步規范抽查工作程序、項目、方法等,方便基層執法檢查人員操作,提高抽查檢查規范化水平。
(五)實現與經營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有機融合。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信用監管深度融合,完善分級分類監管。加強經營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綜合運用,完善推進經營主體信用風險監測預警,持續推動差異化、精準化監管,實現對違法失信者“無處不在”,對誠信守法者“無事不擾”。在制定“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抽查工作計劃時,要根據經營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合理確定、動態調整抽查比例和頻次。抽查檢查結果要及時共享至江西省經營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為經營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動態更新提供實時數據支持。
(六)全面實施跨部門聯合隨機抽查檢查。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實施方案的通知》(贛府廳字〔2023〕60號)要求,對需實施跨部門綜合監管的事項進行梳理,將更多新業態、新領域的綜合監管事項納入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進一步擴大跨部門聯合監管的范圍和頻次,完善監管方式,推動監管信息共享互認,避免多頭檢查、重復檢查。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推進監管創新試點,繼續探索“一業一查”、跨區域聯合抽查等監管新模式。
(七)強化抽查檢查結果公示運用。
檢查結束后,按照“誰檢查、誰錄入、誰公開”的原則,將抽查檢查結果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江西)和江西省行政執法服務網等進行公示,保證抽查結果公示率100%。抽查中發現的各類問題,應當采取及時有效的處理措施,按照“誰監管、誰負責”的原則實施后續監管,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實現抽查檢查結果政府部門間互認,對抽查發現的違法失信行為依法實施聯合懲戒,形成有力震懾,增強經營主體守法自覺性。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根據國務院《關于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意見》精神,按照“誰主管、誰監管”原則,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統一認識,優化頂層設計,加強對本系統“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指導、督促。市場監管部門要發揮牽頭作用,加強統籌協調,會同各有關部門共同推進各項工作。
各地要建立市場監管部門牽頭的聯席會議制度,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參與部門,切實加強對本轄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組織領導,出臺具體實施辦法。同時要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考核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評,加強督查督導。各地聯席會議辦公室要對抽查計劃落實情況開展進度通報,避免“只計劃、不執行”,確保各項計劃落實。
(二)嚴格責任落實。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按照“盡職照單免責、失職照單問責”原則,對忠于職守、履職盡責的,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對未履行、不當履行或違法履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職責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各地各有關部門可以根據實際,細化追責免責相關辦法,明確政策標準和評判界線,既嚴格問責追責,又有效保護基層執法檢查人員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三)營造良好環境。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做好相關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立改廢釋工作,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法治化進程。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強化監管執法業務培訓,提升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能力和水平,持續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社會影響力和公眾知曉度。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行風建設,全面排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存在的問題,有效減少隨意檢查、多頭檢查、重復檢查。加快形成政府公正監管、企業誠信自律、社會公眾監督的良好氛圍。
江西省市場監管部門聯席會議辦公室(代章)
2024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