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局)、財政局:
地方政府成品糧油儲備(以下簡稱“成品糧儲備”)是地方政府儲備糧重要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應對突發事件、保障糧油應急供應的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為確保成品糧儲備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管理規范,關鍵時刻靠得住、調得動、用得上,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財政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關于加強地方儲備糧管理增強區域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指導意見》和《安徽省糧食儲備管理辦法》等規定,現就加強地方成品糧儲備管理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提高政治站位,落實儲備規模
(一)合理確定成品糧儲備品種。成品糧儲備品種一般為大米、小麥粉、食用植物油等,大米和小麥粉數量比例應適合當地居民口糧消費習慣和應急供應需要。
(二)嚴格落實成品糧儲備規模。市、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嚴格按照省人民政府下達的成品糧儲備規模,及時足量落實到位。有條件的市、縣可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應對突發事件需要,適當增加成品糧儲備規模,并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備案。
(三)建立必要小包裝成品糧油。市、縣成品糧儲備應含有必要小包裝產品,并逐步提高小包裝成品糧油比例,滿足應急供應需要。
(四)明確成品糧儲備所有權。成品糧儲備所有權、動用權屬于本級人民政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動用、不得用成品糧儲備辦理質押貸款、提供擔保或清償債務等。
(五)嚴格儲備糧承儲合同管理。市、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會同相關部門下達承儲企業成品糧儲存規模,并與承儲企業簽定承儲合同。合同中應明確存儲品種、規模、倉號、質量標準、入庫成本、銀行利息(或資金占用成本)、儲存費用補貼、糧權所屬、包裝規格、輪換、動用、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爭議解決方式等基本內容。
(六)落實成品糧儲備費用。成品糧儲備銀行利息(或資金占用成本)、儲存費用補貼等由本級財政承擔。應急時,動用成品糧儲備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按照“誰使用、誰付費”原則據實結算。
(七)建立儲備規模動態調整機制。原則上3-5年,市、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參考主城區常住人口數量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和糧油應急保供需要,按照成品糧儲備標準,重新測算成品糧儲備規模,聯合同級發改、財政部門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儲備規模調整情況應及時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備案。
二、健全管理制度,強化儲備管理
(八)建立承儲條件評審機制。市、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對成品糧儲備承儲企業的儲存條件進行綜合評估,確保成品糧存儲安全。不具備儲存條件的不得承儲成品糧。
(九)嚴格成品糧倉儲管理。成品糧倉庫(油罐)應懸掛成品糧儲備標識標志,倉內應在醒目位置設置成品糧專卡、實物臺帳、日常檢查情況記錄薄,分垛儲存的成品糧應設置貨位卡。成品糧儲存倉庫一經確定,承儲企業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須報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批準。
(十)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承儲企業要按照有關要求,指定專人負責,定期對成品糧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按照有關保管、統計及財務制度要求,建立健全有關賬、卡、簿,做到設置規范、填寫及時、內容真實、賬賬及賬實相符。
(十一)加強安全生產和安全儲糧管理。成品糧儲備原則上采用包裝存儲,使用托盤堆放。承儲企業按照“包裝完整、碼垛整齊、數字準確、堆放安全”要求,劃定成品糧貨位區域并標識清晰。垛間設檢查通道,通道寬度應符合安全生產規定,滿足日常檢查需要。按照有關規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必要的安全設施,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檢查,保障儲糧安全和生產安全。發生儲糧安全責任事故,應當按照倉儲管理有關規定及時報告同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
(十二)大力實施綠色儲糧科學管糧。承儲企業應當積極應用綠色、生態、無公害的科學儲糧技術,特別是低溫、準低溫等保鮮儲糧技術,保證成品糧儲存安全、品質優良。成品糧庫房應建設信息化系統,至少滿足遠程監控需要,并與“智慧皖糧”省平臺互聯互通。
三、完善輪換機制,嚴格質量管理
(十三)完善成品糧儲備輪換機制。成品糧儲備輪換應當遵循有利于保證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和儲存安全,有利于保持糧食市場穩定,以及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則,做到“先進先出、即出即入、均衡有序、庫存充足”,不設輪換架空期。除緊急動用外,承儲企業任何時點成品糧實物庫存不得低于承儲計劃的90%。
(十四)嚴格成品糧油質量管控。承儲企業應當配備必要的成品糧油檢化驗人員和儀器設備,加強對成品糧儲備質量和食品安全指標檢驗。建立健全成品糧儲備質量檢驗制度和質量檔案管理制度,確保成品糧儲備質量安全。不符合國家糧油質量標準和食品安全要求的成品糧油,不得作為儲備糧油。
(十五)規范管理成品糧油外包裝。成品糧油包裝物、標識必須符合國家食品包裝、標簽標準等有關規定,應注明品種、等級、凈含量、執行標準、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企業名稱和地址等內容。各項標簽應清晰、齊全、準確。
四、強化監督檢查,嚴格執紀問責
(十六)發揮部門監管合力。市、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依規加強對成品糧儲備管理和監督檢查。
(十七)健全監督檢查制度。市、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建立成品糧儲備監督檢查制度,采取定期清查和日常檢查相結合,加強對成品糧儲備庫存、質量、資金等監督檢查,確保成品糧儲備庫存真實、質量良好。
(十八)嚴格儲備管理問責。堅持有權必有責、有責必擔當、失責必追究,嚴格儲備管理制度,強化監督問責。市、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對承儲企業發生成品糧儲備庫存數量、質量未達到合同規定要求等違反合同約定行為的,按照承儲合同約定給予相應處罰。對在成品糧儲備管理工作中失職失責行為的,要按照《安徽省糧食儲備管理失職失責行為調查和責任追究暫行辦法》依法依規依紀嚴肅問責;涉嫌違紀違法的案件,按照《安徽省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問題線索的指導意見(試行)》《安徽省糧食和儲備部門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工作指導意見(試行)》有關規定,及時移送相關機關處理。
安徽省財政廳 安徽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2022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