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有關單位:
《江門市水利發展“十四五”規劃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水利局反饋。
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3月23日
江門市水利發展“十四五”規劃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為深入貫徹《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把握“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推動新時代水利高質量發展,實施《江門市水利發展“十四五”規劃》,為江門市全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上的江海門戶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特制定本計劃。
一、發展目標
以全面服務江門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構建安全牢固、生態和諧、空間均衡、適度超前的現代化水利工程體系和系統完備、運行高效、管控有力、智慧融合的現代化水利行業治理體系,把江門的河流建設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初步建成與江門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相適應的水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水利監管體系,實現江門水利繼續走在全省前列。
二、主要任務
(一)加快完善區域防洪減災工程體系。大江大河及重要江河防洪工程體系更加完善,重點防洪保護區基本達到流域規劃確定的防洪標準,水旱災害風險防御能力進一步增強。
1.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防洪工程體系。完成江新聯圍加固工程、潭江河流治理工程(新會段)建設。推進生態海堤工程前期工作,力爭銀湖灣濱海新區海堤工程啟動建設。做好粵港澳大灣區堤防鞏固提升工程的銜接工作,穩步推進工程實施,提高區域水安全保障能力。[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2.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實施。建立水庫常態化除險加固機制,力爭完成現有及新增病險106宗水庫除險加固任務。[牽頭單位:江門市水利局,責任單位:新會區、臺山市、開平市、鶴山市、恩平市政府]
3.啟動實施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程。推動臺山市北斗水閘、略尾水閘、恩平市藍田水閘2022年開工建設。完成新會區睦洲水閘、恩平市橫板水閘前期工作,力爭2023年開工建設。適時啟動蓬江區、新會區、臺山市、恩平市等地區病險水閘前期工作,力爭納入上級規劃。[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4.推進重點澇區治理。開展重點澇區調查工作,繼續推動澇區整治。實施天河圍澇區整治工程-濱江片調蓄湖工程、恩平市大槐、橫陂澇區綜合治理工程。完成沙坪街道辦江源赤坎片區易澇點治理工程、蜆江河整治工程等項目。開展重點澇區治理前期工程。[牽頭單位:江門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5.推進山洪災害防治及洪水風險管理。推進新會區中小河流山洪災害防御監測系統、新會區山洪災害調查評價以及臺山市、開平市、鶴山市、恩平市山洪災害群策群防體系建設。啟動江門市錦江水庫洪水預報調度系統、蓬江區防洪排澇調度系統、蓬江區天沙河流域水系調度系統(二期)和蓬江區棠下鎮水雨情監測預警系統等項目。[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二)強化水資源保障能力建設。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廣東節水九條”,全市年供用水總量控制在28.73億m?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滿足上級下達要求,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92%。區域水資源優化配置格局基本形成,應急備用供水能力進一步提高。
1.推進水資源規劃編制。完成江門市水資源配置專項規劃、江門市潭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編制。開展江門市地下水監測及地下水站網建設。實施河流生態流量管控。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2.推進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實施臺山市端芬供水廠及輸水管道一期工程(廣海灣灣區聯合供水工程)。啟動臺山市陳坑水庫、響水潭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工程。推進臺山市、開平市、鶴山市、恩平市農村供水提質增效項目。推進新會區甜水水庫新建工程前期工作,力爭項目在規劃期內開工。[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三)推進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灌區改造項目,灌溉保障程度穩步提高。推進農村水系綜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農村水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水利基礎設施城鄉融合程度有較大提高,農村水利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有所提升。
1.繼續實施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實施臺山市大隆洞灌區、桂南灌區、開平市大沙河灌區、鶴山市金峽灌區等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并結合灌區信息化建設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等工作,建立工程體系完善、管護機制健全的農村灌排體系,提高農田灌溉水利用效率。[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臺山市、開平市、鶴山市、恩平市政府]
2.推進農村水系綜合整治。2022年啟動開平市塘口鎮農村水系治理工程。啟動開平、鶴山、恩平水環境綜合治理等項目前期工作。[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3.繼續實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臺山市新昌水(三合水)治理工程、新昌水(桂水河)治理工程、開平市烏水河立新水庫至那泔連塘段治理工程、恩平市那吉河治理工程等16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同時按省的工作部署適時開展中小河流治理(三期)的前期研究工作。[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四)優化水生態安全格局。繼續深入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河湖保護和監管能力持續加強。重點地區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高質量完成364公里碧道建設。水生態空間得到有效管護,河湖生態水量得到有效保障,水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1.高質量建設江門市碧道工程。全面完成江門市碧道工程,統籌生態、安全、文化、景觀、休閑和經濟功能,打造江河安瀾的行洪通道、水清岸綠的生態廊道、融入自然的休閑漫道、高質量發展的濱水經濟帶。[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2.實施河湖生態保護與修復治理。推進江門市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點支流綜合治理工程(一期)、蓬江區天沙河流域活水調度工程等項目。開展江門市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點支流綜合治理工程(二期)前期工作。[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3.強化水生態空間管控。結合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劃定水生態保護區域紅線,明確水生態空間管控范圍,科學確定水生態空間功能布局,科學規劃重要水利基礎設施布局。[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五)推進智慧水利建設。構建智能融合的水利全域感知網絡體系、多級聯動的智能調度指揮體系和智慧水利支撐體系,增強水利全業務信息感知、分析、處理和智慧應用的能力。
1.建設水利業務智能平臺。實施江門市智慧水利工程,建設智慧水利大平臺。開展全市水利信息化應用情況普查。[牽頭單位:江門市水利局、市政府服務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2.建設與新技術融合的水利信息化亮點。推進小型水庫“全要素”建設,實施新會區水利工程管理信息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一期)、臺山市小型水庫“三要素”監測系統升級改造。完善重點水利工程安全監測,推進臺山市大中型水庫安全自動化監測系統建設。[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3.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水利行業應用效果。加強與電信運營商合作,將5G基礎設施建設覆蓋到各類水利工程,為無人技術應用提供條件。逐步由信息化建設獲得數據模式過度到購買服務獲得數據模式。利用視頻識別技術對已建水利視頻監控設備進行改造。[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六)進一步完善涉水監管體系。河長制湖長制深入推進,主要河湖水域岸線得到有效管控。河長制與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體系逐步完善。涉水監管體制機制日趨完善,水行政執法能力進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等預警監測體系基本建立,初步建成集標準化建設、精細化管理和智慧化運行于一體的現代化涉水監管體系。
1.深化河湖水域岸線監管。加快推進江門市市管河道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天沙河干流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臺山市重要河湖水域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開平市重要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鶴山市轄區內重要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及恩平市河湖水域岸線規劃等規劃編制。[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2.嚴格節水和水資源監管。繼續落實“三條紅線”控制指標體系和考核制度,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鞏固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果,保障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安全,為經濟社會長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水資源支撐。[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3.組織開展重要河湖生態流量管控和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對杜阮河、沙坪河、新昌水、鎮海水、蓮塘水等重點河流編制生態流量管控方案并組織實施,在省完成跨地市水量分配的基礎上組織開展潭江水量分配工作。[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4.加強飲用水源監測。繼續開展全市大中型水庫及重要飲用水源水庫水質監測,以及藍藻水華風險預警監測監控工作。完善地下水監測及地下水監測站網建設,加強地下水管理。[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5.健全水利工程監督管理。建立健全明晰的管理責任制,落實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責任制、防汛安全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責任制。積極推進水利工程物業化管理。[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6.強化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制定水土保持權責清單,健全水土保持行業監管。建立健全人為水土流失常態化監管機制。加強城市水土保持監管。提高水土保持監測支撐能力,實施流域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全覆蓋。[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7.加強水旱災害風險防控。全面開展水旱災害風險普查。啟動江門市洪水干旱災害防治規劃、江門市水利信息化規劃等編制工作。各縣(市、區)按照有關規定完善制定水旱災害防御方案預案。[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8.提升水利執法監管水平。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全面實現執法信息公開透明、執法全過程留痕、執法決定合法有效,行政執法能力和水平整體大幅提升,行政執法行為被糾錯率明顯下降,行政執法的社會滿意度顯著提高。[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資金統籌保障。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加大政府財政資金對水利基礎設施投入,用好全市重大項目重大平臺統籌機制,積極申報政府債券,按照輕重緩急推動水利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積極申報上級示范、試點建設項目,以示范、試點建設項目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二)積極探索新興建設模式。引導各縣(市、區)將本區域的準經營性資源水利項目進行整合,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水利建設營運領域,以社會資本力量平衡本地財政支付壓力。[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三)重視“三區三線”協調。遵守國家土地政策,合理安排水利項目建設用地。將水利建設用地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安排。為規劃建設水利基礎設施預留發展空間。做好水利基礎設施用地與“三區三線”協調,理清水利基礎設施布局與生態、農業、城鎮三類空間的相互影響,促進和支撐江門市國土空間規劃及“多規合一”實施。[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利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
附件:1.江門市水利發展“十四五”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項目任務清單
2.江門市水利發展“十四五”三年行動計劃一般項目任務清單
附件下載:
江府辦函【2022】55號附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