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藥監局、市知識產權局,各區市場監管局,委機關各處室和直屬單位:
2022年元旦、春節將至,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也將召開,做好這一時期各項工作十分重要。為認真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中辦發電〔2021〕35號)精神,落實市場監管總局和市委、市政府有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現就“兩節”和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加強市場監管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嚴格落實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出入我市最新要求,做好個人防護,減少人員聚集性活動,倡導就地過年,“非必要不離津”,確需離津的人員必須按照程序報批,經批準后方可離津,離津返津的,按照市防疫指揮部要求需提交48小時核酸檢測證明。著力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市場監管,嚴格執行“三專”“三證”“五不準”要求,督促市場主體責任落實到位。加強新冠疫苗質量監管。組織開展新冠疫苗儲運配送及接種環節監督檢查,做好異常反應監測工作。加強藥品零售企業止咳、退熱、抗病毒、抗菌素等“四類”藥品銷售實名制登記及監測工作。強化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機構監管及風險防控工作。
二、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切實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結合節日生產集中特點加強對生產企業的檢查。以進口冷鏈食品原料、飲料、食用油、糧食制品、糕點、酒類產品、乳制品、肉制品等為重點品種,全面強化對食品生產企業監管,把好“出廠關”。以節日食品消費為重點嚴防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問題發生。以節令食品、畜禽肉類、蛋類、水產品、蛋類、水產品、時令果蔬為重點品種,以大型商超、連鎖經營企業、大型批發企業、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學校食堂、旅游定點接待單位、農家樂、年夜飯供餐單位、農批市場等為重點單位,以旅游景區、商業區、車站、碼頭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等為重點場所,以網絡食品經營為重點業態,加強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和隱患綜合治理。督促生產經營者落實反食品浪費法律規定,推進全社會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氛圍。以“過節送健康”為切入點強化特殊食品監管。要持續加強保健食品行業整治工作,督促生產企業嚴格按照注冊或備案的內容使用原料,嚴格按照注冊或備案的產品配方和生產工藝等技術要求組織生產,嚴格按照注冊或備案品的內容標識標簽、說明書,督促特殊食品經營單位必須設立銷售專柜(專區)、在顯著位置張貼保健食品消費提示。結合節日消費熱點加強針對性抽檢監測。以傳統特色食品、節日熱銷食品、食用農產品、保健食品和高風險食品為重點,持續加強節日期間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及時發布風險提示和消費提示,倡導市民科學消費、安全消費。要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對照供應企業(基地)清單,按照“一品一人”和“一企一檔”要求,細化分解任務、責任落實到人,對5家供北京冬奧會定點生產企業供奧食品實行全流程嚴格監管,嚴防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堅決杜絕食源性興奮劑問題,保障食品安全。
強化藥品監管,保障群眾用藥安全。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非法收售藥品違法行為,防止非法收售藥品行為回潮。強化醫療器械經營和使用環節的監管。加強化妝品備案后監督檢查,對高風險產品實施重點監管。
三、認真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要加強對糧油蛋奶、肉菜水果等民生商品、防疫用品、交通運輸、核酸檢測以及與節日相關的旅游景區、餐飲、高端白酒、零售等領域的價格監管。要強化巡查告誡鞏固菜市場明碼標價規范成果,防止不明碼標價問題反彈,依法查處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等各類違法行為,維護好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市場價格秩序。加強市場促銷宣傳活動檢查,依法查處仿冒混淆、不正當競爭行為。以酒水飲料、節令商品等為重點,嚴厲查處假冒、仿冒知名品牌、過度包裝、缺斤短兩等違法行為。以保護馳名商標、老字號商標品牌為重點,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區域,依法查處食品、服裝、鞋帽等節日市場消費量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商標侵權違法行為。圍繞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醫療美容、近視防控產品等重點領域,堅持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嚴厲查處虛假宣傳、誤導消費的各類違法廣告行為,加大廣告監管執法力度。突出兒童用品、電子電器等消費品質量監管,依法查處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加強在用強檢計量器具監督檢查,嚴厲打擊實施計量作弊的違法行為。及時核查處置涉及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爭議檢測結果、虛假檢測等事項。要組織力量對集貿市場和商場、超市在用電子計價秤、加油站加油機開展監督檢查,保障計量準確。要依法對扶貧產品旗艦店、專柜、采購點、電商平臺以及展銷展會等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打著消費扶貧旗號從事違反市場監管法規的行為。要繼續強化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行為監管工作,監督檢查各類經營單位,依法查處非法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行為。積極做好投訴舉報處理工作,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對投訴舉報要做到及時受理、及時分撥、及時調查核實,依法處置,從快從速處理,發現重大或敏感情況,按有關程序報告,及時處理,防止事態擴大,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四、守牢安全底線,強化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和產品質量監管
要以人員密集場所的特種設備、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供暖鍋爐為重點,圍繞“三落實、兩有證、一預案、一演練”,全面排查特種設備安全隱患,督促使用單位加強節日前的維護保養和節日期間的巡查檢查及應急值守,切實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為人民群眾祥和過節、北京冬奧會順利舉辦營造良好的安全氛圍。要加強危險化學品及包裝物容器質量監管。加強危險化學品及包裝物獲證企業隱患排查治理,持續做好獲證企業生產條件的監督檢查,嚴格落實企業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對排查出的問題隱患,責令企業立即進行整改,確保隱患整改完畢,對不能持續保持生產許可規定條件等違法行為要依法嚴厲查處。強化對機動車輛及其安全附件、兒童用品、家用電器等重點產品開展強制性產品認證專項檢查,嚴禁無證出廠、銷售。
五、持續推進正風肅紀,嚴防“節日腐敗”
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各級領導干部要強化廉政意識,帶頭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要求,加強對干部職工的教育管理監督,做好節前警示教育。從嚴查處違規吃喝、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使用公車、公款旅游等問題,嚴肅懲治違規發放津貼補貼或者福利,注意糾治快遞送禮、收送電子紅包、“不吃公款吃老板”等隱形變異行為。聚焦疫情防控、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特種設備、產品質量安全、市場秩序、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堅決糾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以總結部署工作等名義隨意向基層派任務要材料、同一內容會議層層套開、“指尖上形式主義”等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切實為基層減負。
六、加強內部安全管理,做好應急值守及應急處置工作
各單位、各部門要加強安全教育,提高防火、防盜及交通安全意識,進行內部全面安全生產檢查,確保用電、消防、用氣、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等安全,發現問題,立即整改,排除隱患。加強節日期間車輛管理,保證車輛安全。加強對駕駛員的行車安全教育,做好車輛管理安排。除工作需用車外其他車輛封存停駛,嚴禁公車私用。加強值班值守,妥善安排好節假日值班人員和帶班領導,嚴格落實單位領導干部帶班和值班人員24小時在崗值班制度,嚴格遵守值班紀律,確保值班帶班工作執行到位、值班設備調試到位、值班人員培訓到位、信息報送及時到位。遇有重要緊急情況,要第一時間請示報告并妥善應對處置。加強輿情監測和應急處置準備,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要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消除麻痹思想,落實各項責任,從嚴從細從實做好信訪維穩的排查和穩控工作。加強網絡安全。按照在重大節日及敏感時期要做好應急值守,在關鍵時間節點、關鍵崗位要實行專人在崗值守的要求。對可能發生的各類網絡安全事件嚴格按照《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絡安全應急處置預案》做好充分準備,做到未雨綢繆,針對重要信息系統攻擊、大規模拒絕服務、網站和LED屏幕篡改、釣魚郵件、勒索病毒、數據竊取等突出威脅,強化管理與技術防護措施,確保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處置。
各單位、各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加強節日期間各項工作組織領導,精心部署安排,強化節前教育,嚴明各項紀律,執行廉潔規定,強化督導檢查,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維護好節日市場秩序,確保節日期間市場及內部安全穩定。委機關各業務部門要針對節日特點和業務職能實際,加強指導,及時答復基層請示,同時要加大節日期間督導檢查,發現情況,解決問題,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請各單位、各部門元旦、春節后上班第一天下午5點前,報送節日期間市場監管工作情況。
2021年12月30日
(此件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