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陜西省商務廳等10部門關于印發《促進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陜商發〔2021〕38號)

   2021-11-16 283
核心提示:引培行業領軍企業。鼓勵生產企業、貿易批零企業、餐飲企業將冷鏈物流業務剝離外包,推動專業化物流企業、第三方運輸企業和末端配送企業發展壯大(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強化開放招商。引導國內外大型物流服務集成商在我省設立全國性物流總部基地和區域性集散分撥中心,提升國際物流資源配置能力(省發改委、省商務廳)。建立動態的省(部)級重點聯系商貿物流企業名錄,加強對重點企業的跟蹤指導,在推進商貿物流試點和政策扶持上予以傾斜(省商務廳)。

各設區市(區)、韓城市商務、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市場監管、郵政主管部門、各直屬海關:

為貫徹落實《商務部等9部門關于印發<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商流通函〔2021〕397號)要求,扎實推進我省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省商務廳等10部門聯合制定了《促進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現予以印發。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陜西省商務廳  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陜西省財政廳

陜西省自然資源廳   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陜西省交通運輸廳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    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陜西省郵政管理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安海關

2021年10月25日

促進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決策部署,促進陜西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根據商務部等9部門印發的《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專項行動計劃》)要求,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補強補齊配送短板,構建高效配送網絡

1.著力優化商貿物流網絡布局。加強西安、寶雞、榆林等節點城市與國家物流樞紐的銜接,提升節點城市的聚集輻射能力(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統籌推進城市商業設施、物流設施、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和升級改造,優化城鄉配送網點布局(省商務廳、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省住建廳、各市(區)政府)。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完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暢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省商務廳、各市(區)政府)。

2.進一步完善城鄉高效配送網絡。加強城鄉配送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現有園區升級改造,促進配送園區與交通干線高效銜接(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省住建廳)。支持商貿物流企業建設綜合物流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完善城市配送體系。支持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和鎮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配送網絡(省商務廳)。實施“快遞進村”工程,引導各類快遞服務企業將快遞服務網絡與郵政普遍服務、交通運輸、供銷商貿、傳統物流等資源融合發展,推動郵快合作、快快合作、交郵合作、快商合作等模式,提升農村網絡深度。重點圍繞全省農業“3+X”產業布局,在果蔬、茶葉、畜產品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大村級快遞網點、公共攬投站點快遞配送點等末端設施建設。(省郵政管理局、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

3.加快推進冷鏈物流發展。積極申報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在寶雞入選國家首批骨干物流基地基礎上,積極支持西安、延安和其他符合條件的城市繼續申報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省發改委)。大力發展肉類、果蔬、乳制品和藥品冷鏈物流。支持在產地建設具備集中采購、低溫加工、跨區域配送能力的配送中心和中轉保鮮庫、大型生產預冷中心等。強化食品藥品冷鏈物流配送全程動態監管,實現質量可控、可追溯(省發改委、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

二、推廣應用新技術,提升物流服務水平

4.推進物流標準化。鼓勵和支持商貿物流企業圍繞標準托盤(含周轉箱)及其循環共用進行的相關物流設施設備更新改造,提升標準托盤使用率和帶托運輸率,促進物流配送提質增效(省商務廳)。發揮省級物流行業組織作用,開展物流標準修訂和推廣宣傳工作,支持、指導全省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工作,推薦標準化工作成績突出的商貿物流企業及個人參與我省標準化工作表彰和獎勵(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

5.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商貿物流企業利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和裝備,對物流配送倉儲、分撥、配送等環節進行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打造智慧物流園區、數字倉庫等設施網絡,豐富人、車、貨、運、場應用場景業態模式創新(省發改委、省商務廳)。鼓勵商貿物流企業利用社區網點和物業資源,建設自助提貨柜、智能生鮮柜、智能快件箱,提高末端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省住建廳)。

6.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鼓勵物流企業為制造業提供供應鏈管理庫存、線邊物流、供應鏈一體化服務等個性化物流解決方案,大力發展以柔性化生產、資源高度共享為特征的現代供應鏈模式。結合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申報建設,推動物流企業與商貿企業共同打造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平臺,實現供需對接、集中采購、共同庫存、支付結算、物流配送等功能集成,提高快速響應及資源共享能力(省發改委、省商務廳)。依托農產品電商、物流信息平臺,推進產地與銷地、批發市場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拓展安全檢測、加工包裝、統倉統配溯源查詢等功能,培育發展農產品供應鏈,完善基于農產品流通大數據的產銷對接機制,引導農產品規模種養殖(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

三、推進通關便利化,保障國際物流暢通

7.推動口岸通關降費提效。積極協調聯系口岸相關部門和單位(管委會、鐵路、航空、貨代、報關企業、進出口企業等),大力壓縮超長報關單數量,穩固整體通關時間壓縮成效在合理區間。全面推廣進出口貨物“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匯總征稅等措施。繼續做好進出口環節收費的監督工作,不定期開展進出口環節收費情況檢查。積極引導督促外貿企業自行在“單一窗口”網站動態更新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內容,提高公開公示質量,確保清單以外一律不得收費(省商務廳、西安海關)。

8.打造國際物流通道。依托西安陸港,進一步打通國際鐵路物流通道,大力支持中歐班列“長安號”雙向運行;加強西安陸港與沿海港口、沿邊口岸的合作,引入國際船公司、貨代公司,實現港口服務鏈內移。推動陜西省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平臺建設,構建服務我省全球貿易、營銷網絡和跨境電子商務的物流支撐體系(省發改委、省商務廳、西安海關)。強化政策保障,制定我省《公共海外倉認定支持辦法》,引導鼓勵我省跨境電商企業和外貿企業通過投資、租賃等方式在境外及中歐班列沿線國家和地區設立海外倉(省商務廳、省財政廳、西安海關)。

四、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綠色物流

9.健全綠色物流體系。深入推進現代物流節能減排,加大貨運車輛適用的充電樁、加氫站等配套設施布局規劃建設力度,鼓勵新能源、清潔能源貨運車輛在城市配送領域應用(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省住建廳、省郵政管理局)。加強綠色物流新技術和設備的應用,推廣使用循環包裝和生物降解包裝材料,鼓勵物流企業與制造、商貿企業包裝循環共用,減少過度包裝和二次包裝,促進包裝減量化、再利用。推動托盤循環共用系統建設,促進產品包裝和物流器具綠色化、標準化、循環化(省發改委、省商務廳)。

五、加大支持力度,培育龍頭企業

10.引培行業領軍企業。鼓勵生產企業、貿易批零企業、餐飲企業將冷鏈物流業務剝離外包,推動專業化物流企業、第三方運輸企業和末端配送企業發展壯大(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強化開放招商。引導國內外大型物流服務集成商在我省設立全國性物流總部基地和區域性集散分撥中心,提升國際物流資源配置能力(省發改委、省商務廳)。建立動態的省(部)級重點聯系商貿物流企業名錄,加強對重點企業的跟蹤指導,在推進商貿物流試點和政策扶持上予以傾斜(省商務廳)。

11.創新金融服務。鼓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按照市場化、商業可持續原則,支持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優化信貸服務,重點提升省級重點商貿物流企業和城鄉配送網絡建設項目服務水平。(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省商務廳)。

12.強化政策集成。完善物流設施用地規劃,促進城市物流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相銜接,保障商貿物流基礎設施用地需求。鼓勵地方政府合理設置物流用地績效考核指標,整合盤活存量土地資源用于商貿物流設施建設(自然資源廳)。省級各相關部門要結合重點任務分工,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用好現有省級相關專項資金支持商貿物流領域發展(省級各相關部門)。各級政府要出臺支持商貿物流發展相關政策,持續優化城市配送貨運車輛通行管理,落實城鄉配送車輛“四統一”(統一車型、統一標識、統一管理、統一標準)(各市(區)政府)。

六、加強部門協調,形成工作合力

13.完善工作機制。建立省級跨部門工作聯系和會商機制,定期聽取工作進展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專項行動計劃》重點任務推進工作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各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責,制定重點工作推進計劃,明確分管領導和責任處室,并指派一名處級干部作為聯絡員,負責對接相關工作,定期填報《促進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工作臺賬》,每半年報送一次重點工作推進情況(省級各相關部門)。

聯系方式:省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

聯系電話:029-63913882  63913883

附件:促進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工作臺賬



 
地區: 陜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