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震寰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培育“匠心”,助力中華飲食文化面向世界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中國飲食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對于構建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新體系、增強文化軟實力、促進“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不斷健全體制機制、搭建交流平臺、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推動中餐“走出去”。
一、引導支持中餐企業“走出去”
2016年,商務部印發《關于推動餐飲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商服貿發〔2016〕71號),鼓勵餐飲企業加快品牌建設步伐,為餐飲企業走出去夯實基礎。目前,全聚德、眉州東坡等著名餐飲企業已經走出國門,并加快了投資步伐。
下一步,將推動制定《關于加快推動中餐走出去的指導意見》,加強中餐國際交流,拓展中餐國際合作空間,提升中餐企業國際發展能力,實施中餐申遺、海外中餐繁榮、海外中餐廚師技能提升、餐飲原輔料供應鏈走出去等行動計劃,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強食品安全合作,強化信息、平臺等公共服務,加快推動中餐“走出去”。
二、強化對海外中餐企業的服務功能
目前,我們在海外設立了220多個經商(參)處(室),貿促會在海外設立了駐外代表處,他們按照“信息、服務、協調、調研、交涉、保護”的方針,為國內中餐企業提供法律、政策、投資環境等信息咨詢服務,提升中餐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能力,積極推動國內中餐企業與當地餐飲企業開展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
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外交部、貿促會等有關部門積極發揮駐外機構的作用,與駐在國政府機構進行溝通,協助解決餐飲勞務人員準入許可、專用食材輔料進口等制約海外中餐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引導國內中餐企業提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鼓勵海外中餐企業嚴格按照標準提供符合駐在國風俗習慣的規范服務。
三、加強海內外餐飲文化交流
商務部積極鼓勵開展中餐國際交流活動,提高中國飲食文化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2014年,商務部指導山西省商務廳聯合中國烹飪協會舉辦“中國山西美食走進聯合國”和“中國山西美食走進紐約”活動,取得圓滿成功。自2016年起,配合相關部門在美國、俄羅斯、西班牙、法國、泰國、韓國、埃及、土耳其、巴拿馬等國家成功舉辦“歡樂春節行走的年夜飯”活動,受到到訪國政府和民眾的廣泛歡迎和贊譽,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作出積極貢獻。2018年春節期間,中國名廚展演團赴土耳其舉辦“歡樂春節——中國美食文化走進土耳其”活動,在土耳其總理官邸、土耳其總統官邸精心設計制作了中國美食文化品鑒會,將中國美食文化推上高層外交舞臺。
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貿促會、中國僑聯等部門,積極推進如下工作。一是研究推進中餐類非商業性境外辦展項目,引導行業中介組織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舉辦中華美食展、推介會、美食節等活動,支持中餐企業參加國際美食節、世界博覽會等展會活動,進一步推動中國飲食文化“走出去”。二是將充分利用2019北京世園會、2020迪拜世博會、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等貿促會舉辦或參與的境內外展會論壇,結合傳統節日,配套舉辦中華美食展、美食推介會、美食節等活動,展示中華美食和文化,進一步提升中餐的國際影響力。三是在舉辦海外華裔青少年夏(冬)令營時,根據地方實際情況,適時增加部分餐飲文化交流內容。
四、加大宣傳力度,支持打造中華飲食品牌
近年來,中國僑聯部門大力傳播推廣中華飲食文化,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國文化影響力。中國僑聯發揮“親情中華”活動平臺的獨特優勢,充分支持各地知名餐飲品牌和名菜走向海外,擴大其海外影響力。如,2016年支持“親情中華?2016浙江美食走進紐約品鑒會”活動,2018年支持“親情中華?味道四川”在捷克、德國、荷蘭舉辦川菜推介和品鑒活動,2019年指導江蘇省僑聯組織“親情中華——江蘇僑務訪問團暨淮揚菜廚藝團”赴肯尼亞開展淮揚菜美食展示和廚藝培訓活動等。上述活動充分調動海外僑界資源,推動中華餐飲文化在當地形成新亮點。
下一步,貿促會將指導各地方和行業貿促會根據地方飲食文化特點,結合地方經貿活動舉辦中華飲食文化宣傳及推介活動。中國僑聯將繼續充分發揮“親情中華”品牌的影響力以及各地餐飲名菜名肴名店的獨特優勢,面向海外僑胞和當地民眾,做大交流文章,做深文化內涵,助力中華餐飲文化走向世界、面向未來。
五、加強餐飲行業人才建設
(一)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加快餐飲服務人才培養,一是制定頒布了《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設置了烹飪(中式烹調)、烹飪(西式烹調)、烹飪(中西式面點)和飯店(酒店)服務等專業,明確了餐飲服務人才的培養內容和標準,鼓勵技工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加強學科建設,大力推進工學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二是組織基本職業培訓,編制了中式烹調師、餐廳服務員等職業的國家基本職業培訓包,集培養目標、培訓要求、培訓內容、課程規范、考核大綱、教學資源于一體,對統一餐飲服務人員職業培訓資源、提升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培育發展壯大社會培訓機構,指導其根據市場需求,堅持就業導向,健全管理體系,提升培訓質量,樹立培訓品牌,涌現出安徽新東方烹飪職業培訓學校等一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餐飲服務培訓機構品牌。此外,自2017年起,中國僑聯支持浙江僑聯舉辦海外中餐烹飪技能培訓班,提升海外餐飲業學員中餐技藝,鼓勵他們在海外推動中餐發展,傳播中華文化,目前已培訓學員600余名。
下一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認真貫徹落實《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國辦發〔2019〕24號)要求,積極建設培育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大力推廣“工學一體化”、“職業培訓包”、“互聯網+”等先進培訓方式,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能力建設。中國僑聯將不斷擴大海外中餐烹飪技能培訓覆蓋面,指導支持廣東、福建、四川等地僑聯舉辦中餐烹飪技能培訓,加強推動中華飲食文化內外產學研結合,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海外中餐行業人才。
(二)提升和完善從業人員準入標準。2017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關于公布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68號),公布140項國家職業資格,其中準入類職業資格41項,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99項。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西式烹調師、西式面點師、茶藝師等5個職業被列入目錄中的“餐飲服務人員”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文件同時明確規定,目錄之內除準入類職業資格外一律不得與就業創業掛鉤,因此,對中式烹調師等餐飲服務人員,不得實行職業準入、強制要求其持證上崗。
下一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的要求研究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的政策措施,建立職業技能等級制度,依托企業等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暢通勞動者職業發展通道。
(三)建立飲食匠人評選機制。為做好餐飲服務人員的職業資格評價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2018年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修訂頒布了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西式烹調師、西式面點師、茶藝師等5個職業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將工匠精神和敬業精神內涵融入其中,作為職業道德要求的重要內容。在評價內容和方式上,注重“品”(職業道德、品德)和“質”(出品質量)兩個方面的評價,堅持把品德作為技能人才評價的首要內容,全面考察技能人才的職業道德、職業操守和從業行為,倡導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強化社會責任;堅持以能力、業績、貢獻為導向,注重考核崗位工作績效,強化生產服務成果、創新成果和實際貢獻。下一步,將組織開展中華技能大獎和全國技術能手評選表彰活動、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組團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加快培養選拔餐飲服務行業高技能人才。
感謝您對我國商務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商務部服貿司 010-85093779
商務部
2019年7月18日
您提出的關于培育“匠心”,助力中華飲食文化面向世界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中國飲食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對于構建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新體系、增強文化軟實力、促進“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不斷健全體制機制、搭建交流平臺、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推動中餐“走出去”。
一、引導支持中餐企業“走出去”
2016年,商務部印發《關于推動餐飲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商服貿發〔2016〕71號),鼓勵餐飲企業加快品牌建設步伐,為餐飲企業走出去夯實基礎。目前,全聚德、眉州東坡等著名餐飲企業已經走出國門,并加快了投資步伐。
下一步,將推動制定《關于加快推動中餐走出去的指導意見》,加強中餐國際交流,拓展中餐國際合作空間,提升中餐企業國際發展能力,實施中餐申遺、海外中餐繁榮、海外中餐廚師技能提升、餐飲原輔料供應鏈走出去等行動計劃,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強食品安全合作,強化信息、平臺等公共服務,加快推動中餐“走出去”。
二、強化對海外中餐企業的服務功能
目前,我們在海外設立了220多個經商(參)處(室),貿促會在海外設立了駐外代表處,他們按照“信息、服務、協調、調研、交涉、保護”的方針,為國內中餐企業提供法律、政策、投資環境等信息咨詢服務,提升中餐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能力,積極推動國內中餐企業與當地餐飲企業開展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
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外交部、貿促會等有關部門積極發揮駐外機構的作用,與駐在國政府機構進行溝通,協助解決餐飲勞務人員準入許可、專用食材輔料進口等制約海外中餐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引導國內中餐企業提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鼓勵海外中餐企業嚴格按照標準提供符合駐在國風俗習慣的規范服務。
三、加強海內外餐飲文化交流
商務部積極鼓勵開展中餐國際交流活動,提高中國飲食文化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2014年,商務部指導山西省商務廳聯合中國烹飪協會舉辦“中國山西美食走進聯合國”和“中國山西美食走進紐約”活動,取得圓滿成功。自2016年起,配合相關部門在美國、俄羅斯、西班牙、法國、泰國、韓國、埃及、土耳其、巴拿馬等國家成功舉辦“歡樂春節行走的年夜飯”活動,受到到訪國政府和民眾的廣泛歡迎和贊譽,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作出積極貢獻。2018年春節期間,中國名廚展演團赴土耳其舉辦“歡樂春節——中國美食文化走進土耳其”活動,在土耳其總理官邸、土耳其總統官邸精心設計制作了中國美食文化品鑒會,將中國美食文化推上高層外交舞臺。
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貿促會、中國僑聯等部門,積極推進如下工作。一是研究推進中餐類非商業性境外辦展項目,引導行業中介組織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舉辦中華美食展、推介會、美食節等活動,支持中餐企業參加國際美食節、世界博覽會等展會活動,進一步推動中國飲食文化“走出去”。二是將充分利用2019北京世園會、2020迪拜世博會、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等貿促會舉辦或參與的境內外展會論壇,結合傳統節日,配套舉辦中華美食展、美食推介會、美食節等活動,展示中華美食和文化,進一步提升中餐的國際影響力。三是在舉辦海外華裔青少年夏(冬)令營時,根據地方實際情況,適時增加部分餐飲文化交流內容。
四、加大宣傳力度,支持打造中華飲食品牌
近年來,中國僑聯部門大力傳播推廣中華飲食文化,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國文化影響力。中國僑聯發揮“親情中華”活動平臺的獨特優勢,充分支持各地知名餐飲品牌和名菜走向海外,擴大其海外影響力。如,2016年支持“親情中華?2016浙江美食走進紐約品鑒會”活動,2018年支持“親情中華?味道四川”在捷克、德國、荷蘭舉辦川菜推介和品鑒活動,2019年指導江蘇省僑聯組織“親情中華——江蘇僑務訪問團暨淮揚菜廚藝團”赴肯尼亞開展淮揚菜美食展示和廚藝培訓活動等。上述活動充分調動海外僑界資源,推動中華餐飲文化在當地形成新亮點。
下一步,貿促會將指導各地方和行業貿促會根據地方飲食文化特點,結合地方經貿活動舉辦中華飲食文化宣傳及推介活動。中國僑聯將繼續充分發揮“親情中華”品牌的影響力以及各地餐飲名菜名肴名店的獨特優勢,面向海外僑胞和當地民眾,做大交流文章,做深文化內涵,助力中華餐飲文化走向世界、面向未來。
五、加強餐飲行業人才建設
(一)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加快餐飲服務人才培養,一是制定頒布了《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設置了烹飪(中式烹調)、烹飪(西式烹調)、烹飪(中西式面點)和飯店(酒店)服務等專業,明確了餐飲服務人才的培養內容和標準,鼓勵技工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加強學科建設,大力推進工學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二是組織基本職業培訓,編制了中式烹調師、餐廳服務員等職業的國家基本職業培訓包,集培養目標、培訓要求、培訓內容、課程規范、考核大綱、教學資源于一體,對統一餐飲服務人員職業培訓資源、提升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培育發展壯大社會培訓機構,指導其根據市場需求,堅持就業導向,健全管理體系,提升培訓質量,樹立培訓品牌,涌現出安徽新東方烹飪職業培訓學校等一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餐飲服務培訓機構品牌。此外,自2017年起,中國僑聯支持浙江僑聯舉辦海外中餐烹飪技能培訓班,提升海外餐飲業學員中餐技藝,鼓勵他們在海外推動中餐發展,傳播中華文化,目前已培訓學員600余名。
下一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認真貫徹落實《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國辦發〔2019〕24號)要求,積極建設培育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大力推廣“工學一體化”、“職業培訓包”、“互聯網+”等先進培訓方式,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能力建設。中國僑聯將不斷擴大海外中餐烹飪技能培訓覆蓋面,指導支持廣東、福建、四川等地僑聯舉辦中餐烹飪技能培訓,加強推動中華飲食文化內外產學研結合,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海外中餐行業人才。
(二)提升和完善從業人員準入標準。2017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關于公布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68號),公布140項國家職業資格,其中準入類職業資格41項,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99項。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西式烹調師、西式面點師、茶藝師等5個職業被列入目錄中的“餐飲服務人員”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文件同時明確規定,目錄之內除準入類職業資格外一律不得與就業創業掛鉤,因此,對中式烹調師等餐飲服務人員,不得實行職業準入、強制要求其持證上崗。
下一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的要求研究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的政策措施,建立職業技能等級制度,依托企業等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暢通勞動者職業發展通道。
(三)建立飲食匠人評選機制。為做好餐飲服務人員的職業資格評價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2018年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修訂頒布了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西式烹調師、西式面點師、茶藝師等5個職業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將工匠精神和敬業精神內涵融入其中,作為職業道德要求的重要內容。在評價內容和方式上,注重“品”(職業道德、品德)和“質”(出品質量)兩個方面的評價,堅持把品德作為技能人才評價的首要內容,全面考察技能人才的職業道德、職業操守和從業行為,倡導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強化社會責任;堅持以能力、業績、貢獻為導向,注重考核崗位工作績效,強化生產服務成果、創新成果和實際貢獻。下一步,將組織開展中華技能大獎和全國技術能手評選表彰活動、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組團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加快培養選拔餐飲服務行業高技能人才。
感謝您對我國商務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商務部服貿司 010-85093779
商務部
2019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