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魯農種字〔2020〕8號)

   2020-04-29 721
核心提示: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19〕56
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19〕56號)和《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30年)》(農種發〔2015〕2號)精神,按照《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實施方案》(農辦種〔2015〕26號)和《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2020年實施方案》(農辦種〔2020〕6號)要求,我廳制定了《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學習領會文件精神,細化工作方案,做到應查盡查,應收盡收。
 
    聯系人及電話:
 
    山東省種子管理總站  于建平  0531-81608102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宮永超  0531-66659677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
 
    2020年4月28日
 
    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
 
    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國辦發〔2019〕56號)和《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30年)》(農種發〔2015〕2號)精神,按照農業農村部統一部署,2020年起我省將全面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和收集工作。為確保普查與收集工作的順利實施,加大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力度,強化農作物新種質創制、鑒定與利用研究,根據《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實施方案》(農辦種〔2015〕26號)和《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2020年實施方案》(農辦種〔2020〕6號)要求,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義
 
    (一)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是對珍稀、瀕危作物野生種質資源進行搶救性保護的重要舉措。山東是農業大省,地貌、氣候、生態類型多樣,農作物種類繁多,種質資源非常豐富。近年來,受氣候、耕作制度和農業經營方式變化,特別是城鎮化、工業化快速發展的影響,致使大量地方品種迅速消失,作物野生近緣植物資源因其賴以生存繁衍的棲息地遭受破壞而急劇減少。全面普查我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搶救性收集和保護珍稀、瀕危作物野生種質資源和特色地方品種,對保護我省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多樣性、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資源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二)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是豐富我省農作物基因庫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隨著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各國圍繞重要基因發掘、創新和利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建國以來,我省開展過兩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搜查工作,獲得一大批資源材料,但由于當時技術落后、保存設施匱乏、基礎研究不足,許多資源無法保存以致喪失,優異種質和基因資源發掘利用嚴重滯后。通過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和收集,摸清我省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家底,收集一批珍稀種質資源,并對收集的種質資源進行鑒定、保存,深入研究、發掘優異基因,豐富我省種質資源的遺傳多樣性,為我省農作物育種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資源、新基因和新種質。
 
    (三)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是提升我省現代種業和農業核心競爭力的強有力支撐。農作物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主要農產品供給的戰略性資源,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與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多年來,我省收集保存的種質資源在科研育種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利用優異種質資源育成了一大批優良品種,為保障糧食安全、豐富“菜籃子”作出了巨大貢獻。目前新品種選育普遍受到農作物遺傳背景狹窄的制約,品種同質化現象嚴重,突破性品種少,無法形成種業核心競爭力。因此,要積極抓住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的機遇,加大經費投入,建立和完善種質資源保護與研究利用體系,加強種質資源普查、收集與深入研究,為新種質創制、新品種選育奠定堅實基礎,使我省資源優勢轉化為種業創新優勢,進一步提升我省種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二、目標任務
 
    (一)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征集。對全省133個農業縣(市、區)(附件3)開展各類作物種質資源的全面普查,力爭兩年內完成普查任務。一是查清糧食、經濟、蔬菜、果樹、牧草等栽培作物古老地方品種的分布范圍、主要特性以及農民認知等基本情況;二是查清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名錄的作物野生近緣植物的種類、地理分布、生態環境和瀕危狀況等重要信息;三是查清各類作物的種植歷史、栽培制度、品種更替、社會經濟和環境變化、種質資源的種類、分布、多樣性及其消長狀況等基本信息;四是分析當地氣候、環境、人口、文化及社會經濟發展對農作物種質資源變化的影響,揭示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演變規律及其發展趨勢。填寫《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普查表》(附件5)。在此基礎上,征集各類古老、珍稀、特色、名優的作物地方品種和野生近緣植物種質資源4000份以上。填寫《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征集表》(附件6)。
 
    在完成國家普查任務的同時,要對食用菌、中藥材種質資源進行全面普查與收集,按照對其他作物要求,做到應收盡收,填寫《山東省食用菌、中藥材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普查表》(附件7)和《山東省食用菌、中藥材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征集表》(附件8)。
 
    (二)農作物種質資源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在普查基礎上,選擇農作物種質資源豐富的6個縣(市、區)(附件4)進行各類作物種質資源的系統調查。調查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的科、屬、種、品種分布區域、生態環境、歷史沿革、瀕危狀況、保護現狀等信息,深入了解當地農民對其優良特性、栽培方式、利用價值、適應范圍等認知方面的基礎信息。填寫《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調查表》(附件9)。計劃搶救性收集各類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種、種植年代久遠的育成品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近緣植物以及其他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種質資源600份以上。
 
    (三)農作物種質資源鑒定評價與編目入庫。對征集和收集到的種質資源進行擴繁和基本生物學特征特性鑒定評價,經過整理、整合并結合農民認知進行編目,提交到國家作物種質庫(圃)和山東省種質庫(圃)保存。計劃鑒定保存各類作物種質資源4000份以上。同時對初步鑒定出來的優異種質資源,集中開展600份資源的鑒定和評價。
 
    (四)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數據庫建設。對普查與征集、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鑒定評價與編目等數據、信息進行系統整理,按照統一標準和規范建立全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數據庫和編目數據庫,編寫全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報告、系統調查報告、種質資源目錄、重要農作物種質資源圖集等技術報告。
 
    三、實施范圍、期限與進度
 
    (一)實施范圍。133個普查縣(市、區),6個系統調查縣(市、區)。
 
    (二)實施期限。2020年4月至2020年11月底。
 
    (三)進度安排。
 
    各地要根據新冠肺炎疫情實際情況,積極有序開展普查與收集工作。
 
    1.部署與培訓。2020年4月至5月底,制定并印發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實施方案,并通過多途徑、多方式開展專題培訓。省廳計劃于5月中旬開展普查宣傳周活動。
 
    2.普查與征集階段:2020年4月至2020年11月底,133個普查縣(市、區)組建由相關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普查工作組,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征集工作,將普查數據錄入數據庫,征集的種質資源送交省農科院臨時保存。每個縣征集各種地方品種、野生近緣植物30份以上。
 
    3.調查與搶救性收集階段:2020年4月至2020年11月底,省農科院組織專業人員組成的系統調查隊伍,完成6個縣(市、區)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工作。每個縣搶救性收集各類作物種質資源100份以上。
 
    4.繁殖鑒定與提交保存階段: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底,省農科院組織對征集和收集的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進行繁殖、鑒定、評價和整理編目,并提交國家作物種質庫(圃)保存。
 
    5.年度總結。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上旬,建成并完善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數據庫和編目數據庫,編寫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報告、系統調查報告、種質資源目錄等技術報告,進行年度工作總結。
 
    四、任務分工
 
    (一)省農科院。負責6個調查縣(市、區)的農作物種質資源的系統調查和搶救性收集,每個縣搶救性收集各類作物種質資源100份以上;負責保存本省征集和收集的各類作物種質資源,進行繁殖、鑒定、評價,并將鑒定結果和種質資源提交國家作物種質庫(圃)。參與組織全省133個普查縣(市、區)的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全面普查和征集、普查信息匯總、審核、建立數據庫等工作。
 
    (二)省種子管理總站。負責組織全省133個普查縣(市、區)的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全面普查和征集及人員培訓;匯總普查縣(市、區)提交的普查信息,審核通過后提交國家種質信息中心;建立省級種質資源普查與調查數據庫。
 
    (三)市農業農村局。負責本轄區普查與征集工作的組織協調、技術指導、工作督查及材料審核匯總。
 
    (四)縣級農業農村局。承擔本縣(市、區)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全面普查和征集。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組織普查人員對轄區內的種質資源進行普查,做好原始記錄,建全文字、照片、影像等普查檔案,及時將數據錄入數據庫;每個縣征集當地古老、珍稀、特有、名優作物地方品種和作物野生近緣植物種質資源30份以上,并按技術要求將征集的農作物種質資源及時送交省農科院研究種質資源中心(聯系人:李潤芳,電話:0531-66658177、13805416312,郵箱:lirunfang2000@163.com)。
 
    (五)其他相關科研教學機構。根據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的類別和系統調查的實際需求,邀請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各市級農業科學院有關研究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本專業作物種質資源系統調查和搶救性收集。
 
    五、重點工作
 
    (一)組建普查與收集專業隊伍。省農科院組建種質資源、作物育種與栽培、植物分類學等專業人員組成的系統調查隊,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工作。各普查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組建由相關專業管理和技術人員組成的普查工作組,開展本轄區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征集工作。
 
    (二)開展技術培訓與指導。協助農業部種業管理司和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辦好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征集培訓;主要內容包括:解讀《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30年)》和《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實施方案》,種質資源文獻資料查閱、資源分類、信息采集、數據填報、樣本征集與收集、鑒定評價、資源保存及如何與農戶座談交流等內容。針對普查與收集行動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及時進行指導。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指導普查與收集工作承擔單位、管理單位等從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官方網站(http://www.cgrchina.cn/)下載培訓資料,自行開展培訓,待具備相關條件后,根據需要,省農業農村廳可組織現場培訓。
 
    (三)實施普查和收集行動。各責任單位和普查工作組,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認真做好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普查和收集工作,做到特有資源不缺項,重要資源不遺漏,信息采集詳盡,數據填報真實,樣本征集具有典型和代表性,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普查和收集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領導小組,加強組織保障。成立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征集行動領導小組,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希信任組長,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王登啟、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張立明任副組長,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科教處、計財處、種子管理總站、果茶站、農技站、環能站、省畜牧局畜牧與畜禽廢棄物利用處及省農科院科研處、資源中心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全面負責本次普查與收集行動的政策協調、方案制定、經費保障和檢查督導。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種子管理總站,蔣慶功同志任辦公室主任,省農科院科研處處長張正、省果茶站站長王志剛、省農技站站長高瑞杰、省種子總站副站長王桂娥任辦公室副主任(附件1)。
 
    (二)成立專家組,提供技術保障。省農業農村廳成立由糧食、經濟、蔬菜、果樹、食用菌、中藥材、牧草等栽培作物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家組(附件2)。負責制定技術路線,開展技術培訓,提供技術咨詢,實施項目評價等。各市及相關縣(市、區)農業農村局成立相應組織機構,細化工作方案,明確分管領導和技術負責人,并于5月10前以市地為單位統一報普查辦,郵箱:sdseedpg8102@163.com(附件10)。
 
    (三)加強工作督導,規范項目管理。按照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專項管理辦法,對人員、財務、物資、資源、信息等進行規范管理,責任主體要嚴格經費預算、使用范圍、支付方式和運轉程序,對建立的數據庫和專項成果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實現共享,同時加強工作督查,工作成效納入系統考核內容。
 
    (四)加強宣傳引導,提升保護意識。積極組織報刊、電臺、電視臺等媒體跟蹤報道,認真開展好宣傳周活動,擴大宣傳本次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的重要意義和主要成果,提升全社會參與保護農作物種質資源多樣性的意識和行動,確保此次普查與收集行動取得實效,切實推動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可持續發展。
 
    附件1.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名單.docx
 
    附件2.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專家組名單.docx
 
    附件3.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山東省普查縣(市、區)名單.docx
 
    附件4.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山東省系統調查縣(市、區)名單.docx
 
    附件5.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普查表.docx
 
    附件6.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征集表.docx
 
    附件7.山東省食用菌、中藥材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普查表.docx
 
    附件8.山東省食用菌、中藥材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征集表.docx
 
    附件9.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調查表.docx
 
    附件10.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各市、縣(市、區)分管領導及技術負責人.docx

      附件:


 
地區: 山東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