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克州農業農村局:
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落實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支持幫扶“三區三州”發展綠色食品具體舉措,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發展目標
聚焦南疆四地州特別是深度貧困縣,堅持市場導向,強化產業指導、技術培訓、營銷幫扶和品牌打造,充分發揮綠色食品在品牌打造和營銷幫扶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進南疆四地州特色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綠色發展。2020年,南疆四地州計劃發展綠色食品198個、農產品地理標志5個、計劃創建、續報、驗收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9個。
二、發展措施
(一)進一步加強學習宣傳培訓。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擴大綠色食品生產銷售的要求和2020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發展綠色食品的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加強對南疆四地州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承辦好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援助南疆培訓班,計劃培訓100人左右。開展“菜單式”培訓,根據南疆四地州工作需求,由幫扶省市和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共同選派專家,在地州、縣市開展面對面、手把手指導,在企業、合作社、田間地頭指導開展申報、集中審核、現場檢查等工作。優先向南疆四地州提供參加國家、自治區各類業務培訓機會。
(二)進一步加強產品認證。圍繞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產業,以核桃、紅棗、無花果、巴旦木、石榴、蔬菜、牛羊、黑雞、鴿子等特色產品為重點,加大綠色食品培育和認證力度,每個獲證產品補助5000元。支持南疆四地州推廣普及種養殖、加工等地方標準,開展標準化生產,繼續鼓勵更多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開展全程質量控制技術體系CAQS-GAP試點。充分調動人力和技術資源,強化對貧困地區獲證生產經營主體開展業務指導和檢查,幫助建立健全生產營銷、技術服務、標志授權、品牌保護等各項制度,推動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強化標準化規程和生產過程質量監管,提升綠色食品示范帶動作用。
(三)進一步加強基地建設。以南疆四地州林果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特色農產品規劃區和農業大縣為重點,加大基地創建和整改力度。力爭和田地區7個、140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薄皮核桃)標準化生產基地通過驗收,每個補助8萬元,阿克蘇地區計劃創建的庫車縣4萬畝香梨、4萬畝小白杏、柯坪縣3萬畝恰瑪古等基地批準進入創建期。在堅持不降低技術標準的前提下優化基地的創建、驗收以及續報程序,制定續報清單,清理無效材料,簡化基地購銷協議和取消創建期試驗田要求,進一步加快推進南疆四地州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搭建基地產銷對接平臺,增強基地產銷對接作用,促進基地產品直接擴大申報綠色食品和促進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發展,扎實做好品牌扶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四)進一步加強品牌宣傳推介。充分發揮援疆機制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南疆四地州品牌宣傳,提高品牌知名度,引導企業利用線上線下平臺集中展示銷售產品,實現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發展、電商化銷售聯動。組織南疆四地州“三品一標”獲證主體參加第二十一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暨第十四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農產品地理標志專業展等展會,并積極爭取提供免費展位。
(五)進一步落實扶持政策。深入推進綠色食品產業智力扶貧、政策扶貧、品牌扶貧,進一步落實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對國家級貧困縣、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縣(市)申報綠色食品的企業免收認證審核費、標志使用費等優惠政策,落實《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關于支持幫扶“三區三州”綠色食品發展工作的通知》(中綠審〔2020〕11號)和自治區、地州、縣市相關扶持政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南疆四地州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綠色食品產業幫扶領導小組,堅持“一把手”負總責,明確責任領導和具體責任人,落實精準扶貧要求,細化工作措施和時間表,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
(二)加強工作協調。建立工作協調機制,自治區、對口幫扶省市、南疆四地州工作機構適時召開視頻會議,總結工作和交流經驗。各地聯絡員確保信息有效傳遞,及時向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對口幫扶省市和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提交扶貧數據。
(三)建立業務工作“快車道”。南疆四地州申報材料實施“優先受理、優先檢查、優先審核、優先評審、優先上報”“五優先”政策,簡化申報程序,切實提高申報時效和質量。
聯系人:瑪依拉 13899903540
附件:
1.2020年阿克蘇地區綠色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基地發展清單
2.2020年喀什地區綠色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基地發展清單
3.2020年克州綠色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基地發展清單
4.2020年和田地區綠色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基地發展清單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2020年4月1日
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落實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支持幫扶“三區三州”發展綠色食品具體舉措,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發展目標
聚焦南疆四地州特別是深度貧困縣,堅持市場導向,強化產業指導、技術培訓、營銷幫扶和品牌打造,充分發揮綠色食品在品牌打造和營銷幫扶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進南疆四地州特色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綠色發展。2020年,南疆四地州計劃發展綠色食品198個、農產品地理標志5個、計劃創建、續報、驗收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9個。
二、發展措施
(一)進一步加強學習宣傳培訓。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擴大綠色食品生產銷售的要求和2020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發展綠色食品的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加強對南疆四地州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承辦好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援助南疆培訓班,計劃培訓100人左右。開展“菜單式”培訓,根據南疆四地州工作需求,由幫扶省市和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共同選派專家,在地州、縣市開展面對面、手把手指導,在企業、合作社、田間地頭指導開展申報、集中審核、現場檢查等工作。優先向南疆四地州提供參加國家、自治區各類業務培訓機會。
(二)進一步加強產品認證。圍繞南疆四地州脫貧攻堅產業,以核桃、紅棗、無花果、巴旦木、石榴、蔬菜、牛羊、黑雞、鴿子等特色產品為重點,加大綠色食品培育和認證力度,每個獲證產品補助5000元。支持南疆四地州推廣普及種養殖、加工等地方標準,開展標準化生產,繼續鼓勵更多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開展全程質量控制技術體系CAQS-GAP試點。充分調動人力和技術資源,強化對貧困地區獲證生產經營主體開展業務指導和檢查,幫助建立健全生產營銷、技術服務、標志授權、品牌保護等各項制度,推動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強化標準化規程和生產過程質量監管,提升綠色食品示范帶動作用。
(三)進一步加強基地建設。以南疆四地州林果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特色農產品規劃區和農業大縣為重點,加大基地創建和整改力度。力爭和田地區7個、140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薄皮核桃)標準化生產基地通過驗收,每個補助8萬元,阿克蘇地區計劃創建的庫車縣4萬畝香梨、4萬畝小白杏、柯坪縣3萬畝恰瑪古等基地批準進入創建期。在堅持不降低技術標準的前提下優化基地的創建、驗收以及續報程序,制定續報清單,清理無效材料,簡化基地購銷協議和取消創建期試驗田要求,進一步加快推進南疆四地州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搭建基地產銷對接平臺,增強基地產銷對接作用,促進基地產品直接擴大申報綠色食品和促進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發展,扎實做好品牌扶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四)進一步加強品牌宣傳推介。充分發揮援疆機制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南疆四地州品牌宣傳,提高品牌知名度,引導企業利用線上線下平臺集中展示銷售產品,實現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發展、電商化銷售聯動。組織南疆四地州“三品一標”獲證主體參加第二十一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暨第十四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農產品地理標志專業展等展會,并積極爭取提供免費展位。
(五)進一步落實扶持政策。深入推進綠色食品產業智力扶貧、政策扶貧、品牌扶貧,進一步落實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對國家級貧困縣、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縣(市)申報綠色食品的企業免收認證審核費、標志使用費等優惠政策,落實《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關于支持幫扶“三區三州”綠色食品發展工作的通知》(中綠審〔2020〕11號)和自治區、地州、縣市相關扶持政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南疆四地州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綠色食品產業幫扶領導小組,堅持“一把手”負總責,明確責任領導和具體責任人,落實精準扶貧要求,細化工作措施和時間表,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
(二)加強工作協調。建立工作協調機制,自治區、對口幫扶省市、南疆四地州工作機構適時召開視頻會議,總結工作和交流經驗。各地聯絡員確保信息有效傳遞,及時向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對口幫扶省市和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提交扶貧數據。
(三)建立業務工作“快車道”。南疆四地州申報材料實施“優先受理、優先檢查、優先審核、優先評審、優先上報”“五優先”政策,簡化申報程序,切實提高申報時效和質量。
聯系人:瑪依拉 13899903540

1.2020年阿克蘇地區綠色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基地發展清單
2.2020年喀什地區綠色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基地發展清單
3.2020年克州綠色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基地發展清單
4.2020年和田地區綠色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基地發展清單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2020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