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225號建議的答復|對關于增設山藥產業技術體系和山藥生物學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建議的答復 (農辦議[2020]237號)

   2020-09-22 372
核心提示:沈艷芬代表:您提出的關于增設山藥產業技術體系和山藥生物學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的建議收悉。經我部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一、
沈艷芬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增設山藥產業技術體系和“山藥生物學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的建議收悉。經我部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增設國家山藥產業技術體系
 
    2007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打造國家農業科技戰略力量,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農業農村部聯合財政部共同組織建設了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體系凝聚了來自全國800余家科研、教學單位以及企業的2700余名科技人員,共同圍繞全產業鏈各關鍵環節的核心技術問題開展聯合攻關,取得了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推動產業發生重大變化,得到各級政府、農業部門、廣大農民以及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一是引領產業技術轉型升級。研發了932個新品種、4046項新技術、633項新工藝、110項新產品新裝備,奠定了產業變革的科技基礎。促進了水稻優質化率超過37%,小麥優質專用化率達到33%。實現了大面積示范水稻畝節本100元、玉米畝節本120元、油菜畝節本240元。二是推動產業面貌變革。引導科技成果向主產區集成,推動品種結構、品質結構優化調整,促進生產方式重大轉變。柑橘體系突破了苗木繁育、果實留樹保鮮等關鍵技術,確保了9個月鮮果供應,帶動了主產區果農增收致富,徹底改變了柑橘產業落后面貌。花生體系在河南正陽縣開展品種更新、輕簡栽培、機械收獲、精深加工等新技術集成推廣,延長和提升正陽縣花生全產業鏈,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三是提高產業競爭力。以培育自主品種、保障種業安全為出發點,加快核心種質遺傳改良進程,提高優良品種國產化率,降低品種對外依存度。蛋雞和肉雞體系培育出京紅、京粉系列自主蛋雞品種和京海黃雞等自主肉雞品種,市場占有率均由20%提高到50%以上。水禽體系加強聯合攻關,培育出北京鴨配套系,僅幫助1家龍頭企業就實現2018年出欄量超過8億只,節約國外引種費1.5億元。
 
    我部一直高度重視包括山藥在內的特色農產品科技創新與推廣工作,2009年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設立了“淮山藥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針對我國淮山藥產業發展需求,圍繞淮山藥種質資源評價、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以及產業化相關技術等開展研究,取得了一批先進實用成果,有力促進了淮山藥產業發展。下一步,我部將參考您的建議,積極推動將山藥等特色農產品納入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
 
    二、關于增設“山藥生物學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
 
    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是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30年的發展,現已構建起重點實驗室體系布局,形成了運轉高效的協同創新網絡,解決了一批重大農業科技問題,提升了農業科技創新條件能力,在農業科技創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形成了運轉高效的協同創新網絡。重點實驗室從學科、區域、產業三個維度向所有農業產區集成延伸,覆蓋主要農業學科領域和優勢單位,涵蓋了所有農業產區,涉及了主要優勢農產品產業,實現了全國性、區域性農業科技資源優化整合,為推進協同創新、合力解決農業產業發展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提供了重要支撐。二是解決了一批重大農業科技問題。重點實驗室針對行業需求,圍繞前瞻性和基礎性科技問題,開展行業關鍵技術研發,先后承擔了一大批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相繼攻克了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產業應用前景的技術成果,已經成為創新活動和成果產出的重要源頭。三是提升了農業科技創新條件能力。依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項目,中央財政經費累計投入超過27億元,支持建設了186個專業性/區域性重點實驗室,188個農業科學觀測實驗站。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手段、物質條件、科研裝備和基礎設施水平得到極大改善,農業科技創新基礎條件得到大幅提升。下一步,我們積極開展研究,優化學科群布局,推動將山藥等納入我部重點實驗室規劃。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010-59193030
 
    農業農村部
 
    2020年9 月18 日


 
標簽: 體系 實驗室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