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轉發市農委撫順市果業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撫政辦發〔2008〕45號)

   2011-04-20 787
核心提示:各縣、區人民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農委《撫順市果業發展實施意見》轉發


各縣、區人民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農委《撫順市果業發展實施意見》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二○○八年八月二十八日

  撫順市果業發展實施意見

  經過近幾年的扶持發展,我市果樹栽培面積已達27.17萬畝,水果年產量9.46萬噸,年產值1.6億元,農民年人均增收210元,果業已成為我市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但是,我市果業還存在區域布局和產品結構不盡合理,貯藏能力和深加工能力較弱,地產優勢水果品牌建設和市場培育相對滯后的問題,制約果業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并未有效解決。為進一步推進我市果業健康發展,根據省政府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全面提高果品市場競爭力為核心,以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產品結構、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提高科技含量和質量安全水平、建設休閑旅游觀光園、提高果品儲藏和果品深加工能力、扶持龍頭企業和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為重點,全面推進我市果業生產的區域化、優質化、標準化和產業化,實現果業效益顯著提高。

  (二)發展目標。在保持現有果樹栽培面積的基礎上,每年增加栽培面積0.6萬畝,到2012年發展到30萬畝,水果年總產量達到14萬噸;良種栽培面積增加到22.5萬畝,占栽培總面積的75%;優質果品生產基地4.5萬畝,優質果率70%;貯藏能力達到7萬噸,占果品年總產量的50%;果品加工能力達到2.8萬噸,占果品總產量的20%;果業休閑旅游觀光園發展到20個;水果深加工企業發展到6個。

  二、具體措施

  (一)確定5個優勢產業區

  1. “202”線優勢產業區。重點在清原鎮、南口前鎮、章黨鎮,栽植面積7萬畝。以清原鎮為龍頭,在清原全縣范圍內發展紅南果梨、尖把梨;以章黨鎮為龍頭,發展加工型葡萄。

  2. “雙古”線優勢產業區。重點在海浪鄉、塔峪鎮、石文鎮,栽植面積6萬畝,重點發展尖把梨、南果梨、蘋果梨、寒富蘋果和K9蘋果。

  3. “新南”線優勢產業區。重點在上夾河鎮、木奇鎮,栽植面積2萬畝,重點發展梨類水果。

  4. “社河流域”優勢產業區。重點在千金鄉、救兵鄉、上馬鄉、后安鎮,栽植面積5萬畝,重點發展尖把梨、南果梨、蘋果梨和板栗。

  5. “近郊環城”優勢產業區。重點在河北鄉、會元鄉、高灣、大南鄉,栽植面積1.5萬畝,重點發展以鮮食為主的中、早熟葡萄和K9蘋果。

  (二)調整品種結構

  1. 調整優勢產業區品種結構。根據我市氣候特點,重點發展梨和葡萄。梨主要發展尖把梨、南果梨和蘋果梨;葡萄適當發展中早熟葡萄,以鮮食為主,品種為巨豐和無核白雞心等,有條件的地方發展加工型品種:蘋果重點發展寒富蘋果、K9蘋果等抗寒品種和早熟品種。以順城區為重點在市區周邊發展優質中早熟鮮食葡萄,以清原鎮為重點在全境范圍內發展紅南果梨,在撫順縣東部、南部發展尖把梨、南果梨和蘋果梨,在撫順縣西南部發展寒富蘋果,在新賓縣、清原縣發展山葡萄,在撫順縣東部發展康貝爾葡萄和加工專用葡萄品種。

  2. 調整面積結構。到2012年,梨栽培面積17萬畝,年產量6萬噸;葡萄栽培面積4.5萬畝,年產量5萬噸,蘋果栽培面積1萬畝,年產量0.5萬噸。

  3. 改造老殘果園。到2012年,完成5萬畝老殘果園的改造任務。重點改造梨園和葡萄園,采取緩頭、補栽等辦法,每年改造1萬畝。

  4. 推廣水果、藥材立體栽培模式,適度擴大藍莓種植。到2012年,立體栽培面積達到果樹栽培面積的70%,藍莓種植面積達1000畝。

  (三)加快新品種引進、選育和推廣

  1. 加強果樹品種選育和引進工作,加快良種化進程。每年從國內外引進新水果品種和砧木品種進行試栽,篩選出適宜我市栽培的品種進行推廣。同時,對引進資源進行開發選育,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果品新種。

  2. 抓好地方名優水果品種的提純復壯。重點開展紅南果梨、小尖把梨、餑餑梨等地方水果品種選優工作,解決品種退化問題。

  (四)加快休閑旅游觀光園建設

  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功能比較完善、經濟實力較強的果樹專業村,建設特色旅游村、觀光園。建設以新賓蘇子河流域、清原202線國道兩側為主的果樹觀光帶,實現果業與觀光旅游業的結合。到2012年,在順城區會元鄉磚臺村、清原縣南口前鎮暖泉子村、新賓縣上夾河鎮上夾河村、撫順縣石文鎮英守村等采摘園的基礎上,建成20個休閑旅游觀光園。

  (五)發展果品貯藏業

  通過政府無償提供制冷設備等辦法,扶持果農建設投資少、見效快的微型節能恒溫庫,促進以農戶為主體的產地果品貯藏業的發展。到2012年,在5個果品優勢產業區內,就地、就近修建小冷庫1400個,全市果品總貯藏能力達到2.8萬噸,占總產量的20%,以解決季產季銷、效益不高的問題。

  (六)提高果品深加工能力

  加大宣傳和招商引資力度,著重引導資金投向梨產品深加工領域,提高果品尤其要提高梨產品深加工能力。

  (七)培育果品市場

  支持和鼓勵果品營銷業的發展。有關部門要為農村經紀人、果農創辦果品批發站、銷售中心、販運銷售公司及其他形式的水果營銷網點提供便利。以市區果品批發市場為核心,以重點水果主產區為節點,著力培育10個產地水果批發市場。各級國土、規劃、建設、商業部門要將水果批發市場建設納入本地區商業網點建設規劃,并在政策上給予扶持。

  (八)完善果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1. 加強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技術推廣體系,支持果農組建自己的果農協會、行業協會等合作經濟組織,使其在技術推廣中發揮更大作用。各縣、區要為果農合作經濟組織開展業務提供扶持,組織好協會間的技術交流活動,幫助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協助其依法開展果品經營活動。各級農技推廣部門要將各類果農經濟組織作為農技推廣的重點,為其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

  2. 積極開展果業新技術研究、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要把果業龍頭企業作為科研、推廣的投資主體。加強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農技推廣部門之間的合作,對制約我市果業發展的關鍵性技術問題聯合攻關。支持已有科研成果的中試和大面積示范推廣。支持企業參與果樹新品種引進、開發和新技術的研發,鼓勵科研單位和技術人員科技入股,參與企業的發展。支持企業建設生產基地,開展技術培訓,為農戶提供技術服務。

  3. 加強技術培訓服務。農業主管部門要將果樹技術培訓納入全市農業科技培訓總體計劃,要充分利用各方面條件,對果農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技術培訓。要建立起組織在市、牽頭在縣區、重點在鄉鎮、基礎到村、輔射到戶的技術培訓體系。從果樹規劃、優質栽培、新技術應用、果樹修剪、病蟲防治、配方施肥、果品深加工、貯藏保鮮、越冬管理和果品營銷等方面進行重點培訓,提高果農生產技能。

  4. 加強農技推廣服務。各級農技部門要在良種栽培、保花保果、營養調節、整枝修剪、培肥、生物植保、貯藏保鮮、精深加工等方面加大技術服務力度,將“透光、節水、控害、貯藏”四大技術作為技術推廣工作的重點。要指導果品單產過高地區果農限制果品產量,解決總體果品質量不高的問題。

  5. 加強果樹苗木管理工作。實行果樹苗木生產、經營許可證和質量合格證制度,規范果樹種苗市場秩序,確保生產用苗質量。

  (九)切實加強領導,增加資金投入

  1. 切實加強領導。各級政府應切實將果業作為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保持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制定發展規劃,落實扶持政策。各級主管部門要建立以農民增收、質量效益、生態環境、投資環境為主的果業目標考核責任制,實行年度考核,兌現獎懲。對果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人員要給予獎勵和表彰。

  2. 加大對果業發展的投入。建立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果業投入機制,增加投入總量,使投入水平與果業的發展目標相適應。

  市農委

  二○○八年六月三十日



 
地區: 遼寧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