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商務、宣傳、發改、工業和信息化、公安、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文化和旅游、國資、市場監管、煙草部門:
品牌連鎖便利店是指統一形象標識、統一門店管控、統一設施配置、統一服務標準、統一商品采購、統一物流配送,以直營或加盟方式開展經營的,以經營食品和日用品為主的小型零售店。發展品牌連鎖便利店對于促進消費升級,更好滿足居民便利消費、品質消費需求具有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推動全省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在全面落實《商務部等13部門關于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商流通函〔2019〕696號)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完善規劃布局、優化發展環境、推動便利店品牌連鎖化為重點,利用3-5年的時間,加快我省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支持便利店企業按照“六統一”要求規范化發展,吸引更多的境內外知名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落戶湖南。按照每年增長率不低于5% 的要求,逐步擴大品牌連鎖便利店的數量和覆蓋面,24小時品牌連鎖便利店占比進一步提高。培育建設20-30個實力強、網點多、服務優、影響大的標準化、品牌化和數字化的連鎖便利店品牌。強化部門協調與政策引導,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布局更加完善,環境更加優化,服務更加規范,使品牌便利店成為城鄉便利消費的重要載體,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主要任務
1、加強便利店配置政策保障。將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納入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完善便利店網點配置。將便利店等便民商業設施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商業設施專項規劃,進一步研究細化便利店配置地方標準,預留便利店業態空間,推動新建便利店等配套商業設施與住宅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和交付使用,固化用途功能。落實新建社區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占社區總建筑面積比例不低于10%的要求。將便利店等便民商業設施配建要求納入新建社區建設用地規劃條件,作為國有建設用地出讓合同的組成部分,并在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中予以確認。對納入建設用地規劃條件的便利店等便民商業設施配建要求進行調整變更的,要依法對詳細規劃進行修改、依法調整確定。(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優化便利店區域布局。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將增設便利店作為重要的改造內容與老舊小區改造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實施。鼓勵居(村)民委員會、業主大會、園區管理機構、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與品牌連鎖便利店開展合作,引導品牌連鎖便利店進社區、進小區、進園區、進機關、進學校、進醫院。有條件的,可幫助便利店企業設置自提柜、自提區,提供無接觸配送到家、無接觸配送到手等業務。合理開發地下空間用于開設品牌連鎖便利店,在保障地下空間正常使用功能和科學規劃的前提下,結合地鐵出入口、地下通道、人防地下工程等配套建設便利店。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進鄉鎮、進農村,采取多種形式改造老舊小商店、雜貨店、小賣部和農村便民店,改善提升農村消費環境。(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明確便利店配置標準。落實《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50180)、《湖南省住宅物業住房品質分類導則》、《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開展住宅物業住房品質分類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等要求,細化便利店配置標準,按居民人數每1000-3000人設置1個便利店,建筑面積不低于50 ㎡。在人流密集的大型公共建筑、公共服務場所應按照有關技術標準配置便利店。在新建房地產開發項目中,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把好設計審查等環節,督促開發建設企業嚴格按照標準以及品牌連鎖便利店運營要求配建便利店。(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4、簡化有關證照辦理。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對符合《湖南省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的規定》(湘政辦發〔2016〕69號)的品牌連鎖便利店,實行“一照多址”。對具備條件的連鎖便利店企業從事書報刊發行業務的,實行“總部審批、單店備案”。數字印刷連鎖經營企業5家以上連鎖門店的,實行“總部審批、單店備案”。(省市場監管局、省委宣傳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5、優化食品經營許可條件。鼓勵各地探索推行食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對新申請僅從事預包裝食品銷售經營許可,提交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且書面承諾申請材料與實際一致的,可以當面作出書面行政許可決定。鼓勵各地探索簡化簡單食品加熱、復熱的許可證辦理手續和要求。加快推動網上辦理許可流程,推進食品經營許可電子證書的發放使用。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根據地方實際,進一步縮短食品經營許可審查和發放時限。(省市場監管局負責)
6、簡化藥品經營審批手續。品牌連鎖便利店可按有關標準申請零售經營乙類非處方藥,由企業總部統一配備質量管理人員。支持大型藥品零售連鎖企業與品牌便利店或超市合作,在店內設置專柜或在大型公共場所內設置24小時自動售藥機銷售乙類非處方藥。進一步簡化有關審批流程和申請材料,縮短審批時間,提高辦理效率,進一步降低企業制度化成本。(省藥監局負責)
7、推進簡化煙草經營審批手續試點。加快實現許可證網上申請,推進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對接,實現數據連通。簡化申請材料,品牌連鎖便利店網上提出許可證申請的,只需提交申請表和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圖片。連鎖企業多家便利店線下申請,重復性材料只需向同一辦證機關提交一次。對品牌連鎖便利店申請許可證的,將審批期限由8個工作日縮減至5個工作日,審批機關自受理日起5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確保連鎖便利店自領證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能夠首次訂貨,在訂貨后最近的送貨周期安排送貨。對于新入網經營卷煙的連鎖便利店,可參照同區域、同業態、同經營條件零售客戶的平均檔次,或一般新入網零售客戶初次檔位,按“就高不就低”原則確定初始檔位。對于入網經營時自愿將卷煙零售流水數據實時共享至當地煙草商業企業的連鎖便利店,可在初始檔位基礎上調高一檔。明碼標價、明碼實價、誠信經營、守法經營且能與煙草企業共享經營數據、依法接受監督的品牌連鎖便利店,可探索開展網上配貨試點。實施網上配貨的品牌連鎖便利店可適當上浮限量投放卷煙的數量。(省煙草專賣局負責)
8、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對品牌連鎖便利店采取上門服務方式,了解政策執行情況,糾正和查處不執行國家政策的行為。按照“雙隨機一公開”規定,繼續組織全省轉供電價政策落實專項整治行動,向品牌連鎖便利店傳導降價減負紅利,依法查處降價不及時、不到位等增加實體經濟負擔行為。及時辦理好涉電價相關舉報投訴工作。(省市場監管局負責)
9、推進便利店品牌化建設。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統一設置代表企業特色的牌匾、側招和櫥窗廣告宣傳,提升品牌認知度。品牌連鎖便利店在開展促銷活動前,向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城市管理主管部門經實地審查后,在不影響行人通行情況下,可根據實際情況批準和指導在其店外開展促銷活動。支持省新華書店等省內大型發行企業,建立以大城市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鄉鎮網點為延伸、貫通城鄉的“書店+便利店”模式。加快培育一批規模實力大、經營品類全、網絡布局廣、品牌影響力強的大型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拓展跨區域經營,擴大自有品牌商品比例,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省委宣傳部、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完善品牌連鎖便利店商品和服務。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搭載書報經營、打印復印、代扣代繳、代收代發、養老家政、廢品回收等便民服務項目。鼓勵各地在品牌連鎖便利店設置可以辦理供水、燃氣、供電、醫療、教育等業務的政務服務終端設備和系統,增加提供免費WiFi、熱水、衛生間等公益服務。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擴大鮮食和冷鏈產品銷售,支持提供簡餐和飲品等現場制售服務。支持24小時營業便利店增加夜間商品和服務種類,促進當地夜間經濟發展。鼓勵食品工業企業生產適合便利店銷售的小包裝、小容量商品,對品牌連鎖便利店聯合或自建的鮮食工廠、烘焙廠等食品加工項目,納入湖南生態綠色食品產業鏈支持范圍。鼓勵食品工業企業向第三產業延伸,建立自有品牌連鎖便利店。倡導綠色消費理念,加大綠色產品采購,擴大綠色產品銷售,支持便利店企業與再生資源回收、電商和快遞企業合作,開展垃圾分類和綠色回收。推動各地品牌連鎖便利店與公安部門合作,結合各地實際增強城市報警服務功能。(省委宣傳部、省住建廳、省工信廳、省公安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加快品牌便利店數字化轉型升級。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開展門店數字化改造,優化線上線下服務。鼓勵企業整合連鎖門店資源與在線流量資源,通過自建線上系統、會員體系,或加強與電商、配送等平臺企業合作,推動連鎖便利店O2O模式,開展全渠道經營,為居民提供線上下單、線下體驗、配送到家、社區團購等服務。鼓勵O2O模式連鎖便利店開展電子商務企業認定和省級電子商務示范體系創建,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參與電商進農村試點,發揮有關行業協會作用加強對企業發展的引導,助推連鎖便利店數字化轉型升級。(省商務廳負責)
12、提升連鎖化和集約化水平。各地在招商引資中,要加強對境內外知名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引進,提高便利店標準化、國際化水平。支持省內龍頭便利店企業與境內外知名企業合作,通過開展進出口貿易、設置進口商品專柜等,滿足消費者需求,推動內外貿融合。支持重點品牌便利店企業發展直營連鎖、加盟連鎖等多種經營模式,通過開展連鎖、股權加盟、收購兼并等方式,整合分散經營的門店網點資源,促進老舊小商店、雜貨店、副食店和小賣部等改造提升。創新連鎖經營方式,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與大型商業企業開展品牌授權經營合作,跨區域拓展便利店網絡。支持便利店企業加強特許經營體系建設,發展多點加盟、內部加盟,創新加盟等模式。(省商務廳負責)
13、加強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優化便利店配送車輛通行管控措施,科學合理設定限行時段路段,為配送車輛通行預留時間窗口。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更新新能源配送車輛,對運輸生活必需品、鮮活農產品、冷藏保鮮品等配送車輛,給予優先通行便利。支持便利店企業自建或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務,加強與在線零售、超市等零售業態的物流配送協同,完善便利店配送網絡,提高城鄉配送效率。支持設立為便利店服務的倉儲配送中心和前置倉,縮短物流配送半徑,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支持符合條件的便利店企業參與省級商貿物流標準化試點、流通領域供應鏈試點和電商進農村試點。支持有條件的便利店企業建設食品生鮮產品生產基地、中央廚房,建設全程冷鏈配送系統,并按照《關于促進冷鏈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湘政辦發〔2020〕13號)申報相關專項支持。(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州、區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配合,把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作為完善流通載體建設,打造現代商業名片、促進擴大消費的系統性工作。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加強統籌,積極建立跨部門協調工作機制。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強研究和探索,不斷創新政策措施,提高服務水平,把加快發展品牌連鎖便利店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2、加強服務保障。各有關責任部門,要加強對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的政策研究,鼓勵探索創新,對于發展中出現的或企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要及時研究解決。全面落實“放管服”、“一網通”和“最多跑一次”等措施,對于已經出臺的政策措施,要盡快細化明確可操作的辦法,從規劃用地、證照辦理、經營審批、技術應用、人才培訓、供應鏈建設、日常監管等方面給予支持。省直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基層主管部門在行政許可、監管執法等方面的指導和監督。各地要將便利店發展納入本地服務業或流通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的內容。
3、加強宣傳推廣。各地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國家及省關于推動品牌便利店政策的宣傳,做好政策宣講和解讀。及時總結推廣本地推動便利店發展的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積極通過各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利用多種渠道開展交流合作,為便利店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進一步發揮有關商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推動便利店企業守法自律和誠信體系建設。
湖南省商務廳 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 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湖南省公安廳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湖南省交通運輸廳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湖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湖南省煙草專賣局 湖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20年9月7日
品牌連鎖便利店是指統一形象標識、統一門店管控、統一設施配置、統一服務標準、統一商品采購、統一物流配送,以直營或加盟方式開展經營的,以經營食品和日用品為主的小型零售店。發展品牌連鎖便利店對于促進消費升級,更好滿足居民便利消費、品質消費需求具有重要作用。為進一步推動全省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在全面落實《商務部等13部門關于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商流通函〔2019〕696號)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完善規劃布局、優化發展環境、推動便利店品牌連鎖化為重點,利用3-5年的時間,加快我省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支持便利店企業按照“六統一”要求規范化發展,吸引更多的境內外知名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落戶湖南。按照每年增長率不低于5% 的要求,逐步擴大品牌連鎖便利店的數量和覆蓋面,24小時品牌連鎖便利店占比進一步提高。培育建設20-30個實力強、網點多、服務優、影響大的標準化、品牌化和數字化的連鎖便利店品牌。強化部門協調與政策引導,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布局更加完善,環境更加優化,服務更加規范,使品牌便利店成為城鄉便利消費的重要載體,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主要任務
1、加強便利店配置政策保障。將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納入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完善便利店網點配置。將便利店等便民商業設施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商業設施專項規劃,進一步研究細化便利店配置地方標準,預留便利店業態空間,推動新建便利店等配套商業設施與住宅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和交付使用,固化用途功能。落實新建社區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占社區總建筑面積比例不低于10%的要求。將便利店等便民商業設施配建要求納入新建社區建設用地規劃條件,作為國有建設用地出讓合同的組成部分,并在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中予以確認。對納入建設用地規劃條件的便利店等便民商業設施配建要求進行調整變更的,要依法對詳細規劃進行修改、依法調整確定。(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優化便利店區域布局。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將增設便利店作為重要的改造內容與老舊小區改造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實施。鼓勵居(村)民委員會、業主大會、園區管理機構、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與品牌連鎖便利店開展合作,引導品牌連鎖便利店進社區、進小區、進園區、進機關、進學校、進醫院。有條件的,可幫助便利店企業設置自提柜、自提區,提供無接觸配送到家、無接觸配送到手等業務。合理開發地下空間用于開設品牌連鎖便利店,在保障地下空間正常使用功能和科學規劃的前提下,結合地鐵出入口、地下通道、人防地下工程等配套建設便利店。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進鄉鎮、進農村,采取多種形式改造老舊小商店、雜貨店、小賣部和農村便民店,改善提升農村消費環境。(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明確便利店配置標準。落實《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50180)、《湖南省住宅物業住房品質分類導則》、《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開展住宅物業住房品質分類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等要求,細化便利店配置標準,按居民人數每1000-3000人設置1個便利店,建筑面積不低于50 ㎡。在人流密集的大型公共建筑、公共服務場所應按照有關技術標準配置便利店。在新建房地產開發項目中,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把好設計審查等環節,督促開發建設企業嚴格按照標準以及品牌連鎖便利店運營要求配建便利店。(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4、簡化有關證照辦理。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對符合《湖南省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的規定》(湘政辦發〔2016〕69號)的品牌連鎖便利店,實行“一照多址”。對具備條件的連鎖便利店企業從事書報刊發行業務的,實行“總部審批、單店備案”。數字印刷連鎖經營企業5家以上連鎖門店的,實行“總部審批、單店備案”。(省市場監管局、省委宣傳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5、優化食品經營許可條件。鼓勵各地探索推行食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對新申請僅從事預包裝食品銷售經營許可,提交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且書面承諾申請材料與實際一致的,可以當面作出書面行政許可決定。鼓勵各地探索簡化簡單食品加熱、復熱的許可證辦理手續和要求。加快推動網上辦理許可流程,推進食品經營許可電子證書的發放使用。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根據地方實際,進一步縮短食品經營許可審查和發放時限。(省市場監管局負責)
6、簡化藥品經營審批手續。品牌連鎖便利店可按有關標準申請零售經營乙類非處方藥,由企業總部統一配備質量管理人員。支持大型藥品零售連鎖企業與品牌便利店或超市合作,在店內設置專柜或在大型公共場所內設置24小時自動售藥機銷售乙類非處方藥。進一步簡化有關審批流程和申請材料,縮短審批時間,提高辦理效率,進一步降低企業制度化成本。(省藥監局負責)
7、推進簡化煙草經營審批手續試點。加快實現許可證網上申請,推進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對接,實現數據連通。簡化申請材料,品牌連鎖便利店網上提出許可證申請的,只需提交申請表和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身份證圖片。連鎖企業多家便利店線下申請,重復性材料只需向同一辦證機關提交一次。對品牌連鎖便利店申請許可證的,將審批期限由8個工作日縮減至5個工作日,審批機關自受理日起5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確保連鎖便利店自領證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能夠首次訂貨,在訂貨后最近的送貨周期安排送貨。對于新入網經營卷煙的連鎖便利店,可參照同區域、同業態、同經營條件零售客戶的平均檔次,或一般新入網零售客戶初次檔位,按“就高不就低”原則確定初始檔位。對于入網經營時自愿將卷煙零售流水數據實時共享至當地煙草商業企業的連鎖便利店,可在初始檔位基礎上調高一檔。明碼標價、明碼實價、誠信經營、守法經營且能與煙草企業共享經營數據、依法接受監督的品牌連鎖便利店,可探索開展網上配貨試點。實施網上配貨的品牌連鎖便利店可適當上浮限量投放卷煙的數量。(省煙草專賣局負責)
8、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對品牌連鎖便利店采取上門服務方式,了解政策執行情況,糾正和查處不執行國家政策的行為。按照“雙隨機一公開”規定,繼續組織全省轉供電價政策落實專項整治行動,向品牌連鎖便利店傳導降價減負紅利,依法查處降價不及時、不到位等增加實體經濟負擔行為。及時辦理好涉電價相關舉報投訴工作。(省市場監管局負責)
9、推進便利店品牌化建設。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統一設置代表企業特色的牌匾、側招和櫥窗廣告宣傳,提升品牌認知度。品牌連鎖便利店在開展促銷活動前,向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城市管理主管部門經實地審查后,在不影響行人通行情況下,可根據實際情況批準和指導在其店外開展促銷活動。支持省新華書店等省內大型發行企業,建立以大城市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鄉鎮網點為延伸、貫通城鄉的“書店+便利店”模式。加快培育一批規模實力大、經營品類全、網絡布局廣、品牌影響力強的大型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拓展跨區域經營,擴大自有品牌商品比例,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省委宣傳部、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完善品牌連鎖便利店商品和服務。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搭載書報經營、打印復印、代扣代繳、代收代發、養老家政、廢品回收等便民服務項目。鼓勵各地在品牌連鎖便利店設置可以辦理供水、燃氣、供電、醫療、教育等業務的政務服務終端設備和系統,增加提供免費WiFi、熱水、衛生間等公益服務。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擴大鮮食和冷鏈產品銷售,支持提供簡餐和飲品等現場制售服務。支持24小時營業便利店增加夜間商品和服務種類,促進當地夜間經濟發展。鼓勵食品工業企業生產適合便利店銷售的小包裝、小容量商品,對品牌連鎖便利店聯合或自建的鮮食工廠、烘焙廠等食品加工項目,納入湖南生態綠色食品產業鏈支持范圍。鼓勵食品工業企業向第三產業延伸,建立自有品牌連鎖便利店。倡導綠色消費理念,加大綠色產品采購,擴大綠色產品銷售,支持便利店企業與再生資源回收、電商和快遞企業合作,開展垃圾分類和綠色回收。推動各地品牌連鎖便利店與公安部門合作,結合各地實際增強城市報警服務功能。(省委宣傳部、省住建廳、省工信廳、省公安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加快品牌便利店數字化轉型升級。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開展門店數字化改造,優化線上線下服務。鼓勵企業整合連鎖門店資源與在線流量資源,通過自建線上系統、會員體系,或加強與電商、配送等平臺企業合作,推動連鎖便利店O2O模式,開展全渠道經營,為居民提供線上下單、線下體驗、配送到家、社區團購等服務。鼓勵O2O模式連鎖便利店開展電子商務企業認定和省級電子商務示范體系創建,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參與電商進農村試點,發揮有關行業協會作用加強對企業發展的引導,助推連鎖便利店數字化轉型升級。(省商務廳負責)
12、提升連鎖化和集約化水平。各地在招商引資中,要加強對境內外知名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引進,提高便利店標準化、國際化水平。支持省內龍頭便利店企業與境內外知名企業合作,通過開展進出口貿易、設置進口商品專柜等,滿足消費者需求,推動內外貿融合。支持重點品牌便利店企業發展直營連鎖、加盟連鎖等多種經營模式,通過開展連鎖、股權加盟、收購兼并等方式,整合分散經營的門店網點資源,促進老舊小商店、雜貨店、副食店和小賣部等改造提升。創新連鎖經營方式,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與大型商業企業開展品牌授權經營合作,跨區域拓展便利店網絡。支持便利店企業加強特許經營體系建設,發展多點加盟、內部加盟,創新加盟等模式。(省商務廳負責)
13、加強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優化便利店配送車輛通行管控措施,科學合理設定限行時段路段,為配送車輛通行預留時間窗口。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更新新能源配送車輛,對運輸生活必需品、鮮活農產品、冷藏保鮮品等配送車輛,給予優先通行便利。支持便利店企業自建或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務,加強與在線零售、超市等零售業態的物流配送協同,完善便利店配送網絡,提高城鄉配送效率。支持設立為便利店服務的倉儲配送中心和前置倉,縮短物流配送半徑,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支持符合條件的便利店企業參與省級商貿物流標準化試點、流通領域供應鏈試點和電商進農村試點。支持有條件的便利店企業建設食品生鮮產品生產基地、中央廚房,建設全程冷鏈配送系統,并按照《關于促進冷鏈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湘政辦發〔2020〕13號)申報相關專項支持。(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州、區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配合,把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作為完善流通載體建設,打造現代商業名片、促進擴大消費的系統性工作。各級商務主管部門要加強統籌,積極建立跨部門協調工作機制。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強研究和探索,不斷創新政策措施,提高服務水平,把加快發展品牌連鎖便利店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2、加強服務保障。各有關責任部門,要加強對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的政策研究,鼓勵探索創新,對于發展中出現的或企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要及時研究解決。全面落實“放管服”、“一網通”和“最多跑一次”等措施,對于已經出臺的政策措施,要盡快細化明確可操作的辦法,從規劃用地、證照辦理、經營審批、技術應用、人才培訓、供應鏈建設、日常監管等方面給予支持。省直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基層主管部門在行政許可、監管執法等方面的指導和監督。各地要將便利店發展納入本地服務業或流通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的內容。
3、加強宣傳推廣。各地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國家及省關于推動品牌便利店政策的宣傳,做好政策宣講和解讀。及時總結推廣本地推動便利店發展的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積極通過各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利用多種渠道開展交流合作,為便利店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進一步發揮有關商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推動便利店企業守法自律和誠信體系建設。
湖南省商務廳 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 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湖南省公安廳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湖南省交通運輸廳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湖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湖南省煙草專賣局 湖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20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