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計劃

   2021-01-21 503
核心提示:2020年,首都市場監管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
    2020年,首都市場監管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場監管總局的堅強領導下,深化黨建引領,深入落實各項決策部署,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入落實“六穩”“六保”要求,圓滿完成各項重點工作任務。
 
    一、2020年工作總結
 
    (一)堅持統籌推進,全力抓牢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迅速構建指揮體系,壓緊壓實“四方責任”,全力承辦市級物資保障組等5個專班任務,牽頭全市市場防疫組,有力保障首都物資供應、質量安全和市場秩序。疫情期間累計出動執法人員350萬人次,檢查各類主體226萬家次,查辦涉疫案件近1500件,罰沒款近3000萬元。
 
    保供穩價有力高效。創新應急醫藥物資審批和全程伴隨服務,持續擴大醫藥物資生產儲備能力,有效扭轉疫情防控初期醫藥物資短缺局面。加強防疫物資質量監督和價格監管,從重從快查處哄抬價格、制售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對一家哄抬口罩價格藥店開出疫情期間全國首張300萬元頂格罰單,有力遏制防疫物資價格快速上漲勢頭。
 
    市場防疫全面加強。堅持人防物防并重,對冷鏈食品采取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防疫措施,堅決關停地下陰冷、潮濕農貿產品經營場所,指導經營主體進行全面防疫檢查和環境消殺,組織相關從業人員開展核酸檢測。運用區塊鏈、電子編碼、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啟用“北京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實現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等在京加工銷售全過程的“可追溯、可監管、可查詢”,日新增記錄進口冷鏈食品2000余噸,居全國首位。堅決取締野生動物違法違規交易。
 
    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精準出臺并持續落實服務外資企業、支持復工復產、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等30余項紓困惠企措施。累計免除特種設備檢驗費8000多萬元,涉及設備16萬臺套,惠及企業2.2萬家,為逾萬人次新取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發放補貼1000余萬元。通過動產抵押、股權質押登記助力企業融資6000多億元。堅決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推動轉供電、銀行等領域經營者退費7600余萬元。
 
    (二)深化改革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商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全國首創市場主體登記告知承諾制,即時辦理各類企業登記業務占同期辦理量的95%,審批效率平均提升60%以上。有力推進電子執照“一照通行”,電子營業執照下載用戶居全國首位,電子營業執照應用量達2200余萬次,占全國應用量的61%。深入實施登記便利化改革,實現“一區一照”“一市一照”“一址多照”,簡易注銷適用范圍進一步擴大,企業變更、注銷更加便捷。目前全市企業存量167.96萬戶,同比增長2.4%,科技型企業59.5萬戶,同比增長5.41%。
 
    行政許可審批制度改革縱深推進。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將自貿區“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政策擴展至全市范圍,覆蓋涉企經營事項528項,有力破解“準入不準營”問題。啟動食品類高頻事項“證照聯辦”試點,將6類工業產品審批時限從30天壓減到10天,推動15類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告知承諾辦理,辦理量超過83萬件,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事中事后監管不斷加強。印發《北京市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方案》,進一步厘清部門職責。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抽查覆蓋率96.92%,檢查抽查對象13.3萬戶次。開發運行商務樓宇信息監測系統,在協助開展疫情防控檢查、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升級改造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已歸集企業信用信息1.45億條。推動出臺《北京市進一步推動公平競爭審查的實施意見》,組織市區兩級清理存量文件2.5萬份。
 
    (三)堅守安全底線,著力防范安全風險
 
    守牢食品安全底線。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深化落實《北京市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等重大政策文件,全市16個區均獲得“北京市食品安全示范區”稱號。堅決治理網絡餐飲服務、肉制品、食用農產品、保健食品、校園及周邊、銷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等食品安全突出問題。重點食品抽檢合格率98.65%,繼續保持全國前列。深入推進“陽光餐飲”工程建設,全市創建品質餐飲示范店2000余家。
 
    加強藥品安全監管。開展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試點。統籌推進跨境醫藥電商試點。實施中藥飲片、國家集采中標品種、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化妝品等專項檢查。助力科技攻關,桑枝總生物堿片等3個創新藥獲批上市,新冠疫苗研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醫療機構中藥制劑、可重復使用醫用防護服、國產首款人工肺(ECMO)等均走在全國前列。
 
    嚴格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深入開展壓力管道、大型游樂設施等特種設備隱患排查治理,組織對3000臺老舊住宅電梯實施安全評估。推進液化石油氣氣瓶充裝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將190余萬只氣瓶納入充裝質量追溯體系,實現氣瓶充裝“來源可循、去向可溯、安全可控、責任可查”。
 
    夯實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圍繞安全生產、生態環境保護、道路交通、生活垃圾分類等重點領域,組織開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對危險化學品、燃氣、電動車、限塑制品開展專項整治。全年累計抽檢產品6234組,對681組不合格產品依法進行處理。
 
    (四)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扎實推進綜合執法。統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全市率先印發《輕微違法行為容錯糾錯清單》,執法行為進一步規范。堅決查辦大案要案,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全國率先開展互聯網平臺排他協議壟斷行為調查,嚴厲懲戒價格違法、侵權假冒、消費欺詐、虛假廣告等違法行為,全年查辦案件8.7萬件。
 
    有效改善消費環境。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全力落實“接訴即辦”工作,推動訴求解決與監管執法有效銜接,加強網絡交易、預付式消費等重點領域風險治理。全國率先開展電子商務領域跨平臺聯防聯控試點,共享不法商戶信息7500余條,實現“一處清退、處處關店”。深入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全年接收12345熱線轉辦訴求55.21萬件,訴求解決率和滿意率提升至97.69%和98.56%。
 
    (五)發揮職能優勢,落細落實重點任務
 
    全力推進重大任務。順利完成無證無照經營和“開墻打洞”治理任務。深入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打早打小”專項整治。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加大對煤炭、車用油品等相關產品和餐飲等重點行業監管力度。建立冬奧會食品供應安全保障工作機制。啟動大型游樂設施監管改革試點,助力環球主題公園建設。圓滿完成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等18次重大活動服務保障任務。
 
    積極支持高質量發展。全面助力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兩區”建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出臺《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建設方案》,制定發布地方標準177項。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推動標準領跑和標準創新。進一步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發布5項地方計量技術規范。積極開展認證領域專項整治,加強對強制性認證產品的監管,對3000余件CCC認證產品實施在線核查。
 
    持續推進協同發展。組織開展京津冀三地認證活動聯合檢查。建立京津冀打擊價格違法行為聯合執法協作機制。啟動全國首個區域協作標準化試點建設。發布京津冀協同地方標準5項,制修訂共建共享計量規范8項。
 
    (六)強化黨建引領,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
 
    加強政治機關建設。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在全系統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深入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引導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持續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落實落地。規范基層黨組織建設,扎實推進“雙報到”工作,選派80余名黨員、青年干部下沉海淀區北下關街道支援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推動主體責任落實。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明確黨建暨全面從嚴治黨25項重點工作內容。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對基層黨組織開展政治巡察,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自覺主動接受市委巡視。深入查找和治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扎實開展“以案為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堅持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制定干部交流輪崗、處級干部選拔任用等實施辦法,健全內部運行機制,推動隊伍從物理整合向化學融合轉變。組建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總隊。完成直屬機構改革。
 
    二、2021年工作計劃
 
    2021年,市場監管系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十六次全會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和市場監管總局工作要求上來,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繼續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平,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一)堅持不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嚴格落實“四方責任”,完善常態化防控機制,慎終如始抓好市場防疫工作。堅持“人”“物”同防,對重點業態、重點場所、重點人群持續開展防疫執法檢查,指導市場主體嚴格落實消殺、清潔、通風和人員防護等疫情防疫措施。深化“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應用,強化進口冷鏈食品監測預警和追溯管理。加大市場監督執法力度,堅決從嚴從快查處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穩妥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深入落實已出臺的各項紓困惠企政策,千方百計穩企業保就業。
 
    (二)對標先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政策4.0版,深化“證照分離”和告知承諾制改革,積極支持“兩區”建設。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機制,持續深化“互聯網+監管”。提升新業態新模式監管能力,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動高質量團體標準建設。持續強化市場監管執法,加大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度,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
 
    (三)嚴守底線強化安全監管
 
    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重拳整治網絡食品、保健食品、校園及周邊、農村地區、進口食品等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實現對食品、食用農產品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34大類食品抽檢監測全覆蓋。深入推進藥品全過程監管,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改革試點,推動藥品器械創新研發和成果落地。持續加強特種設備隱患排查治理,對全市范圍內3000部住宅老舊電梯進行風險評估和預警。加強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采集、分析和處置,有效提升區域產品質量水平。
 
    (四)深度落實首都中心工作
 
    對無證無照、“開墻打洞”新增和反彈點位保持“動態清零”。完善重大活動食品安全監控系統。聚焦群眾訴求高發事項、區域,推進“主動治理、未訴先辦”。堅決做好建黨100周年慶祝活動、全國“兩會”等重大活動服務保障。
 
    (五)聚精會神夯實黨建基礎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抓好市委巡視反饋意見整改落實,確保全面整改不留死角。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堅決糾正“四風”,持之以恒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著力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統籌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科學編制《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


 
地區: 北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