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關于切實從嚴保護基本農田確保糧食安全的建議收悉。經商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基本農田保護相關法律法規修改情況
為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提高農村土地使用效率,近期由自然資源部牽頭對《土地管理法》進行了修改。目前,《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已由自然資源部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土地管理法》修改完成后,自然資源部將積極推進《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的修訂工作,進一步加強土地執法追責,嚴肅查處違法占用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的行為,并充分利用衛星遙感影像,發現違法違規用地線索,建立臺賬,逐一核實整改。綜合運用立案調查、聯合查處、掛牌督辦、公開通報、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等方法手段,加大查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占用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案件,督促地方按照既處理事又處理人的原則,嚴肅處理。從2019年開始,實行“增違掛鉤”,根據一個地區年度內仍處于違法狀態的違法用地數量,對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按照一定比例暫扣,根據違法行為整改到位情況再按比例退還。
二、關于加強基本農田保護規劃設計
(一)關于永久基本農田劃定。2017年6月,我部會同自然資源部完成了全域范圍內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全部實現了上圖入庫、落到實地,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圖斑總數4540多萬個,共劃定基本農田15.5億畝。永久基本農田是耕地中的精華,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并實行特殊保護是落實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重要舉措。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從鞏固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嚴控建設占用、統籌生態建設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加強永久基本農田建設、健全保護監管機制等方面明確了有關要求,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進一步構建保護有力、集約高效、監管嚴格的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格局,牢牢守住耕地紅線。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加強規劃指導,建立國家、省、縣三級規劃體系,按照統籌整合資金、銜接建設布局的要求,確保各類項目落實到地塊;指導各級地方政府編制好年度建設實施方案,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節水灌溉、土地整治、平原綠化等相關規劃的銜接,避免出現規劃沖突和投資浪費。同時,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健全完善產糧大縣利益補償機制,促進地方糧食生產與財力同步增長。
(二)關于國土空間規劃。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明確“將主體功能區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目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自然資源部正在抓緊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一是結合時代要求優化主體功能區戰略格局,提出優化調整農產品主產區布局方案,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二是提出配套政策優化策略,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編制實施,著力考慮對重點生態功能區、農產品主產區的政策支持。
三、關于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轉移支付力度
糧食主產區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為促進糧食穩產增產,緩解主產區財政困難,調動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積極性,2005年,中央財政出臺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對糧食生產達到一定規模的產糧大縣進行獎勵。獎勵政策設立以來,中央財政不斷加大獎勵力度,完善獎勵政策,目前已經形成了包括常規產糧大縣、超級產糧大縣、產油大縣、商品糧大省、特種大縣和“優質糧食工程”等內容的綜合獎勵政策體系。其中,常規產糧大縣獎勵資金是一般性財力補助,其他獎勵資金均由地方統籌用于糧食生產和發展。獎勵資金規模由初期的55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449.56億元,累計安排4017億元。2019年獎勵資金較上年增加21.14億元,增幅4.9%。實踐表明,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已成為調動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積極性、穩定糧食生產供應最為重要的政策,支持提升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很好地體現了對糧食主產區的補償和扶持,有效夯實了國家糧食安全基礎。
下一步,中央財政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根據中央財力可能,加大產糧大縣獎勵資金投入,保障產糧大縣重農抓糧得實惠、有發展。
感謝您對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我部工作予以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
010—59191287
農業農村部
2019年8月30日
一、關于基本農田保護相關法律法規修改情況
為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提高農村土地使用效率,近期由自然資源部牽頭對《土地管理法》進行了修改。目前,《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已由自然資源部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土地管理法》修改完成后,自然資源部將積極推進《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的修訂工作,進一步加強土地執法追責,嚴肅查處違法占用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的行為,并充分利用衛星遙感影像,發現違法違規用地線索,建立臺賬,逐一核實整改。綜合運用立案調查、聯合查處、掛牌督辦、公開通報、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等方法手段,加大查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占用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案件,督促地方按照既處理事又處理人的原則,嚴肅處理。從2019年開始,實行“增違掛鉤”,根據一個地區年度內仍處于違法狀態的違法用地數量,對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按照一定比例暫扣,根據違法行為整改到位情況再按比例退還。
二、關于加強基本農田保護規劃設計
(一)關于永久基本農田劃定。2017年6月,我部會同自然資源部完成了全域范圍內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全部實現了上圖入庫、落到實地,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圖斑總數4540多萬個,共劃定基本農田15.5億畝。永久基本農田是耕地中的精華,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并實行特殊保護是落實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重要舉措。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從鞏固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嚴控建設占用、統籌生態建設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加強永久基本農田建設、健全保護監管機制等方面明確了有關要求,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進一步構建保護有力、集約高效、監管嚴格的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格局,牢牢守住耕地紅線。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加強規劃指導,建立國家、省、縣三級規劃體系,按照統籌整合資金、銜接建設布局的要求,確保各類項目落實到地塊;指導各級地方政府編制好年度建設實施方案,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節水灌溉、土地整治、平原綠化等相關規劃的銜接,避免出現規劃沖突和投資浪費。同時,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健全完善產糧大縣利益補償機制,促進地方糧食生產與財力同步增長。
(二)關于國土空間規劃。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明確“將主體功能區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目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自然資源部正在抓緊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一是結合時代要求優化主體功能區戰略格局,提出優化調整農產品主產區布局方案,納入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二是提出配套政策優化策略,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編制實施,著力考慮對重點生態功能區、農產品主產區的政策支持。
三、關于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轉移支付力度
糧食主產區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為促進糧食穩產增產,緩解主產區財政困難,調動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積極性,2005年,中央財政出臺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對糧食生產達到一定規模的產糧大縣進行獎勵。獎勵政策設立以來,中央財政不斷加大獎勵力度,完善獎勵政策,目前已經形成了包括常規產糧大縣、超級產糧大縣、產油大縣、商品糧大省、特種大縣和“優質糧食工程”等內容的綜合獎勵政策體系。其中,常規產糧大縣獎勵資金是一般性財力補助,其他獎勵資金均由地方統籌用于糧食生產和發展。獎勵資金規模由初期的55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449.56億元,累計安排4017億元。2019年獎勵資金較上年增加21.14億元,增幅4.9%。實踐表明,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已成為調動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積極性、穩定糧食生產供應最為重要的政策,支持提升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很好地體現了對糧食主產區的補償和扶持,有效夯實了國家糧食安全基礎。
下一步,中央財政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根據中央財力可能,加大產糧大縣獎勵資金投入,保障產糧大縣重農抓糧得實惠、有發展。
感謝您對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我部工作予以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
010—59191287
農業農村部
201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