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改革支持提升糧食種植效益的建議》收悉。結合我局職能職責,現答復如下:
一、適時調整完善糧食收儲政策,認真抓好政策性收購,切實維護種糧農民利益
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糧食工作。為保護農民種糧收益、保障市場穩定運行,從2004 年起在部分主產區對稻谷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并根據宏觀調控需要適當調整最低收購價水平,為糧食連年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國內外糧食市場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國內稻谷持續產大于需,最低收購價預案連年大范圍啟動,托市收購量遠超銷售量,導致庫存持續攀升,帶來了優質品種供應不足、市場流通不暢、安全儲糧壓力大等一系列問題。為此,國家有關部門堅持市場化導向,深入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一方面,統籌考慮生產成本、市場供需等因素合理確定最低收購價格水平,努力引導最低收購價政策回歸“保基本、守底線”的初衷。另一方面,調整優化執行預案,完善預案啟動條件和程序,提高收購糧食質量等級,引導地方政府和農戶重視糧食質量,通過釋放積極的政策信號,鼓勵開展市場化收購。同時,配套補貼機制,保持對種糧農民的支持力度不減。現行《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是根據國務院專題會議關于推進稻谷和小麥收儲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由國家有關部門修訂完善并報經國務院同意后,于2018 年印發執行的。預案規定,最低收購價糧食的質量標準為國標三等及以上,四等及以下的糧食由地方政府組織引導實行市場化收購。適當提高并嚴控預案規定的質量標準要求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釋放積極的政策信號,引導地方政府和農戶重視糧食質量,促進糧食提等進級。如果放寬質量標準,將直接影響政策性糧食的儲存品質,
違反“積好糧”的標準,也不利于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為穩定糧食生產,特別是鼓勵雙季稻種植,國家有關部門將2020 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每斤提高1 分錢。針對今年的特殊況,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經商有關部門同意,7 月份我局印發《關于調整2020 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預案執行時間的通知》,將今年早秈稻預案執行時間從原定的8 月1日起予以適當提前,新糧上市后,如市場價格符合預案啟動條件,即可按程序啟動收購工作。前期,我局已批復江西省自7 月25日起在符合條件的地區啟動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截至9月25 日已收購最低收購價早秈稻8 億斤。
二、持續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大力發展市場化收購,推動形成優糧優價新格局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指導地方大力抓好市場化收購,通過優糧優價更好地保護農民種糧收益。督促各地嚴格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采取針對性措施引導市場主體入市收購,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抓好糧食市場化購銷,市場化收購比重不斷提高,優糧優產、優糧優購、優糧優儲、優糧優加、優糧優銷“五優聯動”的局面正加快形成。
2017 年,財政部和我局在16 個省份啟動實施優質糧食工程,2018 年擴大到31 個省份全面推開。中央財政連續四年累計安排補助資金近215 億元,帶動地方各級財政和社會投資600 多億元,3 個子項總投入超過815 億元,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積極推動優質糧食工程,開展糧食產后服務體系、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和“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在促進農民增收,實現糧食產業提質增效,滿足城鄉居民優質糧油消費需求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今年以來,相關工作進一步開展:一是安排中央財政資金,謀劃建設一批新項目。對優質糧食工程前期進展好的主產省、有創新和特色的省份以及大型涉糧中央企業,繼續安排中央財政資金予以支持,重點鼓勵龍頭企業做實做強做優。指導各地突出“五優聯動”和全產業鏈,提升用好既有成果、實現整體聯動、優選成熟項目、用好財政資金。二是加強頂層設計,持續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聚焦優質糧食產購儲加銷“五優”整體聯動,統籌推進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三鏈協同”,形成指導性意見,引導企業開展綠色倉儲、糧機裝備、糧油品牌營銷、質量追溯等,促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強化典型引領,放大實施成效。9 月下旬召開“全國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加快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第一次現場經驗交流會”,通過選樹一批優質糧食工程先進典型和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做好“點”與“面”的結合,放大優質糧食工程實施成效。四是統籌各方支持,強化政策合力。我局聯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印發文件,明確對優質糧食工程示范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了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的資金渠道。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認定了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其中糧食類企業近300 家,占總數的20%。銀保監會研究印發了《關于做好2020 年銀行業保險業服務“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20〕31 號),支持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保障農民種糧基本收益,商業性金融機構要圍繞糧食生產、流通、加工、進出口、儲備以及消費等各個環節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下步,我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堅持市場化導向與保護農民利益并重的原則,持續推動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切實抓好糧食收購,牢牢守住農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同時,加快推動優質糧食工程項目落地見效,確保取得實效;優化頂層設計,盡快形成指導性文件;爭取各方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措并舉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不斷提升糧食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衷心感謝您對糧食和儲備工作的重視、關心和支持!
一、適時調整完善糧食收儲政策,認真抓好政策性收購,切實維護種糧農民利益
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糧食工作。為保護農民種糧收益、保障市場穩定運行,從2004 年起在部分主產區對稻谷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并根據宏觀調控需要適當調整最低收購價水平,為糧食連年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國內外糧食市場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國內稻谷持續產大于需,最低收購價預案連年大范圍啟動,托市收購量遠超銷售量,導致庫存持續攀升,帶來了優質品種供應不足、市場流通不暢、安全儲糧壓力大等一系列問題。為此,國家有關部門堅持市場化導向,深入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一方面,統籌考慮生產成本、市場供需等因素合理確定最低收購價格水平,努力引導最低收購價政策回歸“保基本、守底線”的初衷。另一方面,調整優化執行預案,完善預案啟動條件和程序,提高收購糧食質量等級,引導地方政府和農戶重視糧食質量,通過釋放積極的政策信號,鼓勵開展市場化收購。同時,配套補貼機制,保持對種糧農民的支持力度不減。現行《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是根據國務院專題會議關于推進稻谷和小麥收儲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由國家有關部門修訂完善并報經國務院同意后,于2018 年印發執行的。預案規定,最低收購價糧食的質量標準為國標三等及以上,四等及以下的糧食由地方政府組織引導實行市場化收購。適當提高并嚴控預案規定的質量標準要求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釋放積極的政策信號,引導地方政府和農戶重視糧食質量,促進糧食提等進級。如果放寬質量標準,將直接影響政策性糧食的儲存品質,
違反“積好糧”的標準,也不利于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為穩定糧食生產,特別是鼓勵雙季稻種植,國家有關部門將2020 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每斤提高1 分錢。針對今年的特殊況,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經商有關部門同意,7 月份我局印發《關于調整2020 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預案執行時間的通知》,將今年早秈稻預案執行時間從原定的8 月1日起予以適當提前,新糧上市后,如市場價格符合預案啟動條件,即可按程序啟動收購工作。前期,我局已批復江西省自7 月25日起在符合條件的地區啟動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截至9月25 日已收購最低收購價早秈稻8 億斤。
二、持續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大力發展市場化收購,推動形成優糧優價新格局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指導地方大力抓好市場化收購,通過優糧優價更好地保護農民種糧收益。督促各地嚴格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采取針對性措施引導市場主體入市收購,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抓好糧食市場化購銷,市場化收購比重不斷提高,優糧優產、優糧優購、優糧優儲、優糧優加、優糧優銷“五優聯動”的局面正加快形成。
2017 年,財政部和我局在16 個省份啟動實施優質糧食工程,2018 年擴大到31 個省份全面推開。中央財政連續四年累計安排補助資金近215 億元,帶動地方各級財政和社會投資600 多億元,3 個子項總投入超過815 億元,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積極推動優質糧食工程,開展糧食產后服務體系、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和“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在促進農民增收,實現糧食產業提質增效,滿足城鄉居民優質糧油消費需求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今年以來,相關工作進一步開展:一是安排中央財政資金,謀劃建設一批新項目。對優質糧食工程前期進展好的主產省、有創新和特色的省份以及大型涉糧中央企業,繼續安排中央財政資金予以支持,重點鼓勵龍頭企業做實做強做優。指導各地突出“五優聯動”和全產業鏈,提升用好既有成果、實現整體聯動、優選成熟項目、用好財政資金。二是加強頂層設計,持續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聚焦優質糧食產購儲加銷“五優”整體聯動,統籌推進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三鏈協同”,形成指導性意見,引導企業開展綠色倉儲、糧機裝備、糧油品牌營銷、質量追溯等,促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強化典型引領,放大實施成效。9 月下旬召開“全國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加快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第一次現場經驗交流會”,通過選樹一批優質糧食工程先進典型和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做好“點”與“面”的結合,放大優質糧食工程實施成效。四是統籌各方支持,強化政策合力。我局聯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印發文件,明確對優質糧食工程示范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了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的資金渠道。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認定了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其中糧食類企業近300 家,占總數的20%。銀保監會研究印發了《關于做好2020 年銀行業保險業服務“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20〕31 號),支持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保障農民種糧基本收益,商業性金融機構要圍繞糧食生產、流通、加工、進出口、儲備以及消費等各個環節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下步,我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堅持市場化導向與保護農民利益并重的原則,持續推動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切實抓好糧食收購,牢牢守住農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同時,加快推動優質糧食工程項目落地見效,確保取得實效;優化頂層設計,盡快形成指導性文件;爭取各方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措并舉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不斷提升糧食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衷心感謝您對糧食和儲備工作的重視、關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