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寧德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茶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1-05-18 922
核心提示: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東僑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認真貫徹《寧德市人大常委會關于促進茶產業發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東僑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認真貫徹《寧德市人大常委會關于促進茶產業發展的決定》,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茶產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就促進茶產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基地為依托、科技為手段、增收為目標,以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為核心,以建設標準化茶園、扶持龍頭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為重點,健全投入和保障機制,完善服務體系和市場監督體系,大力弘揚茶文化,推進茶產業規?;ㄔO、專業化生產、系列化加工、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使之成為具有現代農業特色的重要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和諧。

  二、發展茶葉生產,狠抓質量安全

  (一)堅持高標準制訂發展規劃。2008年全市茶葉生產目標任務是:茶園面積81萬畝,比增0.88%;茶葉總量6.43萬噸,比增8.43%;毛茶總值13.82億元,比增19.55%;商品茶產值31.51億元,比增18.06%。各級人民政府要以市場為導向,立足當地資源優勢,按照“優質、高產、生態、安全、高效”的原則,堅持基地生態化、生產標準化、經營品牌化,高起點、高標準制訂年度計劃和五年規劃,并根據市場變化和生產發展不斷修改完善。

  (二)強化茶葉質量監管。進一步貫徹落實寧政〔2004〕233號《寧德市建立茶葉質量安全長效監管機制的實施意見》精神,強化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茶葉質量安全監管責任。茶葉主產區的縣(市、區)、鄉(鎮)、村、企業要層層簽訂茶葉質量安全工作責任狀,一級抓一級,推動茶葉質量安全各項措施落實。同時,要強化政府職能部門監管職責,市、縣兩級整規辦要牽頭負責,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按茶葉生產季節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議,加強各有關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及時研究解決茶葉質量安全問題。衛生部門要加強茶葉加工、經營場所的衛生監管,嚴格茶葉加工企業環境衛生條件、衛生防護、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的審查;工商部門要嚴格審核茶葉生產經營企業主體資格,吊銷不法企業營業執照;質監部門要嚴格茶葉市場準入,加強對茶葉生產加工環節的質量監督,嚴肅查處摻雜摻假和經營不合格產品等違法行為;農業部門要加大打擊銷售禁用農藥違法行為力度,建立高殘農藥銷售使用檔案,從源頭上杜絕高毒高殘農藥的使用;公安部門要密切配合有關職能部門,加大對違法案件的查處打擊力度,對構成犯罪的,堅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茶業部門要深入茶區,組織開展技術培訓,普及茶園管理、茶葉無公害生產、病蟲害綜合防治及科學用藥知識,積極引導廣大茶農使用低毒低殘生物農藥,提高茶農安全用藥的意識,幫助企業建立必要的質量保證制度,提高茶葉加工的科技水平;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要加強茶葉注冊企業出口產品的把關,加強出口企業衛生質量管理體系的監管。

 ?。ㄈ┐罅嵤┎枞~“綠色工程”。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茶生產,在現有茶葉綠色食品和有機茶生產的基礎上,2008年重點總結推廣福安市獲得省級無公害產地認定先進經驗,在全市抓好綠色食品基地和無公害茶園建設,推廣生物農藥和有機肥,著力提高全市茶葉衛生質量水平。凡取得綠色食品AA級標志使用權或通過有機認證、種植面積在500畝以上的茶葉廠(場),報市政府批準,市財政從茶葉專項中給予每個產品2萬元的獎勵。

 ?。ㄋ模┖葑ゲ铇淦贩N結構調整。按照市政府提出的茶葉“3331工程”目標要求,2008年全市計劃改造新植茶園4萬畝。福安、蕉城、壽寧、周寧四個縣(市、區)作為福建烏龍茶原產地,要在品種結構調整上先走一步,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壽寧、周寧等縣(市)品改任務較重,要克服困難,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確保如期完成任務。同時,要充分利用省茶葉研究所的種質資源優勢,進一步調動福安、福鼎廣大群眾繁育茶樹苗木的積極性,確保完成農業部下達福鼎的全國茶樹良種繁育中心的國債項目,并通過幾年努力在福安市甘棠鎮和福鼎點頭鎮建立兩個國家級的茶樹良種繁育中心。

 ?。ㄎ澹┓e極推廣茶葉生產機械化。中央已出臺政策對茶葉采摘、修剪和加工機械進行補助,茶業部門要配合農機部門做好政策的宣傳工作,大力促進茶農和茶葉生產經營組織使用先進適用的茶葉機械,今年重點做好示范片和示范點工作,以點帶面,推進茶園機械化進程。

  三、扶持龍頭企業,推進技術改造

  (一)大力培育和扶持茶葉龍頭企業。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扶大、扶優、做大、做強”的原則,鼓勵優勢龍頭企業采取聯合、股份、兼并等市場化運作方式,組建茶葉企業集團,提升競爭力。福安市已組建的坦洋工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要努力做大做強;福鼎市和蕉城區要加大工作力度,積極采取措施,盡快組建福鼎白茶和天山綠茶股份公司,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以增強我市茶葉三大公共品牌的競爭力。此外,各縣(市、區)都要結合各地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吸引區外企業投資經營,不斷提升我市茶葉產業化水平。

 ?。ǘ┐罅ν七M茶葉加工企業技術改造。要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擴大具有閩東特色以及市場前景看好的名優茶,如福鼎白茶、坦洋工夫、工藝茶和名優綠茶生產,優化茶類結構。大力推廣“良種+機械”的品種結構調整模式,大力推廣名優茶加工機械。各縣(市、區)要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加大名優綠茶、烏龍茶、紅茶和白茶加工機械的投入力度,同時做好名優茶加工的規劃、布局工作,做到品種結構調整與名優茶加工同步推進,相得益彰,全面提高茶葉產品的加工水平和檔次,提高經濟效益。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積極引導、支持茶葉加工企業以科技為先導,大力研發新產品,注重茶葉的精深加工,不斷改進產品包裝,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四、實施品牌戰略,培育茶葉市場

  (一)不斷完善茶葉市場流通體系。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茶葉市場的培育力度,本著資源整合、資源共享、競爭有序、不宜重復的原則鼓勵支持區內茶葉專業市場建設。“中國海峽大茶都”是我市有規模、上檔次的茶葉專業市場,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要在市茶葉流通管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統一思想、顧全大局、采取措施,大力支持中國海峽大茶都建設。工商、公安、質監、衛生等部門要成立茶葉市場管理稽查隊,對強買強賣、摻雜使假、短斤少兩、欺行霸市、偷逃規費等不法行為,予以動態稽查,依法查處,公開曝光。對無照收購經營的單位和個人,工商部門要依照有關法規堅決予以取締。各縣(市、區)可根據茶葉的生產與分布情況進行合理規劃,本著相對集中的原則在轄區內建設小型茶青、毛茶交易市場,以方便群眾,促進流通。

 ?。ǘ┘涌旖⒉枞~市場準入機制。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務必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茶葉企業的引導和整頓,優先幫助有規模、有技術、環境衛生條件好、證照齊全的龍頭企業和重點企業申請QS許可,全面推進茶葉市場準入工作,確保我市茶產業健康發展。質監、茶業、工商、衛生、環保等職能部門和茶業協會要大力宣傳和推行市場準入制度,對無證無照生產、經營的茶葉企業,應依法查處;對生產條件差、管理粗放、衛生不達標的企業,要限期整改,整改達不到要求的應依法予以取締。凡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嚴禁出產和上市交易,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和摻雜使假行為。

 ?。ㄈ┚拇蛟觳枞~知名品牌。整合資源,集中力量,重點打造“福鼎白茶”、“坦洋工夫”、“寧德天山綠茶” 和“玉觀音”等公共品牌,進一步擴大知名度。要認真組織實施茶葉“3331工程”,不斷優化茶葉品種結構,確保茶葉質量安全,努力提升茶葉品質;要充分利用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各種新聞媒體,加強對外宣傳,擴大對外影響,樹立寧德茶產業新形象;要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舉辦或組織重點茶葉企業參加全國性茶事活動,提高茶葉農業品牌的知名度。2008年要在成功舉辦寧德投資洽談會山海協作暨茶產業推介會專場招商活動、“首屆中國白茶節”的基礎上,積極準備組團參加第二屆中國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繼續在幾個重點縣(市、區)舉辦各種類型的“斗茶賽”活動,并在重點銷區的寧德籍茶葉營銷企業、茶樓、茶店,建立寧德品牌茶葉銷售專柜,不斷提高消費者對寧德茶葉品牌的認知度,提高市場占有率。同時,要組織開展“十佳茶葉生產鄉鎮”、“十佳茶葉企業”、“十佳制茶能手”、“十佳種茶能人”和“十佳關心寧德茶產業發展名人”的評選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促進茶葉創品牌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五、強化扶持措施,推動產業發展

 ?。ㄒ唬┮揽靠萍歼M步。一要繼續加強院市合作。依托與利用省農科院的科技人才優勢,認真實施“院市合作協議”和“十年共建規劃”,不斷提升閩東茶產業科技水平。二要加強茶葉技術培訓。一方面是創造條件認真做好市、縣二級茶技隊伍的繼續教育工作,通過專業學習、業務培訓、實踐鍛煉等形式,更新知識,提高茶技干部的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另一方面要對重點茶區采用省、市、縣三級茶技部門聯合,實行“統一教材、統一師資、財政支持、集中培訓”模式,分期分批培訓2000人次,其它茶區則采取茶技人員進村入戶小范圍集中培訓等形式,培訓8000人次,二項合計全年舉辦各類培訓班100期10000人次,從而不斷提高茶業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和科技水平。三要加快科學與成果轉化。以市茶產業研究開發中心為平臺,采取“產學研合作”、“農科教結合”的新機制,充分發揮各部門科技資源優勢,通過取長補短實現研發與需求對接,推進適用技術的應用,大力發展茶葉精深加工,不斷提高寧德茶業的科技含量和產業的整體素質。同時要加強與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的合作,加快“中國白茶研究所”建設,不斷提升福鼎白茶品質。

 ?。ǘ┌l揮協會作用。一要鼓勵和支持農民成立自負盈虧、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茶葉合作社,培育農村經紀人隊伍,使分散的小生產同現代化的大市場相接軌,促進茶農增收;二要發揮市、縣二級茶葉協會的作用,依托行業協會做好產業規劃、行業標準、專業培訓、技術交流、中介服務等工作,維持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完善服務體系,促進茶業又好又快發展。三要加強與寧德在銷區茶葉商會(協會)的聯系,加強信息溝通,引導茶葉生產者、經營者根據市場需求組織生產,提高市場占有率。茶業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要采取措施,積極引導有實力的企業練好內功,走出國門,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ㄈ┘哟螽a業投入。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充分認識大力發展茶產業的重要意義,積極采取措施,努力增加投入,市本級從今年開始每年將安排300萬元以上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并逐年有所增加。各縣(市、區)也要結合當地實際,適當安排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并列入本級預算。市、縣兩級專項資金必須??顚S?,重點用于品牌宣傳、產業結構調整和茶葉質量安全等事關茶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上,使有限的資金發揮出最大的效益。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和規范茶業管理機構,不斷加強茶技隊伍建設,創造良好環境,保障機構運轉。要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壯大隊伍,促進寧德茶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地區: 福建
標簽: 茶產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