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出口工作的意見(豫政辦 〔2010〕140號)

   2013-02-26 857
核心提示: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為充分發揮我省農業產業優勢,推動開放型農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現就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為充分發揮我省農業產業優勢,推動開放型農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出口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正確認識我省農產品出口的形勢
 
  1.我省是農業大省,糧食總產連續10年居全國之首。全省出口農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市場開拓能力日益增強,農產品出口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農產品出口金額已從2002年的2.26億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6.69億美元,年均增長31.4%。但是我省農產品出口工作仍存在薄弱環節,農產品出口現狀與我省農業大省的地位不相稱,與經濟快速發展不同步。主要表現在種養業標準化生產水平較低,種養殖源頭安全控制薄弱,龍頭企業少、規模小,宣傳推介力度不夠,市場競爭力不強等方面。這些問題不僅直接影響到外向型農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而且影響到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提高認識,正確分析形勢,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強化措施,切實抓好農產品出口工作,推進我省現代農業發展,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二、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2.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于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以龍頭企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主體,以區域特色農業和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為基礎,以科技為支撐,創新機制,調整結構,確保農產品出口穩定增長,農業外向度穩步提升,競爭力不斷增強。3.堅持以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為中心,發展一批農產品出口優勢產業,培育一批農產品出口知名品牌,壯大一批外向型農業龍頭企業,努力實現農產品出口在規模、質量和市場開拓上有新突破;積極引進一批國內外出口型農產品生產加工和營銷企業落戶我省;全力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食品農產品出口總體發展規劃的通知》(豫政辦〔2010〕58號),使我省農產品出口邁上新臺階。
 
  三、落實保障措施
 
  (一)進一步加強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4.大力推進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以國際市場為導向,發揮資源優勢,突出地方特色,統籌規劃,區域開發。加快形成“政府主導、科學引導、部門聯動、企業為主、全面參與”的區域化管理模式。明確政府、部門和企業三者的責任,強化政府的領導責任和出口企業的“第一責任人”意識,認真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動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的意見》(豫政辦〔2010〕40號),進一步推進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生物安全隔離區建設工作。5.切實建立健全農業標準化體系、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農獸藥殘監控檢測體系,鼓勵引導農產品加工和流通企業開展質量安全管理(ISO)、良好農業操作規范(GAP)、良好生產規范(GM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等體系認證。加快農業標準化建設,制定我省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標準,實現與國際標準接軌,及時向企業提供全面、準確的國外質量標準。完善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農業、畜牧部門要繼續實行動植物防疫目標責任制,有效防止疫病的發生和傳播;要對農獸藥生產、加工、流通、使用等領域加大監管整治力度,加強宣傳引導,指導種養業生產經營者科學合理安全用藥;要建立健全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及安全監控評估預警體系。
 
  (二)培育出口農產品自主品牌體系6.加快實施農產品名牌戰略,優先支持農產品出口品牌建設。按照市場、效益、自主、生態的原則,把產業集中度高、產品質量穩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產品和綠色、有機農產品作為培育品牌的重點,在生產、加工、流通、展介以及品牌注冊和評定等環節上予以重點扶持。切實抓好大型出口龍頭企業品牌創建,支持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開展國外商標注冊和產品質量認證。完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標志管理制度,強化我省安全優質農產品的品牌價值。積極推動地方特色農產品申請原產地標記注冊保護,盡快形成一批地區品牌。加強對農產品品牌的宣傳和保護,提升品牌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三)建立完善農業招商引資機制7.加快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中介組織和專業隊伍為依托的招商引資新機制。根據國際投資發展趨勢,調整充實農業招商引資項目信息庫,大力開展以項目為中心的主題招商。密切聯系現有企業,加強“親商”、“安商”工作,形成“以商引商”的良性循環;精心策劃組織參與境內外舉辦的重要農業經貿活動,提升各地自主舉辦的農業經貿活動的水平,做到“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8.積極支持有實力的農產品出口企業到主要進口國設立貿易營銷機構;依托省內優勢農產品研發機構,建立境外農業技術研發中心,開展針對性、超前性或儲備性的重大技術創新研究。
 
  (四)實施多元化戰略,努力開拓國際市場9.繼續實施市場和產品多元化戰略。引導出口企業開拓東歐、中東、非洲、拉美等國外新興市場,并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情況,采取針對性的營銷策略,調整出口產品結構,保證出口可持續發展;要逐步提高農產品的加工檔次和技術含量,進一步提高效益。10.加大我省國外注冊認證工作力度。有計劃組團到重點國家和地區出訪考察、宣傳推介,做好對外注冊的推薦和準備工作,出入境檢驗檢疫、畜牧、農業部門和申請企業要緊密配合,確保符合有關國家注冊要求。11.切實做好農產品對外宣傳推介工作。各級政府要通過召開專項推介會和邀請政府、行業協會、國內外重要客戶來我省考察等多種形式,把更多的出口企業、產品推介到國際市場。積極組織農產品企業到重點出口市場和國家宣傳推介,進一步擴大影響,提高我省農產品的競爭力和消費者滿意度。12.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協會組織。加強對企業協會的引導管理力度,不斷提高行業協會協調和管理的整體素質,避免惡性競爭的發生和蔓延;鼓勵現有的專業協會和商會增加、加強海外聯系機構,提高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能力;支持外向型農產品行業協會或商會充分運用世貿規則,積極開展國外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應訴等活動,維護我省農業產業的合法利益。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3.對農產品出口企業提供優惠政策。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促進農產品出口工作,借鑒外省經驗,在出口企業基地建設、土地使用、綠色通道、稅收、出口信用保險、投融資等方面制定具體政策措施,加大對特色農產品、高附加值農產品出口的支持力度,結合實際整合相關支農資金,集中用于扶持現有龍頭企業,培育、催生、引進一批新興龍頭企業。14.形成省部良好互動,積極爭取國家質檢總局、商務部、海關總署等部門對我省農產品出口的支持,進一步加大對外交涉和解禁力度,提高和保持我省出口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在農業標準化建設、農業示范區建設、原產地注冊和地域保護、國外注冊認證、口岸大通關等方面繼續給予更大的支持和政策傾斜。15.支持出口農產品科研和實驗室建設。積極拓展籌資渠道,加強出口農產品實驗室建設。依托龍頭企業實驗室和我省出入境檢驗檢疫、畜牧、農業系統實驗室,增加資金投入,逐步增加國家級農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數量,構建我省重點實驗室檢測網絡,提升整體檢測水平。加大出口農產品科技攻關力度,不斷提高我省出口農產品附加值,增強國際市場核心競爭力。16.在農產品出口集中的省轄市適時增設口岸機構,為出口企業提供通關便利,縮短驗放時間,降低企業出口成本。17.建立促進河南農產品出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分管副省長任召集人,省有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定期或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部署我省農產品出口重大事項、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18.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把促進農產品出口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落實責任,進一步完善考核體系,強化督導,注重實效,努力開創我省農產品出口工作新局面。
 
  以上意見,請認真貫徹落實。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地區: 河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