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畜牧產業發展的意見(漳政綜〔2007〕91號)

   2011-05-19 527
核心提示: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單位,漳州、常山開發區:  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0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單位,漳州、常山開發區:

  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07〕4號)精神,為進一步優化我市農業和畜牧業結構,提高畜牧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實現畜牧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增強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現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標,扶持和建設一批名優特畜牧專業村鎮,培育和壯大一批畜牧業產、加、銷一體化的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創建一批有影響力的畜牧業品牌,建設一批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社會化的畜牧業示范基地和養殖小區,形成各具特色的畜禽產業集群,提高我市畜禽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導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強宏觀調控,保障畜牧業平穩較快發展;堅持協調發展,推進畜牧業產加銷一體化經營,優化區域布局,構建優勢產業帶;堅持依靠科技創新,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升級;堅持環境保護,推行清潔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堅持社會投入為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畜牧業生產,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

  三、總體目標

  “十一五”期間,畜牧業生產努力實現畜牧業由粗放型向集約經營型轉變,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市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明顯提高,畜牧業收入占農民收入的比重明顯提高,畜產品出口競爭能力明顯增強。到2010年,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0%以上,畜產品加工率達到20%以上。建設瘦肉型豬、奶水牛、優質家禽、肉牛養殖等專業村、鎮30個,養殖小區35個,畜產品加工企業56個,營銷企業35個,專業合作組織36個,爭創畜禽初級產品品牌15個,加工產品品牌16個,畜禽產品年出口額達2億美元,畜牧業生產和畜產品基本達到標準化、無公害化。

  四、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各縣(市、區)要組建畜牧業產業化工作班子,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和重點,扶持發展專業村鎮、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示范基地和產品品牌,出臺促進畜牧業產業化的政策措施。有關部門要認真抓好《規劃》的實施,列入培育專業鄉鎮的鄉鎮政府要組建專門的工作機構,建立工作制度,明確工作目標及考核辦法,做到機構、領導、人員、職責四到位,形成環環有人抓,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2、優化產業結構。認真組織實施《漳州市畜牧業“十一五”產業發展規劃》,穩定生豬生產,促進家禽、奶業發展。到2010年全市肉蛋奶總產爭取達到35萬噸,比“十五”期末增長16.7%;生豬存欄200萬頭、出欄340萬頭,分別比增12.4%和12.6%;家禽存欄1600萬羽、出欄4200萬羽,分別比增17.0%和15.8%;奶產量6000噸,比增13.5%。合理規劃區域產業發展布局,逐漸減少薌城、龍文區生豬飼養規模,龍海、漳浦、南靖、平和等縣(市)生豬存欄占全市存欄的比重從45%上升到55%;以龍海、漳浦、詔安、長泰為家禽重點發展縣,龍海、漳浦兩個縣商品鴨存欄從占全市比重40.4%上升到50.0%,詔安商品鵝比增20%;以薌城、龍海、平和為奶水牛發展重點,規劃建設養殖小區57個,飼養奶水牛1.56萬頭,年產水牛奶1.98萬噸,爭取建成水牛奶乳制品加工生產線三條。要把改良畜禽品種作為重點工作,鼓勵生豬重點生產企業從國內外引進臺系杜洛克、英系大約克、加系長白等優良種豬;以龍海紫泥順興良禽種苗場為主體,從臺灣引進良種白改種鴨;以平和五寨農場種牛場為主體,由廣西南寧引進良種印度摩拉、巴基斯坦尼里公水牛;以詔安梅州畜禽種苗場、橋東橋園村等養殖大戶為主體,從廣東潮汕地區引進良種獅頭種公鵝,優化畜禽良種結構。

  3、推行標準化、無公害生產。到2010年,爭取全市規模以上畜牧業生產和畜禽產品加工基本達到標準化、無公害化,重點龍頭企業基本取得綠色農產品標志。制定出臺《閩南黃牛》、《漳州斗雞》、《石榴填鴨技術規范》、《肉鴿肥育技術規范》等地方標準。以“漳州市綠色畜牧業合作社”為龍頭,在社員中建立標準化生產制度和質量監控核查制度,鼓勵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推行家禽無公害、標準化生產。促進龍文金錢肉鴿飼料商行和南靖船場健美鴨合作社、詔安梅州良種場分別制定發布肉鴿、商品鴨、灰鵝企業標準并按標準組織生產,《漳州農業信息網》要定期把無公害認證單位和有關飼料添加劑、獸藥使用規范、與畜牧業有關的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在互聯網上發布。取得無公害認證的規模養殖單位,由國內引進優良種畜種禽的,憑企業提供的種畜禽合格證明,市、縣兩級分別給予每頭種用畜50元,每羽種用禽2元的一次性補助,國外引進的,憑通關手續,市、縣兩級分別給予每頭種用畜200元,每羽種用禽10元的一次性補助。

  4、培育畜牧專業村鎮。通過扶持和服務畜牧重點企業和專業大戶,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品一社、一鄉一業、一業一企”的龍頭帶動型產業發展格局。做大做強龍海白水鎮、南靖金山鎮的瘦肉型豬產業,薌城石亭鎮、天寶鎮的奶水牛產業,漳浦馬坪鎮的肉牛產業,詔安四都鎮、橋東鎮的商品鵝產業,龍海紫泥鎮、南靖船場鎮、漳浦赤土鎮的商品鴨產業,長泰武安鎮的肉雞產業,龍文朝陽鎮的肉鴿產業和南靖山城鎮、華安高車鄉的蜂產業。培育程溪、靖城、山城、豐田、綏安、大南坂、山格、小溪、安厚等瘦肉型豬專業村鎮,五寨、石碼、九湖、豐山、芝山等奶水牛專業村鎮,前亭、白洋等肉牛專業村鎮,西潭灰鵝專業村鎮,巖溪鎮肉雞專業村鎮和石榴填鴨專業村鎮。在專業村鎮建設中設立若干養殖小區,培植畜禽養殖加工龍頭企業,爭創一批畜牧業產品品牌。加大畜牧業養殖小區扶持力度,市、縣級財政按1∶1配套對養殖小區的種畜禽按每年每頭種牛50元,每頭種豬10元,每羽種禽2元的額度予以補助。“平和縣五寨農場奶種牛場”項目建成后,按養殖小區額度每年予以適當補助。

  5、發展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集中力量加大扶持培育畜產品加工、畜禽良種繁育、飼料加工、批發市場等畜牧業龍頭企業、市場、專業合作組織,增強輻射帶動能力。把引進和培育加工龍頭企業作為當前實施畜牧產業化經營的突破口:一是扶持現有養殖、加工企業技改,盡快上檔次、上規模,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二是以資產為紐帶,進行企業聯合重組,形成品牌統一、資本優化、優勢互補的養殖企業集團,改變加工企業小而散的局面;三是引進有實力的業主投資開發畜牧業。“十一五”期間要力爭引進3—5家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在奶水牛產業化、家禽加工產業化方面有新的突破。扶持廚師食品集團、信華食品、新龍華乳業等15家龍頭企業;扶持龍海白水華美養豬場、長泰聯盛核心種豬有限公司、龍海輝龍牧業有限公司等30家畜禽良種繁育龍頭企業;扶持閩南飼料批發市場、海新集團、金錢實業、華龍飼料、苗圃畜牧等25家飼料加工及市場龍頭企業;扶持漳州市綠色畜牧業合作社、南靖船場鎮健美鴨養殖合作社等5家專業合作組織,形成結構合理、功能齊全、布局科學、競爭力強的畜牧業龍頭企業群體,帶動畜牧業生產、加工和營銷上規模、上水平。重視創辦并發揮行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組織的作用,提高畜牧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

  6、爭創畜禽產品品牌。支持畜牧業龍頭企業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開展ISO系列、HACCP等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鼓勵申報原產地標記注冊保護,做好具有民族文化精品的名優特畜禽產品的保護工作。支持畜牧業龍頭企業開展特色農產品的商標注冊,爭創著名商標、馳名商標和國際商標注冊,爭創中國名牌產品和福建名牌產品,對獲得馳名、著名商標和中國、福建名牌產品稱號的要給予獎勵。加強品牌畜禽產品品牌的宣傳,市、縣新聞媒體對農產品的廣告收費要給予優惠。

  7、實施項目帶動。加大對畜牧業生產、畜產品加工和市場營銷體系的資金投入,積極爭取上級財政、國內外企業集團和民間資本的項目投資。以農業部奶水牛養殖小區建設項目為支撐,爭取在龍海、薌城、平和建立奶水牛養殖小區,發展奶水牛專業村,建設奶水牛乳制品加工項目。爭取農業部“平和縣五寨農場種奶水牛建設項目”盡快獲批。爭取在龍文或龍海創辦一家白條鴨營銷企業,建設一條日宰白條鴨5000羽的機械屠宰生產線,白條鴨集中屠宰、集中檢疫,逐步取代手工屠宰的落后和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工藝。拓展“漳州市綠色畜牧業合作社”經營項目,擴大生產規模,爭取作為信華食品、廚師食品等龍頭企業的豬源供應基地。利用信華食品先進、規范的生豬屠宰場,開展生豬定點屠宰,注冊冷鮮豬肉產品品牌,在市區配送冷鮮豬肉,提高市區生豬定點屠宰率。

  8、完善畜牧業產業化保障體系。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把畜牧業產業化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加大財政對畜牧業產業化的投入。進一步強化動物防疫和動物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各縣(市、區)按實際總存欄數每家禽0.08元,每畜0.50元計算疫病防控、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經費,市級按全市總存欄的每家禽0.015元、每畜0.10元計算監測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并及時撥付到位。市、縣兩級要留一部分儲備金,(市級200萬,縣級50萬元),應對動物疫情處置和疫苗的儲備。農業部門要強化對產業化的分類指導和技術服務;科技部門要將優勢特色畜禽良種引進、繁育、示范、推廣優先列入科研項目,加快畜禽產業科研成果轉化;農業綜合開發部門要扶持發展生態飼養模式,促進專業村鎮和養殖小區發展;發改部門要繼續加大畜禽產業項目支持力度;土地部門對非固化畜禽養殖小區要按農用地管理,積極幫助重點畜禽產品加工企業解決用地問題;環保部門要合理制定畜禽養殖環境治理規劃,加強治污技術指導和資金支持;各商業銀行要加大對畜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專業大戶生產經營的信貸支持力度。其它各有關部門也要協調配合,為加快畜牧業產業化提供更大的支持和服務,形成促進畜牧產業發展的合力。

  漳州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六月十八日



 
地區: 福建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