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我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湖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現就加強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領導
區人民政府成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常務副區長任組長,區委宣傳部部長、分管農業的副區長任副組長,區農業局、畜牧水產局、蔬菜辦、工商分局、環保分局、公安分局、廣播電視局等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各鄉(鎮)、辦事處行政一把手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區農業局,區農業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長任副主任。
二、工作目標
(一)有效降低農產品農殘、重金屬“瘦肉精”等有害物質的含量。力爭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率控制在5%以下,重金屬含量控制在國家允許范圍內;其他作物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和重金屬含量控制在國家允許范圍內;豬肉“瘦肉精”檢出率控制在1%以下;其它畜禽水產品有害物質控制在國家標準允許內。
(二)切實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流通進程,增加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比例,提升農產品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樣板,引導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廣大農民進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與農產品標準化流通,積極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產品認證,填補我區無有機食品認證的空白,逐漸提高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比例,到2010年,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比例達到10%以上。
(三)健全、完善各項制度。建立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所規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農產品生產記錄制度、農產品包裝與標識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發布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和監督檢查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報告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追究制度等八項制度。重點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農產品包裝與標識制度和農產品生產記錄制度。充分利用現有的檢測手段,對農產品實施檢測,禁止農殘、重金屬超標和“瘦肉精”污染的農產品進入農貿市場、賓館、學校,杜絕農產品食品集體中毒事件發生。
(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設。配備一批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中青年技術骨干,建立一支精干、有戰斗力的具備較高執法水平的執法隊伍;配備必備的交通、辦案、辦公設施;加強執法人員培訓,對執法人員每兩年進行一次輪訓,加速知識更新,適應執法要求。
三、工作措施
(一)廣泛深入宣傳。大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戶”的宣傳活動,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橫幅、標語和各種宣傳資料等進行廣泛深入宣傳,組織機關干部職工,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業投入品經營者學習培訓。
(二)辦好示范。區農業局、區蔬菜辦和區畜牧水產局要主動辦好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生產樣板,其它各職能部門要積極引導、鼓勵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進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工和農產品標準化流通,采用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公司+農戶、基地+農戶、市場+農戶等模式,帶動農業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與農產品增加值,增加農民收入,打造張家界農產品優質品牌。
(三)加強質量安全監測與監督檢查。利用現有檢測手段和檢測設備開展市場農產品檢驗檢測。對蔬菜每周抽檢兩次,水果每10天抽檢一次,大米每月抽檢一次,茶葉每季度抽檢一次,肉、魚類每周抽檢兩次,蛋品每半個月抽檢一次,抽檢結果向社會公布,禁止不合格的農產品上市銷售。其它農產品實行檢測合格證制度,憑證銷售。生豬憑免疫耳標,實行定點屠宰并加蓋檢驗檢疫專用章后方能進入市場銷售。對取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標志的,免于檢測。各農貿市場、超市、學校、賓館要建立好農產品購銷臺賬,保存好檢查驗收、檢驗檢測憑證,對從本市場(單位)售出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負責。
(四)加強產地環境管理。重點抓好農業產地環境定位監控點監測,建立工業“三廢”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監控網絡。對重點污染的土地、水域,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劃為限制生產區,設立標志牌,并予以公告。限制生產區內不得生產供人畜食用的農產品。同時,積極開展產地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加大農業環境污染查處力度,凈化產地環境。
(五)加大農業執法監管力度,嚴格農產品包裝、標識、生產記錄制度。一是要加大農業投入品生產、流通環節監管力度,規范好生產、經營行為,重點打擊禁用農業投入品生產銷售、限用農業投入品超范圍使用和假冒偽劣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加快高毒高殘留農業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和淘汰進程;二是對包裝的農產品一律要進行包裝,不能包裝的鮮活農產品(如魚、葉類菜等)要附加標識,并在包裝物或標識上標明品名、產地、生產者、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質量等級等內容。使用添加劑的應標明添加劑名稱。屬轉基因農產品應當明確標示。需實施檢疫的動植物及其產品應當附具檢疫合格標志、檢疫合格證明;三是農產品生產者和農業投入品經營者要建立生產、經營檔案。農產品生產者要詳細記錄使用農業投入品的名稱、登記證號、生產企業名稱、使用數量、使用日期等,并將檔案保存至農產品銷售一年以上;農業投入品經營者要詳細記錄限用投入品名稱、來源、進貨日期、生產企業、銷售時間、銷售對象、銷售數量,并將檔案保存兩年以上;四是加強動植物防疫檢疫和有害生物撲滅工作,防止危險病蟲雜草的打散蔓延,加強對已發生疫情的控制。
四、明確職責
區農業局: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日常工作。負責組織各生產企業、各鄉(鎮)、街道辦事處進行農業標準化生產,辦好水果、茶葉、大米等農業標準化基地樣板,引導、組織種植生產加工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標準進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和農產品標準化流通,指導、組織他們進行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和農產品市場監督檢查、抓好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加大農藥、化肥、農膜、植物激素等農業入品執法力度;查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轉基因農產品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加強植物檢疫,確保農業生產安全;管好產地環境,查處違法生產農產品行為和農業環境污染事故;培訓、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與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
區蔬菜辦:辦好標準化生產示范樣板,培訓菜農、果農;引導組織蔬菜加工企業和專業菜農進行蔬菜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標準化生產和認證;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和市場準入工作。
區畜牧水產局:辦好畜禽水產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樣板;引導、組織養殖生產企業進行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標準化生產和認證;負責畜禽水產品、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違禁藥物檢驗檢測;加大違禁藥物使用打擊力度,查處違法經營畜禽水產品、蛋品等行為,加強動物檢疫;培訓畜禽水產品養殖大戶和農民,普及相關法律知識。
區工商分局:把好市場準入關,查處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農產品上市銷售的違法經營行為。
區環保分局:保護農業產地環境,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會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查處農業產地污染案件。
區廣播電視局: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利用電視、電臺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進行廣泛宣傳。
區公安分局:協助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機關執法,依法打擊生產、銷售有毒、有害農產品的違法犯罪行為。
各鄉(鎮)、街道辦事處:負責轄區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生產宣傳、培訓與實施,積極推廣農業病蟲的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綜合防治技術,引導、鼓勵農民施用有機肥料;會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向農產品生產者普及安全使用農業投入品的知識,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宣傳推廣和組織實施工作。積極配合區直各責任單位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