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大生豬養殖產業扶持力度有關情況的函(陜政辦函 〔2011〕132號)

   2013-03-05 347
核心提示:經濟日報社:  收到貴社關于西安生豬養殖戶建言合理調控加大扶持,避免肉價猛跌猛漲的情況反映(《經濟日報》情況反映,2011年
經濟日報社:
 
  收到貴社關于“西安生豬養殖戶建言——合理調控加大扶持,避免肉價‘猛跌猛漲’”的情況反映(《經濟日報》情況反映,2011年7月11日第37期)后,趙正永省長非常重視,當即做了批示。我們對所提建議進行了認真研究,認為所提建議很具有針對性,并在起草《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穩定生豬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時吸納了相關建議。現就有關情況函告如下。
 
  一、省政府及時出臺《意見》穩定生豬生產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生豬生產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穩定我省生豬生產規模,保障市場有效供給,7月11日,趙正永省長主持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生豬產業發展問題。7月19日,省政府出臺了《意見》,從促進生豬生產、強化生豬生產的服務保障、加強市場調節和監管、加強對生豬生產供應宏觀指導四個方面作出安排。在制定政策意見過程中,我們按照統籌兼顧、綜合施策、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原則,既注重保護生豬飼養積極性、促進生產,又注重避免豬肉價格過快上漲、過多增加消費者生活支出;既注重加強中短期市場調控、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又注重著眼長遠,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以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增強生產能力作為穩定生豬生產的基礎,以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快生產方式轉變作為穩定生豬生產的切入點,以強化生豬生產的保險、信貸支持、防疫服務等為保障,制定了一系列長期的扶持和保障措施,盡量減緩周期性波動,防止生豬生產大起大落。
 
  二、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避免肉價“猛跌猛漲”
 
  “情況反映”中養殖戶對“生豬價格過高可能對產業造成傷害”的擔憂有一定的道理,生豬價格過高時養殖場(戶)及社會資本投資養豬產業積極性較高,容易造成生豬養殖數量快速增長,從而導致新一輪價格波動。因此,在生豬價格過高時應防止“一哄而上”導致生產增長過快,在生豬價格過低時要防止“一哄而下”導致生產能力大幅度下降。生豬價格波動是小生產與大市場矛盾的必然結果,其根本原因是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低,目前我省年出欄5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戶)出欄生豬僅占全省生豬出欄的57.3%。因此,在制定扶持政策意見時,我們把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快生產方式轉變,作為穩定生豬生產的切入點。考慮到目前高位運行的生豬價格對生產的引導已非常有力,《意見》提出,要認真組織實施中央支持大型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和小區建設項目,加快正在實施的百萬頭生豬大縣和萬頭示范村建設項目,建立原種豬補貼制度,扶持種公豬站建設,加快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強化生產發展基礎,增強生豬生產能力。
 
  三、實施能繁母豬補貼,切實保護生豬生產能力
 
  “情況反映”中養殖戶希望政府在豬肉價位低的時候,應該給虧損企業、養殖戶一些補貼。我們認為這個建議非常好,政府不僅要在豬價高時關注生豬生產,更要在豬價低時重視生豬生產、出臺扶持政策,我們將在今后生豬價格低迷的時候更加關注生豬生產,及時出臺扶持政策,對養豬場(戶)實施補貼,采取比較公平合理的形式按養殖規模進行補貼。生豬養殖規模一般按養殖場(戶)年出欄育肥豬數量或能繁母豬存欄數量計算,由于育肥豬數量大、飼養周期短(一般4—5個月),核查難度大,可操作性差;而能繁母豬數量小、飼養周期長(一般4年左右),比較容易核查。2007—2008年國家實施了能繁母豬補貼政策,2009—2010年國家停止了該項政策,今年又恢復了該項政策,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確保生豬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我省將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能繁母豬補貼政策,更好地促進生豬產業平衡健康發展。
 
  衷心感謝貴社對陜西生豬產業發展的關心!對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幫助!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八月十一日


 
地區: 陜西
標簽: 生豬養殖 生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