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關于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

   2011-02-25 621
核心提示:省各直屬工商行政管理局:為了加速推進食品放心工程,深入開展保健康、保安全系列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劣質食品的違法行為


省各直屬工商行政管理局:

為了加速推進食品放心工程,深入開展“保健康、保安全”系列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劣質食品的違法行為,為消費者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統一部署和國家工商總局《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現就全省工商系統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緊緊圍繞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危害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充分發揮工商行政管理職能,依法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把整治與規范結合起來,努力提高我省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

二、工作重點

以集貿市場肉、菜、糧、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水果為重點品種,重點抓好食品經營主體和食品入市、交易、消費環節的監管,特別要加大對農村、城市社區、城鄉結合部的各類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和食品店的整治力度。

三、整治安排

這次全省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從2004年7月開始至2005年春節前結束。各地要按照組織調查摸底、督促經營者自查自糾、全面開展檢查、健全規章制度的總體安排,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并將工作方案及時上報省局),認真組織實施。在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過程中,各地要集中力量,組織開展四次食品市場集中整治行動。

(一) 開展兒童食品市場集中整治行動。針對當前兒童食品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對兒童食品銷售網點進行一次全面清查,著重查處無照經營和銷售無質量合格證明、不符合食品質量標準、過期變質兒童食品的行為,嚴格把好兒童食品市場準入關,堅決把假冒偽劣兒童食品清除出市場。

(二) 開展夏秋時令食品市場集中整治行動。根據夏季食品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對飲料(冷飲)、瓜果等消費量大的食品以及熟食品等易腐食品的監管工作。

(三)開展中秋、國慶食品市場集中整治行動。加強對中秋、國慶食品市場的監督檢查,重點加強對月餅、葡萄酒質量監管工作,特別要加大對農村地區散裝月餅、糕點質量的監管力度。同時,加大對旅游景區景點、旅客集散地區飲食企業和攤點的巡查力度,嚴防“十一”黃金周期間發生食品消費安全事故。

(四) 開展元旦、春節食品市場集中整治行動。加強對元旦、春節食品市場的監督檢查,特別要加大對日常大宗食品和農村食品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以“送貨下鄉”、“廠家直銷”等名義向農村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確保元旦、春節期間食品消費安全。

四、整治方法

主要依法開展“六查六看”:

(一)查經營資格,看食品經營者證照是否齊全,是否非法出租出借證照,是否超范圍經營。

(二)查進貨票證,看食品經營者在進貨時是否履行了檢查驗收責任,是否索取了供貨方有關資質、發貨票等票證。

(三) 查經銷食品,看是否有質量合格證明、檢驗檢疫證明,是否摻雜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是否為國家明令淘汰、失效、變質的食品。

(四) 查包裝標識,看食品標示是否虛假,是否有產品名稱、廠名、廠址,是否標明食品主要成份和含量,是否標明生產日期和有效期限。

(五) 查商標廣告,看食品商標是否有侵權和違法使用行為,食品廣告是否有虛假和誤導宣傳的內容。

(六) 查市場開辦者責任,看食品市場開辦者(包括柜臺出租者、展銷會舉辦者) 是否履行了對進場經營者資格審查的義務,經營場所內部質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各地對“六查六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依法查處非法經營食品的行為,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行為。 要通過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進一步完善食品市場監管體系,健全食品質量監管機制,使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經營主體行為得到有效規范,人民群眾食品消費安全感明顯增強。

五、整治措施

通過“一加強一抓好五落實”,確保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

(一)加強食品質量抽查工作力度。

1、要發揮好商品質量抽查工作職能,切實加強對在市場巡查中發現存在普遍問題且確需對內在質量進行檢驗的食品品種的抽查力度。各地要及時將擬抽查食品方案報省局審核,在納入省局抽查計劃后,由省各直屬局自主安排食品質量專項抽查。食品質量抽查結果要及時上報省局,以便省局掌握全面情況,及時向社會發布消費警示。

2、要加大食品大要案件的查處力度。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大要案件的排查、協查和督辦,集中力量查處一批涉及面廣、影響惡劣、嚴重損害消費者生命健康的食品違法經營大要案件;觸犯刑律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要注意選擇典型案例,通過新聞媒體予以曝光,震懾違法分子,教育廣大群眾。

(二)抓好食品安全快速反應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1、各地要充分發揮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網絡的作用,認真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積極推進12315“進社區”、“進村鎮”。要依托12315網絡,隨時掌握市場食品質量狀況,建立完善執法快速反應機制,一旦發現市場上出現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行為和消費安全隱患,要及時分析,迅速上報,采取強有力的應急措施果斷處置;同時,視情況在一定范圍內發布市場預警或消費提示,警示和告誡食品經營者,提醒消費者注意自我防范。

2、各地要繼續大力推進“肉、菜、糧”放心工程。

各地要采取切實措施,繼續深化“肉、菜、糧”放心工程,進一步凈化集貿市場消費環境。

(三)在食品質量監管“關口前移”工作中健全和落實五項制度,建立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

1、在全省省轄市普遍建立食品準入制度。各地在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中,要加快推進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關口前移改革的步伐。特別是省直屬工商局,要督促食品經銷企業建立和落實商品質量進貨檢查驗收制度、購銷臺帳制度、市場開辦者質量責任制度和銷售商品質量承諾等制度,積極推行重要食品“廠場掛鉤”、“場地掛鉤”制度,切實把好食品質量市場準入關。

2、全面落實市場巡查制度。各地要以基層工商分局(所)為主,分組劃片(區域),責任到人,有組織、有計劃地對轄區內食品經營者和交易場所進行巡查,及時發現違法行為,依法迅速處理。縣(市、區)工商局要組織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食品集中交易市場進行重點巡查,并對基層工商分局(所)的市場巡查工作進行督查。

3、嚴格實施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各地對市場巡查、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影響或危及人身健康、生命安全的不合格食品,要責令立即停止銷售,并切實防止其改頭換面二次流入市場。

4、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各地要及時分析、整合通過申訴舉報、執法檢查、案件查處等途徑獲得的以及消費者協會、行業協會提供的食品安全信息,掌握食品安全動態,并將違法違規經營者和不合格食品信息及時向社會公示,警示消費,強化監督。

5、積極推行食品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制度。各地要以“經濟戶口”管理為基礎,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與對食品經營者的信用分類監管結合起來,針對食品經營者不同的信用狀況,依法實施分類監管。要充分利用信用懲戒機制,把制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企業列入“黑名單”,使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犯罪分子寸步難行。

六、整治要求

(一) 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是當前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要充分認識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采取專項整治與長效監管相結合、查處案件與教育規范相結合、強化監管與建章立制相結合的方式,加強整治工作的針對性,提高食品安全的有效性,要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精心組織,抓緊抓實。

(二)加強協作配合,形成整治合力。消保條線要以食品質量抽查工作為抓手,積極推進食品質量監管“關口前移”工作;公平交易要加大對食品安全大要案件的查處力度,在專項整治行動期間要查處一批大案要案,有力震懾違法分子;市場條線要繼續深入推進“肉、菜、糧”放心工程,進一步凈化集貿市場消費環境。各地在認真履行職責的同時,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系與溝通,相互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要充分發揮消費者協會、個體勞動者協會、私營企業協會、相關行業協會以及新聞媒體的社會監督作用和行業自律作用,共同營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費環境。

(三)認真履行職責,嚴格依法行政。在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中,各地要按照法律法規的授權和法定程序,嚴格依法行政,堅決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以及執法爭利、執法擾民的行為。對工作不力,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 強化督查指導,注重整治實效。各地要加強對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指導和檢查,確保前移監管關口,下移監管重心,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省工商將在第三、四季度分別組織督查組赴各地督促檢查,并對檢查情況進行通報。

(五) 建立報告制度,確保信息暢通。各地要及時了解掌握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建立整治情況月報告制度,加強信息溝通和反饋。各地應在每月25目前,將本地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及典型案例上報省局。遇有重大情況,要隨時報告。



 
地區: 江蘇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