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年度計劃,2018年2月21日至2018年3月20日,我局對全省范圍內生產經營的5大類122批次食品進行了抽檢監測,現將分析情況公告如下:
一、總體情況
在抽檢的122批次樣品中,合格119批次,不合格3批次,樣品不合格率2.46%。
二、監督抽檢結果分析
從樣品檢測的總體情況來看,本月所抽檢的飲料、糖果制品、食糖、餐飲食品安全狀況良好,合格率為100%。通過對抽檢數據的分析,此次抽檢的食品中調味品檢出不合格,不合格率為3.16%(詳見下表)
各類食品監督抽檢情況
三、抽檢食品主要不合格及問題項目危害分析
(一)2018年3份抽檢食品主要不合格項目(詳見下表)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監測不合格項目分布表
(二)主要不合格項目危害分析
1、山梨酸(鉀)作為一種防腐保鮮劑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細菌的活性,還能防止肉毒桿菌、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但對厭氧性芽孢菌與嗜酸乳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幾乎無效,其抑止發育的作用比殺菌作用更強,從而達到有效地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并保持原有食品的風味。其防腐效果是同類產品苯甲酸鈉的5-10倍。由于山梨酸(鉀)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鹽)它可以被人體的代謝系統吸收而迅速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在體內無殘留。但過量的山梨酸對人體還是有很大的傷害,如果超標嚴重,并且長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骨骼生長,危害腎、肝臟的健康。
2、食醋中總酸雖然對人體沒有太大傷害,但作為食醋中的一項主要指標,也是體現產品質量的重要標志,是控制產品從原料、工藝等方面是否規范的依據。因此對每一項不合格的項目都不能忽視。
四、不合格原因分析
(一)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防腐劑(苯甲酸)、增色劑(檸檬黃)、甜味劑(甜蜜素)為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檢驗結果顯示超過國家標準限量要求,主要是生產經營者對法規、標準認知度不夠或者存在主觀故意,為延長保質期或提升產品感官品相口感,違反規定濫用食品添加劑。
(二)質量指標不合格。總酸作為食醋的一項主要的特征指標,食醋中的總酸不合格說明該企業未嚴格按照工藝生產,做好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后續的出廠檢驗也未嚴格把關。
日期:2018-04-11
一、總體情況
在抽檢的122批次樣品中,合格119批次,不合格3批次,樣品不合格率2.46%。
二、監督抽檢結果分析
從樣品檢測的總體情況來看,本月所抽檢的飲料、糖果制品、食糖、餐飲食品安全狀況良好,合格率為100%。通過對抽檢數據的分析,此次抽檢的食品中調味品檢出不合格,不合格率為3.16%(詳見下表)
各類食品監督抽檢情況
序號 | 食品類別1 | 監督抽檢樣品 總量2(批次) | 不合格樣品 數量3(批次) | 不合格率4 | 備注 |
1 | 糧食加工品 | 0 | 0 | 0 | ? |
2 |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 0 | 0 | 0 | ? |
3 | 調味品 | 95 | 3 | 3.16% | ? |
4 | 肉制品 | 0 | 0 | 0 | ? |
5 | 乳制品 | 0 | 0 | 0 | ? |
6 | 飲料 | 1 | 0 | 0 | ? |
7 | 方便食品 | 0 | 0 | 0 | ? |
8 | 餅干 | 0 | 0 | 0 | ? |
9 | 罐頭 | 0 | 0 | 0 | ? |
10 | 冷凍飲品 | 0 | 0 | 0 | ? |
11 | 速凍食品 | 0 | 0 | 0 | ? |
12 | 薯類和膨化食品 | 0 | 0 | 0 | ? |
13 | 糖果制品 | 2 | 0 | 0 | ? |
14 | 茶葉及相關制品 | 0 | 0 | 0 | ? |
15 | 酒類 | 0 | 0 | 0 | ? |
16 | 蔬菜制品 | 0 | 0 | 0 | ? |
17 | 水果制品 | 0 | 0 | 0 | ? |
18 | 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 | 0 | 0 | 0 | ? |
19 | 蛋制品 | 0 | 0 | 0 | ? |
20 | 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 | 0 | 0 | 0 | ? |
21 | 食糖 | 21 | 0 | 0 | ? |
22 | 水產制品 | 0 | 0 | 0 | ? |
23 | 淀粉及淀粉制品 | 0 | 0 | 0 | ? |
24 | 糕點 | 0 | 0 | 0 | ? |
25 | 豆制品 | 0 | 0 | 0 | ? |
26 | 蜂產品 | 0 | 0 | 0 | ? |
27 | 保健食品 | 0 | 0 | 0 | ? |
28 | 特殊膳食食品 | 0 | 0 | 0 | ? |
29 |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 0 | 0 | 0 | ? |
30 | 嬰幼兒配方食品 | 0 | 0 | 0 | ? |
31 | 餐飲食品 | 3 | 0 | 0 | ? |
32 | 食品添加劑 | 0 | 0 | 0 | ? |
33 | 食用農產品 | 0 | 0 | 0 | ? |
34 | 其他5(請在備注標注類別) | 0 | 0 | 0 | ? |
合 計 | 122 | 3 | 2.46% | ? |
三、抽檢食品主要不合格及問題項目危害分析
(一)2018年3份抽檢食品主要不合格項目(詳見下表)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監測不合格項目分布表
食品品種 | 不合格項 |
調味品 | 山梨酸鉀(2),總酸(1) |
(二)主要不合格項目危害分析
1、山梨酸(鉀)作為一種防腐保鮮劑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細菌的活性,還能防止肉毒桿菌、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但對厭氧性芽孢菌與嗜酸乳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幾乎無效,其抑止發育的作用比殺菌作用更強,從而達到有效地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并保持原有食品的風味。其防腐效果是同類產品苯甲酸鈉的5-10倍。由于山梨酸(鉀)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鹽)它可以被人體的代謝系統吸收而迅速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在體內無殘留。但過量的山梨酸對人體還是有很大的傷害,如果超標嚴重,并且長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骨骼生長,危害腎、肝臟的健康。
2、食醋中總酸雖然對人體沒有太大傷害,但作為食醋中的一項主要指標,也是體現產品質量的重要標志,是控制產品從原料、工藝等方面是否規范的依據。因此對每一項不合格的項目都不能忽視。
四、不合格原因分析
(一)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防腐劑(苯甲酸)、增色劑(檸檬黃)、甜味劑(甜蜜素)為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檢驗結果顯示超過國家標準限量要求,主要是生產經營者對法規、標準認知度不夠或者存在主觀故意,為延長保質期或提升產品感官品相口感,違反規定濫用食品添加劑。
(二)質量指標不合格。總酸作為食醋的一項主要的特征指標,食醋中的總酸不合格說明該企業未嚴格按照工藝生產,做好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后續的出廠檢驗也未嚴格把關。
日期:201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