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快消業內最大懸念之一是,到底“火”了很久的中國紅牛何去何從?
從中泰股東談判授權續約,到一度傳來“裁員”、紅牛中國調整架構,其后媒體里又出現相互矛盾的“辟謠”和“反辟謠”,劇情反轉無常,紅牛各方股東始終三緘其口,外界霧里看花。唯一肯定的是,小食代也看到,中國市場上奧地利版的紅牛也開始大規模鋪貨,競爭對手可口可樂的“魔爪”在大城市陸續上市,一時間功能飲料市場顯得非常熱鬧。
既然中泰股東不對中文媒體正式發聲,那么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兩篇用英文寫成的報道。小食代首先和大家回顧去年10月彭博社一篇紅牛的報道,再下來將是更早時候紅牛泰國股東負責人的專訪。從中,我們可以理順紅牛的身世以及泰方的真實想法。
(彭博社去年10月25日刊發的報道,關注紅牛的生意創造了一大班富豪)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彭博社的報道吧。
該報道從聚焦財富入手,先回顧了紅牛2012年贊助的一次太空超音速跳傘極限運動。當時,奧地利跳傘高手費利克斯-鮑姆加特搭從39公里的高空縱身躍下,期間他的最大下落速度接近每小時1174公里,突破音速。
報道說,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正是靠這類絕技讓隱居避世的泰國企業家、曾經的鴨農許書標家族的11位在世成員合共擁有280億美元的財富,這也是世界上依靠能量飲料積累的最大一筆財富。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一位副教授告訴彭博社記者,雖然這些親人們的生活很好,但是他們不吹噓財富,許書標為謙卑和溫和定調。
報道還說,一家總部在奧地利的弗斯爾(Fuschl)的紅牛公司創造了大量財富,它擁有分銷用許書標原始配方打造的碳酸版紅牛的權利,以及擁有運動和探險類的資產,這包括一個名為“The Flying Bulls”的空中特技團隊,四支職業足球隊,兩個一級方程式賽車隊,以及用來組織及推廣諸如開篇說的極限活動的組織。
2012年去世的許書標在1956年創立了出售抗生素的天絲醫藥。他后來轉向以能量補劑為中心,并在1975年發明了一種由咖啡因、糖和氨基酸、牛磺酸制成的飲料,他稱之為Krating Daeng,或泰語的“紅牛”。直到1987年之前,這種能量飲料在亞洲出售的價格都不太貴。
當年,他與奧地利營銷奇才德爾里希·馬特西茨合作,后者在一次亞洲商務旅行時為了抵消時差而發現了該飲料。
通過修改配方、創造一個圍繞腎上腺素燃料的極限運動文化的全球品牌、迎合睡眠不足的學生和卡車司機到社交常客以及尋求刺激的每一個人,他們共同創造了財富。現年72歲的馬特西茨,控制著123億美元的財富,他被列為彭博指數上第80名最富有的人。
報道說,馬特西茨本人和其家人拒絕評論他們的財富。
根據密切留意公司信息的畢威迪公司發布的Orbis數據庫,以及香港公司注冊處的文件,許書標的10位家庭成員持有紅牛公司(注:指Red Bull GmbH)的49%的股權,長子許書恩持有2%,其余49%由馬特西茨持有。
彭博社的報道引述一位熟悉情況但是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許書標家族的7位成員也擁有著天絲醫藥,后者控制著紅牛中國51%的股權。紅牛中國1993年在中國開始銷售該飲料,并在海南省建立了生產廠。它在兩年后擴大了這項業務,并與華裔泰國企業家嚴彬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
彭博億萬富翁指數先前按照嚴彬擁有全部紅牛中國權益來估計他的財富,他排在全球富人榜的325位,擁有47億美元。馬特西茨在亞洲的企業中沒有股份。報道說,華彬集團沒有回復尋求評論華彬財富的請求。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歐睿的數據,紅牛公司推動了一個蓬勃發展的行業的建立,2015年全球能量飲料的銷售額為430億美元。據估計,該品類將在2020年之前以11%的復合年增長率持續增長。紅牛在當中擁有30.2%全球市場份額,天絲醫藥擁有11.8%。
(彭博社描繪的功能飲料領域的億萬富翁,其中前三分別是泰國的許家、紅牛奧地利的負責人和中國紅牛的嚴彬)
哈佛商學院行銷學教授羅希。戴許潘迪說,紅牛是一個建立在活動上的品牌。許書標是那個提出產品設想的人,是發明易拉罐里的飲料的人,而那個奧地利人則被視為推廣它的家伙。
根據其網站,紅牛2015年的全球收入為59億歐元(折合62億美元)。最接近紅牛的同行怪獸飲料公司(Monster Beverage Corp)在2015年的收入為27億美元,后者的兩個創始人合計擁有財富22億美元。
根據泰國《國家報》的說法,許書標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據說他更喜歡在空閑時間經營家庭鴨農場。在他的影響下,家族成員一直保持低調。不過,在2016年1月的英文中國日報上,天絲制藥的首席執行官許馨雄表示,其家族正在尋求在中國重新談判合作條款,他被引述說:“雙方需要為未來進行調整”。
小食代翻查中國日報資料,發現有關采訪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12月31日,由該報記者發自曼谷。關于此次采訪的詳情,有興趣可以閱讀小食代為大家進行的編譯報道。
前述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授說,紅牛的繼承問題也值得關注。馬特西茨一直領導著營銷工作,而許書標的繼承者 “到目前為止沒有展示這樣做的能力”。馬特西茨的女發言人說,馬特西茨與許氏家族有著“既專業又友好”的工作關系。
(天絲醫藥CEO許馨雄的一次罕見專訪,發表于約一年前的英文中國日報)
泰國老總:我們導入了一切,需要為中國市場進行調整
大約在1年前,英文《中國日報》刊登了一篇名為《紅牛創始人構思新增長模式》的文章。這篇報道發自曼谷,泰國天絲醫藥CEO許馨雄罕有地接受采訪談中國業務。截止目前為止,小食代還不清楚為何天絲方面當時僅通過該報披露其想法,而且讓人意外的是,這篇重要的文章也一直沒被翻譯過來。今天,咱就來“補課”。
報道說,隨著紅牛在中國的需求不斷增加,許馨雄確認,紅牛正在為一個“正確”的架構以及怎樣和華彬集團合作進行談判。“天絲醫藥正在對一些報道做出反應,這些報道稱雙方的分銷協議將在不久之后結束。”
(華彬集團快消板塊的官網截圖)
許馨雄堅持認為,雙方正在談判怎么才能繼續一起工作,以進一步強化紅牛在中國不斷增長的能量飲料市場的份額。天絲醫藥創立了1965年,并且是全球范圍內紅牛商標的唯一擁有者。在中國,紅牛的銷量超過50億罐。
“我們正在談怎樣的架構才是正確的,怎樣在未來作為伙伴一起做生意才是正確的方法。”他說。1995年,天絲醫藥的創始人許書標和華彬集團在北京合資,把紅牛帶進了中國。
(在廣州的一家便利店,中國紅牛、奧地利紅牛和可口可樂旗下的“魔爪”一起陳列)
“我們導入所有的東西,生產系統、口味、產品的理念,甚至是配方、使用本地團隊。” 許馨雄說,現在20年已經過去了,市場幾經變換,“我們需要為未來進行一些調整”。
中國日報的報道指出,天絲醫藥的商業擴張模式是在全球范圍里基于合資公司進行的,在合資公司中,泰方總是持有大多數股權。
許馨雄指出,在20年間紅牛已經有效地實現對中國能量飲料的領導,但是他承認現在變得更難了一點,因為更多其他的產品被擺上了貨架,消費者對于價格的敏感度也更加高了。“我們對于中國市場是按長遠打算的,這將繼續是紅牛的重要市場。”
報道說,對于很多人來說吃一驚的是,早于1987年以來在其他市場上市的碳酸版紅牛來中國市場才2年。
日期:2017-01-09
從中泰股東談判授權續約,到一度傳來“裁員”、紅牛中國調整架構,其后媒體里又出現相互矛盾的“辟謠”和“反辟謠”,劇情反轉無常,紅牛各方股東始終三緘其口,外界霧里看花。唯一肯定的是,小食代也看到,中國市場上奧地利版的紅牛也開始大規模鋪貨,競爭對手可口可樂的“魔爪”在大城市陸續上市,一時間功能飲料市場顯得非常熱鬧。
既然中泰股東不對中文媒體正式發聲,那么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兩篇用英文寫成的報道。小食代首先和大家回顧去年10月彭博社一篇紅牛的報道,再下來將是更早時候紅牛泰國股東負責人的專訪。從中,我們可以理順紅牛的身世以及泰方的真實想法。
(彭博社去年10月25日刊發的報道,關注紅牛的生意創造了一大班富豪)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彭博社的報道吧。
該報道從聚焦財富入手,先回顧了紅牛2012年贊助的一次太空超音速跳傘極限運動。當時,奧地利跳傘高手費利克斯-鮑姆加特搭從39公里的高空縱身躍下,期間他的最大下落速度接近每小時1174公里,突破音速。
報道說,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正是靠這類絕技讓隱居避世的泰國企業家、曾經的鴨農許書標家族的11位在世成員合共擁有280億美元的財富,這也是世界上依靠能量飲料積累的最大一筆財富。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一位副教授告訴彭博社記者,雖然這些親人們的生活很好,但是他們不吹噓財富,許書標為謙卑和溫和定調。
報道還說,一家總部在奧地利的弗斯爾(Fuschl)的紅牛公司創造了大量財富,它擁有分銷用許書標原始配方打造的碳酸版紅牛的權利,以及擁有運動和探險類的資產,這包括一個名為“The Flying Bulls”的空中特技團隊,四支職業足球隊,兩個一級方程式賽車隊,以及用來組織及推廣諸如開篇說的極限活動的組織。
2012年去世的許書標在1956年創立了出售抗生素的天絲醫藥。他后來轉向以能量補劑為中心,并在1975年發明了一種由咖啡因、糖和氨基酸、牛磺酸制成的飲料,他稱之為Krating Daeng,或泰語的“紅牛”。直到1987年之前,這種能量飲料在亞洲出售的價格都不太貴。
當年,他與奧地利營銷奇才德爾里希·馬特西茨合作,后者在一次亞洲商務旅行時為了抵消時差而發現了該飲料。
通過修改配方、創造一個圍繞腎上腺素燃料的極限運動文化的全球品牌、迎合睡眠不足的學生和卡車司機到社交常客以及尋求刺激的每一個人,他們共同創造了財富。現年72歲的馬特西茨,控制著123億美元的財富,他被列為彭博指數上第80名最富有的人。
報道說,馬特西茨本人和其家人拒絕評論他們的財富。
根據密切留意公司信息的畢威迪公司發布的Orbis數據庫,以及香港公司注冊處的文件,許書標的10位家庭成員持有紅牛公司(注:指Red Bull GmbH)的49%的股權,長子許書恩持有2%,其余49%由馬特西茨持有。
彭博社的報道引述一位熟悉情況但是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許書標家族的7位成員也擁有著天絲醫藥,后者控制著紅牛中國51%的股權。紅牛中國1993年在中國開始銷售該飲料,并在海南省建立了生產廠。它在兩年后擴大了這項業務,并與華裔泰國企業家嚴彬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
彭博億萬富翁指數先前按照嚴彬擁有全部紅牛中國權益來估計他的財富,他排在全球富人榜的325位,擁有47億美元。馬特西茨在亞洲的企業中沒有股份。報道說,華彬集團沒有回復尋求評論華彬財富的請求。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歐睿的數據,紅牛公司推動了一個蓬勃發展的行業的建立,2015年全球能量飲料的銷售額為430億美元。據估計,該品類將在2020年之前以11%的復合年增長率持續增長。紅牛在當中擁有30.2%全球市場份額,天絲醫藥擁有11.8%。
(彭博社描繪的功能飲料領域的億萬富翁,其中前三分別是泰國的許家、紅牛奧地利的負責人和中國紅牛的嚴彬)
哈佛商學院行銷學教授羅希。戴許潘迪說,紅牛是一個建立在活動上的品牌。許書標是那個提出產品設想的人,是發明易拉罐里的飲料的人,而那個奧地利人則被視為推廣它的家伙。
根據其網站,紅牛2015年的全球收入為59億歐元(折合62億美元)。最接近紅牛的同行怪獸飲料公司(Monster Beverage Corp)在2015年的收入為27億美元,后者的兩個創始人合計擁有財富22億美元。
根據泰國《國家報》的說法,許書標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據說他更喜歡在空閑時間經營家庭鴨農場。在他的影響下,家族成員一直保持低調。不過,在2016年1月的英文中國日報上,天絲制藥的首席執行官許馨雄表示,其家族正在尋求在中國重新談判合作條款,他被引述說:“雙方需要為未來進行調整”。
小食代翻查中國日報資料,發現有關采訪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12月31日,由該報記者發自曼谷。關于此次采訪的詳情,有興趣可以閱讀小食代為大家進行的編譯報道。
前述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授說,紅牛的繼承問題也值得關注。馬特西茨一直領導著營銷工作,而許書標的繼承者 “到目前為止沒有展示這樣做的能力”。馬特西茨的女發言人說,馬特西茨與許氏家族有著“既專業又友好”的工作關系。
(天絲醫藥CEO許馨雄的一次罕見專訪,發表于約一年前的英文中國日報)
泰國老總:我們導入了一切,需要為中國市場進行調整
大約在1年前,英文《中國日報》刊登了一篇名為《紅牛創始人構思新增長模式》的文章。這篇報道發自曼谷,泰國天絲醫藥CEO許馨雄罕有地接受采訪談中國業務。截止目前為止,小食代還不清楚為何天絲方面當時僅通過該報披露其想法,而且讓人意外的是,這篇重要的文章也一直沒被翻譯過來。今天,咱就來“補課”。
報道說,隨著紅牛在中國的需求不斷增加,許馨雄確認,紅牛正在為一個“正確”的架構以及怎樣和華彬集團合作進行談判。“天絲醫藥正在對一些報道做出反應,這些報道稱雙方的分銷協議將在不久之后結束。”
(華彬集團快消板塊的官網截圖)
許馨雄堅持認為,雙方正在談判怎么才能繼續一起工作,以進一步強化紅牛在中國不斷增長的能量飲料市場的份額。天絲醫藥創立了1965年,并且是全球范圍內紅牛商標的唯一擁有者。在中國,紅牛的銷量超過50億罐。
“我們正在談怎樣的架構才是正確的,怎樣在未來作為伙伴一起做生意才是正確的方法。”他說。1995年,天絲醫藥的創始人許書標和華彬集團在北京合資,把紅牛帶進了中國。
(在廣州的一家便利店,中國紅牛、奧地利紅牛和可口可樂旗下的“魔爪”一起陳列)
“我們導入所有的東西,生產系統、口味、產品的理念,甚至是配方、使用本地團隊。” 許馨雄說,現在20年已經過去了,市場幾經變換,“我們需要為未來進行一些調整”。
中國日報的報道指出,天絲醫藥的商業擴張模式是在全球范圍里基于合資公司進行的,在合資公司中,泰方總是持有大多數股權。
許馨雄指出,在20年間紅牛已經有效地實現對中國能量飲料的領導,但是他承認現在變得更難了一點,因為更多其他的產品被擺上了貨架,消費者對于價格的敏感度也更加高了。“我們對于中國市場是按長遠打算的,這將繼續是紅牛的重要市場。”
報道說,對于很多人來說吃一驚的是,早于1987年以來在其他市場上市的碳酸版紅牛來中國市場才2年。
日期:201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