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上半年大慶水產品產量達到3.57萬噸 實現漁業產值5億元

   2016-09-19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網701
核心提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慶市坐擁松嫩兩江之水,有著豐富的水域資源,發展水產養殖條件得天獨厚。日前,從大慶市畜牧水產局獲悉,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慶市坐擁松嫩兩江之水,有著豐富的水域資源,發展水產養殖條件得天獨厚。日前,從大慶市畜牧水產局獲悉,上半年大慶市水產品產量達到3.57萬噸,同比增加2.4%;實現漁業產值5億元,同比增加3.5%。 
    地產“名貴魚”被搶空
 
    據了解,每年到了八九月份,大慶杜爾伯特都特別“招人”,全國各地的商販都到這里“搶”大銀魚。這里的銀魚個頭大、品質好,本地市場基本沒有銷售的,大銀魚剛一出水就被等候多日的商販空運走了,還有出口的。
 
    9月2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在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舉行儀式,授予杜爾伯特“中國大銀魚第一縣”稱號。
 
    大銀魚被譽為“魚參”,是營養學家公認的長壽食品,干制銀魚含鈣量為群魚之冠。大慶杜爾伯特從1995年開始就在連環湖水域進行大銀魚高寒地區移殖試驗,2005年在多個天然水面形成量產。如今,已經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在業界有極高影響力,暢銷歐美、東南亞市場和國內多個省市,出口量占全國的50%,年產值3000萬元,帶動3000人就業。
 
    除了大銀魚,大慶市的名特優水產品還有河蟹、黃桑、德國競鯉、日本錦鯉等多個品種。日前,從大慶市畜牧水產局獲悉,上半年大慶市水產品產量達到3.57萬噸,同比增加2.4%;實現漁業產值5億元,同比增加3.5%。
 
    大慶杜爾伯特是大慶市漁業大縣,該縣深入挖掘自身優勢,提出力爭用五年時間,將水產業打造成縣域經濟又一支柱產業,建設全省淡水產品物流集散中心。到2020年,水產品年產量突破3.5萬噸,產值4.4億元,精深加工產值比例12%以上。
 
    延長產業鏈,水產品價格翻番
 
    近年來,大慶市水產業發展迅猛,產業鏈條不斷延長,從最初的傳統漁業生產,已經發展到依靠水面發展旅游、深加工魚產品等。
 
    前一陣,石人溝漁業有限公司從山東引進的魚丸生產線正式投產,加工生產出的純正江魚魚丸備受消費者喜愛。
 
    據了解,魚丸生產線每天生產魚丸2噸左右。以前漁民打上來的魚都是一斤魚賣到2.5元到3元,而現在的深加工是一斤魚加工出來就是一斤魚丸,每斤魚丸的價格可賣到15元,價格翻了好幾番。
 
    發展水產品深加工,是保證水產業健康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的一條出路。但目前,大慶市像石人溝這樣的魚產品深加工企業還不多。
 
    據了解,大慶市企業覺得加工淡水魚利潤不高,這主要是因為加工企業沒有“吃干榨凈”。我們的企業把加工魚罐頭剩下的魚頭、魚腸等邊角料都扔了,而湖南等地的加工企業都有一套完整的產業鏈條,把做魚罐頭剩下的邊角腳,加工成動物飼料,保證魚的每一個部位都能創造利潤。
 
    深度開發水域資源,擴大地產和名優品種養殖
 
    從大慶市畜牧獸醫局了解到,未來幾年大慶市將從發展綠色特色水產養殖著手,重點解決產品市場競爭力弱和生產效益不顯著的問題。
 
    未來,大慶市一方面將深度開發水域資源。發揮沿江沿河優勢,建設江水江魚養殖帶,打造大慶江水魚、野生魚品牌。另外,擴大地產和名優品種養殖,提升養殖面積,鼓勵引進名優品種,增加產量和效益。
 
    還要提升漁業經濟發展能力。狠抓主導產業提升、水產種苗繁育、品牌漁業創建、綠色清潔養殖、池塘基礎改造、休閑漁業開發“六大工程”項目建設。到2020年,養殖水面達到210萬畝,產量達到12萬噸。


日期:2016-09-19
 
地區: 黑龍江 大慶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