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全國耐鹽堿小麥攻關成果助力糧食產能提升

   2025-05-26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341
核心提示:5月21-22日,全國耐鹽堿小麥品種攻關成果觀摩會在河北滄州召開。……(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5月21-22日,全國耐鹽堿小麥品種攻關成果觀摩會在河北滄州召開。會議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加強適宜鹽堿地作物品種開發推廣,有效拓展適宜作物播種面積”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耐鹽堿小麥品種攻關和示范推廣,展示和研討我國小麥耐鹽堿育種聯合攻關成果。國家小麥育種聯合攻關組首席專家許為鋼院士,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耐鹽堿作物育種聯合攻關組秘書長、作科所黨委書記劉錄祥研究員出席會議。
 
  期間,與會專家實地觀摩了正在開展耐鹽堿鑒定的60份新品系和30個新品種,詳細了解了大區展示的“航麥802”、“濟麥60”等耐鹽新品種以及“滄麥6002”、“滄麥6005”、“中麥36”、“渭麥9號”、“滄麥15”、“滄麥16”、“滄麥17”、“捷麥19”、“捷麥20”、“衡麥30”等前期鑒定出的耐鹽小麥品種,以及全雨養條件下的耐鹽優質高產小麥“航麥802”百畝示范方。其中,“航麥802”在平均含鹽量為3.21‰和3.39‰的兩個觀摩點,可見根系長度1米以上,畝穗數分別為35.5萬和33.8萬、穗粒數分別為31.3粒和35.6粒,展現出其在耐鹽環境中根系發育、群體建成、高抗倒伏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和豐產潛力。
 
  與會專家圍繞下一步加快推進耐鹽堿小麥育種聯合攻關目標任務展開交流研討。會議指出,鹽堿地是我國重要的后備戰略耕地資源,全國可利用鹽堿地總面積約2.99億畝,其中鹽堿耕地1.14億畝,占比達38%,加速耐鹽堿作物品種的選育與推廣,進一步推動“以種適地”同“以地適種”相結合,是進一步提升我國糧食產能的重要途徑。
 
  會議強調,攻關組成員要按照耐鹽堿作物育種聯合攻關實施方案要求,系統推進耐鹽堿能力提升、基因資源挖掘與利用、材料創新、品種培育與示范,完善耐鹽堿品種選育推廣應用一體化機制,著力培育耐鹽堿作物重大標志性成果,助力種業振興“五年見成效”。
 
  據了解,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農業農村部的組織和指導下,由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牽頭,55家科研院校和企業聯合組成的耐鹽堿作物育種聯合攻關組開展體系化攻關。攻關組制定了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耐鹽鑒定標準,推介發布的首批711份耐鹽堿優異資源已共享利用1300份次以上,審定了耐鹽堿水稻和小麥品種21個,篩選鑒定出“南粳9108”、“航麥802”、“中單1130”、“中油雜501”等耐鹽性突出的優異新品種,2024年推介發布了“航麥802”等9個耐鹽小麥新品種,為提升鹽堿地糧食產能提供了重要支撐。其中,作科所培育的“航麥802”在中重度鹽堿條件下表現全生育期I級耐鹽,且兼具優質中強筋、耐旱、耐遲播、葉銹病免疫,中抗赤霉病和白粉病等特性,綜合表現優異。
 
  本次會議在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的指導下,由國家耐鹽堿作物育種聯合攻關組、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農業生物育種專項(小麥)、中國農科院小麥產業專家團聯合舉辦,作科所和滄州市農林科學院聯合承辦。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全國農技推廣中心,河北省農業農村廳,河北省種子管理總站,國家核技術安保中心,中國農科院重大任務局有關負責同志,以及來自山東、河北、江蘇、安徽、新疆、黑龍江等省農業部門和科研單位、種子企業代表、種植大戶100余人出席會議。



日期:2025-05-26
 
地區: 河北 滄州市
標簽: 小麥 糧食
行業: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