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海關總署等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食品行業監管政策,食品伙伴網整理匯總如下:
1、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按新國標注冊問答》
4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按新國標注冊問答》(以下簡稱《問答》)。《問答》旨在做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GB 25596—2025)(以下簡稱新國標)發布后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再注冊工作,指導企業規范申報,確保市場平穩過渡。
《問答》明確,自新國標發布之日起企業即可按新國標提出產品注冊(含變更)申請,獲得注冊后即可按新國標技術要求組織生產。自新國標實施之日起,企業應當按照新國標注冊的技術要求組織生產,此前生產的產品可以銷售至保質期結束。對于已獲注冊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申請人僅需按新國標調整配方時,原則上按變更注冊辦理。在提交申請材料方面,明確未發生變化的材料不再重復提交。此外,還明確了穩定性研究和生產現場核查、抽樣檢驗的相關要求。
這些優化措施的實施,不僅提高了注冊流程的效率和透明度,也為企業減輕了負擔,鼓勵更多企業投入到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研發和生產中。
相關報道: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按新國標注冊問答
2、2025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4月14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發布關于征求2025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為做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修訂工作,在向部門、行業和社會廣泛征集年度立項建議的基礎上,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各相關專業委員會審議通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委員會秘書處擬訂了《2025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擬優先制定、修訂風險防控和產業急需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60項。現公開征求意見,時間截止到2025年4月24日。
相關報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關于征求2025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食標秘發〔2025〕1號)
3、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第一批食品安全行政執法指導性案例》
4月7日,市場監管總局總結全國執法實踐,發布《第一批食品安全行政執法指導性案例》(以下簡稱《第一批指導性案例》)。這一舉措旨在通過指導性案例的示范引領作用,解決各地裁量標準不一、法律適用分歧、類案處理差異等問題,統一執法尺度、促進執法規范化、增強公眾法律意識,提升執法權威性。
《第一批指導性案例》共包含7個案例,涵蓋食品中非法添加新型藥品衍生物、企業未履行委托責任、直播帶貨經營食品存在多種違法行為、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未履行法定義務、未按規定運輸食品、未經許可從事食品分裝等違法行為。每個案例均包含關鍵詞、核心要點、基本案情、處罰結果、指導意義、引用規定六部分內容,通過說理方式講解裁判要點和處罰重點。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在辦理類似案件時,可以引述指導性案例進行說理,參照其進行定性和裁量。
市場監管總局將持續加強食品安全行政執法指導性案例的發布工作,為全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提供更加明確、統一的執法標準,對沒有造成危害后果并能及時改正的輕微違法行為減罰免罰,對于影響群眾健康安全、群眾反映強烈、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違法行為堅決打擊嚴懲不貸,構建“輕微免罰、重違嚴懲、過罰相當”執法體系,守護食品安全底線和公平市場秩序。
相關報道: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第一批食品安全行政執法指導性案例的通知
4、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食用植物油突出問題排查整治
為進一步規范食用植物油生產經營行為,切實保障食用植物油質量安全,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于2025年4月至12月在全國集中開展食用植物油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工作。
聚焦排查整治重點
聚焦食用植物油摻雜摻假、以次充好問題,重點排查整治低價食用植物油冒充高價食用植物油銷售,以及將過期食用植物油精煉后冒充新油等違法違規行為。
聚焦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重點排查整治在食用植物油生產加工過程中添加香精香料、色素等違法違規行為。
聚焦虛假標注問題,重點排查整治食用植物調和油未標注或虛假標注成分比例,轉基因食用植物油未按規定顯著標示,將食用植物油浸出工藝虛假標注為壓榨工藝等違法違規行為。
聚焦交付裝卸運輸不規范問題,重點排查整治散裝食用植物油生產經營者未履行交付裝卸運輸管理責任義務等違法違規行為。
全面排查問題線索
開展生產經營貫通檢查,對原料采購、進貨查驗、投料、過程控制、出廠檢驗、銷售流向和產品標簽標識等情況嚴格監督檢查。
開展線上線下并聯核查。以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農村地區經營者為重點,通過穿透核查產品生產銷售記錄、現場檢查生產加工過程,循線深挖摻雜摻假等違法行為。
開展交付裝卸運輸聯動檢查。涉及散裝食用植物油交易的發貨方、收貨方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強跨區域聯動檢查。
開展專項抽檢監測。以問題為導向,采取線上網購平臺和線下實體經營環節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專項抽檢監測。
嚴懲重處違法行為
對查實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從快從重予以處罰,對應當吊銷許可證的一律予以吊銷,對應當處罰到人的一律處罰到人并依法禁止從業,對查處的重點案件和生產經營主體一律予以曝光,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
同時,鼓勵廣大消費者通過全國12315平臺和12315熱線投訴舉報違法違規線索。
相關報道: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食用植物油突出問題排查整治
5、海關總署:暫停美國暫停3家企業輸華資質、2家禽肉企業產品輸華
4月4日,海關總署發布2025年第54號公告,近期,中國海關在進口的美國高粱中檢出玉米赤霉烯酮和霉菌總數超標,在進口的美國禽肉骨粉中檢出沙門氏菌。
為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和畜牧業生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進出境糧食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進出境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以及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有關規定,海關總署決定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暫停涉事企業C&D (USA) INC.(中方注冊號:QUSA0824082200028)高粱輸華資質,暫停American Proteins , Inc.(中方注冊號:QUSA0423071400055)、Mountaire Farms of Delaware, Inc.(中方注冊號:QUSA0423112000023)、DARLING INGREDIENTS INC.(中方注冊號:QUSA0423071400061)3家涉事企業禽肉骨粉輸華資質。
4月4日,海關總署發布2025年第55號公告,近期,中國海關在進口的美國雞肉產品中多次檢出我國法定禁用藥物呋喃西林。
為保護消費者健康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海關總署決定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暫停Mountaire Farms of Delaware, Inc.(在華注冊編號為CUSA01052002200244)、Coastal Processing, LLC(在華注冊編號為CUSA01051912250083)等2家企業禽肉產品輸華。
相關報道:海關總署公告2025年第55號(關于暫停美國2家禽肉企業產品輸華的公告)
海關總署公告2025年第54號(關于暫停美國C&D (USA) INC.企業高粱和American Proteins inc.等3家企業禽肉骨粉輸華資質的公告)
6、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面向社會征求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全鏈條管理,嚴防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污染風險,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編制強制性國家標準《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技術規范》),自4月3日至5月3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技術規范》規定了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定義,就制度和人員、容器清洗和維護、過程控制和記錄管理等方面作出規范要求,并與已有標準相銜接,確定適用范圍。
在制度和人員方面,要求從事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的發貨方、承運方和收貨方均應建立食品運輸安全管理制度,配備食品運輸崗位從業人員,明確責任和權限,并建立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培訓考核制度。
在容器清洗和維護方面,要求應使用食品專用運輸容器,標識清晰,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內部保持清潔,明確運輸容器的清潔方式、頻次、維護檢查等內容。
在過程控制和記錄管理方面,提出裝載、運輸、卸載3個環節的操作規范,包括裝載前檢查、裝載環境要求、運輸過程監控、卸載環境和工具清潔等,要求詳細記錄裝載、運輸、卸載等環節信息,隨行文件載明相關內容并簽字確認,承運方運輸容器管理記錄和檔案建立及保存期限等。
社會各界可登錄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https://std.samr.gov.cn/)或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spxs@samr.gov.cn,提出意見建議。
相關報道:關于征求《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7、“有助于維持關節健康”擬納入保健功能目錄
4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有助于維持關節健康(有助于緩解關節疼痛/僵硬、有助于減少關節腫脹、有助于維持關節軟骨健康、有助于維持骨關節健康)(征求意見稿)》公告,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是《保健食品新功能及產品技術評價實施細則(試行)》發布后第一個擬納入保健功能目錄的新功能。
此外,還一并發布了推薦性的保健功能試驗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保健功能評價試驗項目、試驗原則、結果判定等相關配套文件。針對“有助于維持關節健康”的功能驗證,要求必須以人體試食試驗為核心依據,動物試驗在探究功能作用機制及生物學原理時作為補充。在具體產品申報環節,申請人既可根據產品特性參照推薦試驗指標進行驗證,也可提出創新研究方案,經論證后納入功能評價檢驗體系,在保障功能驗證方法科學性同時,鼓勵保健食品產業創新研發。此次新保健功能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標志著市場監管總局深化特殊食品注冊備案制度改革、暢通保健食品新功能及產品注冊審查準入通道邁出新步伐,將對優化特殊食品高質量供給、引領健康產業轉型升級發揮重要作用,將為促進銀發經濟注入新動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全面梳理、深入研究、論證相關意見建議,對征求意見稿進行系統性修改完善,并嚴格按照法定程序推進后續工作。同時,將加快推進更多保健食品新功能聲稱的研究論證工作,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健康需求。
相關報道: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集《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有助于維持關節健康》意見建議的公告
8、五部門聯手!事關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
4月9日,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于常態化開展春、秋季學期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聯合檢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各地強化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每學期常態化開展聯合檢查。
《通知》指出,聯合檢查范圍包括中小學學校食堂、承包經營企業、校外供餐單位等。對其他學校、幼兒園食堂的檢查可參照本通知執行。
《通知》強調,聯合檢查重點任務包括膳食經費管理、供餐運營管理、校長負責制落實、進貨查驗制度落實、加工制作過程控制、營養配餐、社會共治7方面內容。如:學校是否定期公開食堂收支情況,自覺接受師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學校校長在每學期開學第一周內是否陪好開學第一餐;學校食堂、校外供餐單位是否嚴格執行食品及原料進貨查驗制度,是否嚴格按要求進行關鍵環節過程控制等。各部門要根據工作職責,對照檢查要點表,嚴查嚴管各類問題隱患,對發現的問題隱患依法依規督促及時整改到位。
《通知》要求,各地要結合實際,每學期至少組織開展一次聯合檢查,通過聯合檢查,有效減少入校、入企頻次,避免重復檢查、多頭檢查現象發生。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和聯動配合,不斷建立完善情況通報、問題整改、線索移送等工作機制,強化行紀貫通和行刑銜接。
相關報道: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 公安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常態化開展春、秋季學期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聯合檢查的通知
9、國務院食安辦要求強化“五一”和端午期間食品安全
4月29日,國務院食安辦印發通知,要求各地食安辦高度重視“五一”、端午節假日期間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環節監管工作,切實保障食品安全,確保人民群眾度過歡樂祥和的假期。
通知要求,要強化生產銷售環節監管。加大對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食品生產企業,以及大型食品銷售連鎖企業、食品批發企業、商場超市的監督檢查力度。要強化餐飲服務環節監管。以連鎖餐飲服務企業、集體用餐配送企業、中央廚房、學校食堂、旅游定點接待單位、農家樂、農批(貿)市場等為重點對象,以旅游景區、商業區、車站、碼頭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等為重點場所,以網絡餐飲等為重點業態,加強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和隱患綜合治理,嚴防發生食品安全事故。要強化食品抽檢監測。組織開展粽子等節日熱銷食品專項抽檢,對于抽檢不合格的食品及時按要求開展核查處置,切實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通知強調,各地要依法依規、從嚴從快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落實處罰到人,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要及時發布節日相關食品安全消費提示,做好反食品浪費宣傳引導,及時受理和處置消費者投訴舉報;要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應急值守等制度要求,積極穩妥處置食品安全突發事件。
相關報道:
國務院食安辦關于加強2025年“五一”和端午期間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食安辦函 〔 2025 〕 14 號)
10、食品行業發出公開倡議 主動優化食品標簽標識
4月28日,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帶領200余家大型食品企業,舉辦優化食品標簽標識公開倡議活動。活動旨在共同響應新規要求,主動優化食品標簽標識,加強行業自律,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優質的食品,推動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參與企業表示,將主動優化標簽設計,讓食品日期一目了然;規范食品名稱,不使用“零添加”等用語;科學嚴謹進行聲稱,充分保護未成年人;全面標示營養信息,引導合理膳食;加強標簽審核,確保食品合規上市;充分刊載食品信息,讓網購食品更安心;避免過度包裝,讓食品標簽更低碳環保。
今年3月,《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00號)、《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25)已發布,相關規定給予企業兩年過渡期。
相關報道:食品行業發出公開倡議 主動優化食品標簽標識
1、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按新國標注冊問答》
4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按新國標注冊問答》(以下簡稱《問答》)。《問答》旨在做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GB 25596—2025)(以下簡稱新國標)發布后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再注冊工作,指導企業規范申報,確保市場平穩過渡。
《問答》明確,自新國標發布之日起企業即可按新國標提出產品注冊(含變更)申請,獲得注冊后即可按新國標技術要求組織生產。自新國標實施之日起,企業應當按照新國標注冊的技術要求組織生產,此前生產的產品可以銷售至保質期結束。對于已獲注冊的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申請人僅需按新國標調整配方時,原則上按變更注冊辦理。在提交申請材料方面,明確未發生變化的材料不再重復提交。此外,還明確了穩定性研究和生產現場核查、抽樣檢驗的相關要求。
這些優化措施的實施,不僅提高了注冊流程的效率和透明度,也為企業減輕了負擔,鼓勵更多企業投入到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研發和生產中。
相關報道: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按新國標注冊問答
2、2025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4月14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發布關于征求2025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為做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修訂工作,在向部門、行業和社會廣泛征集年度立項建議的基礎上,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各相關專業委員會審議通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委員會秘書處擬訂了《2025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擬優先制定、修訂風險防控和產業急需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60項。現公開征求意見,時間截止到2025年4月24日。
相關報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關于征求2025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食標秘發〔2025〕1號)
3、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第一批食品安全行政執法指導性案例》
4月7日,市場監管總局總結全國執法實踐,發布《第一批食品安全行政執法指導性案例》(以下簡稱《第一批指導性案例》)。這一舉措旨在通過指導性案例的示范引領作用,解決各地裁量標準不一、法律適用分歧、類案處理差異等問題,統一執法尺度、促進執法規范化、增強公眾法律意識,提升執法權威性。
《第一批指導性案例》共包含7個案例,涵蓋食品中非法添加新型藥品衍生物、企業未履行委托責任、直播帶貨經營食品存在多種違法行為、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未履行法定義務、未按規定運輸食品、未經許可從事食品分裝等違法行為。每個案例均包含關鍵詞、核心要點、基本案情、處罰結果、指導意義、引用規定六部分內容,通過說理方式講解裁判要點和處罰重點。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在辦理類似案件時,可以引述指導性案例進行說理,參照其進行定性和裁量。
市場監管總局將持續加強食品安全行政執法指導性案例的發布工作,為全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提供更加明確、統一的執法標準,對沒有造成危害后果并能及時改正的輕微違法行為減罰免罰,對于影響群眾健康安全、群眾反映強烈、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違法行為堅決打擊嚴懲不貸,構建“輕微免罰、重違嚴懲、過罰相當”執法體系,守護食品安全底線和公平市場秩序。
相關報道: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第一批食品安全行政執法指導性案例的通知
4、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食用植物油突出問題排查整治
為進一步規范食用植物油生產經營行為,切實保障食用植物油質量安全,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于2025年4月至12月在全國集中開展食用植物油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工作。
聚焦排查整治重點
聚焦食用植物油摻雜摻假、以次充好問題,重點排查整治低價食用植物油冒充高價食用植物油銷售,以及將過期食用植物油精煉后冒充新油等違法違規行為。
聚焦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重點排查整治在食用植物油生產加工過程中添加香精香料、色素等違法違規行為。
聚焦虛假標注問題,重點排查整治食用植物調和油未標注或虛假標注成分比例,轉基因食用植物油未按規定顯著標示,將食用植物油浸出工藝虛假標注為壓榨工藝等違法違規行為。
聚焦交付裝卸運輸不規范問題,重點排查整治散裝食用植物油生產經營者未履行交付裝卸運輸管理責任義務等違法違規行為。
全面排查問題線索
開展生產經營貫通檢查,對原料采購、進貨查驗、投料、過程控制、出廠檢驗、銷售流向和產品標簽標識等情況嚴格監督檢查。
開展線上線下并聯核查。以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農村地區經營者為重點,通過穿透核查產品生產銷售記錄、現場檢查生產加工過程,循線深挖摻雜摻假等違法行為。
開展交付裝卸運輸聯動檢查。涉及散裝食用植物油交易的發貨方、收貨方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強跨區域聯動檢查。
開展專項抽檢監測。以問題為導向,采取線上網購平臺和線下實體經營環節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專項抽檢監測。
嚴懲重處違法行為
對查實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從快從重予以處罰,對應當吊銷許可證的一律予以吊銷,對應當處罰到人的一律處罰到人并依法禁止從業,對查處的重點案件和生產經營主體一律予以曝光,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
同時,鼓勵廣大消費者通過全國12315平臺和12315熱線投訴舉報違法違規線索。
相關報道: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食用植物油突出問題排查整治
5、海關總署:暫停美國暫停3家企業輸華資質、2家禽肉企業產品輸華
4月4日,海關總署發布2025年第54號公告,近期,中國海關在進口的美國高粱中檢出玉米赤霉烯酮和霉菌總數超標,在進口的美國禽肉骨粉中檢出沙門氏菌。
為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和畜牧業生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進出境糧食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進出境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以及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有關規定,海關總署決定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暫停涉事企業C&D (USA) INC.(中方注冊號:QUSA0824082200028)高粱輸華資質,暫停American Proteins , Inc.(中方注冊號:QUSA0423071400055)、Mountaire Farms of Delaware, Inc.(中方注冊號:QUSA0423112000023)、DARLING INGREDIENTS INC.(中方注冊號:QUSA0423071400061)3家涉事企業禽肉骨粉輸華資質。
4月4日,海關總署發布2025年第55號公告,近期,中國海關在進口的美國雞肉產品中多次檢出我國法定禁用藥物呋喃西林。
為保護消費者健康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海關總署決定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暫停Mountaire Farms of Delaware, Inc.(在華注冊編號為CUSA01052002200244)、Coastal Processing, LLC(在華注冊編號為CUSA01051912250083)等2家企業禽肉產品輸華。
相關報道:海關總署公告2025年第55號(關于暫停美國2家禽肉企業產品輸華的公告)
海關總署公告2025年第54號(關于暫停美國C&D (USA) INC.企業高粱和American Proteins inc.等3家企業禽肉骨粉輸華資質的公告)
6、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面向社會征求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全鏈條管理,嚴防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污染風險,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編制強制性國家標準《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技術規范》),自4月3日至5月3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技術規范》規定了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定義,就制度和人員、容器清洗和維護、過程控制和記錄管理等方面作出規范要求,并與已有標準相銜接,確定適用范圍。
在制度和人員方面,要求從事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的發貨方、承運方和收貨方均應建立食品運輸安全管理制度,配備食品運輸崗位從業人員,明確責任和權限,并建立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培訓考核制度。
在容器清洗和維護方面,要求應使用食品專用運輸容器,標識清晰,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內部保持清潔,明確運輸容器的清潔方式、頻次、維護檢查等內容。
在過程控制和記錄管理方面,提出裝載、運輸、卸載3個環節的操作規范,包括裝載前檢查、裝載環境要求、運輸過程監控、卸載環境和工具清潔等,要求詳細記錄裝載、運輸、卸載等環節信息,隨行文件載明相關內容并簽字確認,承運方運輸容器管理記錄和檔案建立及保存期限等。
社會各界可登錄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https://std.samr.gov.cn/)或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spxs@samr.gov.cn,提出意見建議。
相關報道:關于征求《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7、“有助于維持關節健康”擬納入保健功能目錄
4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有助于維持關節健康(有助于緩解關節疼痛/僵硬、有助于減少關節腫脹、有助于維持關節軟骨健康、有助于維持骨關節健康)(征求意見稿)》公告,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是《保健食品新功能及產品技術評價實施細則(試行)》發布后第一個擬納入保健功能目錄的新功能。
此外,還一并發布了推薦性的保健功能試驗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保健功能評價試驗項目、試驗原則、結果判定等相關配套文件。針對“有助于維持關節健康”的功能驗證,要求必須以人體試食試驗為核心依據,動物試驗在探究功能作用機制及生物學原理時作為補充。在具體產品申報環節,申請人既可根據產品特性參照推薦試驗指標進行驗證,也可提出創新研究方案,經論證后納入功能評價檢驗體系,在保障功能驗證方法科學性同時,鼓勵保健食品產業創新研發。此次新保健功能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標志著市場監管總局深化特殊食品注冊備案制度改革、暢通保健食品新功能及產品注冊審查準入通道邁出新步伐,將對優化特殊食品高質量供給、引領健康產業轉型升級發揮重要作用,將為促進銀發經濟注入新動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全面梳理、深入研究、論證相關意見建議,對征求意見稿進行系統性修改完善,并嚴格按照法定程序推進后續工作。同時,將加快推進更多保健食品新功能聲稱的研究論證工作,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健康需求。
相關報道: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集《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有助于維持關節健康》意見建議的公告
8、五部門聯手!事關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
4月9日,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于常態化開展春、秋季學期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聯合檢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各地強化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每學期常態化開展聯合檢查。
《通知》指出,聯合檢查范圍包括中小學學校食堂、承包經營企業、校外供餐單位等。對其他學校、幼兒園食堂的檢查可參照本通知執行。
《通知》強調,聯合檢查重點任務包括膳食經費管理、供餐運營管理、校長負責制落實、進貨查驗制度落實、加工制作過程控制、營養配餐、社會共治7方面內容。如:學校是否定期公開食堂收支情況,自覺接受師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學校校長在每學期開學第一周內是否陪好開學第一餐;學校食堂、校外供餐單位是否嚴格執行食品及原料進貨查驗制度,是否嚴格按要求進行關鍵環節過程控制等。各部門要根據工作職責,對照檢查要點表,嚴查嚴管各類問題隱患,對發現的問題隱患依法依規督促及時整改到位。
《通知》要求,各地要結合實際,每學期至少組織開展一次聯合檢查,通過聯合檢查,有效減少入校、入企頻次,避免重復檢查、多頭檢查現象發生。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和聯動配合,不斷建立完善情況通報、問題整改、線索移送等工作機制,強化行紀貫通和行刑銜接。
相關報道: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 公安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常態化開展春、秋季學期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聯合檢查的通知
9、國務院食安辦要求強化“五一”和端午期間食品安全
4月29日,國務院食安辦印發通知,要求各地食安辦高度重視“五一”、端午節假日期間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環節監管工作,切實保障食品安全,確保人民群眾度過歡樂祥和的假期。
通知要求,要強化生產銷售環節監管。加大對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食品生產企業,以及大型食品銷售連鎖企業、食品批發企業、商場超市的監督檢查力度。要強化餐飲服務環節監管。以連鎖餐飲服務企業、集體用餐配送企業、中央廚房、學校食堂、旅游定點接待單位、農家樂、農批(貿)市場等為重點對象,以旅游景區、商業區、車站、碼頭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等為重點場所,以網絡餐飲等為重點業態,加強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和隱患綜合治理,嚴防發生食品安全事故。要強化食品抽檢監測。組織開展粽子等節日熱銷食品專項抽檢,對于抽檢不合格的食品及時按要求開展核查處置,切實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通知強調,各地要依法依規、從嚴從快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落實處罰到人,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要及時發布節日相關食品安全消費提示,做好反食品浪費宣傳引導,及時受理和處置消費者投訴舉報;要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應急值守等制度要求,積極穩妥處置食品安全突發事件。
相關報道:
國務院食安辦關于加強2025年“五一”和端午期間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食安辦函 〔 2025 〕 14 號)
10、食品行業發出公開倡議 主動優化食品標簽標識
4月28日,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帶領200余家大型食品企業,舉辦優化食品標簽標識公開倡議活動。活動旨在共同響應新規要求,主動優化食品標簽標識,加強行業自律,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優質的食品,推動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參與企業表示,將主動優化標簽設計,讓食品日期一目了然;規范食品名稱,不使用“零添加”等用語;科學嚴謹進行聲稱,充分保護未成年人;全面標示營養信息,引導合理膳食;加強標簽審核,確保食品合規上市;充分刊載食品信息,讓網購食品更安心;避免過度包裝,讓食品標簽更低碳環保。
今年3月,《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00號)、《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25)已發布,相關規定給予企業兩年過渡期。
相關報道:食品行業發出公開倡議 主動優化食品標簽標識